我在武漢,蠻好!⑦丨送藥人吳悠:曾為分配藥品犯愁,如今無人需求改送物資

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 田雪皎 刁明康 楊雪 謝凱 沈軼 王祥龍 陳彥霏 楊尚智 廖秀 田源 李佳雨 王洪斌 紀陳杰 發自武漢

4月4日晚,當封面新聞記者問起吳悠準備在武漢解封后做點什麼時,吳悠語氣低沉講到,這個問題他並沒有想太多,他認為解封對每一個武漢人來說,是咬牙堅持換來的劫後餘生,是珍貴的。

我在武汉,蛮好!⑦丨送药人吴悠:曾为分配药品犯愁,如今无人需求改送物资

送藥人吳悠

吳悠,地道的武漢人,一名實習教師,被稱為“義務送藥人”。從1月25日開始,他騎著電瓶車義務送藥入戶,其中不少人後來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送藥55天,吳悠經歷百餘人求助、藥物只夠四戶的愁悶,也體驗了無人求藥的欣喜。騎著電動車穿梭武漢的大街小巷,逐漸恢復的煙火氣,讓他覺得熟悉的武漢,快回來了。

1月19日,吳悠從外地回到武漢,當天上午6點他接到了奶奶的電話。老人感到擔心害怕,並伴有失眠,問孫子該怎麼辦。由於當時疫情消息在武漢已經不徑而走,吳悠將家裡庫存的口罩,給奶奶送了過去,並耐心安慰。

“像奶奶這樣的武漢人,肯定還有很多,一份藥或者一包口罩,都會是最大的慰藉。”吳悠這樣想到。因為自己家裡的口罩有多的,他便通過社交平臺發佈信息,表示自己可以提供口罩,免費送上門。

1月25日,是吳悠在武漢送物資的第一天。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更多市民的需求來自藥品。疫情之初武漢醫院一床難求,無法入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只能在家自己吃藥,但藥很難買到。

吳悠跑了大半個江漢區,買了連花清瘟膠囊等藥品,為有需求的人送過去。隨後他再次通過社交平臺,表示可以免費為需求者送藥。第二天醒來,吳悠驚訝的發現,自己的收到的消息達到999+,微博留言可能有上萬條。而那時候,他花了兩個小時買到的藥物,僅夠4戶人。

吳悠和他帶過的一個學生,將留言仔細梳理,最終確定了4戶人:出現症狀的單親媽媽、一家7口都可能感染的家庭、將自己隔離在廁所的中年男人以及一對出現呼吸困難的老夫妻。

無藥可送,讓吳悠在一段時間內非常愁悶。在2月份媒體報道後,事情得到解決。北京、四川兩地的志願者團隊,陸續為吳悠團隊提供一些藥物。

3月5日之後,吳悠的志願者團隊已經基本沒有接到新冠病人求藥的需求。因為此時,武漢疫情好轉和應收盡收原則的落實,新冠病人都能進入醫療機構治療。

隨後,吳悠等人轉為送口罩、消毒液和防護服等防護物資。後期有些病人要去醫院複查,吳悠就把社會捐贈的防護物資送給病人,幫助他們做好防護,如今這些需求也越來越少了。

但吳悠沒有停下來,有需求他還是會去。

吳悠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往的採訪都是開車的記者等著他,現在是騎電瓶車的他先到,等著記者。這是因為武漢開始出現堵車。

“近期在路上,看到許多人已經出來活動,有煙火氣的武漢才是熟悉的武漢。”吳悠說。

相關新聞:

我在武漢,蠻好!①丨酒吧老闆“光哥”騎“電驢子”逛完11橋: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

我在武漢,蠻好!②丨醫院保潔韓姐:醫護人員都在前面頂著,我們也一樣

我在武漢,蠻好!③丨“滯留志願者”張文:“理個髮我就走,不回老家直接去福建上工”

我在武漢,蠻好!④丨疫苗志願者任超:跑完14天馬拉松,還是想去東湖跑跑步

我在武漢,蠻好!⑤丨社區幹部小川: 情人節給老婆發情話,你學會穿防護服了嗎?

我在武漢,蠻好!⑥丨治癒者黃銳:身體康復的他,失去了事業與愛情

我在武漢,蠻好!⑧丨“特殊患者”李峰:再上“疫線”,閒暇時去東湖看櫻花

我在武漢,蠻好!⑨丨76天“江上隔離者”田見草:“我一天都沒戴過口罩”

我在武漢,蠻好!⑩丨“獨行醫俠”黃維:希望爸爸當一個懦夫,還是迎難而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