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有这样一群人:平常岗位上,他们是工作中的急行军,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为干部职工树立起榜样。

如今,疫情爆发,形势危急,他们离开家到驻点村、从安全舒适的后方到村口防疫第一线,成为了防控疫情的逆行者,为村民百姓的生命安全筑起了血肉防线——他们就是驻村第一书记。


福建省气象局驻昆边村第一书记 王辉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哐、哐、哐,广大村民注意了,

现在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大家要再坚持、坚持、不要功亏一篑,尽量少出门、

不聚集、不扎堆、戴口罩、勤洗手,

等疫情过后有的是时间串门聚会”


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到远,回荡在大山环抱的昆边村上空。这是福建省气象局驻昆边村第一书记王辉带领村干部们手持大铜锣进行环村巡逻劝导和疫情防控宣传。一天两次,王辉和村干部们的足迹遍及村子里每条村间小道、田埂,就连大山深处的自然村都没错过,每天王辉的微信步数都能轻轻松松破两万。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这样敲着锣巡村宣传好呀!不但能保证每个村民们都能了解疫情防控知识,还能防止外村人翻山路来村里串门。”王辉笑着说。

在王辉耐心细致的工作下,这几天聚集在家门口聊天的村民没有了,大家开始习惯了家里田间两点一线的生活,远远地挥手问好代替了面对面拉家常……截至2月25日,昆边村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密切接触者。


尽己之力守安宁

县教育局驻坂中村第一书记 施云芳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新年伊始,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作为坂中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施云芳,和村里的全体党员干部坚守防疫一线,不惧危险众志成城,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从正月初七到现在,施云芳与乡村振兴指导员、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第一时间讨论制定群防群控方案,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村民活动轨迹,对全村村民进行全面摸排,启动村内11个村村响广播,全天循环播放8小时疫情防控各类通告及宣传音频,牢牢掌握了疫情防控主动权。同时,与工作队员挨家挨户上门发放《致村民一封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以及防控疫情通告和宣传单,倡导村民科学防控。

丧事简办,投身坂中村助力防控疫情。2月19日,公公因病不幸去世,作为26年的老党员,又是驻村第一书记,我一定要带头严格执行上级要求,与家人一商议,当即短信通知亲戚朋友,“因疫情防控还未解除,故丧事从简,不收丧礼,不接待来宾,敬请谅解。”就这样,不发讣告,不聚众悼念,以实际行动响应疫情防控号召。

“您家里有几口人?”“近期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家人或朋友?”“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这几句话常常挂在嘴边。勤走勤问勤宣传,提升村民的防疫意识,落实防疫措施。施云芳每当听到村民说:“谢谢你们,也请你们做好防护”,心里也特别温暖。


战“疫”一线践初心

县档案馆驻兰溪村第一书记 熊银花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熊书记,今晚元宵节来我家里吃饭吧,免得自己回去煮了!”


“熊书记,你说要遵守纪律不愿意上我们家里吃饭,不然我们买点菜和肉去你宿舍煮着吃吧?”


“熊书记,这么多天了你还有菜吃吗?我田里刚摘的大萝卜和大白菜给你两个!”


每每听到村干部和村民关心自己的伙食问题,她都感动万分。自从接到紧急疫情防控行动的通知,县档案馆驻兰溪村第一书记熊银花第一时间赶回村里,同村干部一起奋战在第一线,这已经是她在兰溪村驻守的第25天了。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这大半个月以来,兰溪村两委干部、村医、中青年党员组成抗击疫情工作小组,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村里采用大喇叭、宣传车、敲大锣、微信群、贴公告、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

排查外地返乡人员,重点人员一户一档、严格管控、每日跟踪,对程某某等7名返乡人员严格执行居家隔离14天;

督促取消婚丧喜庆宴席,包括程立慧等六户总共67桌 804人;

定期进行疫期卫生清洁和消毒,防疫巡逻宣传劝导队每日不定时巡逻疏散人群,加强对兰溪村老人会门口、村小卖部门口、村中路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控,劝导大家在国家全面宣布解控之前尽量在家,减少窜门聚集,防止疫情传播,赢得了村民的普遍理解与支持。


【战疫日记】抗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

熊银花说到离家之时,她的父亲对她说:“家里只有8个口罩,我和你妈、你弟弟一人留一个口罩,其余的你全部带走,一定要小心,平安回来!”这5个口罩是家人对她满满的爱和关心。她说疫情就是战情,口罩既是自我保护的铠甲,又是抵抗病毒的武器,只要疫情没有结束,她将持续战斗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