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 紙本,草書,兩開,冊頁,縱28.5cm,橫42.6cm、48.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臨十七帖》是康裡巎巎節臨晉代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五帖。帖前楷書題簽“康裡承旨巎”。無題跋。

此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

  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一一。(後楷書小字)去歲在上都時所臨,殊未能得其萬一耳。康裡巎記。

  下鈐“子山”朱文印。鑑藏印鈐清宋犖“宋犖審定”一方。

  此帖為淡藍色紙本,紙質堅凝,字體修長,筆畫遒媚,轉折流便,技藝嫻熟,於迅疾的書寫中既體現出王羲之草書的秀媚灑脫,又不失臨者本人的穩健風格。

康裡巎這件節臨王羲之《十七帖》,則是在摹臨與意臨之間。這件草書臨本為兩開冊頁,為淡藍色紙本,紙質堅凝,現藏故宮博物院。康裡巎是一位少數民族詩人。作為與鮮于樞等人齊名的大書家,由於其超逸的才華與博學,在元順帝時被封為翰林學士承旨。據稱,他的真書初學虞世南,行、草師鍾(繇)、王(羲之),用筆圓勁流便,人謂其書如鸞雛出窠,神采可愛。其書跡除一些臨書外,還有《顏魯公述張旭筆法十二意》、《謫龍說》等。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十七帖》是王羲之手札中的一件代表作品,歷代學王的草書,大都以此帖為範本,因而後世臨家甚多,風格也千差萬別。康裡子山的這件臨作,基本上是忠於原帖的,對原帖精神內蘊有較高的把握。此作筆法精美,體勢流暢,圓勁的筆致中,爽爽有股風神在。與原作相較,此作結體稍長,連貫性似甚於原作,老辣稍遜。這種修長的體勢,顯然與原作拉開了一定的距離。這一變化可能得益於他早年對虞世南的學習。當然,更重要的則是由康裡巎的書法審美取向所決定的,看來他對老杜“書貴瘦硬方通神”的審美思想是有一定認同的。他傾向於瘦硬而不拋卻遒媚與灑脫,沒有絲毫張揚、刻露與霸悍的感覺。在同代書家中,康裡巎的書法品位是不低的,這對於一個少數民族書家來說,誠為可貴。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嚴君平、司馬相如、楊子云皆有後不?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

  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唯一少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屈,故具示。

  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康裡巎巎《草書臨十七帖頁》紙本


  此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

  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一一。(後楷書小字)去歲在上都時所臨,殊未能得其萬一耳。康裡巎記。

康裡巎巎(1295-1345),色目康裡部(蒙古族)人,元代著名少數民族書法家。字子山,號正齋、恕叟。曾任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以書名世。書與趙孟睢⑾視謔唷⒌宋腦朊萊啤氨睅j南趙”。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謫龍說卷》、《李白古風詩卷》、《述筆法卷》等。

康裡巎巎曾任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以書名世。幼年時在皇家圖書館受過充分的漢文化教育,後來做過文宗和順帝的老師。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子山書正書學虞世南、鍾繇,行草宗羲獻。草書猶得鍾王筆意,勁圓毫雄,極具個人特性。其學書極其用功,傳雲可以“日寫三萬字”三倍於松雪道人之“日書萬字”,的確令人驚歎!《元史·本傳》雲:“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翅金玉。”書與趙孟睢⑾視謔唷⒌宋腦朊萊啤氨睅j南趙”。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謫龍說卷》、《李白古風詩卷》、《述筆法卷》等。

在元、明代的書法的傳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蒙古族人,他的豪放的性格,足以使茲中原“傳統”藝術之一端的書法產生新的內涵和特點,從而使之成為中國相關歷史上的耀眼明星。乃為孛兒只吉氏朝士子的一員,他同樣有著“廣泛”的“交遊”。而在與之往來的人中,既涵詩家馬祖常、楊載,又涵文擘許有壬、黃溍、胡助、貢師泰。《元史》卷一四三〈巎巎傳〉:“巎巎,字子山,康里氏。父不忽木,祖燕真”。其曾祖父海藍伯,本是依附克烈部之康裡貴族,逮“王汗”脫斡憐勒敗亡,其子燕真遂為蒙古拖雷位下“媵臣”。自其祖父燕真以下,相繼為大汗所信用,遂為孛兒只吉一朝之色目“世家”。巎巎的父親不忽木,歷仕世祖、成宗二朝。這位由國子監學生進身的官吏,終因以儒為本、匡扶治政而聲名卓越。巎巎的母親王氏,乃為不忽木的第二個妻子;這是一位出自名門、具有“懿德”的大家閨秀。巎巎的外祖父,乃曾任中書左丞、御史中丞、集賢大學士的王壽。王壽的妹妹,也就是巎巎的“外祖姑”,與其母親一樣,也緣“守節”得到同時代士人的好評。

康裡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勁健清新、純淨灑脫的神韻。從王字起家,又吸收醉素、張顛的狂放,孫過庭《書譜》的俊秀,形成個人風格:行筆迅捷,線條極為流暢,字形較長,風姿疏展挺拔。自謂一日可寫一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流暢是一種特殊的美,流暢而不浮滑,更顯出康字的深厚功底。  

康裡巎巎博通群書,擅楷、行、草等書體,師法虞世南、王羲之,善以懸腕作書,行筆迅急,筆法遒媚,轉折圓動,自《李白詩卷》成風格。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字也寫得爽利乾脆,用筆速度較快,往往在最後一筆用力一挑、或一頓,這樣難免顯得有些刻露——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他的正書師法虞世南,行草書由懷素上追鍾繇,王羲之,並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當時趨趙孟鑠氖櫸緄那榭魷攏艽醋約旱囊帳醯纜貳C鞔忡撲擔骸白由絞槿縲勱R刑歟ず緙鶯!!康裡夔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傑出書法家特立於書壇,留下的墨跡不多,有行草書《唐元縝行宮詩》,轉折圓勁。其《漁夫辭冊》、《草書述筆法》確有唐晉風度。所寫的李白《古風第十九首》詩,字體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筆法。有墨跡《顏魯公述張旭筆法記卷》、《謫龍說卷》、《柳宗元梓人傳》、《臨十七帖》、等傳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