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山西陽曲人,明清間著名醫學家、書法家。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穎悟,熟讀經書,過目成誦。他曾以學業精湛、賦性剛直而得時任山西提學的袁繼鹹器垂,並受業門下。崇禎九年(1636年),袁氏被閹黨人誣告,蒙冤入獄,傅山率諸學子赴京為袁師鳴不平,三上訟書,伏闕陳情,所幸袁氏終得昭雪。經歷了此番的官場險惡,傅山便無心仕途,然此義舉卻頗得時人稱讚。明亡後,傅山成為前朝遺民,亡國之痛使他幾不欲生,有詩云: “ 三十八年儘可死,棲棲不死何復年” 。為表示對清廷剃髮的反抗,他出家為道,道號“真山” 。他“黃冠裝,衣朱衣” ,又稱“米衣道人” ,朱衣者,朱姓之衣,即暗含對前朝的無限眷戀。可見,傅山出家並非出自本心,而是以此作為忠君愛國、反清復明的寄託與掩護。順治十一年(1654 年),傅山因宋謙策劃反清案而牽連入獄,面對嚴刑逼供,他毫無懼色,拒不招供。後來在好友的幫助下,所幸以“傅山的確誣報”而獲釋。出獄後的傅山沒有停止對滿清的反抗,一方面再謀反清,另一方面砥礪學問,當然,隨著清朝的逐步穩固,復明大事也漸無指望。面對國破家亡,沒有了歸宿感的他曾在詩中無奈地自嘲:“太原人作太原僑”,其字號“松僑”、“僑黃”等。康熙十七年(678年),清廷為了籠絡人心,安撫前明遺老,“詔舉鴻博”,傅山因博學廣識而被地方官推舉,對此他臥床稱病,毅然回絕。最後無奈還是被強行抬床赴京,在距京城二十里時,他誓死不入,至於朝廷以示恩寵給他加封的“內閣中書”傅山致死都沒承認過。

傅山生逢亂世,終身布衣。他徜徉於佛道之間,寄情於詩翰之內,精研醫術,潛修書法,終身成就了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藝術家。

傅山的狂草秉真性情,強調氣勢,與明代徐渭、王鐸等大草相接近,但在大氣磅礴上更勝之。傅山不僅是個創作家,還是個理論家,他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在理論上,他提出“四寧四毋”,即"寧醜毋媚、寧拙毋巧、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可謂掃蕩元明書法的偏狹精巧趣味而走向廣博的境界。

一、傅山行書《七絕詩》:

《七絕詩》,行書,傅山,軸,綾本,縱174.4釐米,橫50.8釐米。南京博物院藏。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行書《七絕詩》立軸

傅山的行書不拘泥於成法,面貌也很多烊,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以圓筆為主,所用筆法為中鋒和提按,極少頓挫和轉折;另一類則以方筆為主,所用筆法為側鋒和絞轉,而極少平動。但不管是哪一類,其筆畫都很舒展,結字都很大氣,均無擺放、造作之態。以此衡量,此作當屬前一類。作品用筆圓轉,線條纏繞,但筆路清晰。結體呈縱勢,撇捺大開大合頗有黃庭堅行書之趣昧。

傅山行書《七絕詩》放大賞析:

釋文:常時隨雨夏隨風,來往崑崙石室中。水玉寒煎解酒困,酏顏飛作早霞紅。傳山書。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行書《七絕詩》放大

傅山行書《七絕詩》簡介: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行書《七絕詩》文字簡介:

----------

二、傅山 草書《右軍大醉詩》:

《右軍大醉詩》 ,草書,傅山,軸,綾本,縱222.2釐米,橫44釐米。南京博物院藏。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 草書《右軍大醉詩》

《右軍大醉詩》又被稱作《自作詩》,正是傳山草書的代表之作,中鋒和側鋒交替使用,俯仰和正側率性而出,結體寬博而大氣,傳山通過大筆濃墨、縱橫牽繞讓書作的氣勢一貫而下,自右到左,似有橫掃千軍之勢。

傅山草書《右軍大醉詩》放大賞析:

釋文:右軍大醉舞蒸豪,顛倒青籬白錦袍。滿眼師宜欺老輩,遙遙何處落鴻毛。山。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草書《右軍大醉詩》放大

傅山草書《右軍大醉詩》簡介: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傅山草書《右軍大醉詩》簡介


南博藏傅山真跡:行書《七絕詩》 、草書《右軍大醉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