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民,傅山

傅山(1607—1684),山西太原陽曲縣人,初名鼎臣,後改名山。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書法家、詩人、醫學家,且武功卓絕,著述甚豐,學問深邃廣博,被尊為一代宗師,是明末清初學術界的一座高峰。梁啟超將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同列為學問及思想界的“清初六大師”。傅山的經歷在遺民文人中極具代表性,透過他的詩文書畫,可以看到一個風雲變幻、天崩地坼的時代,也見證了中國17世紀書畫史的轉捩和嬗變。

遺民,傅山

《壽王錫予四十二韻》十二條屏

“真山”是傅山清兵入關以後的號,反映了他反清復明的志節以及他標舉真率的藝術主張。時至今日,透過一幅幅傳世的墨寶,貫穿著傅山的思想、骨氣和獨到的藝術精神,感受到他所發出的反奴俗、倡真率、主張個性獨立、師法自然的藝術主張和人性宣言。

遺民,傅山

草書杜甫《漫成二首》之二詩軸


明末清初,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民不聊生,各方揭竿舉義,加之清軍入關,國破家亡,激起了“反清復明”的抵抗運動。政體的動盪往往促使思想的活躍,在文學藝術領域掀起了一股以明遺民士大夫文人為代表的崇尚“高古奇逸”風格的巨浪,由此也出現了一大批特立獨行、高標卓識的書畫家,書畫風格冷逸出塵,格高意遠,後世譽為“遺民畫派”。傅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的代表人物。

遺民,傅山

草書《讀宋南渡後諸史傳》軸

傅山的中年,明王朝窮途末路,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傅山年38歲。為了保持氣節,他入山為道士,更名真山,身披朱衣,自號朱衣道人、丹崖翁等,無不寓有對朱明的懷念和國破家亡的沉痛。他還以行醫作掩護,四處雲遊,進行秘密的反清活動。面對滿清異族統治下的生活,他曾以“不生不死間”來形容。


遺民,傅山

草書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軸

傅山曾於牢中絕食九日,一來以示抗爭,再也欲求速死。後來雖在門生故舊的百般營救下得釋。晚年的傅山,隱居太原土窯,託病拒絕康熙皇帝為籠絡漢族精英人士特設的博學鴻儒科考試,堅辭康熙賜予的“內閣中書”職銜。

遺民,傅山

草書“柳外明河河外菸”詩軸

傅山較同時代的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相比,思想、視野更為博雜,主張經、子不分,反對儒學道統,將諸子百家、經學及理學融於釋道,在音韻學、金石學方面亦為精通,且尤重經世致用的變化之方,為近代國學研究開闢了更為寬廣的蹊徑。


遺民,傅山

草書上官昭容《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之十四詩軸

傅山的書法獨步於明清之際,諸體精通,“草楷篆隸俱造絕頂”,向來為書法研究者和愛好者奉為圭臬。傅山對於“二王”一系的帖學書法,用功頗深。

遺民,傅山

行書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詩軸


在臨摹“二王”法帖之外,傅山由文字學參碑碣金石,精研篆隸,曾提到篆隸在書法中的重要性:“不知篆籀從來,而講字學書法,皆寐也。” 他時常運篆書之意於各體,開雜體之風。傅山尤以草書成就最著,筆勢飛動,肆意揮灑,如磐根老藤,圓轉似游龍,雄奇宕逸,富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震撼力。在纖弱書風佔據主流的時代,傅山倡導“書如其人”“人奇字古”,主張正本溯源,直追先秦漢魏古風,探尋中國書法的本源與真美,他針砭時弊,指點迷津,成為碑學興起的關鍵人物。

遺民,傅山

.草書“賀楓仲得孫”手卷

傅山晚年的書風以“二王”為依託更加揮灑淋漓,調和碑學的“陽剛之美”及帖學的柔美,圓熟地達到變化萬端、無窮無盡的化境,開創了一代書風,是書壇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和轉折點。傅山提出了著名的“四寧四毋”的書學主張,即“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

遺民,傅山

傅眉(傅山之子) 《綠樹蒼山圖》

傅山不僅是書法巨擘,在繪畫上亦有建樹。清初畫壇上有“四僧一道”之說,“四僧”指漸江、髡殘、八大、石濤四位方外畫僧,“一道”指的就是朱衣道人傅山。清人將他的畫作列為逸品,《半塘閒筆》曾將其畫與八大山人同論,認為高出一般畫家藩籬。傅山現存繪畫作品不多,皆以山水、花卉、禽鳥等為多,屬文人逸格一類。作品意境古拙,縱橫恣意,氣概磊落,瀟灑豪放。時人稱讚他“胸中自有浩蕩之氣,腕下乃發奇逸之趣”。

遺民,傅山

戶外一峰圖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這是傅山寫給兒孫們的一句詩,這句詩集中體現了傅山對書法學習和創作的核心精神與態度。傅山一生志節,一個“奇”字了得,也正是這種剛介、奇崛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動著人們。而“奇”,更多的是以發揮個體智慧及才情的彰顯,當然也是以內心淳正通博學問為核心的,從而達到莊嚴古雅的境界。標舉真率、反對奴俗,可謂是傅山一生思想、藝術、治學的精神內核,斥俗倡真,具有著非凡而偉大的時代意義。

遺民,傅山

雨中畫鴨圖

傅山詩書傳家,俊彥滿庭。自傅山先生而下,子傅眉,侄傅仁,孫傅蓮蘇,無不精通書道,無不秉承和發揚了傅山精深博大的藝術文化精神。

遺民,傅山

喬木碩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