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豐蔭•教研︱網絡教學下的家校合作之我見

網絡教學下的家校合作之我見

豐蔭•教研︱網絡教學下的家校合作之我見

盛媛鴿,女,中共黨員,臨渭區豐蔭明德小學教師,先後獲得渭南市優秀教師、渭南市優秀學籍管理員、臨渭區教學能手、校級教學能手、教研教改先進個人、優秀輔導員等稱號。主持並參與完成多項省級、區級課題,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多次獲得省級獎項。


2020年春,網絡教育在教學中開始應用,沒有傳統的面授,這讓剛開始網絡直播的教師很是擔心,因為看不到學生的表情,看不到學生的學習狀態,無法捕捉一些課堂效果的生成,更擔心的是無法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蘇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不能只靠老師一個人,要調動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在網絡教育現階段,家校的教育合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在網絡教學前先與家長多溝通,使家長認識到網絡教學下新型的師生關係,明白當前形勢下教師與家長的新型合作關係,懂得現階段怎樣有效進行家校合作,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為線上教學做好準備。

一、“管理”工作的交接

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個多面手,時刻關注學生的各方面動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一定要有效落實。疫情當前,孩子們在家學習生活也為之重要。開課前,學校制定的各種制度、課表、作息時間表等,一定要帶領家長與同學認真學習並督促在生活中的落實。為了掌握學生的健康動態,每天早上8點前的疫情上報(晨檢工作)是一天的頭等大事,每天早上6:40準時發出疫情上報鏈接,7:40就會在班級群中督促還沒有疫情上報的同學,接著便是一天的上課,作業輔導與答疑。學生的體育鍛煉、課外閱讀以及各種習慣的培養,這些學習中的細節在剛開始時不停的告知家長,讓家長在生活中去規範督促學生的行為,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交接。同時,通過班級主題隊會課、每天的晨訓等等,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目前雖然在家,但是時刻要有身在教室的責任感。對於家長提出的要求能夠做到有效落實。

二、“助教”職位的聘認

線上教學,學生的學習,從學校回到家庭,一下子從專門的學習環境回到家庭的生活環境,這意味著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控制性,相比於學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而言大大降低了。最難的是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動態,課堂上教師講解的內容當孩子不認真聽或者思想走神時,教學效果便會大打折扣。面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家長的“助教”就顯得尤為重要。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孩子上網課時對電子產品的使用一定要得到有效的把控,只有家長才能起到這個監管做用。與家長溝通,做好“助教”職位的聘認工作,有效利用家長“助教”資源,保證課程學習與良好習慣養成的有效落實。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行為習慣的教育,同時增加了家長輔導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之餘,幫助家長樹立孩子學習生活的教育責任意識,提升家長的教育監管能力,同時對學生提出“尊重助教”的明確要求。在每天的作業講評之餘對“助教”效果也進行點評,提高了家長“助教”興趣。使親子學習取得較好效果。

同時與各任課教師溝通,及時發現反饋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助教”共同制定對策,有效教育學生。通過“助教”職位的聘認,讓學生、教師和家長都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中相互啟發,相互感染,相互幫助,共同提高。

三、“監督員”責任的落實

教育的目的重在落實,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有家長不停的反映孩子的學習習慣在家中難以落實。為了幫助學生學習習慣的有效落實,“監督員”職位就顯得尤為得要,這就需要教師在抽查習慣的過程中樹立家長在孩子面前的教育威信,讓孩子明白現在老師將教育職責的重擔交給家長,同時支持家長對孩子習慣的監管。做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矛盾的調解,為家長提供教育方法指導與建議,站在家長角度對學生做好思想工作,減少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教育分歧,進而鞏固教育效果。

家校合作,是教育效果有效落實的重要保障,網絡教學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法還在不停的嘗試與探索中,相信只要共同努力,家校攜手,我們的學生定能幸福快樂成長!(通訊員 常紅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