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民年輕時出外打工,老了回家種地養老的模式好不好?

老宋如是說


這是做為農村人的最佳選擇,打工期間最好要把社保買了,這樣才能保證老有所養,到最後老了在農村能種多少種多少,才能有生活保障。


劉飄飄6


大家好我是農民老王,我個人覺得回老家種地是不可取的,因為我是農民對此深有體會,我在家也有幾畝薄田。但是收入不是很樂觀。在我們村或者鄰村大部分都是把地轉包出去,一家人出門打工,只有過年時回來幾天。那為什麼要把地轉包出去呢?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懂!


農村創業老王


農民年輕時出外打工,老了回家種地養老那是生活的規律。

就我自身而言:因家中不幸,沒有圓我大學之夢,被拒之大學門外後,背井他鄉,加入了打工族,那時合同工每月工資96元,22歲那年結婚了,第二年家裡添丁,96元錢根本不夠娘倆開銷,就在外地蔬菜種植戶的大棚裡,找到了臨活,一干就十多年。

歲月過的真快,孩子大了,教育實行改革,學費提高,父母也年齡大了,農田的活幹不動了,我只好挑起家庭重擔,種起了田地,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埋頭苦幹,吸著新顯空氣,沒有汽車的轟鳴聲和人來人往的喧譁聲,格外清靜,況且,如今農村實行新型農業,水泥路直通各家每戶,自來水也通進院內,隨然經濟緊缺,必定農村的銷費比城裡低,隨時轉游在生我養我的故土,是養老的好地方。




種田人wgh


這個問題是農村農民的大事,我是農民的兒子,父母都80以上了,如今生活在農村,如今我也返鄉創業了,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邊,因為年紀大了,體弱多病,需要照顧,農村養老院條件有限,環境不是很好,讓他們去養老院一是不放心,二是說實在的在農村把父母送養老院去還要讓人說三道四的,在城市他們又生活不習慣,去一段時間就生病,所以一直生活在農村。

我父母是屬於一直生活在農村的農民狀態,當然村裡有很多年輕時外出打工的農民鄉親,有的一去就是幾十年,這一批農民工為城市建設流過辛勤的汗水,如今已經慢慢的老去,因為去的時間長,當時孩子也帶著外出打工,現在孩子已經長大,有的已經在外地工作定居,有如意的就有不如意的,頭腦比較聰明的就在外面埋頭苦幹,攢錢買房,努力培養自己的孩子,如今孩子出人頭地,頭腦弱一些的可能考慮就沒有那麼到位了,所以會失去一些機會,要是城市沒有房子,孩子發展比較弱一些的話,這類農民工老人回家種地養老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因為還是經濟原因回家鄉,有經濟條件都不願意回來種地養老的,農民在農村更好面子,回來種地養老是他們無奈的選擇,因為不想給城市壓力過大的孩子增加生活負擔,所以他們為了孩子的生活穩定,自己默默的選擇回到老家。

當然會有一些回農村享受型種地養老的農民,畢竟這樣的還是少數,這樣的老人自己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孩子在城市發展的都不錯,他們是流動型養老,有時候回老家種點菜勞動勞動,菜長好了就送回城市給孩子,孫子吃,有的還會養一些雞鴨,這樣的養種地養老方式可行,問題是有多少農民可以享受到這樣的生活,沒有這些條件回來種地養老,那就要苦了,年紀大了,體弱多病,還要風吹日曬的去種地,在去菜市場賣菜,交通工具又不會使用,都是用人力挑著去集市賣,非常的辛苦,那真的不是養老,是無奈的選擇。

農民回家種地養老的就這兩類農民,我生活在農村,這兩類農民我都有接觸過,這就是現實,回家種地養老沒有經濟能力,不現實,也不實際,除非必不得已,也是老農民的無奈,這是我的賤解,不知道你們所在的農村是否一樣。





天壺山農夫


我老家有一位年輕時到東莞打工的,前兩年回來了。據他自己說,現在他的社保每月八百元多點。加上自己種菜,種些糧食作物,勉強可以維持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還會有回農村養老的打工的人,他們都是要靠社保金來維持生活的。據說,每個月八百元的社保,是當時選擇了比較低的一種。也就是他們打工時繳交費用低的原因所造成的。

究竟他們每月八百元的社保,以後還會不會上漲,我們不得以知。


治平36


我是一個農民今年56歲,家裡有50畝地種玉米,我在外面打工,辛辛苦苦治了兩個房子,一個是農村的四間大瓦房,一個是給兒子在瀋陽買的90平樓房,還有積蓄20萬準備留裝修跟兒子結婚用,值得欣慰的是我們老兩口都買了社保,老伴今年就開資了,我今年因為身體的原因在加上照顧父母沒有出去打工,提起來以後能清閒不?這個不好說,要看兒子省不省心。現在的中國農民都是養活完兒子養活孫子。這就是中國農民的現實情況。


永不放棄182722180


農民年輕時外出打工老了回家種地我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人,因人而異。

我村的朱彥,大學落榜的那年,背上行李去了遙遠的地方——南方深圳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這一去就是20多年,這期間他根本沒有回去過,為了夢,一直打工,後來娶妻生子,為了更高的夢想,為了生活更多彩,回家了一次,把老人接到城市幫他看孩子,孩子大了,父母老了,他還在外面打工,這樣打工的人能回家養老嗎,我看否也

但是還有一部分打工的,有落葉歸根的思想,還有濃濃的鄉情,濃濃家鄉味,時時刻刻都環繞著腦海中,這樣的人,到老了回家守護自己美好的鄉村,回味著家鄉的濃濃的家鄉味……


A首席信息官


這是沒有可能的想法,所有人年輕時的工作和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朋友圈都決定了不可能老了能改變,我太太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現在已經退休了,但農村是不可能回去了,種地根本就不會,農村除了少數親戚,沒有任何朋友,根本就是回不去的農村。


清逸231799974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就是我的心想法,個人覺得挺好的,年輕時候在外面闖蕩,到時候子女都成家立業了,老了退休了,交了養老金,每月退休工資領著,我的老家在四川,山清水秀,回老家種種菜,養養花,天天吃著綠色蔬菜水果,生活在鳥語花香中……豈不快哉!


宜賓李哥


這個事也是許多農民走的路子,年輕時在外打工,有的有點積攢,無論按揭或是全款(全款的極少),在城裡買座房,老婆孩子就在城裡住了。有部分家裡可能還有老人,或條件不適合在城裡買房住的,唯回農村了。比如,60~70左右歲數的,還可以從事些農田勞動,陪伴著老人居家過生活了。

本身年輕時出外打工,已到60歲以上,不適合繼續打工的,即使自己不服老,尚有“雄心壯志”,用工單位多數也就不願意留用了。如此情況的人員,也就無從談起老了回家種地養老了!已到花甲、古稀之年了,還種哪門子地呀,該歇會就歇會吧。原來打工時地是怎麼回事,有老人和婦女種著呢?還是流轉承包出去了呢?已流轉的不用說了,繼續流轉。原來未流轉的,也把土地流轉出去!自己都老了不打工了回家來了,家裡也老、老人也都得更老吧!操持地更不方便了。流轉出去,種那侃呢!無非是每畝地少收入200元錢的事。包出去省心。



養老問題,有兒子(或女兒)吧,我國現在的國情,養老主要還是靠兒子(女兒),自己老了,不適宜打工了,回家了,兒子也得工作或打工,由兒子養老即是,加上土地流轉費,還有養老金是可以生活的。


如果,是無妻無兒女戶,養老也沒問題。現在國家的政策好,對鰥寡孤獨、貧困戶都有扶持照顧,基本生活絕對不是事。五保戶照顧更多些,其它地方我不清楚,反正我們這邊的五保戶每人每月500~600元,60歲以上的加上養老金108元,到80歲後每月再加高齡補貼幾十元,過年過節還有油、大米等慰問品。生活是沒問題的。

再說了,年輕時打工幾十年了,多少有點餘攢吧,不可能都吃喝嫖賭抽光光吧!所以說,農村人老了養老也不用愁,沒有勞動生活能力,鰥寡孤獨老人可以去養老院生活。有兒有女的老人更沒問題,雖說有極少的兒女忤逆不孝、甚至啃老坑老的,那畢竟是仨樹上結一個太稀少的。再說了,國家有法律法規,兒女贍養老人義不容辭,(除非有極特殊情況的),兒女不贍養老人,經法院判定,不孝子那肯定是輸!這都有先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