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三國人物,曹操受到打壓,劉備受到推崇,孫權好像無人問津?

大馬哈魚12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提問。歷史其實也已經告訴我們了。

記得老版《三國演義》有一個與學生的交流會,唐國強問大家都喜歡哪個人物,很多人說喜歡“曹操”,這讓很多人感到很意外,就問為什麼,“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現場的人哈哈大笑。

我們所看的《三國演義》是明朝羅貫中創作的,小說主旨思想就是”貶曹褒劉"。但是依然不能阻礙大家對曹操的喜愛,他是那個時代耀眼的明星。正如他所說”如果不是我,天下不知道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北方地區盡滅群雄,周邊少數民族不敢窺視中原。在史書《三國志》中有非常正面的介紹,尤其是魏國更是認為是正統。

那為什麼會出現”貶曹褒劉“的現象?

簡單一句話就是:封建社會的所有制度和現象都是為當權者服務的。這種現象是從南宋開始的,宋朝是個富饒的朝代,但是南宋卻是比較悲劇,一直蝸居江南,”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把整個南宋統治者諷刺的露骨而深刻。南宋也是永遠的萎縮在南方,直到滅亡。而南宋統治者為了王朝的臉面,更是為統治者臉上貼金,把“靖康恥”皇帝被俘虜,稱作“皇帝北狩”。就是說,皇帝是去北方打獵去了,並不是被俘虜了。唉唉唉,這真是自欺欺人的渾話。為了證明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不斷炒作“蜀漢”的正統地位。

而吳國是屬於一個地方性的政權稱帝的,對後來統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宣傳需要,自然不會被統治者重視。長此以往,只會顯得默默無聞,沒有存在感。

我是曹城少年,祝你順心康健。


曹城少年


三國時代,電視劇和史記兩個版本,許多人在認知方面都從小說和電視劇中瞭解到的,所以不能蓋棺定論,只能從個人角度看法去討論;真正史記三國志裡的三個人物角色都非常厲害的、大中華幾千年歷史,能夠在某個朝代分一邊天下,那可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從周朝分封諸侯到春秋戰國七雄哪個朝代不是英雄輩出!從史上登記的來看,首先曹操肯定厲害,有王者風範,天下雄主之心,可是命運弄人!而劉備也不簡單,劉氏基業正統,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為光復漢室而奔走一生,然漢皇朝氣數已盡,民不聊生,改朝換代是必然的,最後講孫權,孫氏子孫也是諸候及別的背景,但孫權無稱王天下之心,並不是沒實力,自古江東多才俊也不是白叫的,曹操兵敗赤壁已經失去了天下,劉備遭遇火燒連營,命都丟了!從而可以知道孫權的實力!從古至今江東之人都比較務實,比較注重民生和偏安一隅,包括楚霸王項羽也是,誰敢講項羽不能稱王天下?所以歷史上對吳國孫權評價非常高的!





無忌哥哥


一本三國演義讓世界認識了三國,也讓裡面的三大主角:曹操、劉備、孫權成為了家喻戶曉得人物,而這三個人雖說都算是一方諸侯,這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截然不同的,曹操被人稱作曹賊,許多人想打壓他。劉備仁名遠播,受人讚揚。而孫權就像是個後媽生的,沒人疼沒人愛。

曹操為什麼受到打壓

曹操最為出名的想必就是這“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曹操的名聲不太好。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雖然禮儀崩壞嚴重,但是數百年的仁禮傳承還是對中國影響深遠的,當時天下間的諸多讀書人還是擁護漢室後裔的,而曹操的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是天下讀書人最為不恥的事情,必然是會招來士子文人的謾罵,而文人基本上掌握著輿論的走向,所以曹操的名聲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再說,其它梟雄為什麼也喜歡打壓曹操。歸其原因,就是曹操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天子在手,即可號令群雄,這在當時是許多諸侯梟雄的夢想。可惜的是他們礙於臉面和自己的名聲做不出這等無恥的事情來。而曹操恰好做了,這讓他們非常的不爽,也非常的嫉妒,自然是要處處打壓曹操了。

劉備為什麼受到推崇

先不說其它的,劉備就以自己的正宗的漢室宗親就能讓天下百姓欣然接受。畢竟當時漢朝雖然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天下百姓文人還是認為自己是漢朝人的,在這個祖國將忘,戰爭不斷地時期,人們是非常希望能恢復到大一統,安居樂業的時候的。而此時劉備這個漢室宗親打著光復漢室的名頭行動。就能拉到一大票的粉絲。再加上劉備為人十分的仁慈,愛戴百姓。這樣的明君自然是百姓十分想看到的,也非常的希望他能獲得最終的勝利,自然是備受推崇。

孫權為什麼無人問津

孫權雖然也是三雄之一,這知名度相較於曹操和劉備就差了很大一截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首先一點就是這地理位置了。孫權地處江南,易守難攻,有著天然的長江屏障。按理說是非常好的一塊根據地。可惜的是在當時,涿鹿中原才是眾多梟雄的夢想,而江南並不是中原地區,在中原梟雄看來,江南就是一塊鄉下地區,孫權也就一個土皇帝而已,這邊中原地區搶地盤都來不及,哪裡還會去關注鄉下小兒。

總結

曹操被人打壓是因為他做了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引來嫉妒。劉備受人推崇是因為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名聲大振。孫權無人問津主要是因為其所處的地理位置。


浪裡白條不再白


《三國》如果換到現在寫得就是創業的故事啊。

曹操靠得是家族聲望和個人實力,所以同樣是打黃巾軍,劉備拼死拼活才弄了個縣令的時候,人家已經是一方諸侯了。最終他統一了大半個中國也屬於合理之處,就算打撲克牌玩鬥地主,人家拿得都是好牌,要啥有啥,再打不贏就過分了。

劉備靠得是皇叔虛名和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27歲時出道打黃巾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47歲的時候曹操都快要稱帝了,他還混得連個容身之地都沒有。換了別人,老早就死心了,可他偏不。

他拿了一手絕爛的牌,原本已無贏牌希望。不曾想,到最後抓起來的三張底牌是一對寶,加一個大王。再看一下自己手中,還有一個順子加兩對對子。“這尼瑪是要發啊。”他一陣狂喜。人生暮年,時來運轉,最終殺出一條血路,終於也獲得了世人的認可。

至於孫權,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拿了一手好牌,可他就是一張都不出。看到曹操出了一個順子,他幫著劉備炸一把;看到劉備甩了一對二,他又幫著曹操炸一把。

炸來炸去,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是那撥的,應該乾點啥。等劉曹二人想著讓他主動出牌的時候,等半天沒動靜,再一看,那丫已經睡著了……


公子小龍


第一點,在三國故事的傳播也不是剛開始就尊劉抑曹的。剛開始三國故事是晉人開始流傳,晉朝是襲承的魏國,所以前期的三國故事流傳是以曹操為尊的。後來東晉南遷,中原地區被胡人佔領,慢慢的三國故事中的尊劉傾向才開始產生。地雖蜀地,王乃漢王。統治者借這個告訴大家,雖然我現在在南方,但是我還是正統。

第二點,因為曹魏和蜀漢都有被尊的理由,曹操手裡有東漢朝廷,他名義上還是東漢的丞相,他可以代表朝廷。劉備名義上是皇親,也可以代表朝廷。但是孫吳在這方面是一點也不沾,所以在尊曹抑劉和尊劉抑曹的變化中,孫權一直是一個旁觀者。

其實,在三國紛爭這麼樣的亂世,能夠獨立一方,而且是三國裡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東吳的謀臣武將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差。也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且孫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大皇帝。


如煙入幻


其一:劉備是皇室後裔,而且在大漢衰敗之際打的是興復漢室的旗號,所以,在天下人看來,劉備行的是正道,自然會受到萬民的敬仰與擁戴。而反觀曹操,雖然憑藉自己的權利佔了中原,成了這三國之中最大的諸侯,但是其在位期間,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裡,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而且還將天子軟禁在皇宮之中,自立為魏王,與大漢分庭抗禮,所以,像曹操這樣的人必然不會受到別人的敬仰,反而因為欺凌天子而讓天下憎惡。

其二:劉備從起兵開始,就一直以賢德著稱,所到之處,無不施恩佈德,替百姓出頭,為百姓伸冤,事事都以百姓的立場出發,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劉備自然會受到萬民的敬仰。而曹操卻與劉備不同,所到之處,大肆殺戮,放任曹氏宗親以及自己的下屬燒殺搶奪,掠奪百姓的錢財。本來百姓遭受戰亂之苦就已經民不聊生,加上曹操的種種惡行,必然會使百姓對曹操心生怨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其三:在曹操攻打荊州之時,劉備為了帶著城中的百姓逃走,自己的妻兒丟失都顧不上去尋找,這些事情,在場的百姓必然是心知肚明。且不說之後有多少人對劉備感恩戴德,就是這荊州的十萬之眾,就足以將撐起劉備的仁善之名,讓劉備受到萬民敬仰。但是曹操卻和劉備截然相反,當初和陳宮回鄉之際,判斷失誤,錯殺好人,而且為了避免官府的追擊,連最後倖存的一個老者都忍心殺害。這寧願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名言也是自此傳開,試問?這樣為了自己利益狠心殘害百姓之人怎麼會受到百姓擁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劉備和曹操都是稱霸一方的諸侯,但是劉備行的是正義之師,做的是應天順民之事,自然會受到萬民的敬仰而被後世流芳。而曹操卻為了一己之私就殘害百姓,更是為了自己的帝王霸業就欺凌君主,所以必然會成為天下萬民憎惡的對象。各位看官,你們覺得曹操要是和劉備一樣深得民心,三國會在曹操的手裡統一嗎?


用戶4094196029856830


曹操的個人風格是靈活善變,他善於把握時機,但對百姓最非常的殘酷。曹操具有高人一等的軍事才華,並以此獲得的優勢暴力作為基礎,利用法家式的權謀駕御手下,要挾天子。他順從了當時傾向懷疑道德真實性的社會風氣,提出了才華重於道德的思想,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同時,為了最大限度的得到政權,曹操極力拉攏了一些地方的豪強勢力,一直到建立了九品中正制這樣的新官選拔制度,吸引了大量‘豪傑’和‘望族’加入曹魏集團。總的來說,曹操使用這樣的手段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但曹操的奸雄形象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已經根深蒂固了。

劉備建立的蜀漢集團的政策和曹魏集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曹魏一樣,劉備的個人風格也給蜀漢政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劉備的原則性比較強,但劉備和曹操相比不善於抓住時機、隨機應變,也就是說劉備做事都是按照原則來進行的。劉備把握‘天時’的能力不足,所以他只有依靠‘人和’的力量。因為沒有曹操那樣強大的家族背景,所以他只能以中興漢室為號召以此來吸引支持者,繼承漢朝的政策風格同時又改造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完全否定儒家道德的思想形式,但更注重名實相符;在用人上劉備提倡德才兼備,德在才的前面;注重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此來贏得百姓的擁戴;對一些地方的豪強地主,採用利用和控制並舉的政策。總的來說,劉備實施的這些政策,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劉備雖然起步較晚,但劉備個人一代明君的形象已經名載史冊了。

至於東吳孫權,他從來就沒有曹劉兩家統一全國的志向,他只是想依靠地利自保,其實施的政策也沒有明確的針對性。但三國後期,其內部矛盾並沒有曹魏那麼突出明顯。

從政策的長期效果來看,當時中國由蜀漢集團統一是最好的,孫吳次之,曹魏集團最不理想。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了曹魏集團實施的一切正常,只是其總體來說對歷史的發不利罷了。

公元前


這個問題由作者來回答,作者羅貫中是明朝人,又是漢族人,封建傳統思想在他心中紮下了根,站在正統觀點說話自是當然,不這樣做不光統治階反對,老百姓也不支持,他的作品也就沒有市場不說,還要背上叛逆的名聲。劉備雖處下風,依然代表漢族正統思想。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乃大不義之舉,劉備雖然力不叢心,卻是在替天行道。孫權只能算是軍伐,一方諸候,雖然劉備未能成就大業,但天下終‘究會歸一統,曹操的陰謀一定不會得逞,三國歸於晉也是上天的旨意。作者就是安照這個思路來創作三國意義的,至於晉司馬氏的一些不好行為引發的晉朝的八王之亂就是收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


丁迎勝


導語:大家好,這裡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其實題主把一代吳大帝孫權說成是‘無人問津’誇張了。好歹孫權也是三國之中存續時間最長的一國,直到公元280年,才被晉朝所滅。


宋朝大詞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下:“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偉大的毛主席曾經評價孫權:“孫權是個能幹的人。”“當今惜無孫仲謀。”,可見孫權並不是個無人問津的“小人物”,而是一個廣為人知的“英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曹操“受打壓”,而劉備“受推崇”的現象呢?

這其實和宋朝以來的“封建正統思想”以及民間出現的各種文藝作品導致的思想基調的緣故,因而出現了“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

“尊劉貶曹”各代表現

現今對曹操的形象我們或多或少的往“奸詐”的方向去看待,而劉備所代表的的蜀漢一方都是正義的這種可以說是根深抵抗的思想,羅貫中《三國演義》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國演義》中,曹操一方做的事都是“奸詐的陰謀”,如“孟德獻刀”“借頭壓軍心”“汝妻子吾養之”等等,而劉備代表的蜀漢所做之事,因有漢室之胄這層光環存在,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的偉光正。


但其實這種思想在三國結束之後不到百年的東晉時期就已經出現。

記載晉朝歷史的史書《晉書》中有記載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一句話:

“於三國之時,蜀以宗室為正,魏武雖受漢禪晉,尚為篡逆,至文帝平蜀,耐為漢亡而晉興。”

晉朝篡位,為否定魏國的合法性就需要貶曹,以對外宣告自己直接承繼於漢朝,是具有正統性的。

所謂文帝是為司馬昭習鑿齒於他的著作《漢晉春秋》中已開始出現貶劉的思想,把晉朝的興起直接說成是從蜀漢滅亡之時開始。


到東晉被南朝宋武帝劉裕篡奪後,這種思想就更加的頻繁出現了。劉裕自稱漢高祖劉邦異母弟弟楚王劉交的後人,自然要對劉備所代表的漢尊崇,而貶低曹魏。

高祖武皇帝諱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縣綏輿里人,漢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也。-《宋書》

其後宋文帝,更是命裴松之對陳壽所著尊曹的《三國志》進行註解時就寫下了很多貶曹(其實更多的能夠表現曹操是個有血有肉的人)的註解。

其後至隋唐,這是個比較特殊的時代,時人既尊曹又尊劉。畢竟時過境遷,隋唐時代的人對這段歷史到沒有什麼特別的政治的作用來左右。

直到宋朝之後又開始出現貶曹的現象。蘇軾在《念奴橋:赤壁懷古》之中寫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通過這樣的句子,表現出周瑜打敗曹操只是“談笑間”的事情,而曹操“灰飛煙滅”。

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雖然以曹魏為紀年,但又特別說明:

“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

歐陽修也對曹操表示了貶低:“漢魏之事, 讀其書者可為之流涕也:其巨碑偉字,其意性恐傳之不遠,豈以後世為可欺歟?”直接大罵曹魏欺世盜名。

蘇軾《東坡志林》中有言: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這說明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尊劉貶曹”的現象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寫下:“邦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明顯直白的貶曹觀點表現。

之後隨著宋元話本的出現,再到元末明初羅貫中著《三國演義》這種尊劉而貶曹的思想更是普遍。直至後世戲曲之中,曹操以白臉形象出現,更是曹操“奸”形象的表現。

“尊劉貶曹”形成的原因

1、封建正統思想的作用

中國古代各朝各代歷來都講究一個正統的思想,所謂正統當然很多時候是自欺欺人。但這種虛偽的操作主要是為做給普天之下廣大的吃瓜群眾看以及希望流於後世有個好名聲。

當然如果不渲染一個正統的思想,天下之人認為人人都可為天子,那豈不是天下亂,不利於統治。

宋元之際詩人鄭思肖在其著作《心史》中寫下有關正統思想的理論。

正統者,配天地,立人極,所以叫天下以至正之道。

歷史學家孟森《明史講義》中說:

“匹夫起事,無憑藉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自始皇以來,得國正者,唯漢與明”

意思是說劉邦和朱元璋沒有篡位的心,靠為天下除暴而得到天下,並沒有如魏晉隋唐宋通過禪讓奪人帝位,此所謂為最正。

明英宗朱祁鎮在通過“奪門之變”再次登上帝位後,定的年號為“正統”,更是以此表示“我朱祁鎮才是最正統的皇帝,朱祁鈺都是僭號者。”

所以北宋後為表明偏安一隅的南宋為正統,聖人朱熹在《通鑑綱目》中尊蜀漢為正統,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具有皇位繼承的正統性,而曹魏篡漢則是亂臣賊子。

這樣的作用其實是為表明竊據北方的金國為“亂臣賊子”,南宋為正統的王朝。

南北朝時期,東晉及南朝尊劉貶曹的作用亦是如此。

2、特殊時代背景

中國歷史北宋而後的幾百年間,北方各族政權依次登場。西夏、遼國、金國、蒙古(元)紛紛都與宋朝分庭抗禮,宋朝也常年的被這些“兄弟之國”輪番暴揍,以“歲幣”和之。宋所代表的是漢家王朝,劉備亦是漢室的政權的代表人物,抬高劉備,也是為表明宋才是正統。




3、渴望仁君的願望

蘇軾在《東坡志林》所描寫的百姓聽書劉備被打敗就要哭泣,曹操被打敗就鼓掌叫好的現象。關鍵原因還是因為劉備是“仁義”的形象,百姓不希望這樣的仁君失敗,而曹操是“殘暴”的代名詞,百姓自然是不喜歡這樣的“君王”的。

“仁”的思想自春秋時期孔子提出,漢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的思想成為官方主流的思想。在廣大的百姓心中所渴求的也是“仁政”、“仁君”能帶來好日子,使得百姓安居樂業,樂享太平生活。

結語:“尊劉貶曹”在南北朝,宋遼金這樣特殊的時代有其政治原因,但隨著宋元以後通俗文化的流行,百姓更是希望看到劉備這一“仁義”的形象。故而自《三國演義》的誕生而下,“尊劉貶曹”幾乎成為主流的思想。


參考文獻:《三國志》《漢晉春秋》《晉書》《宋書》《尊曹還是尊劉由三國至兩宋的歷史糾結-嚴孟春》《三國演義》

<strong>


南嶺說史


嘿呀~我來啦!以下想法為個人想法,有不對的地方還望見諒~

一、三位“大神”

首先看一下三人資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一心想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奠定了曹魏政權。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權覺著漢室不可復興,希望偏安一隅,不失桑榆)

二、《三國演義》作者看法以及背景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幷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說家,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作者。

元代中期,隨著社會經濟重心與文化重心由北方轉移至南方,很多北方的知識分子轉移到了南方一帶,而羅貫中也在此列,來到杭州的羅貫中在這裡遇到了很多作家和藝人,思想的交匯也帶給羅貫中很多的啟示與感受。後來想要有些建樹的他來到了起兵的張士誠處,然而這位自稱“吳王”的義軍首領並不願意重視讀書人的意見。隨後羅貫中離開張士誠一路北上,三年後又回到杭州。經過了這麼一番遊歷的羅貫中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歷史觀。這個時候的羅貫中經歷了元朝的衰敗和社會的動亂。

他極其嚮往仁君的出現,也極其渴望社會不再動盪,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作為儒家人,推崇正統,而此時出身正統,想要恢復漢室並且品德廣受稱讚的劉備正和他的心意,同時也符合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與王室的觀念。但是曹操的社會評價就沒有那麼高,他不尊重“當今聖上”,不忠於王室並且生性殘暴。這樣的人簡直就是活脫脫的“反面案列”。再來看一看孫權,東吳基礎是孫堅建立的,大部分江山也是孫堅打下來的。孫權繼承了孫堅的心血,發展重心也放在了“守”,表現不如曹操劉備出色。所以羅貫中分配好了正反“紅藍”兩陣營後,孫權自然而然的就寫到少了一些。

三、《三國志》作者看法以及背景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三國志》作者。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

陳壽起初在蜀漢做官,後因不滿宦官黃皓的專橫屢遭貶謫。後來被晉張華推舉為孝廉,重回官場,期間因撰寫《益部耆舊傳》十篇而受晉武帝嘉獎,之後晉滅吳統一天下,陳壽撰寫完成《三國志》。在陳壽歷史上對陳壽的記載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從上面文字看出陳壽是個地地道道的“三國人”,而且還是蜀漢大臣與晉臣。在曹魏的基礎上才有了晉,並且自古就有擁長安洛陽為正統的傳統。所以當時在很多人眼中曹魏才是正統,陳壽作為晉臣。自然也是這麼認為。於是在紀和傳中對曹操和司馬一族大多是讚美和圍護(司馬一族當道,他也不敢寫其不好),並且給曹操、曹丕和曹叡寫了“紀”,而劉備和孫權及其後代寫了“傳”。這是活生生的編纂史書為當時王室服務的例子。陳壽對當時的情況也是十分了解,那個時候蒐集的資料也大多較為真實。書中多有勸誡之言,闡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十分質樸實在。

作為一名“良史”,陳壽名義上尊曹魏為正統,但實際上是三國各自成書,地位相同,三國鼎立互不相屬,並且雖為蜀漢舊臣,但也毫不隱晦劉備和諸葛亮的過失,寫下了劉備出於私怨殺張裕以及諸葛亮錯殺馬謖等事。

此書中的孫權實際上並沒有受到抹黑、忽略與貶低,但是為什麼還是容易被讀者忽視呢?東吳在當時就是比較偏遠的割據勢力,並且表現不是像曹操劉備那樣大放異彩,安安靜靜的發展,平平穩穩的“守國”。而至於後世說陳壽貶低孫權歧視東吳,無外乎是體現在孫權地位、孫權稱呼,以及孫吳諸臣的諡號上。但是實際上陳壽與孫權無冤無仇,沒有什麼利害關係,是從相對客觀的角度去記述。而且對於陳壽來說,劉禪是其故君,譙周是他恩師,尊稱劉備劉嬋為先生和後主也是應該的,不然就要受到非議了。

綜上所述,不管是哪位作者寫的三國,作品中的看法和描寫均為當時的王室服務,並且符合當時的社會觀念,與當時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三位英雄各有褒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