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吴三桂兵马是清朝2倍,已经收复南方,还饮马长江,最终为何失败?

李冉静


说起清朝,我们往往就会想起放清军入关的吴三桂。

正是由于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为满清入主中原做出的极大贡献。才最终被立足未稳清朝统治者分封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地方独立势力-三藩。

但说来也是可笑,吴三桂曾经是明朝所谓的忠臣,向大顺李自成投诚并最后投靠满清的李自成,可以算的上是明末清初最为出名的三姓家奴。

可也正是这个劣迹斑斑的三姓之人,在清朝康熙皇帝于1673年(康熙十二年)宣布撤藩之后,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意图与被他放进中原的清朝一较高下。

但令人疑惑的是,当吴三桂的大军攻入湖南之后,饮马长江之后,其军事力量就再也没有向北方继续推进,反而开始就地进入防御?

今天,今古就为大家好好讲讲,为什么兵锋正盛的吴三桂大军止步于湖南,并最终被清朝所剿灭。

首先,政治上不具有合理性,反清联盟不齐心

前面我们说到了,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表现完全配得上三姓家奴的称号,因此他在明朝遗老遗少心中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了。

当他举起反清复明大旗的时候,三藩也只有福建的耿精忠和他呼应,而陕西的王辅臣历来是个墙头草,在吴三桂没有取得真正优势之前不会做出真正的行动。

而三藩中的平南王尚可喜,本身在1673年就曾经上书清廷疏请归老辽东老家,与吴三桂和耿精忠相比,显然更加忠心与清朝,而广东的叛乱也是直到1676年尚可喜被其子尚之信软禁后,才加入到三藩的行列之中。

台湾的郑经虽然是坚定的反清复明势力,但是面对两面三刀的三藩,一直存在着极深的忌惮,轻易不会选择与他们一同行动,尤其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大周,更是打破了众多反清复明势力恢复明朝的希望,使得原本就勉强与吴三桂合作的势力选择了离开,进一步削弱了吴三桂的实力。

正是基于这些反清势力之间复杂的关系,从一开始便不齐心,使得这场由三藩发起的反清复明行动,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军事上三藩军力不具有优势

当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他本身的军队其实只有原来的关宁军五万人左右,原本他和耿精忠上书请求迁藩关外的举动,只是想要试探清廷的决心,认为清朝为了国家的稳定会效仿明朝对沐氏一样,安抚他们。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位年轻的帝王-康熙。这位年轻气盛的帝王老早就看着三个占用了国家大量财富消耗的三藩不顺眼了,他们既然提出迁藩,正中他的下怀。立马答应三藩迁往山海关之外的辽东之地。

这一下,吴三桂和耿精忠都傻眼了。没办法,扯家伙打吧!不然谁知道去关外的路上会发生什么?更何况东北哪里有南方过的舒服。

可是,这一出戏本身就是剧本以外的,他们原先都以为康熙不敢动他们,没想到他还真敢动,所以就赶紧招兵买马、控制地方。杀掉清廷派驻的监视官员,凭借原有的精锐抢钱、抢粮、抢地盘。

吴三桂立马就杀出了云南,拿下来贵州、四川、湖南和广西,而耿精忠则兵出浙江,一时间席卷了几乎半个南方,但是这个时候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尚可喜对清朝太忠心了。

吴三桂和耿精忠又刚好被尚可喜所占据的广东所隔开,这就使得他们俩在排出军队抢地盘的同时还得留下不少的军队来防范尚可喜,无形中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力量。

而陕西的王辅臣,虽然是吴三桂的部将出身,但这个墙头草,虽然拥有着陕西一地十来万大军,但是骑墙观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反观清朝此时由于八旗子弟入关之后迅速腐化,不堪大用,康熙则迅速抽调了大量绿营兵前往三藩叛乱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节点—江西省。

以此阻挡吴三桂对江南地区的进军,同时威胁耿精忠的福建老窝,并在形势上遏制广东尚之信。

虽然吴三桂在初期征募了十余万大军,但真正能打的还是那五万关宁军。又得分兵新占领的地区,还得防备江西的清军主力,这样一分摊下去,能够和清军作战的部队不占优势。于是吴三桂就在湖南沿江修筑防御工事,妄图形成割据的事实。

然而这又正中康熙的下怀,趁着吴三桂的军势进入战略防守的态势之后,康熙迅速抽调优势兵力分化打击王辅臣和耿精忠。

期间短视的郑经甚至在耿精忠与清军作战的同时,攻入福建,夺取了福建南部地区,最终促使走投无路的耿精忠于1676年投降。而郑经所控制的台湾也在三藩之乱结束之后两年即被清朝所收复。

在陕西摇摆不定的王辅臣也在吴三桂与清军对峙的时期错失了发展的机会,最终被清军所剿灭。

第三,经济上三藩与清朝存在极大差距

由于康熙在战略上,将三藩之乱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节点江西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最终使得三藩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

这也使得吴三桂的军势只能推进到湖南一地,不能染指清朝真正俄财税中心-江南地区。这使得本身军队在未反清之前就靠着清朝财政维持的吴三桂财力越发显得窘迫。

而反观清朝,在保住了主要的财税之地江南之后,由于三藩已反,无需支出大量三藩军费的清朝将这些军费用以组建更多的军队,投入到镇压三藩叛乱的军事行动中。

此消彼长之下,吴三桂军力越发弱小,而清军越打越多,吴三桂的军事败亡只在时间长短之际。

第四,年龄上吴三桂与康熙存在极大的劣势

1678年,当吴三桂军力被清军限制在湖南境内,无法跨过长江向江南和北方前进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皇帝欲望和鼓励大军士气,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大周。

虽然吴三国建立了所谓的大周国,但是由于清军不断增强的军势,王辅臣与耿精忠和尚之信的相继投降,使得吴三桂的大周独木难支。

越发困难的局势使得66岁的吴三桂心情焦虑,在1678年八月突发"中风噎嗝"的病症,在仅当了五个多月皇帝之后便死去了。

而此时的康熙皇帝还仅有24岁,可谓意气风发,听闻吴三桂的死讯之后,更是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之后两年便将三藩最终平定。

结语

三藩之乱,是清王朝与地方藩王势力之间的一场角逐。期间存在着许多可以预见到的意外和突然。但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历史事件。但究其根本,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行动,坚定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还是可以值得称道的。但期间大量汉军绿营的出现,也标志着清朝统治集团八旗军事力量的腐化,并为其最终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今古言堂


吴三桂饮马长江时,他的情况并不乐观。

首先,他并没有清朝两倍兵力,当时康熙平叛的部队,主要是绿营兵和驻外八旗兵,京城的驻京八旗和关外的留守八旗都没动。康熙手上还有十万多精锐。而吴三桂却是倾巢出动,反倒是他手上没牌可打了。

其次,除了云南大本营外,吴三桂只是拿下了贵州、湖南、四川以及广西和陕、甘的部分地区。江南最重要的财赋重地,即江浙两省,吴三桂并没有拿下来。

没拿下江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吴三桂和清朝并不是“南北朝”,而是“东西朝”。全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和粮食产地都掌握在了清朝手里,这就注定了吴三桂没实力跟清朝打长时间的消耗战。

第三,反清联军各自为战,吴三桂也带不动那帮乌合之众。

公元1675年初,反清联军声势浩大,曾经一度吓得不少清廷高官有迁都的打算。但是康熙皇帝很敏锐的就发现了联军的弱点——反清联军没有统一指挥,大家虽然都反清,但并不听吴三桂的指挥。

比如说郑经,吴三桂跟清军死磕时,曾建议郑经沿海路北上,偷袭东北或者浙江,让清军顾此失彼,不能集中力量对付自己。但是郑经直接拒绝了。拒绝了之后,郑经不仅不帮忙,反而帮倒忙,拼命的打福建。

当时福建是谁的地盘?靖南王耿精忠。

郑经跟耿精忠死磕,最后捞便宜是谁?

还能是谁?清朝喽。

公元1676年初,康熙抓住耿精忠和郑经自相残杀之际,调整部署,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四部合力进攻耿精忠。

这个时候,若是郑经还有一点理智,他就应该援助耿精忠。就算不援助,最起码也应该停止进攻。毕竟他连耿精忠都打不赢,一个比耿精忠要强几十倍的清朝,他打的赢?

可是,郑经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军在北面猛攻,他就在东南沿海夹击,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敌,最后只得向清军开城投降。福建这一路反清人马,就因为这种近乎于二逼的内讧被清军轻松平定了。


除了郑经之外,三藩之一的尚之信也是个大坑货。三藩之所以造反,起因就是平南王尚可喜告老还乡,想把王位传给尚之信。康熙早想削藩,就借此机会不予尚可喜传位,逼迫三藩狗急跳墙。

也就是说,尚之信继王位的那点破事,就是康熙削藩和三藩之乱的直接导火索。

可是,当吴三桂和耿精忠起兵后,尚之信却不起兵。不管吴三桂如何催促,他就是借故不起兵。搞得吴三桂一面要部署兵力对付北面的清军,一面还要留兵东南,防止广东的清军偷袭他。

后来,耿精忠投降前后,尚之信突然响应吴三桂号召,起兵造反。然而,造反之后的尚之信不管吴三桂怎么催促,他就是故意找借口不出兵。想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看吴三桂和清朝杀个两败俱伤。

最后,尚之信咋咋呼呼一阵后,居然又投降了清军。可谓是一枪未放就直接投降了。

很多人都知道,三藩之乱闹了八年,但很多人不知道,三藩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其实只闹了两年。剩下的六年时间,都是平西王一派跟清朝在单挑。

公元1677年,清军横扫东南,猛攻郑经,收复了漳、泉等四州。郑经费尽心思攻,以极为不要脸的方式攻占的地盘,在他手里还没有捧热乎呢,就被清军又收回去了。

而在驱逐郑经之前,清军集中力量,拖住吴三桂,猛轰割据陕甘的王辅臣。当王辅臣被围平凉城,且吴三桂屡次施援都失败后,陕甘地区的反清联军最后全部被清军消灭。

截止至1677年初,当时除了吴三桂,全国的反清联军基本被消灭。而此时距离三藩之乱爆发才仅过了三年零三个月而已。(三藩之乱爆发于1673年12月)

第四,除了没有第一时间占据东南,以及反清联军内讧不断这两个问题外。吴三桂还有一个更大的致命弱点——他太老了。

公元1677年时,康熙24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而当时的吴三桂66岁,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像这种双方主君年纪不对等的情况下,康熙年纪小,他能拖。可吴三桂却拖不起,他不知道自己哪天就咽气了。

因此在1678年,吴三桂决定称帝,并利用称帝维系人心、鼓励士气。

称帝之后,吴三桂决定反击。

当年六月,吴三桂亲点大将马宝,令其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衡阳的门户永兴。马宝率军两战两胜,大创清军。击毙了清军都统宜里布和护军统领哈克三,并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的援军。

清军受此大败,被迫退回了广东。

南线反攻大胜之后,吴三桂又亲自部署了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以十万大军,突入两广,收复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区域,大挫清军信心。那个骁勇善战的吴三桂,貌似又回来了。

然而,吴三桂太老了。吴军的两次胜利只是他的回光返照而已。



1678年八月十七日,也就是吴三桂称帝仅六个月后,他就突患“中风噎嗝”,病死在了前线军中。

皇帝死了,仗自然是打不了了。

1678年十月,前线的吴军全部回撤,并派人赴云南,迎奉年仅15岁的吴世璠继承皇位。

听说吴军迎奉吴世璠继位,康熙都笑了。吴三桂是员悍将,康熙敬畏他。可吴世璠才是个屁大点的毛孩子。吴军众将在这个危机时刻居然立幼主为帝,可谓是混了头。

1679年,康熙命令驻守在湖北、陕西的清军大举进攻。没过多久,四川、湖南两省即被清军收复。而在清军攻打两省期间,吴世璠这个大周皇帝毫无作为,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1680年,吴军控制的领土除了云贵外,其余全部都被清军所攻占。

又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先克贵州,再克云南,三藩之乱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前夕,郑经病死,而他所盘踞的台湾岛,也在两年后被平定。至此,南方的反清势力也被清廷彻底肃清。




总结。

1675年初,吴三桂势力达到最巅峰。但是即便是势力最巅峰,他也没拿下整个江南,与清朝划江而治。后来到了1676年底,由于兵兴三年多,兵力、财力都严重不足,且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都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因而这一年就变成了三藩之乱的转折之年。

形势逆转之后,吴三桂的情况每况愈下。纵然他在称帝的那一年两战连胜,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那终究是回光返照,他老迈的身体已经撑不起他的雄图壮志了。

当他病死后,大周政权大势已去,三藩之乱被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Mer86


当时满清承平已久,兵员战斗力下降极为严重,以至于吴三桂起兵三万之人竟在短短时间就席卷十省之地,并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将兵员扩充过了十万(这十万人很多都是南明的遗老遗少加入),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吴三桂起兵之时军队是满清的两倍。

但是即便吴三桂拥有如此之多的兵力,个人认为他要战胜满清依旧很困难。

第一点,吴三桂所占之地乃是云贵一带,人烟稀少,产粮薄弱,而满清所占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无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满清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人口和粮食的优势。

第二点,三藩以及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勾心斗角,没法合力进攻满清不说,还相互拖后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后,一面跟满清打仗,一面还要跟郑经在福建抢地盘,最后两面夹击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点,根源上的东西,其实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连最具有战略目光的吴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划江而治,并没有想着东进沿河阻断漕运,不然满清北地绝对会出现缺粮的状况。

也真是清王朝看清了吴三桂的种种弱点,所以即便是在吴三桂声势最浩大的时候也没同意划江而治。


生活小点点


吴三桂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但他可能是年老一心想在云南裂土为王,将藩地传及子孙。他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

若吴三桂直取荆州襄阳,然后顺江而下阻断漕运,抄略江南财赋重地,他还有些胜算,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历史没有也许,他错过了就是注定失败,这是时代的选择。


笑谈古今趣史


今天,我们不谈“先叛明后叛清,反复无常”的大道理,一起看看当时吴三桂在起事后犯下的错误,看看能否吸取些教训。

军力强盛的吴三桂

我们先来看一场两军精锐的激战。我们会发现:即使吴三桂年事已高,但清朝开国宿将悉数过世,无人是他对手。

旷世大战,吴三桂轻松取胜。

康熙十五年四月,长沙东侧的官山。康熙令安亲王岳乐自江西进攻长沙,试图发起长岳决战。清军列阵,从城北跌佛寺到城西南,兵分十九路,绵延数十里。吴三桂也调军来战,部署列阵,吴三桂亲自坐在谯楼上观战。双方战线长达数十里,“军容之盛,为近古所未见”。


开战后,吴三桂以王绪率数千人率先发起进攻。王绪策马而出,直冲敌阵。清军见状,分兵合围,一时,王绪军如同被投入大海的石头,旗帜被淹没不见,金鼓声也沉默。正在吴三桂军惊恐之时,忽听枪声连发,如连排鼓声;白刃排空,如冬日飘雪,喊声震天,清军骑兵纷纷落马,王绪奋勇而前,锐不可当!清军纷纷让路,不敢阻挡!

三桂军士气大振,一齐杀出!清军也奋力反抗。正在此时,吴三桂的侄子吴应正中流矢落马,清军趁势反攻,却突遇吴三桂放出的大象,纷纷败退。吴三桂军回击,清军阵势摇摇欲坠。正此时,天将大雨!吴三桂无奈收兵。

此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0万之多。吴三桂原将军队分为前、后两军,本意一举歼灭清军,可惜,突遇大雨,企图失败。


此次大战,显示出吴军精锐战力之强悍!

仅就军事而言,在整个“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军都拥有战力上的优势。在吴三桂病故前,清军在岳阳、长沙的对决中无可奈何。

吴三桂帐下也不乏名将。尤其是高大节,擅长以少胜多,深知曾以数百人就能大败清军大队。江西战场,清军将领甚至被一度高大节极少的兵力吓得不敢出南昌。

而吴三桂的“盟友”,耿精忠所部的曾养性,甚至王辅臣本人,都是难得的将才。

响应虽多,各怀心思

吴三桂之初,进展十分迅猛,各地纷纷响应,一时声势逼人。

可是,放眼看去,这些叛军都各怀心思。

广东的尚之信就不说了,整个叛乱过程,几乎都没有出兵参战。


耿精忠、王辅臣,虽有战力,但一直摇摆不定。形势稍微不利,就纷纷降清。

真正铁了心打大清的,只有吴三桂本部和台湾郑经。但郑经在早期积极配合后,得知吴三桂并非真心“辅助明主”,而是自怀称帝之心后,不但没有配合,反而进攻耿精忠。(清朝正因得知郑经攻打耿精忠,才定计招降耿部)。

总的来说,这些响应者虽然以“忠义”为名起事,却压根没有“忠义”的基因。他们大多先叛明,后叛清。如果吴三桂势头好,他们自然都会趁势发展,但如果势头不好,他们可就不会血战到底了。

再说,就吴三桂的黑历史,他说反清复明,鬼才信!因此,即使是真的心新怀忠义者,也是趁势而动,根本不会配合吴三桂!

进退两难,深负众望

起事之初,吴三桂发展势头迅猛,马宝入湖南,王屏藩入川支援当地叛变。清军难以抵挡,节节败退,吴三桂很快就攻克长沙、岳阳,饮马长江。

清朝开国宿将尽去,已无人是吴三桂对手。

此时,吴三桂阵营的将领们提出了两种经典的进军建议:

1、继续北进攻下荆州,而后再图北进;

2、顺流而下,攻取南京,与耿精忠等部会合,全取江南。

而如前所说,吴三桂不管是本人的军事才能,还是其部署的战力,都不弱于清军。尤其在早期,面对不知兵要的皇家贵胄,不管是选择哪条进军路线,他们都完全有机会积极进取,给予大清更大的打击。

可是,吴三桂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第三条路:大部转入防御,仅仅以少量兵力进军宜昌、吉安等地,试图打通与王辅臣、耿精忠联系;

就这样,在整个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军最精华的20万大军,长期安于湖南,7万人在岳阳防御荆州方向清军,7万人在长沙防御江西方向。


吴三桂最能打的精锐安静地坐失良机,坐视清军平定各路“友军”,陷入孤立!

先声夺人的舆论战

师出有名,就是在动手前先打嘴仗。

筒善抵达荆州后,以“给吴三桂的一封信”的形式发起了嘴仗:引咱们入关的时候,你说要另立明朝天子了?天下大定以后,消灭明朝残余时,你吴三桂比谁都积极呀!你要真的效忠明朝,你弄死人家永历干什么?你现在跳出来说忠于明朝,当天下人是傻子?

康熙的战略:重点打击+政治诱降

扛精毕竟不能当饭吃,骂完后,还得打!


面对危局,康熙并非没有失误,但他总体方向是十分清晰的。

叛军虽多,但多首鼠两端。康熙没有逐城逐地的打击,而是以“以重点打击造成有利态势,以政治诱降平定叛乱”的方针推进平叛战争。

比如:陕西方向。在各路叛军中,对清朝威胁最大的,就是陕西方向。除了王辅臣的叛乱,陕西、宁夏,西北各地叛乱者也云集。甚至后院的察哈尔蒙古部也发生了叛乱。

康熙在平定察哈尔之后,重点放在陕西,而他清醒地意识到,陕西叛军中,只要平定了王辅臣,其他各部也不攻自灭。而王辅臣虽然善于用兵,但反复无常,时而要降,时而要反,只要形势上压倒,就可以制服!


因此,康熙以平凉为重点,攻平凉时,又以平凉城外的高地为重点。在付出了相当代价强攻下高地后,以红衣大炮轰炸平凉,本来就斗志不坚的王辅臣终于在持续的诱降下投降。

西北各地闻风而降!

又比如:对耿精忠。耿精忠的战斗力十分强悍。部将曾养性攻克温州后,在浙江发展迅速。清军选择了仙霞岭为突破口,不去攻耿部精锐,而是直接扑向其福建老巢。

耿精忠虽然在浙江势头很猛,但在福建日子却很惨,不但要扛大清的反扑,还要对付翻脸的郑经。压力山大,扛不住了,也投降了。

于是,在浙江形势尚可的曾养性等也纷纷不战而降!

持续的政治诱降,使叛军常大规模投降。

在这些战争中,叛军以万为单位,纷纷投降。清军迅速扫除了吴三桂的两翼,扭转了局势!

时来天地皆同力,彻底平叛

在消灭其他反叛势力后,大清已经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吴三桂部的包围。

可是,由于吴三桂部战力强大,大清要想彻底击败吴三桂,还十分困难。

不过,大清的运气不错。他们心想事成,自己搞不死的对手,就被老天搞死了。

首先是在江西让大清头疼不已的高大节,耻于与溜须拍马上位的同僚共事,挂了。


然后是吴三桂老大爷,在过了几天皇帝瘾之后,也挂了!

吴三桂死后,吴军人心惶惶,士气受挫。尽管公推的首辅吴国贵此时提出“北向以争天下”,但已是痴人说梦,为时已晚了。

需要一提的是:即便大清最后以四十万之众攻云南,却好费时日,啃得十分吃力,可见,吴三桂本部军力之强悍!

吴三桂本人确实是当时的虎将,但他绝非帝王之才!在早期形势大好时,明知大清无人是他对手,却依然止步不前,坐失良机!

吴三桂的盟友也都是一时良将,但却都是战意不强,形势好时就踊跃响应,形势差时,就纷纷掉头投降。

吴三桂手下也有诸多人才。吴国贵的谋略、高大节的勇略、王屏藩的政略,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才。可是,吴三桂却以其各侄子为主将(虽然其侄子中也不错的),不能因才而用!

而康熙,在此次平叛战争中显示出了雄主之才。他针对敌军人马众多却一盘散沙,军力强悍却人心不一的特点,果断采取重点打击+政治诱降的策略,不断分化、瓦解对手,最终孤立、击败了吴三桂!



正是在这次险象环生的经历,使清朝肃清了不稳定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启了一段夕阳一般的辉煌。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公元1639年,27岁的吴三桂终于坐上了总兵的位置。

那时候的明朝财政崩溃,根本无力供养国家庞大的军队。

于是各将军都会从军中选出身高力大、有武艺的军士进行重点培养,给他们吃得好,住得好,以及优厚的待遇,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家丁制”。



(吴三桂着明将军服剧照)

而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士兵,只能吃最下等的饭菜,在战场上也是属于炮灰的级别。

每当打仗的时候,“家丁”基本上都是在适当的时候,作为精兵投入战场,来影响胜负的天平。

吴三桂将家丁分为二十队,把每一队的队长名字刻上一块木条,藏在靴子里。

紧要关头,他都会从靴子里抽出木条,念出上面的名字,然后带领着这些家丁在战场上玩命厮杀,那些被念到名字的家丁,也只能怨自已命差,不过,这也显得公平。

皇太极在世的时候,也算是一代枭雄,他清醒地知道,只要吴三桂投降,那辽东将洞开大门,有利清政权问鼎天下。

于是他便对左右说道,“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

吴三桂所率领的十数军万队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对于到底是降满清还是降大顺,他是左右为难。


(听闻京师被陷,来一段秀)

投降哪一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计较其中的利益大小。

很显然,满清政权比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的前景更要宏大。

李自成的军师牛金星、宋献策,落魄秀才,也就一二管家账房之才,如何能给李自民建立起一套相关的国家制度来。

唯一的李岩书生,有一定的大局观念,却被李自成所忌。

所以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42天里根本无力建立起一套制度,表现出来还是一群山寨货色的样。

李自成攻入北京前,本来以为北京皇城金碧辉煌,到处都是金银财宝,哪想到崇祯就是因为没有钱才丢掉的江山。

这么一失望之下,大将刘宗敏就不干了,他拉来了崇祯的国丈周奎,一顿大板下去之后,顿时就拿到七十万两的真金白银。


(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

谁说明朝没有钱,这些钱早就进入了豪门权贵之家。

讽刺的是,当时崇祯对国丈千求万求,希望他能借支一点钱出来共度难关,周奎却是打死都不出一毛钱。

并且还有一个宗室,一听到皇帝借钱,立即把前几任皇帝赏赐的东西拿到大街上大甩卖,搞得崇祯丢了大脸面,借钱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倒好,一下子全部便宜了刘宗敏,刘宗敏这一下去就收不住手了,这就是著名的“追脏助饷”事件了。甚至他在京家人也被波及。

吴三桂一看这帮山寨强人这么干,哪像个朝庭的样子,他便以“刘宗敏”强抢他的爱妾为由,下定决心引清兵入关。这也是著名的“借虏平冠”的说法。


(引清兵入关)

在历史上,唐肃宗曾经向回纥借兵,收复长安城。

其实这个说法在当时是很有市场的,“借虏平寇”也让南明政权把吴三桂看成了当世英豪。

其实他还是在走一走、看一看,在平衡其中的利益,如果清朝不给力,坐不稳京师,那为他以后回归明朝埋下伏笔。

政客,又是政客,陈圆圆也为他背了几百年的黑锅。

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对于政客来说,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1661年,吴三桂在云南边陲用马鞭勒死了南明的最后一位帝王——永历帝朱由榔。

结果,这个投名状并不让康熙帝感到满意,相反地让他充满了戒心,对故主尚如此凶狠,怎么可能对新主忠诚?


(康熙早有心思削藩)

对于吴三桂来说,以前在辽东抗清的时候,朝庭85%的财政向辽东倾斜,这让吴祖两家吃得盆满钵满,现在却被打发到了云南、贵州这些尚未开化之地。

前后的这么大的落差,再加上君臣相疑,原本亲密的关系也急转直下。

康熙十二(1673)年,吴三桂假惺惺地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冀朝廷慰留他。

对于吴三桂的真实意图,康熙皇帝非常清楚。

他认为,吴三桂和朝廷对立已久,“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于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进行撤藩事宜。

十一月,吴三桂他自封“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号召天下英雄一起起来反清。


(吴三桂剧照)

这一个口号可谓是完全正确,但是吴三桂的身上有太多的污点,第一是他引清兵入关,使神州陆沉。

第二是他亲自勒死了永历帝。

两个污点让太多人存疑,但这些不要紧,他对外宣传,引清兵入关一是为了“借虏平寇”,二是因为陈圆圆的缘故。

起兵之初,吴军乘锐连下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

福建、广东、四川、广西、陕西、河北等地也先后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大好。

1678年,吴三桂疾病,时日无多,他自已便在今天的湖南衡阳称了帝,一时让天下人看清了他丑陋的野心。


(吴三桂称帝)

古人打仗,或者做事,都是讲究名正言顺的,就算到了现在,这种办事方法,仍大行其道,其中是有很大的道理的。

吴三桂在政权前路不明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准备、任何基础仓促称帝,根本难于聚集天下各路英雄和大贤的认同心态。

这种政治上犯下的大错误,引发出来的大危局,根本不是一两场战斗的侥幸胜利,所能弥补得来了。

个人认为,吴三桂的老病、称帝就是他败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他年纪还轻,肯定也不会那么匆忙称帝,如此下来,或许尚能有为。


(降叛反复皆为一已之私)

吴三桂,难为英雄称号,他其实就是一个政客,在各个局面之下,无一不考虑自已的利益得失,处处给自己留下后路。

这种没有胸怀天下的格局的人,想要争夺天下,实在太难!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起兵反清,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满清檄文,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起兵造反。

起兵之初,吴三桂联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以及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是随后,清廷组织力量进行平叛,局势逐渐发生了逆转。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不久之后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在“三藩之乱”的初期,吴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吴三桂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占据优势与主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来,是在战争的准备上。

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诛杀永历皇帝朱由榔,明朝皇统就此灭亡,从此八旗官兵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至吴三桂叛乱已有十多年之久,相比于吴三桂为了叛乱早就开始着手于整顿军备,加紧训练,有着巨大的反差,所以在准备上的不足让吴三桂得以迅速北上。

二来,是清朝面临了严重的多线作战危机。

此时的康熙皇帝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吴三桂,甚至他面对的不光是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三藩,还有西北的王辅臣,还有察哈尔蒙古的贵族,还有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还有各种拥护“朱三太子”的零零总总的叛军,可以说此时的清朝军队面临的敌人是非常之多的。


但是最终吴三桂还是失败了,除了战略上的失误外,不得民心也是吴三桂失败的重要原因。

首先,便是吴三桂战略上的失误。

在叛乱之处,吴三桂迅速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与清军形成了隔江相望的战略态势,如果吴三桂能够一鼓作气渡江北上,完全有可能也就机会继续攻城掠地,将战线不断向北推进,甚至可以打到北京城下。

但是吴三桂在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便重现想到了他当年山海关向多尔衮“借兵”的时候提出的“划江而治”的方案,现在的他依然想继续保有对于长江以南的统治,进而暂时性的停下了脚步。而这也给了大清王朝喘息之机,清军迅速的组织兵力进行防御,而吴三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时机。

其次,就是吴三桂盟友的牵制。

说是“三藩之乱”,但是吴三桂几乎是自始至终都是在单兵作战,且不说尚可喜和耿精忠的战斗力远不如吴三桂的军队,期间他们对于吴三桂所能提供的呼应和支持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耿精忠,除了要面对康亲王杰书带领的清军外,还要面对台湾的郑氏集团,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耿精忠直接投降了。

而除了三藩之外,吴三桂的旧部王辅臣也是时而降清,时而降吴三桂,模棱两个的态度让吴三桂彻底陷入了独自面对清军的战略境地。

再次,就是吴三桂的叛乱非常的不得民心。

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清兵已经入关近三十年,天下一统的状态也已经是维持了十多年了,清朝的大一统统治逐渐稳固,百姓也逐渐接受了满清政权的统治和治理,这个时候天下百姓包括汉族人、满族人、蒙古人等,都在想着是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恢复社会生产,谁也不愿意在经历战争。而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起兵造反,发动了“三藩之乱”,又将南方各地的百姓拉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这本就是与民心所向背道而驰的举动。

早在吴三桂在发动叛乱之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任人唯亲,云贵地方的官场早已经是昏暗一片,再加上他为了叛乱不断充军扩营,极大的增加了百姓负担。不仅如此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这些都使得吴三桂本就非常的不得人心,再加上吴三桂起兵之后,一路上也是烧杀掳掠,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失去民心,没有百姓支持的吴三桂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就是吴三桂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衡州称帝。

由于吴三桂先前为满清南下、横扫南明的先锋,更是灭掉南明小朝廷,手刃永历皇帝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在广大南方地区的百姓和士大夫阶层中的声望是非常的差,而他的起兵又打出了“兴明讨掳”的口号,让人觉得啼笑皆非,非但没有获得支持,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排斥。

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弥留之际,选择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在衡州称帝,进而再一次抛弃了对于明朝政权的拥护,也将自己彻底推向了整个国家的对立面。

吴三桂称帝五个月之后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雍亲王府


答案其实比较出人意料,吴三桂的最终失败,其实有些原因是失败在他的岁数上——吴三桂的岁数已经太大了,在题目中说的兵力是清朝两倍、已经收复南方都属于事实情况,但是吴三桂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我们翻开历史书就会很轻易地发现吴三桂起兵的时候是1673年 这一年为什么吴三桂要以高龄之身起兵造反呢?其实是因为康熙皇帝削藩之意已经越发稳健了,吴三桂很清楚如果让康熙皇帝削成功了三藩,那么失去了权柄的他们将会变成皇帝随意拿捏的没有了牙齿的老虎玩物,就不再是那种威猛的可以吃人的老虎了。

虽然后世许多人都称赞康熙皇帝雄才伟略,但是说实话,在削藩这件事,康熙皇帝毕竟还很年轻,操之过急已经不足以形容整个削藩过程了,简直要说一句——康熙皇帝明明白白的是把这些藩王往造反一条路上逼着。

实际上,在康熙皇帝最终下定注意进行削藩之前,吴三桂是真的没有反心和反意,如果他存有半分反心和反意,当年也不至于非要千里迢迢的干掉永历帝。一句话,吴三桂不趁着自己身子骨还英朗且大清内部混乱至极的时候造反,而选择在1673年,大清统治越发稳固之时造反,完完全全就是因为吴三桂是大清帝国的忠臣——他就是传说中的铁杆汉奸。


他的造反从一开始就完全是被逼出来的造反,这种造反完全靠着一股求生欲,所以我们就可以发现短短三年时间,吴三桂和其他俩藩王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短时间就拿下了大半个南方,且总兵力居然远远超过大清,可是自打1673开始造反,到1676三藩之乱中的其他俩藩王一听说大清皇帝可以赦免他俩,于是这俩藩王就不跟他吴三桂闹腾了,开始偃旗息鼓了,之前的一派气吞万里如虎的气象也就没了,真的是那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在吴三桂这俩亲密战友相继在1676投降大清之后,吴三桂在南方的统治其实已经开始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了,同时吴三桂的兵力也逐渐不占优势,逐渐进入与清政府对峙的阶段,但吴三桂到底是老牌军官出身,这种情况下依旧将清政府打到重伤。

不过值得提一句的是,吴三桂一旦与清庭形成相持阶段,他所有的优势也都不再是优势了,毕竟“以一隅敌全国”,这让吴三桂所部开始逐步丧失优势,但由于吴三桂的威望,这支部队依旧可以维持住对清朝军队的优势,直到1678年,也就是耿精忠尚可喜二人投降清朝的第二年,吴三桂因为年纪大了,得了中风的常见老年病,这对于需要指挥军队的吴三桂是极为致命的。


果不其然,中风后的吴三桂越发对军队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和掌握,就在1678当年,已经时年六十七岁的吴三桂,在军队最需要他的时候一命呜呼,吴三桂的死亡直接让吴军最后的士气崩溃,清军取得绝对性优势——吴军众心瓦解,不堪一击。

吴三桂死后两年,清军高歌猛进,吴军节节败退,短时间内就让清军反推到了省城昆明,三藩之乱正式在那一年结束,那是1680年。

我们纵观三藩之乱,活像一场闹剧,吴三桂名义上似乎确实兵力充沛且拥有大半个南方,可实际上一旦和自己一样本就无心造反的帮手们迅速投敌,自己的岁数又太大了,可以接替自己军队权威的良好的继承人又缺乏,不走向失败怎么可能呢?


夏目历史君


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

先说说所提问题,吴三桂的兵马究竟有没有清朝的2倍,这个值得商榷,事实上,说他收复了整个南方,也是有些夸张的。但是,要说吴三桂实力雄厚,还是没毛病的。那么,一个久经战阵,实现经验丰富的老将,怎么会最终失败了呢?这个,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解读。



第一,吴三桂只能算是一个战术高手,不是战略高手,缺乏基本的战略眼光

吴三桂的个人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当年在辽东也有所建树,这个不能否认。但是能打仗不见得就能夺取天下,要不然历史上乱世之时,那么多的猛将都能坐天下了。



吴三桂最大的战略失误就是试图划江而治,这很明显是异想天开,也是小富即安的心思在作怪。其实,战争初期,吴三桂的势头还是很猛的,待到饮马长江,他突然停止了大型军事行动,梦想着与清朝南北对立。这就给了康熙喘气的机会,清军开始积聚力量,开始反击。如果吴三桂能够一口气直捣北京,胜负还真的不好说。



第二,吴三桂围剿南明政权和其他反清势力,失去了汉人的好感和支持

我不喷清朝,客观的说,吴三桂举兵反清的时候,清朝的统治根基并不牢固,各地反清势力林立,而且民心也未稳定。如果吴三桂能够利用这些势力,肯定可以争取不少民意支持。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一个卖国求荣的人,人们早就给你钉上了标签,即使举起反清大旗,也很难笼络人心。事实证明,跟着吴三桂造反的那些势力,也确实不成气候。

第三,遭遇猪队友,各股势力同床异梦

众所周知,吴三桂这场反清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三藩之乱。除了三藩之外,还有盘踞台湾的郑氏家族势力。



假如这几股势力能够拧成一股绳,可以统一指挥,康熙还真的不好应对。事实情况却很糟糕,郑经不是率水军直捣天津,而是选择在沿海捞便宜,这就动了耿精忠的奶酪,二者掐了起来,这种猪队友不被康熙各个击破才怪。

除此之外,尚可喜首鼠两端,唯恐自己的实力遭到损失,对吴三桂阳奉阴违,把吴三桂推到前面顶雷,这种团队,依然是难成大事。



阎王爷不给面子,非把吴三桂带走

面对几个队友的坑害,吴三桂的形势越来越差,加上身体每况愈下,再不称帝,恐怕就没了机会。



匆忙之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仅仅五个月后,他就一命呜呼,这么一来,剩下的小怪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都下降不少,自然就好收拾多了。更加要命的是,他一称帝,让更多的汉人看清了他的面目,人心状况更加恶劣。

好了,才疏学浅,可能观点幼稚,还请方家多多指教。


猫叔说历史


这个问题提问的时候就有问题的。

首先清军入关的时候已经有了12万兵力,并且都还是精锐的女真铁骑。而当时吴三桂的兵力在山海关就只有8万左右。再到吴三桂投降清军,和清军统一中原地区时,此时的兵力更是达到了20多万。清军灭掉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后士兵数量和士兵战斗力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到了60多万,到了康熙继位初期又裁员了三分之一,就是40多万。而当时封王的时候,吴三桂在云南的兵力只有32200左右,还有尚可喜只有不过一万左右,还有耿精忠也不过9000左右,所以何来的两倍呢。

到三藩叛乱时期,三王的兵力最高峰的时候也才70多万,当时清政府主力部队就有45万左右,还加上北方的边防部队,和地方部队,至少也得有个70多万吧。


三潘之所以失败,其责任不能全部怪吴三桂,吴三桂乃是明末名将,在三藩之乱的时候,吴三桂年事已高,身体不适,已不能统领部队。叛乱初期时,吴三桂军队连连得利,然而不幸的是耿精忠、尚之信相继投降于清政府,这对吴三桂的反叛集团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此后,吴三桂与清庭形成相持阶段。不久后吴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万大军南下,攻击兵家必争之地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一战击毙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夺据清军河外营地。

六月中旬,张皇后驾崩,吴三桂精神受挫,不久后吴三桂病死,形势瞬间变得对吴军不利,吴军众心瓦解,随后康熙主力部队便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至此三藩之乱结束。如果吴三桂精神抗压能力再强一点寿命可以再长点,兴许能与清政府隔江而治,称霸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