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反明还反清?最后为什么还自立为帝?

左清龙R


吴三桂因为反明又反清的历史事实被乾隆皇帝定为逆臣,至于他为什么反复无常,其实全是被迫的,反明也好,反清也好,都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的结果,也不是吴三桂想要得到的,具体原因,本文略作分析。

吴三桂献出山海关降清,继而反明

吴三桂在降清献山海关之前,是准备投降李自成的,只不过待遇没谈好,李自成给他的待遇没有达到他的心理要求,而且吴三桂手下有数万虎狼之师,他没准也希望能拥有一地,成为诸侯,毕竟在大明朝都已经混到平西伯的位置了,投降后不能地位太差。

吴三桂的转变是在知道李自成在北京城大肆抓捕明朝官员、士绅拷饷之后,出身地主阶级的吴三桂是很反感这个的,以他的看法,李自成这么搞,可能江山会坐不稳,最关键的就是,李自成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北京的家抄了,还抓了吴襄,包括吴三桂放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

现在都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是调侃,实际上是吴三桂通过李自成在北京城中的表现判断出他们不可能是一路人,至于父亲和爱妾被抓,只不过坚定了吴三桂的信心罢了。

转头吴三桂就去找清军,理由是借清军的力量干掉李自成,恢复大明朝,估计吴三桂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包括他在内的所与人都不会想到只有几万人的清军会抱着占据中原大片江山的目的入关。

在山海关一片石的大战后,李自成败逃,清军进入北京城,这个时候,吴三桂应该已经看出来清朝的打算,是不准备走了,但吴三桂骑虎难下,人都放进来了,以吴三桂的实力也赶不走啊,而且清朝给他的待遇也不错,封平西王,并承诺给予封地,吴三桂在即赶不走人家,又能得到最高待遇的条件下,也就假戏真做了,成为明清之际影响力最大的叛明者。

吴三桂竖旗反清,自立为帝

吴三桂在帮助清朝夺得江山后,受封地云南,清朝答应他的是永镇此地,这个条件是入关之初为了拉拢他答应的,而且清朝入关之初也真没有想到会顺利的夺得了明朝的全部江山,既然办到了,总归要落实,毕竟刚站稳脚跟,不能和实力派起矛盾。

清朝也不会真让吴三桂的云南,包括其余藩王的封地成为国中之国,顺治皇帝也在想办法,比如招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为额驸,把他留在北京,做为人质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感化吴应熊这个平西王的继承人来解决云南的问题,也就是说,准备等着吴三桂老死后,让皇亲吴应熊献出云南。

清朝的想法其实是个好主意,不用动刀兵,和平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也不用背上兔死狗烹的恶名,只不过花的时间长了点。可惜的是,康熙上位后,急于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负,不愿意给吴三桂老死的时间,逼着吴三桂放弃云南到东北去。

而吴三桂其实要求也不高,他到康熙亲政的时候年纪也大了,斗志早已经消磨掉,既不愿意打仗,也不愿意离开云南,实际上以他的心态,康熙能多等几年,事情也就成了。

康熙逼着吴三桂尽快离开云南,急迫的态度未必是想要对吴三桂这么样,毕竟吴三桂献出山海关的功绩对于清朝来说真是太大了,康熙的初衷或许就是让吴三桂去养老,但吴三桂不会这么想啊,你逼着我放弃兵权,离开老巢是不是想对我下手?

于是,双方在各自的需求不能合拍的情况下产生误会,吴三桂误以为清朝要干掉他,只能起兵造反,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时候都61岁了,这个年纪的他是真不想造反的。

至于后来自立为帝就更简单了,他估计自己快死了,又打不赢清朝,人生在世,总要留点什么在世上,做一回皇帝是最好的方式,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当时吴三桂兵败如山倒,军队士气下降,他希望用称帝来激励麾下军队的士气,只不过没做几天皇帝就病死了,他发起的三藩之乱也就结束了。

综合以上分析,吴三桂的两次反叛都是被迫的,形势逼得他一步步走到反叛的地步,当然,这也和他本身的眼光有关系,看得不够长远,献山海关时看不透清军的目的,反清时也看不透康熙并不想杀他的想法,导致他两次反叛。但不管怎么说,吴三桂都是立场极不坚定的投机分子,成为乾隆口中的逆臣也是他应有的待遇。


孤寡老人讲历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眼见大势已去,留下了万言罪己诏后自尽于景山,大明王朝至此终结,被大顺王朝取代。而此时占据山海关的吴三桂正处在进退两难之地,关外多尔衮的八旗铁骑在虎视眈眈,而新成立的大顺政权也正准备讨伐自己,何去何从尚在摇摆之中。

此时的吴三桂在心里面更倾向于大顺政权,因为同属汉人,所以对汉族的政权归属感更强一些。而此时的统治者李自成也希望能招抚吴三桂,双方情投意合,所以接下来的谈判工作进展的十分顺利,吴三桂也清点兵马粮草准备接受招抚。可是接下来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的义军首领们的很多做法让吴三桂非常不满,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红颜。作为农民起义军有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在取得政权以后仍然对豪门富户有很强的仇视感,不断的抄家,掠夺,和迫害,搞得京城人心惶惶,很多中小地主被害得家破人亡,被迫逃离北京,而吴三桂的父亲也在抄家之列。

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看到眼前景象,更是愤怒和迷茫,这样的政权前途何在?中国自古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中小地主是国家的根基,国家的钱粮赋税皆仰仗于此,如此自毁根基的荒唐做法简直是自掘坟墓。所以吴三桂在万般无奈且前途无路的情况下才选择投靠满清。为满清攻城掠地,但是心里面对满清政权的归属感本就不高,而且满清统治者对汉族降将同样是疑心重重,双方互相猜忌却又心照不宣的相互利用,等到天下大定之后也就是彼此矛盾爆发之时。

所以吴三桂之后的反清也是必然的,只不过成王败寇,是非对错也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



滋水情缘


国家危亡之际,在民族大义和身家性命之间该如何选择?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很难的抉择。

吴三桂最终选择了保命,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但注定遗臭万年!

1、上司洪承畴与舅舅祖大寿的降清对吴三桂影响很大

吴三桂年少之时便名满京城,十六岁之时从清军包围圈中救出父亲吴襄,27岁官至宁远总兵,堪称明末忠臣孝子的典范。

可是,1642年的松锦之战,大明精锐尽丧清军之手,主帅洪承畴被俘降清,吴三桂仅带着三万残兵逃回宁远。

这一战,不仅洪承畴降清,舅舅祖大寿也投降清朝。风云飘摇的大明、波谲云诡的政局,动摇了吴三桂一直以来的信念。

2、李自成围攻北京城之时,吴三桂在勤王路上的行动迟缓决定了他的一生。

当李自成杀向北京城时,崇祯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迁都,二是令吴三桂入关勤王。可是崇祯犹豫不决,廷议了一个多月才决定召吴三桂入关。

吴三桂从山海关到北京走了八天,他的拖延便是内心纠结的真实写照,大明胜,那么吴三桂仍是大明的忠臣;李自成胜,则另有所图。

最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吴三桂撤回了山海关,静观其变。之后,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吴三桂叛明。

有的人说吴三桂是明亡之后才降的李自成,可是崇祯死的时候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吴三桂想做忠臣大可以继续与李自成作战,他只是想保命而已。

3、归降李自成的路上再次反叛

吴三桂又一次踏上了从山海关到北京城之路,但这次仍然没有走到北京,因为他听说吴家被抄家,小妾也被抢,李自成并没有放弃查抄大明旧臣充当粮饷的做法。

吴三桂绝望了,一方面是因为国破家亡,另一方面是因为投降之后成为大顺朝的开国元勋无望。

于是,吴三桂又掉头回了山海关。

4、与李自成决战的关头降清

对于吴三桂的复叛,李自成大怒,亲自率军攻打吴三桂,这便是山海关之战。

这一战,吴三桂在生死存亡之际无奈向多尔衮借兵,多尔衮的要求很简单——剃发易服降清。吴三桂无路可走,又投降了清朝,从此万劫不复。

大清夺取天下,吴三桂居功至伟,他从辽东一直杀到云南,并亲自杀死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用弓弦勒死的。

这一点,令当时的康熙也不寒而栗。

5、裁撤三藩,吴三桂再反

做了平西王之后,吴三桂本无再反之心,他一心想要终老云南。但康熙不放心,他一定要削藩。如此以来,在吴三桂看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又要上演了,他只能再度反叛。

所以,在反叛的路上一旦开始,便很难结束。吴三桂一生三叛,叛明,叛顺(李自成),叛清,无论我们怎样解释他的种种无奈之举,但不忠就是不忠,反叛就是反叛,这一点与今天的满汉已成一家无关。这是一种气节,就像我们会永远称颂屈原一样,屈原是为了抵抗秦国,他是楚国的功臣,秦楚当时是两国,但我们歌颂的是屈原爱国的精神。

吴三桂之所以遗臭万年,其原因便在此。


心向青山


吴三桂一个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其一生都在倒戈背叛中度过,背负了千古的骂名,当我们去研究吴三桂为什么会三翻五四的背叛其主,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局势和将他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去分析。首先我们看下吴三桂反叛的过程。

第一次叛明投降李自成。吴三桂刚开始还是死力抗清的,但就在吴三桂誓死如归之时,他受到已经投降清朝的舅舅祖大寿影响,立场开始动摇。加之大明王朝已经日落西山,李自成也兵临北京。但在明王朝往南跑时,吴三桂刚开始接受了李自成的邀请,算是降了大顺。

第二次叛李自成降清。吴三桂思虑太多了,可以说为了一个女人,他想脚踩两只船,看看到底是清朝厉害,还是李自成厉害。在吴三桂心里,清王朝的实力他早已领略到。所以当听到自己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霸占时,立即向清朝多尔衮投降。有人说李自成失败是吴三桂造成的,但吴三桂只是起到加速作用。没有吴三桂,李自成也长不了。

第三次叛清称帝。吴三桂降清后,为大清统一全国立下功劳,特别是追击南明势力,吴三桂竭尽全力。后来吴三桂镇守云贵地区,称得上一方霸主。有兵有粮有实力,吴三桂心就动了,还时不时与南明的势力眉来眼去。当康熙皇帝决定削藩时,吴三桂才意识到危险降临,于是起兵反清,并自封为周王,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可刚当了五个月皇帝,就病死了。

他三次反叛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长期生长环境有关。吴三桂从小生长在关外,武功了得,马上功夫很厉害。而且从小跟着老爸、舅舅打仗,在性格上豪放不受约束。特别是当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后,对于吴三桂内心来讲,他也会心动,所以说家庭与环境也影响着吴三桂的性格。

二是心中始终有帝王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帝王梦,同样吴三桂心里也有帝王梦。当大明王朝被李自成、大清赶下台后,吴三桂这个帝王梦就更强烈了,在他心里,只要有实力,谁都可以当皇帝。所以这种帝王梦的思想,也趋使他不会甘于受人指使。听话是一时的,迟早要反。

三是因为形势所迫。吴三桂三次反叛,看似简单举旗投降,其实都因形势所迫。投降李自成是因为家和心爱的女人,如果不投降,家里人就会被李自成杀死。而投降清朝,也是为了保全性命,否则正值气盛的清军实力,他早就领略过,不投降就等于送死。当康熙削藩时,他意料到,没有了权力迟早还会死。

吴三桂所处时代的变迁以及忠君爱国思想的左右,以及其对利益的考量,造成了其反派的一生。


水情水意观察员


其实要是换位思考,处在吴三桂的角度来说,他反明反清都还有那么一丝不得已的意思。

反明是因为明朝已亡

公元1644年,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年份,北京城里传统变幻大王旗。在这一年,紫禁城里换了三个皇帝。分别是大明崇祯皇帝、大顺李自成和大清顺治皇帝。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即使像吴三桂这样的高官显爵,谁又敢说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

作为明朝后期关宁防线的最高指挥官,在接到崇祯放弃山海关进京勤王的指令时。其实已经在袁崇焕时期就有军阀化倾向的关宁军将士肯定要思索一番。笔记军阀离开自己的地盘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于是吴三桂一直走到崇祯都上吊了还刚刚离开山海关。这时候可能大部分人都觉得李自成即将开辟新王朝。凭他吴三桂逆转不了这个大势,于是吴三桂也表示对新的大顺王朝的认可,并等着大顺王朝的官员来接收山海关。毕竟中国历史上朝代变迁很正常。换个老板的事,没什么大不了。所以要说背叛。还应该加上背叛李自成。

这时候的吴三桂已经背叛了大明,是因为大明都不在了。其实没有太多可指摘的。

问题是北京发生的事情实在出乎吴三桂的意料之外:拷虐官绅、逼迫官僚,导致前明那帮腐败官僚官不聊生。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的吴三桂自然心有戚戚。加上自己父亲被大顺军砍了,爱妾被刘宗敏夺了。这还是在吴三桂将在外,掌握一直生力军的情况下。如果乖乖把军队交给大顺。等待吴三桂的是什么呢?

于是吴三桂反他丫的。但他当时掌握的山海关夹在大顺和大清之间。夹缝中的吴三桂肯定只能找一方依靠。既然已经反了大顺,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大清了。

何况开始时吴三桂是以大明遗臣的身份请求满清派兵助剿,毕竟汉人王朝的巅峰大唐也有请求回纥帮助镇压安史叛军的先例,不丢人。

可惜吴三桂不是大唐,满清也不是回纥。雄才大略的多尔衮早看清的吴三桂的算盘和底牌,不彻底投降不出兵。

于是吴三桂在与李自成在一片石血战一天后不得不剃了头。走向了彻底背叛大明的不归路。并在最终通过权力绞杀南明抵抗势力和绞死永历表明自己站在汉人和明朝对立面的立场。换取了自己平西亲王,镇守云贵的富贵。

康熙要削藩,吴三桂一生功业成空,不得不反

事实上,1673年,已经老年的吴三桂是没有动力反满清了的,他出卖自己的名声,甚至不顾洪承畴对他的不杀永历,保持西南有事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和地位的忠告。身先士卒剿灭南明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并取得了明朝沐家200多年在云南的财产和地位。甚至加上贵州地盘。如果满清能够承认他的劳动成果。已经60多岁的吴三桂也算为子孙挣下了一份大大的家业,可以安享晚年了。

可惜大清年轻皇帝康熙不按常理出牌,要开始着手削藩。这样吴三桂一辈子顶着汉奸头衔的辛苦所得不就付诸东流了吗?

于是趁自己还掌握云贵,手下的军队还听从自己,吴三桂反了满清。但后续吴三桂的一系列做法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吴三桂内心不想反。他在打到长江,兵势正盛时居然停下来要找满清议和。要满清承认他的既得利益。这一骚操作既让满清缓了过来,又让吴三桂走上了最终的失败之路。

总结起来说,吴三桂不但反明反清还反大顺。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己和家族以及本部军阀的利益。但每一步都逆历史潮流而动。把自己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


丁强888


吴三桂对于明朝的忠诚毋庸置疑。吴三桂投降满清是在明朝灭亡之后。在吴三桂投靠满清之后,不管是在消灭明朝余孽,还是后来的反清,甚至自立称帝。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利益。坦率的讲,明朝灭亡后吴三桂就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效忠对象。彻底成为了一个“利益动物”。

吴三桂出身于军人世家,在家庭的影响下,吴三桂开始了军人生涯。吴三桂的前半生几乎都奉献给了明朝。尤其在明朝末期,正因为吴三桂等人镇守山海关挡住了满清大军。才使得明朝苟延残喘了许久。如若不然明朝或许会灭亡的更快。和很多影视作品中所刻画的叛徒形象的吴三桂不同。历史上的吴三桂对明朝那可是真是忠贞不二。而且崇祯皇帝对于吴三桂也信任有加。在明朝末期面对李自成大军逼近之时,吴三桂就成为了崇祯皇帝以及满朝文武最后的希望了。但无奈等吴三桂率军赶到京城救驾的时候,崇祯已经自尽了,北京城以破,明朝已经灭亡。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成了无主孤魂。所以在这个时期吴三桂面临着投靠满清或者李自成。但从吴三桂内心而言,他还是想投靠李自成,毕竟李自成虽然是叛军,但成王败寇,李自成灭掉了明朝自然也就有了取而代之的能力。再说了,不管怎么样毕竟李自成还是汉人的政权。吴三桂一直在对抗满清,吴三桂一方面担心投靠满清会被报复清算。另一方面吴三桂也怕投降满清后会不受重用。但李自成却办了一件蠢事。他把吴三桂的家人都抓了起来威胁吴三桂投降,这就触及到了吴三桂的底限。而且李自成的手下还抢走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这就导致吴三桂气愤之下投靠了满清。

本身吴三桂初期没想要投靠满清,他只是想要借助满清击垮李自成。但满清也不傻,满清直接强逼吴三桂投降,否则他们就一同攻打吴三桂,也不会帮吴三桂夺回家人。吴三桂无奈只能归降满清。一开始吴三桂还想着暂且投靠满清,等到合适时机再拥立明太子反清复明。结果亡明官僚纷纷归降清朝。吴三桂也放弃了拥立明太子的主张。因为吴三桂降清之后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独立自主权利。所以吴三桂也被满清所忌惮和怀疑。吴三桂为了自保也不得以开始帮助满清镇压起义军以及想要复明的军队。吴三桂思想和行动的转变使得清朝中央政府对他更加倚重,也减小了对他的怀疑。

顺治十四年,吴三桂以平息大将军之位替满清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之后吴三桂就留在云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南王”。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觉得藩镇已经尾大不掉了。所以康熙开始削藩,而吴三桂自然不愿意交出兵权。所以吴三桂和清廷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了。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联合尚可喜,耿精忠起兵造反。并且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刚开始吴三桂声势浩荡一度有了取清而代之的迹象。但随着吴三桂称帝自立后不久,吴三桂的劣势就开始凸显了出来。兵力,财力严重不足是困扰吴三桂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后来吴三桂一方追随者开始离心离德,吴三桂的造反大业也以悲剧而收场。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吴三桂,被迫反明反清,最后自立为帝,明朝的罪人,清朝的反贼,可是他都是被迫做的这些事!

杀父、夺爱妾,被迫吴三桂山海关降清打败李自成。

说到吴三桂,你就不得不提起吴襄,也就是他的老爸。吴襄祖籍在今天的江苏高邮。明末辽东总兵,在大凌河之战,吴襄在救援别人的路上竟然逃跑了。

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纵兵抢劫北京,尤其是明朝的官员,吴襄家里不仅仅被李自成抄了,而且和大多数明朝官员一样被活捉,在。本来吴三桂在朱由检上吊后是打算投降李自成,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他的爱妾陈圆圆遭到李自成属下的人的霸占,再加上多尔衮派人与他的接触,也就是让她投降。这个时候,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吴三桂这时不可能投降李自成,而多尔衮这边许诺进了北京可以封王,这对当时的吴三桂来说是最大的诱惑,为了前途,为了爱妾,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满清,打开山海关大门,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自然不会放过吴襄,公元1644年,在永平城西范家庄杀了吴襄,并把他的人头悬挂在城墙上。

后来,吴三桂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李自成兵败逃亡,这个算是借助清兵之力报了杀父、夺妻之仇。

康熙削藩,吴三桂被迫无奈复明反清。

在山海关大战中,吴三桂打败李自成,被封平西王。公元1662年,吴三桂抓回逃亡在缅甸的朱由榔,在昆明杀害朱由榔,南明政权灭亡,同年,因为这个功绩,被康熙封为平西王。此时的吴三桂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称为三藩。

康熙在除了鳌拜、收复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后,开始了削蕃。公元1673年,康熙下令撤三藩。

吴三桂心里很清楚康熙是不会放过他这个势力最大的异性藩王,因此他一边让在朝廷为官的儿子吴应熊打点朝中关系,一方面加紧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实力。1663年,康熙以云贵不再用兵为理由,收回了平西王大将军信印,后来有不断的削弱他的势力,令云南和贵州两省总督、巡抚直接听命朝廷,而吴三桂以扩充军队名义向康熙索要军饷。吴三桂和朝廷的矛盾不多的加剧,变得尖锐。

1673年,吴三桂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水陆大元帅、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向康熙宣战,吴三桂反清了。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吴三桂在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

公元1678年,吴三桂67岁,在衡阳病逝。

权利心,皇帝梦。

吴三桂本可以早早的割据云南称帝,可是他没有。在杀死朱由榔的时候,他自己就很清楚,他除了乖乖的做清朝的平西王之外,别无选择,因为天下的汉人都视他为满清走狗,前明遗民心里最痛恨的人。

但是到了后期,势力越来越大,加上清庭已经满满的感受到了这个异性王的威胁,因此吴三桂感到很大的压力。他认为,康熙迟早都要对云南下手,还不如早作准备,以防万一。但是前期的吴三桂并没有打算真正的反清,他只想割据云南,成为一方诸侯,但是,康熙怎么会同意呢!再加上吴三桂身边的人的教唆,不断给他进言反清的利害关系,满满的到了晚年,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再不登基可能就再也做不了皇帝,因此,中午在人生中的最后五个月是登基做了皇帝。

最后引用孙旭的话评价一下吴三桂,“三桂为明季罪人,又为本朝反贼,其生平何足道!”


南山居史


吴三桂,为什么反明还反清,最后为什么自立为帝?

说起吴三桂,这个话题多多又有些悲情的历史人物,确实令人感慨!说吴三桂反明,那是在明祟祯帝在煤山自尽之后!说吴三桂反清,是因为康熙要撤藩罢他的平西王怒怼而起!最后称帝,是四面楚歌,长河日落,就匆促行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自尽,作为大明重臣的吴三桂又不服闯王李自成,就选择了投靠大清!

公元1644年,明崇祯帝在煤山自尽!

在山海关接到圣旨赶往京城救驾的吴三桂,未近紫荆城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变得茫然四顾!

随着闯王李自成入京,自己的老父亲被李自成手下掳获,吴三桂不淡定了!

李自成当然没有小觊吴三桂的势力,也派人曾去协调过,也就是招降,但是从吴三桂的态度看到不乐观!

当双方看似没有诚意的接洽,彼此都在暗中行动!

李自成暗中调兵,如果协商不成就动用兵力决战!

吴三桂呢?自从祟祯一死,也没有为大明继续尽忠的的想法,更不愿屈就李自成之下,借协商之机,暗中跟皇太极联合!

最终,大清在吴三桂的帮助下迅速的击败并赶走了李自成!

这就是吴三桂的反明!



二,做了多年在云南呼风唤雨的平西王吴三桂,面对康熙的撤藩,跟着康熙对干!

自从吴三桂做了平西王这个藩王后,盘踞云南就是个土皇帝!

朝中派去的巡抚是个摆设!

朝中的法令在那里是一纸空文!

就连市场上流通的钱币都是吴三桂自己叫人铸!

几乎把康熙和大清当透明!

可是,吴三桂还年年向朝庭索要大把的军饷!

康熙见这样了吴三桂还拥兵自重,经过一番思考:一道诏书下去撤藩!第一个就是吴三桂!

做惯了“逍遥王”的吴三桂哪肯就范,立即杀死巡抚朱国治,打着“复明反清”的旗号跟康熙干上了!

这就是吴三桂的反清!



三,近八年的厮杀,吴三桂有种深陷泥潭之感,无奈之下,匆匆自立为帝!也过一下“皇帝瘾”!

在“反清复明”的大旗号召下,吴三桂率兵马出云南,过贵州,直扑湖南!

这一打就是八年!在云南积蓄的家底已经耗得七七八八!吴三桂自私的嘴脸越来越露骨,于是很多仁人志士陆续离他而去!

…兵马越来越小,粮草越来越不济,吴三桂就想跟康熙谈条件:隔江而治!没有想到康熙严词拒绝!

战火不断,身体有恙的吴三桂感到不妙,一种荒谬的念头产生了,也很快实施了:在衡州府自立为帝(今衡阳市),国号大周!

没有多久,吴三桂一命呜呼!



由此可见:从吴三桂的反清,反明,那是不得已印而为之的话,自立为帝确实很荒谬!其实他哪有称帝的实力和条件?!


媚之夭夭


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在明朝末年,先是降了李自成,后又降了满清来铲除李自成,最后在垂垂老矣之际起兵反清,我认为吴三桂所作所为的背后有着不得已的原因。

吴三桂

反明降李自成

在投降李自成前,吴三桂已经面临着艰难的局面,满清已经平定了蒙古和朝鲜,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大明,同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城下,眼看着大明要没了。这时吴三桂手下只有几万骑兵选择保明或是自立都是死路一条,只能选择投靠一方。选择投靠满清就要背负汉奸的罪名,而且作为异族能否相信自己也是很大的疑问,这时投靠李自成成为了吴三桂唯一的选择。

反李自成降满清

当吴三桂下了决心准备降李自成的时候,李自成的所作所为又逼反了吴三桂。

在吴三桂去北京的路上,李自成竟然派人把他的父亲抓起来严刑拷打,还抢了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得到这个消息,吴三桂知道李自成根本就没想要接受他的投降,“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连忙赶回山海关,投降了清军一起来对抗李自成。

反清自立

满清逼反吴三桂的原因就是撤藩。

撤藩这个事情对其他两藩而言,无非是天下初定后地方与中央间的矛盾,以及一以贯之的满汉间的不信任。但对吴三桂而言,除了这两样外,还意味着自己背叛所有名节纲常获得的荣华富贵都成了镜花水月,这是他骨子里无法接受的。吴三桂不远万里追杀永历,就是希望不再做徒有虚名的亲王,而是货真价实能威福自操的土皇帝。现在清廷撤藩,相当于他奋斗十多年后又要去当个看满洲贵族脸色吃饭的虚名王爷,那自己为清廷这么鞠躬尽瘁,乃至背上弑君这一封建时代的顶级恶名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另一方面,对吴三桂手下的亲信部将而言,吴三桂如果不要脸面尚有退路可言,而他们则必然从拥有实权的显贵成为边缘人,部分曾经有反清历史的人甚至有被清算的风险。

撤藩,这是吴三桂及其部下都不能接受的。造反也就成了必然。

康熙


追逐历史的光


因为李自成把他家洗劫一空还毒打他父亲和霸占他小妾陈圆圆,本来要投降李自成的,听了后他他又拒绝招降,和闯军在一片石打架又打不过李自成,吴三桂才引清军入关并决定降清。由于投降清军他只能当马前卒反明,那时候清八旗战斗力很强,他只能顺从听话。到了康熙时候由于扯藩影响到他的利益,他又反清,开始打着反清复明,由于他是引清军入关又再云南杀了朱由榔是出了名汉奸,所以追随他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是观望。到了后期打了好几年有胜有败自己感觉快老死了又自立为帝,那时候刚吃了败仗便在岳州称帝。不久后就over了。后来他孙子坚守的大本营昆明被攻破,被灭了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