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眾志成城,風雨同舟, 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戰“疫”正在攻堅的決勝階段;共克時艱,砥礪前行,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新的征程又已鏗鏘開啟。祖國不會忘記,我們不會忘記,庚子年的這個開春。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經濟下行的寒流未退,正在砥礪前行的旅遊業又被新冠肺炎疫情的“寒冬”打了個措手不及。停止旅遊業務經營,旅遊市場全面“停擺”,旅遊營收幾乎“歸零”,從業人員面臨“失業”,旅遊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挫,成為疫情帶來的損失最為慘重、困難最為嚴重的行業。然而,人民生命重於泰山,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全國旅遊業、旅遊人堅決聽從黨的號令,服從政府指揮,以時代精神和責任擔當,戰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從嚴落實各項措施,堅決阻擊疫情傳播。<strong>在堅守戰“疫”的同時,在呼籲著共度難關,在期盼著戰“疫”全勝,在備戰著旅遊業的“開禁”,在守望著旅遊業的復甦。

“陽光總在風雨後,相信有彩虹”。對於旅遊業的復甦,我們充滿信心。因為,“發展是硬道理”,國民經濟運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的戰略沒有改變;支撐旅遊經濟運營的市場基本面沒有改變;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旅遊業發展、創造和積聚的產業基礎依然在,經過戰“疫”,定將煥發生機;人們被疫情“壓抑”的旅遊消費需求不會減,而且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會持續增長。

<strong>但是,畢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旅遊業大傷元氣,使得不少企業“活下去”成了現實的問題,怎樣“站起來“更為不易。而且,疫情也嚴重挫傷了人們的旅遊消費心理,戰“疫”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旅遊消費理念、訴求和行為。再則,因為旅遊業的特質,“復工”相對要比其他行業晚,復甦也不會是“簡單的重複”,距離全面復甦待有更長時日。所以旅遊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時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這“非常時期”,旅遊企業能否應對當下“挺過去”、旅遊產業面向未來”站起來”,旅遊業能否復甦和振興,更需“非常應對”。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strong> “企業自救與政府施救”並舉,幫旅遊企業“挺過去”,讓旅遊產業“站起來”,是時下的“當務之急”。堅強的旅遊業、旅遊人在奮力自救,如盤活存量、跨界經營,千方百計“開源”;改善企業管理,調整經營模式,想盡辦法“節流”;採取靈活用工方式,實行協商工資途徑,穩定勞資關係和職工隊伍;實行“在線培訓”,苦練內功;做好產品準備,創新服務方式,迎接“復工”,備戰“復甦”。

<strong>但是,“自救”破解不了一個嚴峻的現實難題,即“現金流”的問題,無論是規模企業還是小微企業都面臨這個問題。如果為保證戰“疫”的全勝,也許在更長的時段裡,不能全面恢復旅遊業的正常經營,那麼長時間入不敷出,勢必導致資金流難以為繼,不少旅遊企業的運營也必然難以維持。所以此時更需要政府“施救”,雪中送炭。可喜的是,最近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減免稅費”、金融扶持等幫扶、救助企業的政策和舉措,這些政策對於“陷於困境”的旅遊企業無疑是“及時雨”、“強心針”。期盼這些政策及時“落地”,惠及旅遊企業。同時也呼籲針對旅遊行業的特殊性、遭受損失的嚴重性和全面復甦的長期性,對於旅遊行業實行“精準施策”,及時出臺具有行業特點的產業政策和行政舉措,重點給予幫扶。

如針對旅遊行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實際,在階段性減免職工“五險一金”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政策等方面,為旅遊小微企業創造更大的政策空間;在企業紓困基金和服務業專項資金中,向旅遊企業定向提供補助和貸款貼息;在金融支持中,定向放寬旅遊小微企業的審批條件,增加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加快放款進度;以及在疫情過後及時向旅遊企業開展政府採購,並轉化為向公眾發放代金券、打折券和獎勵票等等。施救旅遊企業,就是施救整個旅遊產業。再則,根據打勝疫情防控整體戰、阻擊戰的部署和進展,按照“有序復工”、“有序開放”的要求,適時“一地一策”,部署旅遊景區的“開園”,旅遊飯店的“開業”、旅行社組團業務的“開禁”,以及鄉村旅遊、城市休閒、旅遊文創等旅遊各分類業態的“工”和“開放”。恢復經營後,就有“現金流”。不僅會提增信心,穩定隊伍,凝心聚力“挺過去”,並且將激勵鬥志,注入動能,共克時艱“站起來”。<strong>因此,關鍵時候政府伸出援手,是雪中炭,是救危難。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這場疫情,不僅危及人民生命,也對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防控疫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秩序,而且也在深層次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旅遊業面臨著新使命、新機遇和“新戰役”,即共克旅遊業的時艱,共赴旅遊業的復甦,共襄旅遊業的振興。<strong>我們要看到這一次的復甦,不會是“一時間的噴發”,旅遊業的振興,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必須在“企業重啟”、“產業重鑄”和“行業重振”三個方面積極應對,再克時艱。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企業重啟。要以“重啟”的心態和對策恢復旅遊企業的經營。比起十七年前的“非典”,這次疫情更為嚴重地挫傷了人們的旅遊消費心理,它將大幅度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旅遊消費訴求。旅遊業全產業鏈的全面恢復下相對要比其他行業晚,復甦也不是受挫——恢復——“井噴”這樣的簡單重複。在戰勝疫情後,會出現旅遊消費的“反彈”,但是更多的是旅遊市場的重大變化。從市場需求來看,在被疫情“壓抑”的旅遊消費需求一時“噴發”的同時,人們旅遊消費的訴求、取向和行為方式都已有所改變,以“健康生活,品質旅遊”為導向,更多地追求“新業態、新消費、新生活”。從市場空間來看,在全面“停擺”的背景下,會是次第開放,近期以本地遊、周邊遊、省內遊為主,中期國內遊全面啟動,後期出境和入境旅遊“開禁”。從市場秩序來看,戰“疫”全勝前,防控措施不能鬆懈;戰“疫”勝利後,衛生健康保障措施必然轉化為“常態”,以新秩序改變和提升原來的旅遊秩序。從市場啟動來看,旅遊景區、旅遊飯店、旅行社經營、鄉村旅遊(民宿)、文商旅綜合體等開放時間有先有後,各個省市旅遊“開禁”也是先後次第,暫不形成產業鏈的閉環和大市場的聯動。從市場營銷來看,人們的旅遊消費心理受到嚴重挫傷,呼喚直擊人心的感情營銷;消費習慣有所改變,歡迎更貼人心的在線營銷;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上升,需要“產品為王,服務是道”的精準營銷。所以,“復甦”,已是一場“啟新”,本質就是重啟。<strong>重啟,就不能簡單沿襲過往,就需要創新務實施策。站在戰“疫”全勝的新起點,採取適應變化的新舉措,激發潛力巨大的新市場,進而促進國民旅遊新消費,創造旅遊產業的新業績。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產業重鑄。要以“重鑄”的決心和舉措提增旅遊產業的活力。近幾年來,在旅遊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中,在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中,甚至在砥礪前行走向2020年的進程中,我們已經在思考和討論一個問題,即旅遊產業將面臨“洗牌”和重組。這回防控疫情,著實讓旅遊產業經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和考量;全面停止經營,也給了我們靜靜思考(反思)的一段時間和空間。“停一停”、“靜一靜”,“換個步伐”再出發;“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旅遊產業正面臨一個結構性調整和創新性發展的時機,一個在遭受重創後的“重鑄”的機遇。總體而言,還是怎樣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體而言,就是怎樣提增旅遊產業的創造力、創新力和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生機和活力。“重鑄”的機遇和“力點”,正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接資本、金融,順勢推進資產重組和企業併購,集聚旅遊產業的創新力。二是深化產業融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重構;一個時期以來,我們一直在說破解“供需錯配”的問題,問題的實質是旅遊產業的結構問題。2109年都在大談“文旅融合”,但“融合”的“落地”不盡理想。這次抗擊疫情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消費需求。那麼,就讓我們“應勢而動”,從深化文旅融合出發,向產業融合進軍,聚力推進“旅遊+生態”、“旅遊+健康”、“旅遊+體育”、“旅遊+教育”、“旅遊+工業”、“旅遊+農業”、“旅遊+交通”、“旅遊+文創”等多產業的融合和迭代,並“融”成新型的旅遊新業態、休閒新載體、度假新空間,以產業結構的重構,增加更多的有效供給,提增旅遊產業對於新消費的適應力和引領力。三是聚力產業鏈上整合,創新和改變旅遊企業的經營模式;在疫情襲來時大家都在說“旅遊產業很“脆弱”,這當然是基於公共危機的不可抗力,但和旅遊企業長期以來的單一經營不無關係。所以在堅守、堅持做好自己的同時,當思考和踐行旅遊產業鏈上的整合、供應鏈上的合作,當下“抱團取暖”,未來“跨界經營”,拓展旅遊企業和旅遊產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四是乘勢嫁接科技、信息,賦以產業新能,提升產業的運營能級。戰“疫”中,在線營銷、在線服務、在線經營,成了主要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給我們上了一課“智慧旅遊做得怎樣啦”;那麼,不妨乘勢推進旅遊產業的科技化和信息化,從旅遊企業的實際出發,迎接旅遊消費和經營的“雲時代”。五是適時調整完善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盤活存量,降低成本,集約經營”,抗疫中“共度難關”,企業都在這麼做;防控措施,已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旅業的服務方式。那就把這些舉措轉化為常態,再加以創造,以管理新模式、服務新流程,提增旅遊產業的管理水平和綜合效益。六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新本領,拉動新消費”,提升企業和產業的素質,提高產品品質,鑄造服務品牌。未來旅遊發展和旅遊消費,高質量是“硬核”。如果說會來一次“洗牌”,那“洗”掉的則是一些“小弱差”的企業,那些“低水平”的產品(項目),必然會催生旅遊產業以高質量為核心的“重鑄”,“鑄”出更優、更強、更好。新旅遊,就是要創造人們喜歡的好產品,構建人們心儀的好環境,提供人們滿意的好服務,實現消費者和經營者“共建共享”的好效益。所以產業重鑄,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守正創新;不僅是“共度難關”,必然是“破繭成蝶”。<strong>產業新,旅遊新;產業優,旅遊優;產業興,旅遊興;產業發展好,旅遊生活更美好。當以更優質的產品,更優秀的服務、更有時代感的管理奉獻給市場和社會時,我們“不信東風喚不回”。

戰“疫”和旅遊業的“重啟”、“重鑄”、“重振”

行業重振。要以“重振”的信心和行動促進旅遊行業的振興。共度難關,迎接復甦,不僅信心重振,精神重振,更期待的是“行業重振”。從復甦走向振興,需要旅遊行業的擔當和作為;但更需要政府的戰略和行動。建議國家和各級政府在奪取戰“疫”全勝時及時制定《旅遊業振興計劃》,出臺支持旅遊產業新發展的政策,實施促進旅遊業振興的行動和舉措。包括出臺《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發佈並實施支持旅遊產業主體做強做優,優化和提升產業結構,發展新型業態、新型產業,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導向和政策;建立旅遊業發展基金,定向支持重點旅遊企業和重大優質項目,提升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現代旅遊治理體系和旅遊業應對公共危機的常態機制;促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提升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的貢獻份額;依據國情和旅遊新消費的特徵,對於國民休假作出新的制度安排,發展獎勵旅遊和職工療休養,職工療休養向旅行社業開放的等等。尤其是要啟動和強化國家、政府的旅遊推廣,面向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有效開展政府營銷,重振消費信心,重啟國內旅遊、休閒度假市場和入境、出境旅遊市場,併力促恢復、向好。今年正好是“十三五計劃”和“十四五計劃”交替之年,審時度勢,面向“十四五”,面向未來,以實施“振興計劃”為主題、主線和主戰場,共促旅遊業的全面振興,共襄旅遊業的燦爛美景,共創更加美好的旅遊生活,以不斷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奪取經濟發展的新勝利,實現“小康社會”的“中國夢”,作出旅遊業的新貢獻。“長風破浪會有時,只掛雲帆濟滄海”。旅遊業危機之後必有勝機。

(作者系江蘇省旅遊協會副會長、無錫市旅遊業協會會長王潔平)


商務合作—微博:@李可為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