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非要入蜀,為何不像劉表一樣佔領荊襄九郡,好好經營?

海林大


當時也是迫不得已,因為當時也是想發展,都覺得蜀地是個好地方易守難攻,北可以拒曹操,東可以聯手吳國,這也是當時大部分人都同意的,當時如果在那邊地方不大,並且還要跟曹操硬碰硬,如果不是赤壁之戰曹操在陸戰基本無敵,當時兵馬也多。感覺沒有赤壁的失敗,一路都是陸地的話早就平定天下了。不退也是沒有辦法,劉備也是入蜀之後才開始發展起來,如果沒有入蜀,劉備掛了之後,根本就撐不了幾天。當時入蜀之後後期平定南越,都可以擴大地方。


白夾黑


首先來說,荊州在當時的正史記載中一共只有七個郡,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劉備從來沒有能夠佔據過全部七個郡,赤壁之戰後,其在荊州勢力範圍最大時共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以及南郡的南部地區。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以及江北的江夏郡依然被牢牢地掌握在曹操手上,而南郡的大部分地區則在東吳佔據之下。

荊州七郡示意圖


劉表佔據荊州時期,荊州周圍除了羽翼未豐的東吳,基本都是一些中小軍閥,不太能夠對荊州劉表政權形成特別大的威脅。但赤壁之戰後,佔據荊州四郡多地盤的劉備集團就需要直面北方強大的曹魏以及東部根基已深的東吳,稍有不慎就容易兵敗城失。這點從日後關羽在荊州的快速敗亡就可以看出來。且相比魏吳兩家,此時僅有荊州江南四郡的劉備集團在地理空間的轉圜餘地是很小的,所以必須儘快拓展新的領地,方能做長久發展之圖。

在《隆中對》裡,諸葛亮其實就已經提到了需要同時佔據荊益二州才能與曹魏和東吳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待到天下有變時,一上將領一軍出宛洛,劉備親率一軍出秦川方可能北伐成功。而彼時,益州又是在闇弱無能的劉璋手裡。相比之下,這已經是當時劉備所能夠捏的最軟的柿子。劉備若不取益州,曹魏或者東吳早晚也必然攻取,他取之又何樂而不為呢?若是劉備當時沒有聽取龐統的建議快速攻取益州,從而為日後取得漢中打下基礎,恐怕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以後他們就再不可能獨立取得任何可以割據一方的地盤了。由此可以看出,在劉備因為劉璋是其同宗而對於攻打益州搖擺不定時,強烈堅持攻打益州的鳳雛龐統是有多麼的重要了。龐統也用自己在落鳳坡的犧牲換取了劉備攻取益州的勝利。可以說,沒有龐統就無法及時取得益州。而如果不能即使取得益州,不要說恢復中原、復興漢室,劉備哥仨的容身之地都會很快成問題。

益州牧:劉璋


劉備軍師:龐統


子夜羌笛


荊州並沒有九郡,而是七郡,皆歸劉表所有。劉表死後傳位給劉琮,但是面對曹操北方大軍壓境,劉琮投降曹操,荊州歸曹操所有。佔領荊州的曹操得意洋洋,自以為統一天下的時機要到了,於是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以曹操大軍的失敗而告終,之後便是曹劉孫三家瓜分荊州,而劉備分得四郡(其中有部分是孫權借給劉備的,孫權希望劉備帶他抵抗曹操,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既然劉備分得四郡為何不好好經營,反而要入蜀呢?小編認為有三個理由。

1.劉備志在天下,所以必須要擴充勢力;

2.孫權對益州虎視眈眈,劉備是先下手為強;

3.劉備的荊州四郡並不容易守住,劉備必須另作他算。


劉備的雄心壯志就是要逐鹿天下

劉備的一生坎坎坷坷,從一個賣履小販到蜀漢國君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他之所以可以成功不僅是因為他運氣好,不僅是他肯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得到荊州四郡的時候無疑是劉備走向巔峰之路的一個開始,那麼有了開始,必定就要有以後了。劉備心懷天下,而此時打不過孫權和曹操只能欺負一下劉璋了。所以劉備入蜀是要實現他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孫權對益州垂涎三尺,劉備先下手為強

孫權得知劉璋軟弱無能,於是孫權曾經想要攻打劉璋,佔領益州。但是孫權若是出軍攻打益州就必須要路過劉備的地盤,所以他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劉備,劉備得知後以劉璋是自己的同家親戚而拒絕了孫權部隊路過自己的地盤。

劉備拒絕孫權的要求一方面是不願意孫權壯大勢力以防對自己不利,另一方面其實就是劉備自己想要益州的地盤,而且諸葛亮的隆中對計策中就有取益州這一條。恰好劉璋因為張魯騷擾自己而向劉備求助,於是劉備果斷出兵奪取了劉璋的地盤,孫權知道後非常生氣。


荊州四郡極難守住

劉備雖然在赤壁之戰之後得到了荊州四郡的戰利品,這也讓劉備終於走了立足之地,但是這個地方並不容易守住。北方是強大的曹操,而且曹操一直是想要稱霸天下,並且一直視劉備為仇敵,若是曹操引大軍來犯,憑劉備在荊州的勢力是萬萬抵擋不住曹操的幾十萬大軍的,這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同時孫權也是一直想要吞併劉備的,特別是孫權手下的鷹牌周瑜,一直想要除掉劉備,進而和曹操二分天下,形成對峙之勢。好在周瑜英年早逝,給了劉備喘息的機會。所以劉備僅僅經營荊州四郡是很難守住的,他必須要擴大勢力!

正是由於這三個原因,所以劉備必須要搶奪劉璋的地盤益州!


唐朝的長老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東漢時期荊州下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荊襄九郡”是元明時期雜劇、小說等文學作品中臆造出的歷史地理概念,不見於正史。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瓜分了荊州,孫權佔有荊州的江夏郡、南郡的江陵及其附近地區;劉備佔領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又將軍隊駐紮在南郡的南岸的公安;曹操佔領南陽郡、南郡的襄陽及其附近地區。劉備並沒有佔領整個荊州。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三國志·趙雲傳》:“從平江南,以(趙雲)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

劉備志在“圖霸業,興漢室”,因此肯定是要擴充勢力的。況且荊州局勢緊張,不論是曹操還是孫權對荊州都虎視眈眈。荊州也並非易守之地。

諸葛亮《隆中對》為劉備制定戰略藍圖時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總結

由此可知,劉備要實現“圖霸業,興漢室”的目標,是一定要奪取蜀地的。


壹零壹肆


劉備不是不想獨佔荊襄九郡,而是不能,實力不濟做不到,劉備入蜀是奔著發大財去了,是其戰略上的必然選擇。

赤壁之戰雖然以曹操的失敗告終,但是曹操也不是無功而返,其勢力順利進入荊襄,以劉備當時的實力想要擊敗曹操獨佔荊襄可以說是痴人說夢。

赤壁之戰主要拼的是東吳和曹操,但是戰後,東吳可以說一點好處都沒撈到,劉備投入的本錢最少,但是收益最大,可以說兩位大佬打仗,便宜了助拳的劉豫州,當時看“三國演義”總是認為東吳周瑜不仗義,老是逼著劉備,諸葛亮還荊州,後來才明白,劉備才是“空手套白狼”,東吳死了人,出了力,卻得不到好處,自然是要討個說法的。

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可以說是陡然而富,戰前的劉備屯駐在新野,相當於荊州劉表治下的軍分區司令,赤壁之戰之後,劉備打著劉琦的名號一下就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包括武陵、長沙、桂陽、零陵。

孫權雖然仼命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全柔為桂陽太守,但是桂陽實際在劉備手中,南郡實際在曹仁手中,後來也被劉備所奪,實際上孫權並沒有在荊州得到多少好處。孫權自然不會甘心,失敗的曹丞相自然也不會開心,陡然而富的劉備雖然守著荊州這一塊地盤,但就像是“武大郎夜裡摟著潘金蓮睡在西門慶旁邊”,也怕是夜裡睡不安穩,自然是要找一塊更安全的地盤。

從當時的形勢上看,只有入蜀奪取益州這一塊地盤是劉備最好的選擇,而且這也是在“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給劉備設計好的戰略。

出自“隆中對”,亮答曰:“。。。。。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翻譯過來就說的很明白,現在荊州的北面是曹操,實力強勁,千萬不要招惹他,東邊是孫權,地盤經營的非常不錯,也不要想著虎口拔牙,只有益州,漢中的劉璋和張魯是軟柿子,況且益州又那麼富有,劉備的祖宗劉邦就是靠著蜀中發的家,劉備完全可以學習一下。

只不過這裡小編要強調一下,在諸葛亮的規劃中,益州是物資器材基地,荊州則是前出基地,想要奪取天下,兩塊地盤缺一不可。結果關羽“大意失荊州”,所以在關羽死後,劉備急於為關羽報仇,實際上,仇恨再其次,荊州才是劉備日思夜想的東西。


醉美木瀆


我是論史大能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赤壁之戰前

荊襄九郡是處於中原地區的核心位置,歷來都是四戰之地。劉表佔據荊州的時候,從下面諸侯實力割據圖中可以看到,當時的勢力還比較繁雜,形成一股互相牽制的力量。因此劉表可以安心佔據荊州,好好經營。

2、赤壁之戰後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互相征戰,赤壁之戰之後,逐漸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如下圖,

這時的曹操已經是實質上的北方統治者,此時的劉備如果不向四川動手的話,曹魏的勢力早晚會囊括漢中和益州。到了那時,劉備的荊州就將四面受敵,還怎麼能好好經營下去。


論史大能貓


劉表統御荊襄,這個人身長八尺有餘,溫厚偉壯,放在現在就是一個極有人格魅力的帥哥。名列八俊,可謂出名要趁早。所以,劉備和他比起來,那就是屌絲一枚。

劉表接替王睿擔任的荊州刺史,啟用蒯良、蒯越兄弟二人為輔佐,蒯氏兄弟是荊州一帶的豪強,勢力極大,也是劉表想在荊州站穩腳跟,必須結交的人物。劉表又娶了蔡瑁的二姐為繼室,使蔡瑁歷任為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劉表升任鎮南將軍後,為其軍師。這是皇族與地方豪強的結合,因此荊襄之地在赤壁之戰前都是比較和平的。

這就導致中原地區有大批士民進入荊襄避難,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而諸葛亮的老婆恰巧就是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黃承彥是混襄陽名士上層社會圈子的,南郡大名士蔡諷的女婿,蔡瑁的姐夫。黃月英有沒有才我不知道,那是地方大族的小姐那是沒跑,諸葛亮這個南漂找老婆眼光是不錯的。

再來看看劉備,與諸葛亮一樣,從中原來荊州避難,投奔劉表這位同族大哥。大哥也沒把小弟當自己人,直接安排在了新野替大哥當炮灰。後來,劉表病故,其子劉琮繼位不久便投降曹操。劉備連吳抗操,在赤壁與孫吳擊敗曹操,順勢奪取了荊州南部四郡。

當時劉備和孫權是聯盟,孫吳和劉表及荊州本地豪強關係不咋地,當初孫權的老爸更是死在劉表下屬黃祖手下,孫吳可是朝思暮想的要圖荊襄地區。所以,劉備留下諸葛亮這個荊州女婿才勉強穩住局勢。後來,龐統身死,諸葛亮離開荊州各種不放心,也不只是關羽太傲氣的原因了。可是為啥不留下龐統這個本地名仕,帶諸葛亮去取西川呢,大家細琢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總之,劉備不入蜀,能去哪裡呢?


艾宣


劉備在創業初期,混得是真的慘,好幾次丟妻棄子,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盤,轉眼就丟,長期以來處於仰人鼻息的寄人籬下的狀態。在跟著劉表混的時候,劉備聽說有諸葛亮這麼一號人物,放下身段三次拜訪。諸葛亮給他提出了“隆中對”,即拿下荊州、益州,等北方大亂就可以兩路出兵,在洛陽勝利會師了。

可能人倒黴太久以後,就會有好運發生。劉備的機會終於來了,曹操取得荊州,但被孫劉兩家的聯軍打敗,回江北去了。一大塊荊州處於無主之地。趁著周瑜費心費力拿南郡的時候,劉備輕取“荊南四郡”;南郡拿下來以後,孫權琢磨著不對勁,好像我一個人頂著北方的壓力,劉備在我下面悶聲發大財,於是聽從魯肅的意見,借南郡給劉備,劉備又有了入蜀的機會。後來劉璋請劉備對付張魯,這真是困了就有人送枕頭。劉備入蜀後,沒對付張魯,反而成功消滅劉璋,佔據西川。那麼這裡面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呢?

西川形勢

劉璋治下的西川,在人和這一點上,存在了很大問題。這也是益州牧一代目劉焉給兒子埋下的雷。劉焉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他為了割據一方,或者是稱霸天下,做了很多事。一是請求“廢史立牧”,把一州的軍政大權集中在州牧手中,然後自己成為益州牧;二是和益州宗教人員張魯母子結交,把張魯支到漢中去,讓他截殺漢朝使者,使益州成為相對隔絕的狀態;三是吸納為了避難入益州的外來人員,扶植他們的勢力,作為自己的心腹力量,被稱為“東州士”。經過這一系列騷操作,劉焉成功掌控益州,甚至還有稱帝的打算。

但是這也為劉璋留下隱患。張魯殺了同行的張脩,接手他的兵馬,還有“五斗米道”,在漢中站穩腳跟。劉焉在的時候,張魯起碼還聽從劉焉;等到劉焉去世之後,益州大姓推舉相對仁弱的劉璋上位。劉璋在西川的威望都不夠,更別說漢中了。張魯打算脫離劉璋,劉璋殺掉張魯的家人,雙方成為死敵;而“東州士”與益州本土之間的矛盾很深,派系鬥爭激烈,劉璋從哪個角度都佔不到人和這一點。而從劉備入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東州士”這些外來戶的忠誠度並不是很高。

劉備入蜀

劉備能入蜀,其實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益州內部的二五仔。益州本土派張松,覺得劉璋不是幹大事的人,他出使曹操時又受到輕視,於是決定將西川拱手送給劉備;“東州士”中有兩個混得不怎麼樣的人,一個是法正,一個是孟達,他們三個聯手,來實現給西川換天這個大計劃。

張松先是跟劉璋耳邊吹風,勸他結好劉備,劉璋同意,派法正和孟達各領兩千兵力資助劉備,孟達直接投靠劉備,法正回來;張松又勸劉璋,說西川內部人心不穩,驕臣跋扈;外部強敵虎視眈眈,如果裡外兩開花,西川不保,只有把劉備請進來才能保一方安穩。劉璋又同意了。劉備走水路到江州,然後沿墊江北上,一路“入境如歸”,前期完全是躺贏。

經略西川

相會涪城

劉備帶著人馬進來“當打手”,劉璋怎麼也得舉行個聯誼會啊。雙方在成都以北的涪城相遇。這個時候龐統獻上一計:直接趁此機會把劉璋拿下就完事了。不過或許是感覺不穩妥(劉璋帶了三萬人呢);或許是眼光更長遠,考慮到倉促佔據西川,民心不附的問題;又或許是如果一上來就和劉璋翻臉,以詐力取西川,違背了自己打的“仁義”的旗號,總之劉備是沒有采納龐統的意見。

雙方在涪城玩得挺開心,宴飲好多天。劉璋給劉備發了一部分“工資”,然後回成都該幹啥幹啥;劉備則北上幫助劉璋幹張魯。

龐統三策

站在劉璋的角度來看,劉備乾的事確實不怎麼地道。劉備拿了人家的資助,北上到葭萌關的時候,不去打張魯了,而是開始收買人心,增加自己在益州的影響力。

劉備這個時候在考慮接手益州之後的事情,但龐統還是更注意“眼前人”,先把劉璋消滅後再說。於是龐統給劉備出了三條計策,分為上中下。上策:挑選精卒,輕裝簡從、兵貴神速殺回程度,打劉璋一個措手不及;中策:設計誘殺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然後對成都徐徐圖之;下策:收拾行李回白帝城。

顯然下策屬於白給,是給上中兩策湊數的弟弟,肯定不在劉備的考慮範圍之內。上策又太過懸危,簡直比在涪城直接拿下劉璋還險,劉備自然也不能考慮,於是就選擇了中策。假裝收拾行李回荊州,等楊懷、高沛開開心心送客的時候,幹掉他們。

正式決裂

曹操進攻孫權,給了劉備實施中策的機會。劉備跟劉璋說,張魯打不了了,你還得給我一萬人,我回荊州幫助孫權和關羽。這不是開玩笑嗎?你劉備進來公費旅遊,臨了還拿走我一萬四千人(還有開始送的四千)。不過有一說一,劉璋還真是厚道人,雖然沒拿出一萬,卻又友情贈送四千人。劉備就用這件事做文章,搞輿論攻勢和思想工作,硬說自己給劉璋做牛做馬,卻遭受不公平待遇,用來激怒人心,提高士氣,達到出師有名。

劉備這邊“怒”了,張松,我壓著身家性命挺你,結果你跑了。張松給劉備寫信,說眼看益州就得手了,你劉備怎麼能跑了呢?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發現了這封書信,上報給劉璋。劉璋大怒,殺掉張松,命令各個關城的守將抵禦劉備。

戰爭過程

既然正式撕破臉皮,那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劉備殺掉楊懷、高沛(說實話小編是真不知道這種情況下,這倆人怎麼中計的),開始往南方的成都打。

連戰連捷

劉璋方面對劉備主要有三條防線,由北到南依次為涪城、綿竹、雒城。劉跂、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人防禦涪城,被劉備擊敗,退保綿竹,吳懿投降;劉璋派李嚴到綿竹督軍,結果李嚴這個沒節操的也投降了。

劉備軍隊越打越強,荊州方面諸葛亮等重要人物也入蜀,從東往西打,接連攻克白帝、江州、江陽,和劉備一起合圍成都。

雒城告破

這個時候劉備在攻打雒城。張任等人被擊敗之後,退守雒城,進行頑強的抵抗,持續了一年之久。在攻城的時候,龐統還被箭射死,英年早逝。到建安十九年,雒城終於告破,劉備兵鋒直指成都。

馬超投靠

此時成都還有一定的抵抗力量,“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這個時候劉備方又出現一支外援。馬超被擊敗後投靠張魯,又與張魯不合,決定投奔劉備。劉備秘密給馬超一支軍隊,讓他來圍攻成都,這下終於壓垮劉璋的心理。劉璋於是率眾投降。








唐僧觀世界


荊襄九郡並不是好佔領的

在這裡先說明一下,赤壁之戰前荊州只有7郡,9郡是後來曹孫劉瓜分荊州時形成的。

其實,劉備接管荊襄九郡並沒有想想象中那麼容易。劉備說是在荊州客居,但一直呆在新野。荊州最重要的核心城市是江陵和襄陽,劉備在這兩個地方根本就沒有任何勢力可言,襄陽的豪強氏族蔡氏原本就不喜歡劉備。沒有勢力,沒有足夠的軍隊,劉備拿什麼來佔領荊襄九郡。

即使劉備佔領了荊襄九郡,他能擋得住北方曹操和南方孫權嗎

如果劉備真的佔領了荊襄九郡,那麼馬上就面臨曹操的南征。參照赤壁之戰的曹軍人數和實力,當時的劉備憑藉剛剛收服的荊州軍隊,是抵擋不住強大的曹操軍隊的。

不僅北方有曹操南征,江東的孫權豈能坐視劉備壯大實力。再說孫權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視為囊中之物,如果劉備橫插一槓子,突然冒出來佔領荊襄九郡,吳軍肯定也不會坐視不管。

如此一來,面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即使劉備能佔領荊襄九郡,恐怕也守不住地盤。

劉備為何入蜀

入蜀主要是按照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定下的大戰略分三步走的其中一步,而且入蜀能改變這種腹背受敵的不利狀態。畢竟自古蜀道難行,對當時的劉備來說,蜀地作為根據地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就是劉備沒有佔領荊襄九郡像劉表希望好好經營,而是選擇入蜀的幾個原因。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演義》


墨雪問心


導讀:劉備本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正如曹操所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我們不能說劉備就是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但是怎麼也比割據一方的劉璋、劉表、馬騰等人要強不少。只要不滿足暫時的割據一方就不難發現荊州根本不是可以傳承後世的基業之地。劉表在荊州的基業在諸侯並起的時候尚可以自保,但是當諸侯兼併逐漸明朗的時候荊州作為四戰之地必須要需求出路了。


荊州雖然富庶但是不可以作為基業傳承之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在軍閥兼併完成後單憑荊州實力只能成為別人口邊的一塊肉。沒有充足的戰略縱深、易守難攻的地利條件,憑藉四戰之地的荊州是肯定守不住的。就像《隆中對》所說的“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三分天下可定。下面我們分情況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群雄並起的草莽時代荊州可以自保,大魚吃小魚的諸侯兼併時代四戰之地的荊州隨時都有傾覆風險

東漢八駿之一的劉表,也是在董卓的舉薦下擔任荊州牧的。劉表也是個人才,在混亂的地主武裝割據的情況下單人獨騎匹馬定荊州。劉表依靠荊州大族逐漸站穩了腳跟,開始在荊州暗中發展自己。而此時東漢朝廷的情況和春秋時期類似諸侯林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郡守都可以獨當一面。所以劉表在這種亂世草頭王的時代,以荊州之主確實稱得上一方霸主。況且荊州物阜民豐、人才濟濟,又趁天下動亂之機收攏流民增加人口所以很快成為可以和孫權、劉璋、曹操、袁紹並立的軍閥。

但是當進入大魚吃小魚的軍閥兼併時期,荊州就不足以單獨割據了。首先是荊州戰略縱深不足,無論是在官渡之戰還是曹操剿滅叛變割據的劉備時劉表都沒有抓住戰機拓展自己的戰略縱深。放任曹操整合北方,當曹操統一北方後可不會放任富庶的荊州不管。所以即便劉備深耕荊州也不會讓曹操和孫權放棄對荊州的垂涎。荊州就像戰國時期的韓國,四戰之地時刻擔心秦、趙、魏、楚的圍攻。所以長期消耗之下,韓國被拖的又窮又弱成為最先被滅掉的戰國七雄。荊州也是如此,在劉備佔據荊州的時候孫權已經佔領了南部的交州。劉備被孫權、劉璋和曹操包圍,俗話說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所以如果劉備只依靠荊州最後必然成為最先掉隊的軍閥。


地緣環境不好:荊州沒有易守難攻的地利,又沒有天險可以依靠

荊州除了四戰之地外還沒有天險可以依靠,不像劉璋的益州易守難攻。即便是長江天險也是和東吳共有,所以沒有天險的荊州很容易形成北宋時期開封的冗兵現象。無數的精兵錢糧佈置在長江防線,一旦被突破就會使全面崩潰的結局。歷史上金國騎兵南下黃河攻破開封導致北宋猝死就是典型的例子。

更何況防守對象不光北方的曹操啊,東部和南部的東吳、西部的益州劉璋這麼長的防守戰線肯定讓荊州的實力快速的消耗。即便是益州劉璋闇弱不能,東吳的孫權和北方的曹操可是虎狼之輩。所以劉備只是要割據荊襄九郡認真經營的話,最終無法避免覆亡的下場。


荊襄九郡是水陸要道、南北要衝,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即便劉備有心割據也不行

荊襄九郡自古以來就是水陸要道、南北要衝,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軍閥混戰沒有絲毫的脈脈溫情可言,都充滿了貪婪和血腥。更何況無論是富庶還是關鍵的地理位置都讓荊襄九郡必然會充滿廝殺。從春秋時代的晉楚爭霸開始,幾乎所有南北對抗幾乎都可以和荊襄畫上關係。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在弱肉強食的時代劉備想單憑荊州自身的實力在即將來臨的三國時代保住荊州是不現實的。



小結:

綜上所述,劉備佔據荊州後即便是認真經營也無法作為傳承的基業。因此跨荊、益,利用西川易守難攻的獨特地理環境才能擺脫四戰之地的風險。只有生存下來才能談到發展,即便是將來的蜀漢在貧瘠和弱小至少能夠作為三分天下之一獲得傳承後世的機會。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