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提起王昭君,想必大家一定就会想起《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素有“落雁”的美称。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主动请缨下嫁匈奴,以一己之命运改变民族命运,使汉朝与匈奴和好,两地关系和睦,边塞的烽烟熄灭了五十年,让一个太平盛世,在这一片不宁静的天空中漫延开来……


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一)

昭君出生在辉煌盛世的汉朝的一个贫寒之家,上有一哥,下有一弟,兄妹爱护有加。生活虽然艰辛,但也算书香门第,昭君自小天资聪颖,父亲倾己所学教导女儿,学习之余,还随母亲学习女红。

昭君17岁时出落得不仅相貌出众、落落大方,而且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冰雪聪明,又乖巧异常,虽成长于穷乡僻壤中,却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前来说媒的人络绎不绝。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被选入宫。宫女入宫后,画师毛延寿为她们画像,有心计的宫女便暗自下工夫,背地里给毛延寿送去厚礼,请他多多照顾。昭君素来家境贫寒,拿不出什么财物,再加上自知容貌出众,并不指望别人为自己锦上添花。毛延寿因昭君不肯贿赂自己,越想越气,就在她的画像上动我个手脚,在她的脸上点上一颗丧夫落泪痣……

就因这颗泪痣,昭君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贬入冷宫,面壁思过三年。

毛延寿的这一笔彻底改变了昭君的命运。


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二)

中原和匈奴,从古到今纷争不止,汉宣帝末年,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匈奴东南方,与汉朝接壤。匈奴所处的地带,全部是草原,不能种植庄稼,也没有匈奴最需要的铜铁等金属。呼韩邪单于百般权衡、千般考虑,为了自己部族的安全,也为了两地的安宁和平,决定和汉朝缔结友好盟约。

汉朝皇帝答应了呼韩邪的请求,同时允诺呼韩邪,助他统一草原。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前来汉朝,并对汉称臣,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呼韩邪愿意娶汉家公主、为汉家婿,以结永久之好。

可为人父母者,谁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远嫁荒漠呢?更何况是娇贵的公主呢?无奈准备从宫中挑选一个宫女,赐其公主称号,厚备嫁妆,送去和匈奴和亲。

此时,昭君因为“欺君”被贬入冷宫,正好三年的时光。昭君听到呼韩邪单于前来和亲、掖庭令正在后宫挑选女子前去和亲的消息。

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和亲?昭君心中暗想:如果不去和亲,待在宫中,也见不到父母、回不到家乡。也许,这是命运给自己开的一扇窗,要放自己从这不见天日的后宫中出去吧?于是昭君自请愿去匈奴和亲。

如此深明大义的女子,元帝定是要召见的,又想起这不就是毛延寿所说的脸上有丧夫落泪痣被打入冷宫的王昭君嘛!还好匈奴不讲究这些。

昭君缓缓走向殿前,远远望去,如同出水芙蓉,娇艳无比,距离越近,越是光彩照人。元帝见如此绝色女子,顿时方寸大乱,便想收回圣旨,将昭君留在自己身边。但满朝文武纷纷阻止,反悔不是一国之君所为。这样,昭君出塞既成事实。而欺君罔上的毛延寿,理所当然地被斩立决了。正如诗中所说: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三)

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一路散发从长安带来的粮种,受到百姓的爱戴。

呼韩邪单于,被称为草原上的英雄,看到自己的单于娶了这么美丽的女子,大家都非常高兴。呼韩邪单于赐封昭君“宁胡阏氏”,匈奴的阏氏在地位上相当于汉朝的皇后。匈奴是一个游牧的民族,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礼数,匈奴的阏氏也不像中原的皇后一样,只能管理后宫,不能过问朝政。汉家的女儿到了胡地,便可以辅佐单于。

匈奴人穿皮毛做成衣服,在饮食上也是茹毛饮血。生病了,就请巫祝来施法袪除。如果需要什么匈奴没有的东西,就赶着牛羊前去边境的关市上去换。看见这样的情形,昭君上书汉朝,请求汉朝可以送一些种子和器具给匈奴。

昭君亲自教她们如何使用织布机,如何种植庄稼。遇到有人生病,昭君还亲自前去探望,并送去药材。闲时还向他们讲解中原的风土人情,传播汉朝的文化和礼数,教她们学习汉字。从此以后,昭君越来越受匈奴人民的爱戴。史书上记载: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四)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相敬如宾,并且生下一子。又过了不久,老迈的呼韩邪就去世了。匈奴人有个礼俗收继婚制:“父死,妻其后母”,昭君不能接受,上书汉朝皇帝,请求归汉。汉成帝几乎毫不犹豫地从汉朝利益出发,下诏书,令王昭君以大局为重,继续待在匈奴,并入乡随俗,继续做新单于雕陶莫皋的阏氏。昭君欲哭无泪,只能忍受极大的耻辱做了雕陶莫皋单于的阏氏。匈奴的人民也因为善良美丽的宁胡阏氏能够继续留在匈奴而一片欢腾。

雕陶莫皋单于对昭君十分疼爱和包容,但对昭君的儿子伊屠智伢师却不能容忍,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自己即将过门的妻子的孩子,谁能保证这个小家伙长大以后,不会篡夺自己的单于之位呢?于是,一狠心把他杀掉了。这就是《南匈奴列传》中记载的:“初,单于弟右蠡王伊屠智伢师,以次当位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智伢师。”

父死子又娶,千古留芳名,凄苦又传奇最美美人王昭君

此后,昭君又和雕陶莫皋生活了十一年,并育有两个女儿,这个时期。是昭君最为稳定和幸福的时期。

昭君三十五岁时,复株累单于也去世了,此时的大汉朝,早已经把这个毛遂自荐的民间公主给忘记了。

纵观昭君的一生,应选进宫、和亲出塞、再嫁风波,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前途未卜的铤而走险,可能真的是天佑佳人,昭君的每一步都有惊无险。

昭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汉匈和睦做出了贡献,让汉朝和匈奴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这份安宁维持到王莽登上历史舞台而结束。

至于昭君究竟死于何年何月,史书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