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吧》:趙本山做豆腐腦,人間有味是清歡


《好好吃飯吧》:趙本山做豆腐腦,人間有味是清歡



趙本山在綜藝節目《好好吃飯吧》中,做了正宗的東北豆腐腦,這是他的拿手好技。徒弟宋小寶對他的手藝讚歎不已。

豆腐腦即豆腐花,它的歷史由來源於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劉安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急於尋求靈丹妙藥。

他召集術士門客,在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火爐,別出心裁地叫他們用黃豆和鹽滷來煉丹,結果“煉”出雪白細膩的豆腐。

它雖非靈丹妙藥,沒有長生不老的功效,卻柔滑細嫩,美味可口。

從此豆腐風行於世,成為漢民族一道著名的傳統小吃。

有詩為證:“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術,安生獲泉布。”


《好好吃飯吧》:趙本山做豆腐腦,人間有味是清歡



在家門口,無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每天都見到阿姨、叔叔擔著兩個圓桶,桶裡裝滿白白嫩嫩、熱氣騰騰的豆腐腦。

圓桶旁邊放著糖罐,晶瑩剔透的白糖閃閃發光。兩元錢一杯的豆腐腦,摻點白糖,又甜又滑又嫩。

豆腐腦做菜,也是一道佳餚。

父親往鍋裡倒一些冷油,等油燒熱後,加點涼水,倒入豆腐腦。

然後在旁邊的碗裡放入雞精、鹽、生抽、紅油辣椒、生薑末、榨菜丁、芝麻油、蔥花等10多種調味料,再把煮沸的豆腐腦盛在碗裡,這稱為素豆腐腦。

如果再加一勺用滷油、辣椒、花椒、胡椒、生薑、孜然、郫縣豆瓣、八角、三奈、茴香、冰糖、精鹽熬製的牛肉湯汁,就是牛肉豆腐腦,麻辣鮮香。

由於中國南北方飲食習慣的不同,在調料選擇上也略有不同,風味各有千秋。


《好好吃飯吧》:趙本山做豆腐腦,人間有味是清歡



看到一個關於豆腐腦的小故事。

一天清晨,4個小學生正在小店喝豆腐腦,1位腿腳不靈便的母親領著1個小男孩走了進來,焦急地對老闆說:“老闆,趕緊給我們來1碗豆腐腦、1個饅頭。”

老闆趕緊把豆腐腦和饅頭端上桌。母親催促小男孩:“快點吃,今天是星期一,你們學校要舉行升旗儀式,別耽擱了。”

小男孩剛吃完,母親就領著他向外走去。老闆的妻子見了,趕緊追過去:“那位家長,您還沒······”

老闆連忙奔過來,一把捂住妻子的嘴。他見母親和小男孩走遠了,才把手鬆開。

妻子瞪著老闆:“你認識這個母親嗎?”老闆搖搖頭:“不認識。”

“既然不認識,為什麼不去問她要錢?”

“他們有急事,一定是忘記了,再說做買賣不能太較真,”

“女兒得了先天性心臟病,得花一大筆錢。醫生說不能再耽擱了,越早做手術, 治療的希望就越大。我們起早貪黑地幹活,不就是為了早點給女兒籌措手術費嗎?”

一位女孩正在結賬,她大方地說:"把那位母親的帳也結了吧。”

老闆說:“不用不用。”

一位食客慷慨地拿出100元遞給老闆,說:“不用找了。”

老闆趕緊給食客找錢:“我替孩子謝謝您的愛心。”

一會兒,那位殘疾母親找上門來:“我忘記付錢了,您為什麼不找我要?”

“您是位殘疾母親,您孩子心中多少有點自卑感,我要是追出去問您要錢,您孩子的自尊心會受不了的。再說您又不是故意的,是忘記付錢了。”

客人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第2天、第3天、第4天,店裡的客人突然紛至沓來,店裡坐滿了,客人就站在外面等。

原來那位殘疾母親是個記者,她把老闆的故事發到了微博上,讀者都非常感動,都來捧老闆的場。

老闆的生意越來越好,他也賺夠了給女兒做手術的費用。

一份普通的豆腐腦,讓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眾人的付出和關愛,是社會傳遞出的一種善意和德性。

人類的偉大,就在於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相互支持,相互照亮,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溫暖。


《好好吃飯吧》:趙本山做豆腐腦,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是蘇軾的詞作,其中一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描述了在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嚐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素菜,心情非常舒坦,人間最有味的是這種清淡的歡愉。

看到這首詞,就想到了豆腐腦。由於原料的原因,豆腐腦這種街邊小吃,本就寡淡無味,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不似其他小吃,或濃烈,或張狂,或甜膩,或火辣。

富貴人家吃多了山珍海味,會覺得膩煩、討厭,如果試著品嚐一下豆腐腦,會覺得是人間美味,會突然醒悟人間有味是清歡。

俗語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不管是生活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一切歸於平淡才是真實。

生活哪有處處精彩,都是平淡的小事積累起來,才看到生活的精彩之處。

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交織的日子,才是真正的煙火生活,在這種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才感到真實,感到可貴,感到幸福。


《好好吃飯吧》:趙本山做豆腐腦,人間有味是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