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風物:豆腐腦

東阿風物:豆腐腦

東阿鄉村豆腐腦是用石膏點的,喝著清淡鮮嫩;而老豆腐要用鹽滷點,還要再微火燉燉,吃起來有股滷水味兒。再有調料,豆腐腦澆的是滷汁,而老豆腐則撒韭菜花、醬油、芝麻醬,若是講究應該點上幾滴滷蝦油。在吃的時辰上也有區別,豆腐腦是早點,在清早就著燒餅吃,而吃老豆腐大多在午睡之後直到黃昏。所以有人把豆腐腦的韻味比作十五六歲的小姑娘,而老豆腐則更像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了。

記得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裡有一段是說祥子被軍閥的隊伍抓了壯丁,好不容易逃出來的時候,又累又冷又餓的祥子在一個小吃攤上吃老豆腐,老舍先生是這樣寫的:

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橋頭吃了碗老豆腐: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裡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溼透了褲腰。半閉著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

真是美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