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科普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最早為1937年從雞身上分離出來,1965年分離得到第一株人冠狀病毒,因為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形態像皇冠,故命名為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分為4個屬,分別為α、β、γ和δ屬,只有α、β屬能感染人類,使人類生病。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2、新型冠狀病毒靠什麼讓人類生病?

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一個獨立生命體,需要入侵到活細胞,利用活細胞的能量和物質及分子編碼功能,才能複製和釋放更多的子代病毒顆粒。新型冠狀病毒不像細菌能分泌毒素,雖然其不分泌毒素,但是卻利用宿主細胞複製自己,把宿主細胞自身的能量和物質儲備耗盡,同時其子代從宿主細胞釋放出來也會導致宿主細胞的細胞膜破裂。如新冠病毒對肺細胞的破壞,引起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等。另一方面我們人體有免疫系統來對抗病毒,在對抗過程會有大量炎症細胞因子產生,炎症細胞因子會造成人體的器官系統損害。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3、為何有的患者會發展為重症病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類,有的患者發展為重症病人,一方面是人體對病毒感染的過度免疫反應,炎症細胞因子風暴造成。細胞因子風暴可以造成人體多個器官和系統的嚴重損害,甚至導致多個器官衰竭。另一方面肺組織含有大量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新型冠狀病毒與肺部組織ACE-2結合,導致肺部病理損壞。同時,ACE-2也是導致肺水腫和急性肺衰竭的關鍵負調控因子。從藥物治療角度出發,對於重症患者,需要抑制炎症因子,此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意義不大。一項回顧性研究分析[1],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在治療SARS,對輕-中症病人是有效的,可以降低重症比率(2.4%v28.8%),但對重症病人無效。細胞因子風暴中主要致病性細胞因子有TNF-α、IFN-γ和IL-6。針對以上細胞因子的治療,採用IL-6抑制劑(妥珠單抗),TNF抑制劑(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或英夫利西單抗)是否可以逆轉重症患者的死亡呢?正在開展大量臨床試驗。

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機體的免疫反應,減少細胞因子的產生。但有循證醫學依據證明糖皮質激素治療SARS沒有明確的有益作用

[2],且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較大。因此,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在各版指南中均提到謹慎使用。

4、新型冠狀病毒如何感染我們?

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是ACE-2,我們的呼吸道,眼睛、口腔粘膜上都有ACE-2,我們的鼻腔、呼吸道因為接觸了患者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而感染,也可能因為雙手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雙手不注意揉眼睛或鼻孔以及拿東西進食而感染。故我們預防感染戴口罩,勤洗手。同時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阻擋,防止飛沫噴濺。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5、與SARS和MERS比較,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致病性如何?從哪裡來的?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目前科研研究者暫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是什麼,以及感染人類的傳播性質。

6、為何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病毒的結構,其次為病毒複製週期。

病毒結構

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組成。新型冠狀病毒為RNA病毒,由4種結構蛋白編碼,分別為刺突蛋白(S),他的作用就是幫助病毒附著在靶細胞上,以便病毒進入細胞,膜蛋白(M)、核衣殼蛋白(N)、包膜蛋白(E)的作用是幫助病毒的複製和裝配並釋放。血凝素酯酶蛋白(HE)僅在HCoV-OC43和HCoV-HKU1表達,而其餘5種冠狀病毒都不表達。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冠狀病毒結構圖(來自於uptodate)

病毒複製週期

①侵入階段:新型冠狀病毒S刺突蛋白附著在在細胞表面與ACE-2結合進入細胞質。

②翻譯、複製病毒RNA,形成病毒體:病毒RNA翻譯產生病毒蛋白,在RNA聚合酶作用下複製,轉錄形成更多的病毒RNA。這個過程需要病毒M,N,E蛋白參與。

③裝配釋放:病毒蛋白和病毒子代RNA聚集,組裝,然後釋放出來感染其他細胞。

為何沒有特效藥?

①病毒沒有生命體,只有在宿主中存活,沒有藥物能破壞病毒的結構,或者直接殺死病毒。而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辦法是消滅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所以目前沒有針對某種病毒的特效藥。

②從病毒複製過程每個階段出發,針對各個階段設計藥物靶點,阻止病毒識別併入侵細胞,或阻止病毒利用細胞的資源複製新的病毒顆粒,或阻止複製的子代病毒釋放。但是不同的病毒彼此之間的入侵機制、複製機制、釋放機制差異很大。

③病毒在不斷地變異和重組。

我們缺乏合適的動物模型。藥物研發需要多種動物模型,有小動物及靈長類動物模型。但很多靈長類動物模型不能反映出病毒感染的所有特徵。

7、哪些藥物有可能成為特效藥物?

根據作用對象的不同,分為兩類,一類作用於人體免疫系統,一類作用於冠狀病毒的複製週期過程[3]

新冠肺炎科普知识新冠肺炎科普知识

參考文獻

[1] Chu C M. Role of lopinavir/ritonavir in the treatment of SARS: initial virological and clinical findings[J]. Thorax, 2004, 59(3): 252-256.

[2] Stockman L J, Bellamy R, Garner P. SARS: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 effects[J]. PLoS Med, 2006, 3(9): e343.

[3] Li G, De Clercq E.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J].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0.

本文作者為西安市第三醫院陳敏純藥師,文中未標明來源的圖片均由林曉靖繪畫。

排版編輯:孫洪巖(綏化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讀本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