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西麗情歌


有禮貌也是錯嗎?我從小就告訴我女兒對人要有禮貌,特別是人家幫助你之後,我會跟她說謝謝,幫我做了任何一件小事,包括她說愛我,我也會說,謝謝,媽媽也愛你,她會說話以後,謝謝就是隨口就來的啊,我遞給她任何東西,她都會帶一句謝謝,出去待人遞物,得到人家的幫助,哪怕再小她也會說謝謝

有禮貌有錯嗎?至少不會讓對方不舒服吧,至少我要幫人做了任何事,對方謝謝都不說一聲,我是不舒服的。

請問你提這樣的問題,你什麼心理呢?難道你都不會說謝謝的?


缺覺人


第一: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就是無論是誰,只要幫助了自己,就會說一聲:謝謝。那麼時間久了,就會有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感覺。

第二:良好的自我要求。人們都說禮多人不怪,不打笑臉人。所以經常說一聲謝謝,就會獲得別人的青睞以及微笑的回應,那麼說一聲謝謝,也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

第三:對自我的肯定。一個外向的人,或者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把謝謝經常掛在嘴邊,可以獲得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因為對外表達是一種技能。

第四:獲得他人的高評價。因為經常說謝謝,別人就會覺得自己很有禮貌,自己的口碑就會建立起來了,因為自己說謝謝,他人就會對自己的評價很高,那麼形成一個圈子效應。

第五:內心的淡定。一個內心淡定的人就會形成一種穩定的情緒。常說謝謝,就會讓人感受到親切,自己也會覺得很開心,自己的情緒情感就會很好,也會很穩定。

常說謝謝,是一種自我的修養和自我的修為。多說謝謝,會讓世界覺得親切起來,所以我們也可以經常說聲謝謝。這是對自己自信肯定的一種心理投射。


十八點心理


我們身邊有一些人總將“謝謝”、“請”、“對不起”掛在嘴邊。對方沒覺得有多大點事兒,他們這幾個禮貌用語就習慣性的蹦出來了。有的人覺得把“謝謝”掛在嘴邊是有修養的表現,有的人卻覺得這樣做不真誠,甚至有些虛偽了。有四種人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

懂得感恩的人,常把“謝謝”掛在嘴邊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有的人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是打心眼裡感謝你。你的一點舉手之勞他們都看在眼裡。懂得感恩的人從不吝嗇對別人說謝謝。

內心敏感善良的人,常把“謝謝”掛在嘴邊

人心是一面鏡子。內心善良的人總能看到人性善的一面,在他們心裡世界是美好多於醜惡的。內心敏感善良的人能比別人更敏銳地捕捉到你對他的善意,並用“謝謝”予以回應。

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懂得欣賞別人,總能發現別人身上的美。

有修養的人,常把“謝謝”掛在嘴邊

對有修養的人來說,說“謝謝”是他們從小養成的行為規範。在注重禮儀的社會,比如英國和法國,“請”、“謝謝”、“麻煩您”是人們的行為規範,是日常用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法國人尤其喜歡說“謝謝”,在法國逛超市,你能聽到幾百聲“麻煩您”和”謝謝”,足以表明這樣的禮貌用語已經融入法國人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行為規範。

很多情況下,在注重禮節的文明中浸潤成長的人,說“謝謝”只是習慣性的表達,可能並不走心。下次聽到英國人法國人說”謝謝”,別太受寵若驚。人家只是客氣客氣,並不一定是真感謝你。

不喜歡欠人情,故意和別人疏遠

對一些人來說,總把謝謝掛在嘴邊是在刻意和別人拉開距離。有些人把人情當負擔,最怕麻煩別人,欠別人人情。因此他們隨時和別人保持距離,對他人的幫助比較抗拒。把“謝謝”掛在嘴邊,就是要卸下人情負擔,隨時隨地還了別人的人情。

這樣的人知心朋友很少,因為他們總讓人覺得難以靠近,讓人覺得他們很虛偽。朋友之間做這些是應當的,你跟我說“謝謝”,就是沒把我當朋友。“謝謝”成了他們疏遠別人的工具。


職場火鍋


我媳婦就是經常說“謝謝”的人。

從高一就在一起了,直到大學,再到畢業工作,在一起9年後,去年結的婚。

從高中我就感覺到了,她那時候雖然長得不算漂亮,但她的性格非常好,待人接物,真誠待人。其實所有人,借給你個啥東西你都會說謝謝,幫了你啥忙你也會感謝。如果是在一起很長時間的夫妻呢?

有時候給她擠牙膏,給她倒水,給她拿小零食,給她拿饅頭放到她面前,給她剝蝦,給她拿紙巾,玩遊戲幫她通關,給她開車門,給她扣內衣釦,給她拿衣服等等一些很小的事,她都會說謝謝或謝謝老公。

雖然我覺得夫妻之間並不用這樣,但這相敬如賓我心裡其實覺得特別喜歡,總結【我幫了她,她說謝謝是對我的認可,我覺得沒有白幫她,而且下一次更想幫她了】

相敬如賓是形容夫妻關係的,是說夫妻之間相互要像對待賓客那樣相互尊重,而不是單純的客客氣氣那樣生分,是從情感上的尊重包容對方。

每次在外邊吃飯,服務員給倒水,倒到她這裡了,她會說謝謝。感覺她的這聲謝謝是理所當然的一樣。我想,服務員心裡應該會很舒服。

尊敬,是相互的,都是人。



嗨到最晚的人


經常與對方說謝謝的人,一是無論對方是什麼職業的人,表達出自己對對方的尊重,二是自我養成的習慣,表情和語言同出親切感,三是給別人好的印象,謙遜而且內心慈善,與對方易結善緣。

語氣及笑容是最好的處世技巧,不但展示出自信而豁達的胸襟,也讓對方感到親切並以禮相待。



心經88514111


生活中經常有一類人,他們總是把“謝謝”掛在嘴邊。那麼你喜歡這類人嗎?

我之前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位做品質監督的人。三十多歲的男性,老家農村的。但是因為膽子大,早年間跟著老外做了幾年集裝箱生意,進了老外的公司。


老外公司需要在國內採購集裝箱,就讓他做品質監督,把控採購集裝箱的質量。

這樣的工作性質導致國內供貨商都要巴結著他。

有次我們一起吃飯,隨行的還有法務,到了飯桌這個男的就對服務員吆喝,嫌棄服務員上茶水的速度太慢。領班馬上過來致歉,還親自端茶給我們。

我跟法務都跟領班說了謝謝,可是他卻翹著二郎腿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做品質監督的人,已經失去了邊界感,認為別人對他的殷勤周到,都是應該的。


一、重視禮儀的人,會說謝謝

這又涉及到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有的孩子從小是被父母打罵長大的。他從父母身上沒有學到禮儀,接觸到的都是簡單粗暴的溝通方式。

所以這類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性的使用簡單粗暴的溝通方式。基本沒有向人說謝謝的習慣。除非是在特殊的場合需要說,例如:領導來送高溫慰問品時,他會向領導致謝。

而從小被父母強調要懂禮貌的孩子,長大後即使處於形式化的回應,他也會時常向他人說:謝謝。

二、有邊界感的人,會分清哪些是情分,哪些是本分

什麼是邊界感?

你感冒了,同事主動給送了感冒藥,遞上了熱水。這時有邊界感的人,會感謝同事。

因為同事並沒有給你端水送藥的義務,他做這些是情分。

沒有邊界感的人,會把同事的熱心,舉動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我生病了,身邊所有人來照顧我都是應該的,他並不會對給予他幫助的人說謝謝。


所以,如果你主動幫助了一個人,而這個人連謝謝都不說一句的話,那麼這個人可能就是一個沒有邊界感的人。

通俗的來說:他有著一顆捂不熱的心。

這一點同樣在養育孩子中要留意。如果你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孩子就會失去邊界感,認為父母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長大後,孩子對父母會有無盡的索取,但卻不肯對父母付出,照顧父母。


當父母哀嘆自己養了條白眼狼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一個失去了邊界感的人,是很難幫他重建邊界感的。即使做心理諮詢,也會需要一段較長的過程。


三、用“謝謝”來建立人設

娛樂明星需要人設,職場領導也一樣喜歡建立自己的人設。

你能夠發現有不少領導,在人前特別喜歡說“謝謝”。

早上清潔阿姨幫他擦了桌子,他會說“謝謝”。他的助理把需要的文檔複印好交給他時,他也會說“謝謝”。

這時,謝謝除了是一種禮貌外,也是領導建立自己有人格魅力,不擺領導架子的途徑。

當你發現你的領導也是這種類型後,你就可以在與領導交談的過程中,多多呼應領導的人設。例如“領導平時特別平易近人,待我們都很客氣,一點都不會擺領導架子”。

領導聽了,心裡應該會很歡喜。


心理諮詢師許燁


我就是把“您好!”、“謝謝”常掛在嘴邊的人,沒覺得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心理。比如去醫院拿藥,要經過醫生、審核、付費、取藥四個環節。我每到一個人的面前,首先都說一聲“您好,……”,他為我服務後,也會說“謝謝你,再見”。他們總會露出笑容後回應我。習慣了,彼此都有親切感。現在就是不拿藥,只要從她們前面走過(近二十米長的工作臺),她們只要看見了,都會笑著點頭與我打招呼。其實,她們知道我是誰,我確不知道她們每個人姓什麼。就是飯店的服務員來上了菜,商場的人幫我取了貨,洗車的人給我洗完車……,我都會順口說一聲“謝謝”。難到要像一個端著架子的老太爺一樣目中無人才好嗎?


人心厚道


總把謝謝掛嘴邊的人,是很有修養和知道感恩的人。一個人的修養是在一言一行中體現出來的,一聲謝謝,發自內心的給人以溫暖的一種禮貌。可竟然有人說是虛偽,是客套,是不足為奇的事情。我真是有些感慨,看來我們的禮貌用語用的真是太少了,我們的文明教育太不夠了。我就有這種感覺,一次,一箇中年男人,推著電瓶車在單元門口,我馬上跑過去為他開門,他一臉嚴肅的進了門,連個微笑都沒有更何況謝謝了。如果人人都把禮貌用語掛在嘴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融洽得多了,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這個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傲雪凌霜177518105


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背後的心理機制大概是如下幾種:


1. 配得感低下


配得感低的人,從潛意識深處自卑,他們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不值得,不配得的,所以,得到了任何好處,他們都會焦慮。更確切的說,他們處於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中,一方面,他們渴望得到和他人的鏈接,甚至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幫助,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對於別人的給予特別緊張,有一種得到了什麼就像手握燙手山芋一樣的感覺。

所以他們不斷的把謝謝掛在嘴邊,就是在用謝謝來中和自己的配得焦慮。


2.掩飾自己潛意識裡的敵意


這樣說似乎有點難懂,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中,它的意思是,當我不斷的說謝謝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代表我潛意識裡和你劃清了界限,比如你幫了我,但是我說了謝謝,所以我不欠你的了。


當然,即使是這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當事人自己也很難意識到,因為它是一種深藏於潛意識中的防禦和敵意,而當事人自己的認知往往是粉飾過的,ta往往會自我評價自己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過度的客氣是一種潛意識裡的隔離,我在用過度的客氣推開你。其實內心深處是不能與人建立深層鏈接的表現。也就是說,這類人表面上客氣,但內心深處非常孤獨,這通常與他們的安全感和早年構建的依戀關係相關。客氣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而過度客氣,就是一種防禦了。


3. 規則感極強的人


以上兩種,都是從潛意識的深處剖析的,如果不挖這麼深,僅從表面來看,常說謝謝的人,可能是從小被道理養大的人。


他們的超我相對強大,社會規則意識強烈,謝謝既是他們表達自己感謝的工具,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社交禮儀。從本質上來說,這類人其實內心還是很焦慮的,他們更像是被馴化的動物,往往生活在過於嚴苛的家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以上所述,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過分表達謝謝,凡事有度,適當的表達謝謝並無任何問題,而一點過度,就必然背後有一些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常常可以拋開那些常見的答案,從更深層次理解一個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心理狀態。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有夢想的唐糖


謝謝,我也喜歡說。平時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需要說。有快遞員送快遞到家,拿到快遞的時候說一聲謝謝,看著他客氣的回覆不客氣、不用謝滿意的離開,感覺很好。鄰居送來什麼東西給我,我也很開心的說謝謝。…………這都是很正常的。現在的小孩子也都很有禮貌,出門玩碰到鄰居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會叫聲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好,得到了什麼幫助和獲得了什麼東西都會說謝謝。這是一種很隨意就表達出來的,沒有很刻意的。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感覺到了更多人間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