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历史提问官——不死太


戚夫人,一没朝臣支持,二没外戚撑腰,自己的父亲戚鳃虽然掌管京师北军,但那是刘邦死的前一年才调任的,无任何根基,戚夫人在没有自己势力的情况下,办的却是历代统治者都很忌讳的“废长立幼”的事儿,有点异想天开,觉得赢得了一个男人,就赢得了天下。

图为汉高祖刘邦画像。

殊不知,刘邦是个标准的“惧内”型男人,在对外的战争、政权杀伐果断,但回到家里,面对妻儿老小,就素手无策了,当年的白登之围,谈的条件是嫁自己女儿给匈奴,回到家,结果吕后不干,只能随便找个姑娘代替出嫁,想换皇后,吕后一哭二闹三上吊,作罢,想换太子,又引起了公愤,不了了之,刘邦曾跟戚夫人说“吕后真而主矣”,劝她不要和吕后争,结果不听。

图为吕后故里的吕后庙。

夺嫡风波告一段落后,刘邦身体每况愈下,对于身后事作了较全面的安排,首先他认可了太子是吕后所生的刘盈,对于下一任皇位的稳固,吕后是最佳看护者,不但不能杀掉,还要给予最大的权利,如果太子是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的话,那杀掉吕后一族才有可能,但太子不是刘如意,能够给于这对母子的,只能是尽可能一系列的安排,来保全母子的安危。

刘恒即位后,建庙纪念戚夫人,称为“戚姬寺”,图为戚姬寺遗址。

先安排忠贞耿直的大臣周昌,为赵王刘如意封国的相国,来辅佐、保护刘如意,再封戚夫人父亲戚鳃为临辕侯,掌管京师北军,也就是拱卫长安城的禁卫军,外有周昌保护刘如意,内有戚鳃保护戚夫人,结果事与愿违,刘邦死后,吕后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戚夫人母子的保护者,借故调周昌到长安城述职,间隙派人毒死刘如意,换掉戚鳃北军统领,将其赶到封国,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惨死。


图文绘历史


旭哥以《史记》中的一个故事,作为回答题主问题的引子。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卢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史记》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邦病重,有人进谗言说,陛下百年之后,樊哙就会诛杀戚夫人、刘如意,刘邦大怒,立即派陈平、周勃前去诛杀樊哙。

樊哙是谁?

●刘邦的铁杆支持者,从沛县起事时,就追随刘邦左右,忠心耿耿;

●刘邦的救命恩人,鸿门宴上形势危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刘邦的连襟,樊哙的老婆吕媭,是吕后的妹妹;

就是这样亲密的关系,刘邦听到樊哙要杀戚夫人母子后,根本不去辨别真伪,直接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可见,戚夫人母子的安危在刘邦的心里,有极其重要的分量。

刘邦知不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母子的命运?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患难与共的夫妻,刘邦太了解吕后的性格和手段了。

哪为何刘邦不处死吕后,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旭哥将从刘邦不杀吕后的原因、戚夫人母子的结局、以及谁该为戚夫人母子的悲剧负责任,三个方面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

旭哥认为,刘邦既杀不了吕后,也不能杀吕后,原因有二;

其一,吕后身上的双重标签,患难夫妻、有功之臣;

刘邦能娶吕后,从当时双方的条件来看,刘邦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

刘邦已经是四十多岁的大叔了,一事无成,还在外头和一个寡妇有了一个私生子,名声也十分的不好。而当时的吕家,可以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更何况吕后正值青春年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白富美嫁了一个糟老头子。

而后,刘邦起事后,吕后既要照顾刘邦的老父亲,还要养育两个年幼的孩子,后来又在项羽那里吃了几年的牢饭,可谓尝尽人间心酸。

对于这样的媳妇,刘邦发达后,能不好好对待吗!

《史记》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也就是说,吕后在刘邦打天下和坐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功劳巨大,要不然司马迁也不会用“佐高祖定天下”这样极具分量的词了,可见吕后也是大汉王朝建立的功勋之臣。

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围绕吕后也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集团,像萧何、陈平、张良、樊哙、吕后的兄弟们,都是支持吕后母子的,甚至连刘邦一直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吕后都能请来为刘盈壮声势。

所以,刘邦就是想杀吕后,也得掂量一下,由此带来的后果能不能承担,能不能杀的了吕后。

其二,太子刘盈懦弱,需要吕后扶持,这是国之根本;

通常来讲,开国之君都是强势之人,而守成之君多是仁义之主,但也有一个矛盾,如果二代君主太过柔弱,面对一帮开国功臣,能不能压得住场面,能不能守住江山,是有很大疑问的,毕竟开国的功臣,个个都是乱世的枭雄。

太子刘盈恰恰就是一位过于懦弱的储君,这也是刘邦三番五次的想废刘盈立刘如意的原因,既然废太子之事不可行,那就得为刘盈以后能坐稳江山找到依靠。

这个人便是吕后,吕后要能力有能力,要手段有手段,最主要的是吕后是刘盈的亲生母亲,一定会鼎力扶持自己的儿子。

所以,吕后是刘盈以后坐稳天下最主要的依靠,刘邦怎么会杀吕后呢!

想必晚年的刘邦一定十分的痛苦,一边是刘姓江山的安危,一边是自己十分喜爱的戚夫人母子,刘邦不得不做出取舍。

但戚夫人母子和刘姓江山相比,分量还是太轻了。

<strong>

戚夫人母子的悲惨结局

刘邦死后,吕后便迫不及待的对戚夫人母子动手了。

首先将下令将戚夫人幽禁在永巷,剃去头发,颈束铁圈,穿上囚徒的红衣,让她舂米做苦役。

戚夫人舂米时,不时吟唱着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一旦想收拾一个人,理由总是能找到的,吕后以戚夫人想依靠儿子刘如意来报复自己为理由,派人召赵王刘如意进京,用毒酒将刘如意毒死在未央宫,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而后,吕后派人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剜掉眼珠,熏聋耳朵,喝下哑药,把她扔在窟室裹,做成“人彘”。

就这样,吕后用前所未有的恶毒方式杀害了戚夫人母子

谁该为戚夫人母子的悲剧负责任

戚夫人母子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刽子手吕后吗?还是戚夫人自己作死呢?

其实刘邦才最应该为戚夫人母子悲剧负责人。

正是刘邦常说,刘盈伟人柔弱,不像自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聪明果敢,最像自己。

母以子为贵,刘邦的这些话给戚夫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喜欢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加之刘邦非常宠爱自己,所以完全有可能让刘如意取代刘盈的太子之位。

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的前程搏上一 搏,无可厚非,所以戚夫人开始经常给刘邦吹耳边风,废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和戚夫人完全低估了吕后母子的能量,三番五次欲废太子,都没能成功。

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将戚夫人母子直接推到了吕后的对立面,当一个人成为了吕后的敌人,结局就只能有一个。

所以说,刘邦才是戚夫人母子悲剧下场的最大责任人。


结语:

有一道著名的选择题,“要江山,还是要美人”,流传了几千年的选择题,实际上答案永远只有一个,有了江山,还怕没有美人吗!

所以,和刘姓江山比起来,戚夫人母子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戚夫人母子死的冤枉吗,当然冤;戚夫人会后悔吗,未必,因为争夺帝王之位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赌局,不成功便成仁,从选择迈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起,便无怨无悔。



长安旭哥


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继承皇位,就是汉惠帝。由于惠帝年纪尚小,性格柔弱,身为皇太后的吕雉实际掌握了朝廷大权。吕后当权后,将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女人戚姬,制成“人彘”,摧残至死,悲惨之极。同时,还将戚姬年幼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从封地赵国召至京城长安,将其毒死,手段极其残忍。于是,世人就有了这个疑问,刘邦生前为什么不处死吕雉,来保障戚姬母子的安全呢?其实刘邦不是不想,只是很难做到。

吕雉是巩固大汉皇权的需要

刘邦的大汉王朝建立时间不长,还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外部环境,匈奴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犯境,刘邦生前虽然亲自带领大军前往征讨,想一举打败匈奴,却不料反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点全军覆灭。内部环境,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一帮功臣悍将,都在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举起反旗夺取刘氏的江山。刘邦生前虽然不断地在剪除异姓诸王,先是楚王韩信,再是赵国丞相陈希,后来又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最后连刘邦最亲近信任的卢绾也反了。

太子刘盈,在刘邦看来,一点也不像自己,性格柔弱、不堪大任,实在是不放心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汉江山交付给他,但又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吕雉英明果决、性格刚强、颇有政治智慧,太子继位正需要吕雉这样一位皇太后的扶持。有人也许会问,刘邦的大臣中不是还有张良、萧何、曹参、陈平等忠贞之士吗?不可以任命辅政大臣吗?在刘邦眼里,其实他是谁都信不过,曾经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后来又大肆封王刘氏宗亲,不断征讨几个异姓王,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刘邦看来,功臣悍将都不可信,太子也驾驭不了,吕雉是太子生母,虽有可能干政,但终究不会改朝换代,不会夺了自己的刘姓江山。

吕雉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吕雉在刘邦还没有起事时就嫁了他,特别是在刘邦晚年,常常是刘邦在外征战讨伐,吕雉在大本营留守主持大局。因此,吕雉与刘邦的一帮员老大臣如张良、萧何、曹参、卢绾等人都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吕氏的兄弟子侄,常年在刘邦军担任重要职务,樊哙、审食其等一帮文臣武将又与吕氏一族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再加上吕雉非比常人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在她身边凝聚了一大批忠心的人员。总体来说,就是在大汉的朝堂之上,吕雉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也是刘邦的政治盟友,贸然杀了吕雉,必将引起政局的动荡,这是晚年的刘邦不愿看到也很难做到的事情。

吕雉劳苦功高没有诛杀的理由

刘邦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诛杀皇后特别是太子的生母,是需要一个在众人面前说得过去的理由的。吕雉自嫁给刘邦以来,一直忠心辅助刘邦成就大业。早年时,独自一人在老家,帮助刘邦照顾一家老小,为刘邦除去后顾之忧;楚汉相争时,又被项羽掠至军中,沦为囚徒人质达三年之久,始终没有背叛刘邦;后期与萧何等人留守后方,管理朝政,井然有序,没有任何失误;最后几年帮助刘邦,设计诛杀了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为巩固大汉的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吕雉在刘邦去世之前,劳苦功高,没有任何过失,刘邦诛杀吕雉实在找不到任何借口。

刘邦对吕雉怀有愧疚之情

刘邦总是以一副流氓痞子的形像示人,其实其本性还是善良的,对吕雉始终怀有愧疚之意,终究下不了杀手。吕雉出身于大户人家,下嫁给刘邦时,刘邦还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一事无成,而吕雉却没有丝毫嫌弃之情,对刘邦一心一意,帮助刘邦打理一家老小的生计。刘邦常年在外地东征西讨,吕雉独自一人为他撑起一个家,让刘邦没有后顾之忧。刘邦打下天下之后,吕雉已经年老色衰,常人处于冷宫之中。站在刘邦的角度,对吕雉虽然没有了浓烈的男女之情,但多年的夫妻情份仍在,常情的亲情仍浓,特别到了晚年的刘邦,又很看重这份亲情,这也决定了刘邦不可能对吕雉痛下杀手。

刘邦无法预测身后事

虽然刘邦已经预感到,在他死后吕雉可能对戚姬母子不利,但他也认为自己已经做好充分的应对工作,自信不会有大的问题。刘邦在临死前,命令陈平和周勃去军中诛杀吕雉的妹夫樊哙,断吕氏的臂膀并以此来警示吕雉;选定了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王刘如意的氶相,来负责保护赵王刘如意与戚姬;断定后继之君刘盈虽然性格羸弱,但同时也心地纯良,绝不会做出伤害戚姬母子的事情来,也一定可以保护戚姬母子的周全。


综上所述种种因素,刘邦在生前是不可能诛杀吕雉的!


晨风晓月趣历史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原配夫人吕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刘邦在建国的过程中,吕后被俘两年,回来后刘邦的身边已经多个一个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和一个刘邦宠爱的儿子刘如意。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吕后对这个戚夫人恨之入骨,刘邦却非常宠爱她,还想要将刘盈的太子之位给刘如意,这更是吕后的心结,因此吕后和戚夫人一向不和,甚至公开谋害戚夫人。

吕后的行径不仅如此,在刘邦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吕后联合樊哙设计杀了韩信。都知道,韩信是刘邦的盟友,没有韩信刘邦是不可能获得大汉江山的。刘邦得知韩信死后“又惊又喜”,惊的是吕后竟然能将韩信杀死,看来吕后的实力不容小觑,喜的是韩信终于死了。

刘邦意识到吕后的权利越来越大,吕氏集团也有可能对大汉造成威胁,但是为什么不杀她呢?

原来吕后在刘邦还是泗水亭长的时候,就嫁给了刘邦,当时的刘邦一无所有,可以说两个人是创业的患难夫妻,虽然刘邦比较宠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太子刘盈也并没有什么过错。

在整个政治生涯中,刘邦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的杀伐决断是一般人不能小觑的。他清楚的知道谁是敌,谁是友,谁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威胁。左右分析开来,吕后再厉害,不择手段也好,凶狠也好,说到底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做皇帝,为的都是大汉江山。纵观整个局面,虽然吕后的行径让刘邦不耻,但不至于到杀她的地步。

而对自己江山造成最大威胁的,肯定是最初跟自己打江山的那邦老臣,他们手握重兵,且威望极高,一个谋反,汉朝可能会改姓也不尽然。最终,刘邦还是没有对吕后下狠手。


匹诺曹jun


皇后是国母,废立皇后是国事而非皇帝家事。且不用说处死皇后,历史上废立皇后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唐朝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搞得朝野动荡;英格兰的亨利八世废后花了许多年,弄得举国宗教改革一片混乱。所以,废后甚至杀后是非常劳神劳力的政治事件,后位尤其是权势极大的皇后,轻易动不得的。

吕后嫁给刘邦的时候还是十里八县闻名的大家闺秀,而刘邦则是个泗水亭长,在邻里看这么个下等无赖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小姐实在是天上掉馅饼,刘邦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刘邦在外征战期间风流韵事不断,吕后则在家伺候公公孩子,在战乱和贫苦中照顾刘邦的一家子人。后来刘邦的这一家妻儿老小被项羽俘获,过了几年牛马不如的囚徒生活,几乎送掉性命。这要换成普通女人,早就受不了这样的丈夫一走了之了。想吕雉乃一大小姐出身,遵循父命跟了刘邦这无赖后未曾过一天好日子,整日担惊受怕受苦受难,还要忍受刘邦的见异思迁。但吕后在刘邦发迹前就跟了他,受了很多罪,这一点刘邦的朝臣们是看在眼里的。
吕后是沛县人,在刘邦朝臣中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相比之下那戚夫人只是个外来者,从没赢得朝臣的爱戴和拥护。正是因为如此,吕雉的皇后之位非常稳固,戚夫人只是姬妾而已。刘邦再宠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但是废立太子比废立皇后还恐怖,刘邦虽是皇帝,但不能一手遮天废掉吕后之子刘盈的太子位,只能放弃刘如意。

废后都是做梦,何况杀后呢?
吕雉受朝臣爱戴,是刘邦重要的政治盟友,在这里,夫妻关系倒是没剩多少。功成名就的刘邦喜欢年轻美女,男女之事不再待见吕后【吕雉亦如此,否则不会有审食其】,但是在国家大事上,刘邦不能没有吕后。治国方面,戚夫人没有半点发言权,她也没有多少政治头脑。即便吕后死了,戚夫人也难堪后位。
吕后杀韩信、剁彭越,足见其手腕厉害,是个阴险有决断的人。她对于刘邦来说是个重要的膀臂而非一个暖被窝的女人,杀死吕后对刘邦绝对是弊大于利。
我想刘邦自己的内心深处,非常惧怕吕雉这个女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虽然没有皇帝头衔,但是却是真正的第一位女皇。这样的女人,上千年才冒出来一个就成了刘邦的老婆。中国帝王那么多,刘邦也并没有比其他著名皇帝多出更多的手段和才能,所以这对政治夫妻之间的博弈,吕后还是要更厉害些,刘邦既不敢也没有能力杀死吕后。

欢迎关注知乎‘雲绯’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雲绯


刘邦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

吕后即吕雉,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刘邦虽然喜欢戚美人,也了解吕后的心狠手辣,但刘邦从政治上考虑,始终没有将吕后处死来保全戚姬母子。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此事。

一、刘邦没有理由处死结发妻

吕雉,即后来的吕后,他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刘邦在成就一番事业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整天东游西逛,游手好闲,还偶尔干干耍流氓的勾当。而吕雉为刘家勤勤恳恳、日夜操劳、无怨无悔。即便后来刘邦因私放囚犯,而躲进了芒砀山,自己被关进了大牢,受尽了屈辱,吕后也始终没叫一声苦,仍然为自己的男人在撑腰,体贴他、关心他,还处处维护他。不得不说,吕太公教育得好,吕后也是重情重义、好妻子、贤内助。

刘邦后来当上了汉中王,还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但却把自己的糟糠之妻抛之脑后,直到自己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的时候,才想起自己的苦难妻子,然而这个时候,妻子和刘太公早已被项羽给掳了去,这一掳就是三年。沧海桑田,等到荥阳和谈的时候,虽然吕雉被放回来了,可是我们的刘邦已经美女如云,这其中就有才貌双全的戚姬、戚美人。也许吕后此时已经感叹岁月蹉跎、物是人非。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可自己的丈夫已经另有新欢,自己已经年逾四十、人老珠黄,可人家俨然出水芙蓉、纤瘦玉腰。也许吕后会想,好在刘邦没有赶走自己,自己还有一双儿女,幸福生活靠谁也不行,只能靠自己。

后来,吕后用自己的手段,处死了异姓王,韩信、彭越都是死于吕后之手。她替刘邦干了刘邦不愿意干又想去干的事情,也替汉家天下除去了威胁。

种种经历,让我们的吕后变得通性,更加识大体、顾大局,所以此时此刻,刘邦也没有充足理由将吕后杀死。

二、出于政治考虑不会处死吕后

如果说吕后的遭遇让刘邦不忍下手,那么吕家的势力,更让刘邦不会对吕后轻易下手。这一点是刘邦不会处死吕后的关键因素。

刘邦灭六国、败项羽之后,建立大汉王朝。此时庙堂上有三股力量相互制衡,分别是刘家势力(本家)、吕家势力(外戚)、功臣集团(开国重臣)。学习中国历史我们知道,开国君主都有弑杀开国老臣的旧习,一来他们对皇帝知根知底、了若指掌,二来怕他们叛乱犯上。刘邦心里肯定也有自己的盘算,国之重臣肯定不如吕氏姻亲,姻亲肯定不如自己家人。所以,为了平衡三者之间的政治利益关系,刘邦也不会轻易将吕后处死,否则势必失衡。

还有一点,众所周知,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吕家就很有势力,吕泽、吕释兄弟俩也对刘家天下立下赫赫战功,论人脉和资历,对大汉王朝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外戚的势力,刘邦不能也可以说不敢随便将吕后处死,要知道,当时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是刘储、吕储,之前都是一种“乡情”,刘邦迫于舆论压力,也不可能为了戚姬而随便将吕后处死。

三、历史与江山

自古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汉高祖刘邦的政治统治,是一场权力的制衡与博弈。在王室内部注定了一场腥风血雨。有时候,权力争斗不单单是一朝天子只身能左右得了的。

也许在吕后回到刘邦身边的那一刻起,吕后已经将尘世的恩怨情仇看得风轻云淡。历史也好、江山也罢,都不如自己手中的权力和眼里的万人之上。所以,她在丈夫刘邦死后,对记恨的戚姬采取了极端的报复手段,对她制造了丧失人伦的“人彘事件”。虽然自己在15年后也撒手人寰,但也许她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亲骨肉刘盈扶上龙椅,其他的早已过眼云烟。

(对于刘邦不杀吕后这件事,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山城小哲


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一开始都是心存疑问的,如果你仔细的深入探究,就会发现,换做你是刘邦,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会以杀吕后的方式来保障戚姬母子的安全,最多会以其它的形式来保护她们母子的安全,至于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刘邦没有时间考虑了。

为什么这样说哪?我们从刘邦后期主要势力强弱构成和维护刘氏统治这一最终目标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主导力量,自然是刘邦一系

做为汉家江山的拥有者,西汉初期刘氏皇族的力量自然是最强大的,除了京城的势力,就是分封在各地的刘姓诸侯王了,他们构成了刘氏政权的最主要力量,是整个汉室的主导者。

对他们来说,谁上台都是刘家人,选择不是问题。

二、吕后一系

作为外戚后族,吕后一系的力量是仅此于刘氏势力的存在,尤其的吕后,是跟随刘邦起家打天下的重要参与者,在文臣武将中同样积累了巨大的政治威信,同时具有非常的权力手腕,刘邦就是借她的手解决了不少对刘氏统治具有潜在威胁的异姓王和其他势力的。

对吕氏来说,是刘盈上台还是刘如意上台,意义绝对不一样,他们会全力以赴,把刘盈扶上去,尤其是吕后,在立储问题上对戚姬是恨之入骨的。

三、朝堂上那些大臣们组成的势力

这股势力也同样不能小觑,虽然他们并不是皇亲国戚,但是构成朝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刘邦的决策。

对戚姬来说,这些大臣可不是她的后援,而是刘盈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是反对废长立幼的,因为这不符合礼制。

四、戚姬一系

由于出身问题,戚姬一系并没有可以依靠的强大外戚势力,除了刘邦安排的汾阴侯周昌,但周昌并不是戚姬一系,仅仅是刘邦让他照看戚姬母子而已,另外就是掌管京师北军、戚姬的父亲戚鳃,可谓势单力薄,在是否另立刘如意为太子,他们是插不上话的,只能是戚姬在刘邦那里吹枕边风。

五、刘邦为什么不以杀吕后的方式保护戚姬

1、我们根据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如果刘邦立了刘如意为太子,面对朝堂的反对与吕后家族的反扑,戚姬一系是毫无反手之力的,刘邦不能保证身后刘如意可以顺位。

2、刘邦与吕后的个人感情与吕后的影响力,虽然戚姬年轻漂亮、能歌善舞,但在政治上没有靠山、而其本身没有多高的政治头脑和手段,在朝堂和军队没有影响力。

毕竟吕后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过来的,在立储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错,保护自己的儿子上台,也是人之常情,再说,吕后的儿子不也是刘邦的儿子吗?虽然性格软弱些。

而且,从刘邦与吕后的个人情感上来说,因为立储矛盾杀了吕后不但于心不忍,也难以服众。

3、刘邦因为征服英布之战负伤,不久就病死,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周密安排戚姬母子的安全保障。

基于以上的分析,刘邦是不能以处死吕后的方式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的。刘邦死后,刘盈上台,戚姬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飞花逐月大帝


手心手背都是肉,刘邦也舍不得啊

戚姬幸运,却也悲惨。说她幸运,那是因为她出生显贵,有着充足的时间和钱财提升自己,于是她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跳舞甚至学会了围棋,她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女性围棋手。正是因为她的多才多艺,刘邦爱上了她,她也因此成为了皇妃

戚夫人又是不幸的,因为她遇见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有了夫人,而且是个狠人吕雉。刘邦在位时期吕雉年老体衰,争不过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因此只能隐忍,于是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残忍的报复,把戚夫人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然后扔到厕所里成为生不如死的人彘,这是戚夫人最大的不幸

刘邦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障戚姬母子安全?那么吕雉死后,谁又来保证刘盈的安全呢?

先不说吕雉可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夫人,刘邦还没得到天下的时候,吕雉愿意下嫁给他陪他一点一点的夺取天下,这可不是一般的情分,刘邦晚期实际上吕雉和太子刘盈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刘邦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王朝的稳定都不可能再出手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可谓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人。因为她在汉高祖刘邦死后,被当时掌权的吕太后给害得非常的惨,不仅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被害死,自己也被折磨得非常的惨。

虽然刘邦在身前做了一些布置来保护她们母子,但那些布置对于吕后来说并不难对付,以后并没有费多少功夫就把刘邦的布置给解决了,戚夫人母子的惨剧自然就不可避免了。也许有人认为刘邦为什么不把吕后杀死,这样就可以保全她们母子,杀掉吕后确实是让他们母子安全最好的办法,但是以刘邦当时的地位是不可能那么干的。

因为吕后本身拥有强大的实力,并不简简单单是刘邦的皇后。因为刘邦是沛县人,所以他的家底都是以丰沛集团为主,而这些人中吕后拥有着相当强大的号召力和实力。如果真的刘邦要一意孤行把吕后杀掉的话,也许他确实可以做到,但绝对会是他的执政班底出现大的分裂,最终在他死后导致汉朝的衰微和灭亡也说不定。

而且大家只看到为了保全戚夫人母子,把吕后杀掉就可以了,但是杀掉了吕后又怎么办呢。因为当时有实力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吕后好歹是太子的母亲,她可以全心全意来保全太子当皇帝的汉朝。但吕后死了之后,那些强大实力的诸侯就没有人可以制约了,他们就会群起来反抗汉朝,而太子暗弱,根本就对付不了这些强势人物,到时候汉朝说不定就短命而亡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吕雉跟随比她大十多岁的穷屌丝刘邦混日子时,尝尽了酷甜苦辣!刘邦从刘亭长开始到成为汉高祖止,吕雉与刘邦共同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所以,刘邦非常了解吕雉。吕雉为刘邦稳固地位,敢作敢当,灭了韩信和彭越。吕雉为他刘邦也能忍辱负重,作了二十八个月的楚囚,无怨无悔。她肚子也争气,为刘邦生下了太子刘盈与鲁元公主!刘邦找不到这个强悍老婆的多少茬。



革命成功后,吕雉才变得冷血残忍、果敢坚决、处乱不惊!这是特殊的经历造成的,刘邦了然于心。

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刘邦说“刘盈仁弱,不类我,如意类我。”,刘邦认为太子刘盈性格怯懦,不一定守得住江山!而刘如意像自己,能做皇帝。似乎了戚夫人,刘邦说了违心的话!

其实不然,刘邦为政算是明君了,他戎马一生,阅人无数。他的过人之处在于知人善任,也能广纳谏言。他把天下当家来经营,不会因为自己好色而放弃原则。他打下天下真不容易,岂能因宠爱戚姫,而把天下交付给不不称职的人?如果如意不是材料,刘邦是断然不会动废旧立新的念头的。



吕雉被逼无奈,问计改良,请来“商山四皓”为儿子刘盈站台。刘邦耳濡目染四位老者的言行后,心知大势已去,才泯灭了换储君的想法。他懂,太子羽冀已丰,才告诉戚夫人不要再折腾了。

刘邦看到了未来,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和妃子结果已料定,能拯救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杀掉吕后。刘盈仁弱,吕后是皇后,自己死后,大权一定会在吕后手里,外戚专政的局面不可避免,这是可以杀死吕后的理由。

既然如此,刘邦为什么不杀吕后呢?刘邦和吕后的夫妻感情笃深,曾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是结发之情,是战友之情,但这不是身为帝王的刘邦不杀皇后的理由。



1.刘邦明白:以戚夫人的个性,肯定不甘心,会制造点摩擦,甚至反扑,但她绝非吕后的对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要汉家江山稳定,必须除掉一个。最后必然是吕后除掉戚夫人,灭掉刘如意一党。

吕后能做到!所以,刘邦遗嘱有安汉定刘者必勃也一说!吕雉也懂,所以,她生前尽管不遗余力地为吕氏子弟加官进爵,但自己没称帝,也极力让吕氏握实权,不图实各。


2.当时,大汉江山并未稳定。中原地区隐患未尽,北蛮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稍有不慎,大汉江山将有倾覆的危险。

但纵使自己驾崩后,各地刘姓王发生叛乱,北夷敢来犯边,有吕雉在,天就塌不下。她有威望、谋略和魄力,更为重要的是她足够狠。

刘邦还知道,自己在,开国元老服气,刘邦不在了,刘姓皇族与元老将被架空,这有个过渡期!吕雉能完成这个过渡期。

所以,刘邦没杀吕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