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與文壇泰斗

導語:莎士比亞是一個時代的最好的代言人,他的名字與文藝復興的輝煌時代、人文主義的傳奇思潮有著千絲萬縷、無法割捨的聯繫。作為文學宗師與戲劇屆的開山鼻祖,他筆下創造的無數經典之作蜚聲中外,無數學者願窮盡畢生精力去探索,去接近;無數文人墨客亦以他為導師,對莎翁其人其作有著太多的憧憬與嚮往。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與文壇泰斗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劇作家莎士比亞

本文將從莎士比亞所處的時代背景——文藝復興時期出發,闡明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思潮對其創作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而對其創作主題、人物形象等進行分析,使讀者能夠對這位傳奇偉人的

文藝復興究竟對莎士比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儘管很多人認為莎士比亞是一個獨立的、對當時的社會有著自己獨特看法的天才,不可否認他仍然有著那個特定時代——伊麗莎白女王統治下的英國的鮮明特點;那是一個激烈變革的社會,各種或先進或保守的思潮交織更迭,文學與戲劇的創作攀上高峰。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與文壇泰斗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

簡而言之,文藝復興實質上就是歐洲人打破宗教與神學的枷鎖,從中世紀的戒律清規中解放出來的過程。中世紀時期佔據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宣揚上帝的絕對權力,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們大多並未放棄宗教信仰本身——實際上莎士比亞本人也是一位天主教信奉者,他們轉而將思考的焦點放在"人類與上帝"的關係本身上。

這個問題的思考則引發了原有社會階級秩序的巨大變化,對人文主義的思考使得藝術家、作家和哲學家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們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探索周圍的世俗世界,開始從更加註重以人為中心的古希臘羅馬著作中尋找創作的靈感來源。

文藝復興在英國開始的時間相較於歐洲大陸稍晚,而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恰恰是文藝復興在英國達到頂峰的時期,他也是最早將文藝復興的核心價值觀帶進劇院的劇作家之一。文藝復興對他戲劇創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將傳統的、過於簡單化的、只有兩面性的人物變得更為複雜、更為立體鮮明。他所創作的人物形象通常有著複雜的心理活動,《哈姆雷特》中猶豫不決而鬱鬱寡歡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與文壇泰斗

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

相對於階級固化的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社會階級的劇烈變化與動盪使莎士比亞對各個階層的代表人物進行詳細描寫敘述成為可能,例如,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國王,在莎翁筆下也可能有著致命的弱點,犯後果嚴重的錯誤,李爾王和麥克白就是這樣的象徵。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與文壇泰斗

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

莎士比亞在創作時,充分利用了古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與相關知識,而這些文本在中世紀時期是天主教會明令禁止傳播的。

莎士比亞怎樣影響了文藝復興?

莎士比亞對文藝復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對英語語言本身的貢獻以及用創作文學人物形象的方式進一步深化人文主義概念與運動上。

在莎士比亞時代到來之前,儘管英語這種語言一直被廣泛使用,卻也僅僅是平民之間相互交流的語言工具罷了,詞彙量、文化內涵與表意程度遠遠不及曾經的希臘語和羅馬語。莎士比亞在寫作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英語詞彙及習語,使得英語的表意功能更加豐富完善,可以達到文學與藝術創作的基本要求。

此外,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與代表人物形象登上了英國劇院的舞臺,他們所含有的人文主義精神、豐富的情感與思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宣揚與傳播。

愛與真情:莎翁筆下永恆追求的主題

"愛"這一主題在莎士比亞的許多作品中反覆出現,儘管在不同的作品中,"愛"這一相對寬泛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具體呈現形式。這位偉大的作家筆下翻湧著宮廷之愛、不求回報之愛、慈悲憐憫之愛以及男女之愛等等。

在莎士比亞的時代,同人物形象塑造一樣,文學中對愛的描述通常只是二維的、非黑即白的描述;而莎士比亞作品中的愛卻是複雜的人性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是人類既完美又不完美的天性。

在他的代表作品中,莎士比亞的愛是質樸的、本真的,卻時常讓人感到不安的存在。下文以其著名劇作為例,具體分析愛不同的表現方式:

《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無疑是一出流傳千古的愛情佳話,也是莎士比亞以男女之情、世家情仇為主線創作的戲劇。在羅密歐遇到朱麗葉之前,他不過是一個渴望體驗愛情的、未經世事的熱血青年,而朱麗葉也只是迫於家族壓力與帕里斯有過傳統的婚約罷了。他們彼此之間的才是充滿激情的愛;然而,莎士比亞給予二人的年齡設定又使得這份年少的愛充滿了不確定性與不成熟感,似乎沒有愛情是完美的、無憾的。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與文壇泰斗

《羅密歐與朱麗葉》劇照

《皆大歡喜》

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收場不同,《皆大歡喜》是一篇愛情喜劇。在這部作品中,莎士比亞向讀者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愛:典雅高貴、彬彬有禮的"宮廷之愛"(courtly love)與熱烈奔放、遵從本心的肉慾之愛(sexual love)。從書中的描寫來看,莎士比亞似乎更傾向於後者,認為後者才是更加現實可行的、更加容易得到的。此外,莎士比亞同樣將這兩種愛情與社會階級聯繫在了一起:"宮廷之愛"似乎是貴族的特權,是地位崇高、受人敬仰的騎士階層對貴婦人的追求,而"肉慾之愛"則是屬於社會地位較低的下層階級。

結束語: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可謂是"於方寸之間,演盡世態百相、人情冷暖",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可讀性、強烈的人文氣息與持久的精神價值。他對各個階層人物的描寫細緻入微,而這些人物所經歷的悲歡、所面臨的矛盾,也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永恆值得思索的現實問題。

莎士比亞是一面鏡子,思維跨越時空,映射出英國社會發展面貌的點點滴滴;他是一支畫筆,以無盡的詩意與天才般的創作演繹歷史風雲變幻,揮手一畫便是一個惟妙惟肖的文學世界;他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包羅萬象、氣勢恢宏卻又不失精妙,其中意味層出不窮,令讀者感慨萬千,心潮起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