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核心資產是否強者恆強 精選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核心資產是否強者恆強 精選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2020年疫情“黑天鵝”對消費服務領域構成了巨大的衝擊,但與此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消費服務的商業生態轉變。本次會議,國君大消費團隊/宏觀/策略/交運就消費服務領域的焦點問題為您做出最新解讀:

1)如何評估疫情帶來的衝擊影響,受挫領域何時能夠逆境反轉?

2)疫情如何改變商業生態,如何精選變革推動的細分投資機會?

3)核心資產是否強者恆強,能否化“危”為“機”?

會議主講:宏觀花長春、策略嶽小博、零售/飲料訾猛、交運鄭武、社服劉越男、紡織服裝郝帥、家電範楊、汽車吳曉飛、輕工穆方舟、傳媒陳筱、農業鍾凱鋒。

策略觀點

【國君策略團隊:李少君/嶽小博】

策略方面,分別從市場整體、針對消費服務類別兩個主要方面,與各位朋友分享一下觀點:

一、從市場整體層面來說

判斷一:當前的一個核心變量是風險偏好處於提升狀態之中。我們認為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是主要矛盾,關於這一點或許有朋友持有不同的觀點;這裡說一說我們的判斷依據:1)數據可以直接觀察到兩融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的百分比,在春節後第一週雖有明顯下降,但很快就回升至當前10.5%左右的較高水平——與去年年底的水平相當,也達到了2017-18年初經濟與市場都很景氣時段的水平——這是數據層面的直接觀察。

2)宏觀組也講到,流動性寬鬆是一個主要基調:寬鬆的現狀,以及市場依然期待流動性全年有進一步寬鬆的可能,再加上疫情爆發之後,原本擔憂的通脹預期讓位於經濟託底預期,使得流動性寬鬆的限制條件得到了一定的解除——這對醞釀風險偏好提升構成了基本條件。

3)當前交易結構階段性推助風險偏好提升。疫情爆發、並被全社會廣泛討論發生在不能交易的春節期間,而在節後前幾個交易日以一個非常極端的形式快速完成籌碼交換。節後第一天上證綜指跌7.7%,第二天判處下跌尾盤收漲並放量——交易特徵在於最悲觀的人集中交易完成,偏悲觀的人缺乏交易的合理價格,而樂觀的人持續進場,帶動股價穩步回升。此外,我們也觀察到,眾多個人投資者在疫情期間參與A股投資——這些也構成了風險偏好提升的交易結構基礎。

4)此外,政策催化。包括再融資新政出臺,以及政府對科技成長的政策支持環境始終在很強的狀態,均有助於推升受益風險偏好改善的彈性成長品種形成向上的動能。

所以,當前從市場狀態來看,核心矛盾在於風險偏好的提升,相關投資思路集中於科技、強題材、和受益再融資放鬆的相關標的之上。在這個階段,我們的推薦思路依然聚焦於偏科技類與高景氣的領域,如新能源汽車、5G、遊戲、計算機、半導體等。

判斷二:我們把視角放得更長一些,思考後續投資思路的幾種可能。

第一類,市場優先追捧,當前正在發生的,“優選受益於疫情”的相關領域。這條主線包括因為疫情帶來的消費行為變化、商業運行模式變化、行業自身基本面與疫情相關度較低的領域。例如電子、新能源、醫藥、在線教育、遊戲、大型商超等。自身行業的高景氣,加之受益疫情或者與疫情低相關度,獲得了市場的追捧,甚至形成了一定的“抱團”以規避受損領域。

第二類,隨著後疫情時代逐漸到來,主要觀察點為3月中下旬疫情的發展狀況與全社會復工的狀況,未來基建相關鏈條需求集中釋放、與消費服務類板塊逆境反轉,很可能同樣帶來良好的投資機會。這類思路的關鍵在於等待確定性提升,是逆向交易的思路。

第三類,從更長一些的時間來看,應該要注意到疫情是一次重點的供給側衝擊事件,疫情帶來的行業結構、業態變革的角度去思考,尤其是核心資產這這類變化之中競爭優勢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二、結合我們本次會議,針對大消費與服務領域:

我們與大消費團隊、鄭武老師交運團隊都進行了溝通。主要關注點:1)遭遇困境的“重災”板塊,到底衝擊有多大,何時能夠有所改善,股價在什麼水平可以認為到了一個風險收益比比較良好的位置;2)大消費服務,裡面有眾多的受益於疫情的領域;3)核心資產問題。對於這些問題,今天會議中行業首席們會給大家做一個詳盡的介紹。我這裡從自上而下的角度做一些相關的補充:

來自 SARS 的基本經驗:1)相關出行、消費活動在疫情爆發期即出現低點,而後持續改善提升,至疫情全面解除基本回升至正常水平;2) 存在一定的需求延後,帶來疫情解除後的數據強反彈特徵。如果 SARS 經驗對於本次新冠疫情具有較高的借鑑意義,這意味著消費服務相關 “重災”板塊基本面的拐點有望於今年 1 季度末出現,從而為“逆境反轉”思路提供基本面支持。

從宏觀數據上來看,疫情過後存在明顯的反彈修復。GDP 數據來看,03 年 SARS 爆發期間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的 GDP 季度同比增速嚴重下滑(前者由 02Q4 的 10.6%下滑至 03Q1 的 6.9%,Q2 進一步下滑至 2.1%;後者由 02Q4 的 13.6%下滑至 03Q1 的 12.3%,Q2 進一步下滑至 9.5%),批發和零售業景氣偏高但同樣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至 03 年 Q3,數據出現了顯著的反彈,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較之 Q2 低點大幅提升 4.9pct,住宿和餐飲提升 10.3pct,批發和零售提升 5.9pct。。。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特徵類似,當年在疫情爆發最為嚴重的 5 月份社零同比增速下滑至 4.3%,而後逐月回升,並於 8 月疫情基本控制並解除的8月份修復至疫情前的增速水平9.9%。從交運客運量、餐飲業收入、 酒店客房出租率、全國旅遊人數等數據來看,疫情過後均實現了較強的復甦。

一個合理的擔憂:2020 年是否會遭遇一個不利的宏觀經濟環境,致使疫情過後的需求修復始終乏力;畢竟,本文中消費服務“重災”板塊同樣具有較高的宏觀經濟敏感性;而且,當前宏觀經濟增速增速與03年情況不同。

我們認為:看疫情後需求服務,更主要取決於GDP季度間“跳升”的程度和幅度,今年疫情較之非典很可能帶來更深的V型。

採用國君宏觀組的分析及測算:疫情影響經濟節奏,不改趨勢,2020 年中國經濟將現深 V 反轉。其中,對於 2020 年實際 GDP 季度同比的測算分別為 3.9%(疫情爆發期)、6.4%、6.6%、6.3%,全年 5.8%;後疫情階段(Q2 與 Q3)季度 GDP 同比增速有望較之 Q1 提升 2.5pct 至 2.7pct…

…考慮到 03 年實際 GDP 季度同比分別為 11.1%、9.1%(疫情爆發期)、 10.0%、10.0%;後疫情階段(03 年 Q3 與 Q4)季度 GDP 同比較之爆發期 Q2 提升 0.9pct…

…那麼,從宏觀經濟修復力度與節奏層面來看,2020 年宏觀經濟需求的支撐與季度性改善甚至強於 2003 年情況;對此,我們傾向於認為前述擔憂無虞。

此外,春節後兩週北上資金的動向值得關注:見下表,我們按照不同機構性質,統計了北上資金在最近兩週內的流入動向,可以發現雖然受到較強的衝擊,但從外資(尤其是偏中長期配置思路的外資銀行資金)來看,加碼消費服務的跡象較為明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跨週期配置的投資價值。

國泰君安:核心資產是否強者恆強 精選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零售/食品飲料觀點

【國君零售/食品飲料團隊:訾猛】

本次疫情各個子行業差異比較明顯,疫情期間居民出行受到影響,很多消費場景消費,整體看:服務型消費影響大於產品型消費;社交型消費品影響大於一般性消費品;可選消費品影響大於必選消費品;線下影響遠大於線上。疫情逐漸消除後,線上復甦速度明顯快於線下,服務業彈性可能更大。從股價角度看,按照疫情受益行業—優先復甦行業—超跌價值行業。

超市及基礎性消費品顯著受益:1)大型超市春節期間增速大幅提升,而且大業態優於小業態,主要受益於居民囤貨,我們預計春節後大部分同店增速都回升至5%以上,收入增速在20%以上,供應鏈優秀的企業增速在40%以上;2)定位於商超渠道的基礎性消費品:速凍食品、肉製品、生鮮、消毒液等防護類增長比較明顯,乳製品、調味品、啤酒有些負面影響,大流通渠道消費品影響比較大。

互聯網成長性行業(化妝品、零食):化妝品和零食典型成長性子行業,處於行業滲透率和人均消費金額都在持續提升階段,尤其是電商、社交電商進一步加速行業滲透率提升。從目前情況來看,線上渠道基本恢復至3-5層,優秀企業恢復至7層以上,恢復速度很快,建議重視!

白酒行業:白酒偏社交消費屬性,疫情影響相對較大,預計疫情影響全年10-15%銷售,一季度收入佔全年1/3,目前經銷商、菸酒店春節前出貨70%以上,主要品牌庫存在1個月左右,但消費者手中庫存沒有消化,疫情好轉後仍需要1個月消化消費者手中庫存。

配置建議:1)短期建議增持必選消費品,重點佈局:永輝超市、伊利股份、安井食品、雙匯發展、三全食品、恆順醋業等;2)線上企業及超跌標的:三隻松鼠、壹網壹創、珀萊雅、丸美股份;3)超跌龍頭標的,從價值主線配置:貴州茅臺、五糧液、今世緣、山西汾酒、絕味食品、海天味業、中炬高新等。

交運觀點

【國君交運團隊:鄭武】

航空與快遞消費的催化劑與疫情影響持續性

當下投資者的關注焦點是復工,但復工之後的焦點也許是需求。交運涉及可選消費的兩個子板塊,分別是航空和快遞。

1、當下的需求水平。航空方面,元宵節後各地對於隔離外來人口的來源地限制,從湖北擴散到全國更多的地區,近日乘機人次只有去年同期的10%。2019年航空乘機人次是2003年的七倍,隨著航空作為可選消費的成長,剛性的差旅需求佔比下降,而自費需求佔比提高。快遞復甦較快,隨著各家快遞公司元宵節後開工,目前我們估計攬貨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的40%+;派件量估計在正常水平的30%左右。

2、航空需求復甦的催化劑與疫情影響持續性。我們預計航空消費復甦的最重要催化劑是大學開學,因為學生是社會最重視保護的群體,大學開學意味著需求將出現急速上升。疫情影響的持續時間方面,考慮到疫情結束後消費者需要經歷心理建設期,

自費旅行將在未來4個月穩步回升,三季度才能恢復正增長。暑期大概率被縮短,暑運客流和票價料將理想。

3、快遞需求復甦的催化劑與疫情影響持續性。浙江是快遞大省,也是勞工輸入大省,但浙江的火車返程率最低。預計快遞復甦的最重要催化劑是義烏電商工業園的復工,時間在未來一兩週。相對航空的“可選消費”屬性而言,快遞需求的剛性更強。預計復工初期會有一個“消費者補庫存”的快遞需求高峰,二季度快遞行業恢復兩位數增長。

4、投資策略——企業分化,投資集中。疫情來臨之後,網絡質量和資產負債表健康度的價值凸顯,企業應對的策略和執行能力都體現出差異。長期而言,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只是小的波折,航空快遞的長期增長前景不會受到任何改變。這次疫情的真正影響,是行業分化的加速。

社服觀點

【國君社服團隊:劉越男】

社服板塊受疫情衝擊是很大的,各個細分都會有影響。下面具體分幾個方面講:

第一是板塊在什麼時候會有業績反轉?

社服板塊最先復甦的就是酒店,疫情一旦得到控制就有復甦跡象,復甦力量也是比較大,因為大部分酒店需求是商旅。其次是餐飲,餐飲不需要旅遊規劃,而且餐飲也有報復性反彈,但力度低於酒店。然後是國內旅遊和出境遊。國內遊恢復所需時間更長,第一是消費者需要心理建設,信心恢復需要時間;其次是因為旅遊需要規劃。最後是出境遊,出境遊除了消費者需求外,還有國家旅遊局對組團遊的放開,同時需要考慮海外簽證的放開進度。免稅行業消費群體跟海南和出境遊需求重疊,所以免稅需求的回暖要看出境遊和國內遊。但是日上和海南都有比較大的折扣力度,很多知名化妝品有6折活動,所以最近銷量很好,庫存已經清除。

第二是改變商業生態的問題:

社服是體驗式消費,疫情對社服模式的影響並不大。儘管會有新的技術支持,但是其實住酒店、旅遊很難別其他方面需求取代。有一個領域是外賣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春節整體是外賣淡季,大部分消費者都回老家了,但是本次疫情是有利於培養外賣習慣的,同時因為不能送到家,其實外賣效率更高。

龍頭公司市佔率是否提升:

社服整個板塊集中度都是很低,除了在線旅遊,但是在線旅遊在海外。從集中度提升空間看,酒店、餐飲、旅行社空間更大一些。酒店因為壁壘更高,不會像旅行社壁壘比較低,後續可能還有反彈。餐飲模式又不一樣,需要多樣性。所以整體看酒店是集中度提高最好的細分。免稅集中度已經很高了,後面還會繼續,但集中度提高不是免稅核心邏輯。景區受到資源特徵限制,都是當地政府把控的,很難出現景區之間的併購,同時遊玩也是需要多樣化和差異化,所以景區很難做標準化,行得通,所以如果有能異地複製的景區是很強的。

最後彙報一下整體數據:

景區和旅行社已經停止,餐飲業務實體店沒開,但是外賣業務已經上線;免稅實體店已經停業,但是線上業務在打折推動下數據非常好看。酒店入住率下滑90%,但是沒有全部關店。各個公司都做了對沖手段,凱撒是通過商品採購業務,而海底撈開發了新業務,就是給消費者送新鮮食材,主要是基於其有更好的供應鏈渠道,同時因為海底撈門店數一線城市很密集,所以門店為依託送菜,又能利用上員工,所以也能夠抵消掉實體店關店影響。景區未來會對醫務人員減免門票,會提升下半年旅遊景氣度。

總體上就是短期業績影響大,長期邏輯並不破壞。推薦標的A股繼續看好中國國旅、宋城演藝,以及概念機會多的凱撒旅遊,以及估值已經見底的中青旅、酒店、天目湖、廣州酒家。港股推薦美團、海底撈、九毛九、頤海國際。

紡服觀點

【國君紡服團隊郝帥】

疫情蔓延,防控政策持續跟進,線下零售持續受到衝擊。本週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仍在增加,政府持續推出疫情防控政策,大多數企業復工需要政府審批,部分地區復工門檻高,且附帶嚴格復工條件,導致企業復工率低。本週居民外出活動頻率仍然較低,疫情預計會繼續對服裝線下零售業務形成負面影響。

上游紡織製造產業還處於恢復期,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型企業和偏向內貿的貿易型企業受影響較小。生產型企業雖然正陸續獲得復工批准,但是東南沿海產業鏈相關企業工人受疫情影響無法到崗,目前復工率仍然較低,自動化水平較高的生產型企業對人力需求較小,產能預計更快恢復。貿易型企業目前復工率約為三分之一,內貿型企業由於可以分多批次交貨,訂單最終完成情況受疫情影響相對外貿型企業較小。

下游服裝零售方面,春裝銷售承壓,門店復工情況依然嚴峻

。雖然疫情導致二三月份的服裝銷售受到影響,冬裝後續還需要去庫存,但是春裝上新目前基本保持正常,不過後續追單可能會受一定影響。由於春裝庫存可以改為秋裝銷售,而且預計疫情過後服裝銷售會有反彈,全年來看持樂觀態度。目前門店復工率低,線下門店在運營數量和運營時間上都大幅減少,但是通過加強線上平臺的銷售活動,線上業務的可觀增長減緩了疫情的影響。

投資建議:兩大投資主線:1)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公司:南極電商、開潤股份、安踏體育、申洲國際;2)隨著疫情拐點臨近有望迎來估值彈性修復的標的:森馬服飾、地素時尚、歌力思、比音勒芬。

家電觀點

【國君家電團隊:範楊】

我們估計Q1各品類零售量會出現30~50%的同比下滑,其中線上下滑10-30%,線下下滑40-60%。以2019年零售量佔比為基準估算,Q1拖累全年量增速6~12個百分點。

預計Q2降幅將看到明顯的環比收窄,但收窄幅度仍取決於4-5月的疫情情況,目前難以做出有效評估。不過我們對疫情結束之後的反彈比較樂觀。我們在19年底就預計20年有望看到零售動能的好轉,短期疫情進一步壓制消費之後,我們預計後續的反彈會比原來預期的更為強勁一些。我們預計Q3、Q4同比增速將轉正,全年銷量有望與19年持平。

行情演繹上,短期仍舊以電商佔比高且產品可能直接受益於疫情小家電公司佔優,但是隨著市場的關注點逐步轉向復工,確定性上升的工程類業務有望被重點關注,行業預計會隨之轉向廚電板塊。這個轉折點預計會發生在3月。最後發生的,也是最重要的行情,仍舊落地在零售好轉預期的形成,對應白電龍頭的預期修復。我們預計零售預期好轉的時點會出現在4-5月。以上時點判斷會因疫情實際發展狀況提前或延後,我們會持續更新我們的觀點。

長期來看,我們仍舊最看好競爭力強但估值低的白電廚電龍頭,白電首推海爾智家,然後是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廚電推薦老闆電器、華帝股份和浙江美大。

汽車觀點

【國君汽車團隊:吳曉飛】

繼續推薦汽車科技主線:繼續推薦新能源帶動下的汽車科技主線,主要催化劑是特斯拉和大眾MEB平臺

;中期維度我們判斷整車需求保持相對穩定,新能源車在政策+自發需求推動下銷量有望恢復快速增長。乘用車的消費需求仍在,隨著更新需求釋放乘用車銷量中期看將恢復增長,商用車需求保持相對穩定,從增速角度看邊際變化明顯的大概率是新能源車,在政策+自發需求雙重推動下銷量有望恢復快速增長,特斯拉+大眾MEB平臺的投產以及補貼政策的預期變化對乘用車以及客車企業的正向影響都可能成為重要催化劑。對於特斯拉產業鏈,我們建議更多從長期視角挖掘具備競爭優勢和行業空間的細分領域,包括汽車電子、輕量化和智能駕駛等。

復工邏輯下,重卡是兩大主線“基建和物流”早週期的共振板塊。工程車方面,預計專項債等政策力度加大,以對沖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基建增長下,工程車屬於早期受益的品種,預計2020年全年工程車同比增長10%以上;物流車方面,預計物流的暢通將會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時2020年是重卡部分地區“國三車”淘汰的最後一年,預計對應存量在40-50萬輛。綜上,預計物流車2020年全年同比保持正增長。

疫情對重卡及乘用車行業均產生影響,其中重卡行業受影響更明顯。疫情對重卡產業鏈帶來的主要影響是下游的物流和工程受到了較大的衝擊;疫情對乘用車的主要影響是需求端無法形成銷量,供給端產能利用率不高。近期乘用車消費者諮詢情況未受疫情影響,但終端無法進行體驗和交付,最終轉換成銷量;供給端按照各地復工要求開工後,產能利用率較低。

推薦“汽車科技+高景氣度細分產業鏈+低估值龍頭預期修復”三條投資主線。汽車科技主線,推薦標的:伯特利、均勝電子、科博達、愛柯迪、旭升股份、保隆科技和拓普集團;高景氣度細分龍頭,推薦標的:星宇股份,玲瓏輪胎和萬里揚等;低估值細分龍頭華域汽車、廣汽集團H、濰柴動力、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宇通客車、比亞迪等。

輕工觀點

【國君輕工團隊:穆方舟】

疫情對傢俱行業一季度零售接單有所影響,若控制良好則對全年影響有限。多家公司出臺相應支持積極應對外部環境不利影響。傢俱賣場開業時間延期,消費者基於健康及安全考慮延遲傢俱購買並減少對外接觸,但傢俱購置及裝修的剛性需求不會消失,隨著疫情趨於平穩,接單從線下轉到線上或者線下活動延期舉行將逐步釋放短期被抑制的需求,短期受影響的測量、配送、安裝等零售終端服務環節將重新步入正軌。我們預計在疫情影響下短期內市場可能對板塊增長預期產生一定悲觀情緒,傢俱行業一季度收入佔比較低,春節後的接單主要為二季度收入確認進行相應的儲備,行業中長期的發展邏輯仍為渠道結構的變化及市場份額向龍頭的整合。

從傢俱需求端來看,主要分為標準化需求和非標準化需求,不同類型的需求最終均指向C端市場,區別主要在於路徑的差異,從而也帶來了需求的分層。渠道結構的變化則是通過工程、整裝適度的降低個性化需求,轉化為以相對標準化的產品形式,其最終改變的是需求結構曲線(即長尾部分縮短、標準化部分進一步擴張),從中長期來看將帶來相對標準化的B端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多品類佈局相對完善、積極順應渠道結構變化的企業具備較多的新增長點,能夠適度彌補原有品類及單一零售渠道增長乏力的問題,中長期繼續推薦傢俱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推薦標的:歐派家居、尚品宅配、堅朗五金、帝歐家居、顧家家居、志邦家居。

傳媒觀點

【國君傳媒團隊:陳筱】

疫情對於短視頻直播行業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供給側的影響主要是在物流效率下降、平臺主動把流量讓路給疫情作為公益傳播、主播不能去攝影棚錄製,只能在家裡生成UGC的內容的影響,需求端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戶外活動減少,使得消費慾望有所下降。但我們預計隨著疫情可控之後短視頻直播對於商品、信息、娛樂的流量分發的份額望加速提升,GMV望出現進一步爆發式增長。在短視頻直播產業鏈上具備先發優勢的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快手日活超3億,抖音日活超4億,春節期間短視頻除了提供閒暇娛樂需求之外,還承擔起疫情信息分發的職責。短視頻滲透率從2019年12月的75.3%上升至80.2%,春節期間短視頻平均使用市場增長16%。龐大的短視頻用戶體量和日益增長的使用時長帶來短視頻行業極高的流量價值,在完成前期流量積累後,以抖音和快手為主的短視頻平臺加速商業化進程,同時在廣告、直播打賞、電商帶貨、遊戲等領域發力,進一步提升用戶價值。其中直播電商的本質是依託平臺社交屬性積累的流量和社交關係的價值挖掘,藉助紅人網絡號召力和影響力,將在社交平臺積累的粉絲轉化為產品消費者,將其對自身的信任轉化為消費力。

直播電商通過 KOL 直接篩選試用產品,一般選出高性價比的 ODM產品或者折扣可觀的知名大眾品牌,代替消費者完成了一系列前期調研決策行為,減少了用戶決策時間和選擇障礙,從而降低了用戶決策成本,推動了消費者快速做出購買決定,成為電商平臺新的增量,預計 2019 年直播電商 GMV 已超過4000 億規模。現階段,基於短視頻平臺的直播電商逐漸形成了平臺、 KOL、MCN和供應鏈在內的完善成熟的產業鏈。在產業鏈中,MCN承擔 KOL篩選、推廣、維護,商品的選擇,物流,售後等職責,處於產業鏈中最核心的位置。我們認為MCN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去經銷商的模式,將節省下的摩擦成本在廠家、消費者及MCN自身進行再分配,極大促進了生產效率的優化,對於經銷商依賴度高行業(如白酒、汽車)和非標產品行業(如茶葉、玉石)都有望帶來巨大的行業顛覆。

我們建議佈局MCN領域具備先發優勢公司的投資機會,MCN先發優勢主要體現在:1)KOL先發優勢;2)商品獲取能力先發優勢(能選擇出高性價比的ODM產品或者能過拿到可觀折扣的知名品牌);3)產業鏈先發優勢(物流倉儲配套能力);4)內容製作;5)與短視頻直播平臺之間的關係。建議重點佈局MCN領域先發優勢突出的公司星期六、中廣天擇、值得買等,以及與字節跳動合作開發西瓜視OTT版本的華數傳媒。

農業觀點

【國君農業團隊:鍾凱鋒】

新冠疫情對生豬養殖業衝擊:短擾,長多。新冠疫情下,大部分地方政府延遲企業開工時間。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對生豬養殖從中長視角來看,生豬補欄受影響,整體養殖效率下降,主要替代品雞的量也受影響,中長期利好生豬板塊。具體觀點如下:

此次疫情對動物蛋白的稀缺程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超級動物蛋白超級週期將延續。需求方面,隨著疫情穩定後,餐飲業可能迎來一定時段的報復性消費,帶動肉類需求增加,未來整體動物蛋白價格有望報復性上升。供給方面,此次疫情對生產和補欄進程已經產生影響,由於飼料和運輸等問題,目前已經對養殖效率也產生影響,同時豬肉替代品方面,禽肉和禽蛋供給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後期動物蛋白有效供給不足,此次疫情影響後,超級動物蛋白超級週期長度有望超預期。

冷鮮消費佔比有望提升,龍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新疫情下,消費者更多通過外賣方式進行消費,有利於畜禽肉品冷鮮消費佔比提升,長期視角下,利好產屠一體化產業發展方向。此外,新冠疫情仍將推動規模化比例提升。一方面,規模化比例提升後,有助於加強畜禽移動監管和防疫,減少人畜之間的感染。另一方面,規模化企業抗風險能力強,可以有效保障生產和銷售,整體資金鍊和物料都能保證平穩運行,利好龍頭企業。

投資建議:1)生豬板塊: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天康生物、唐人神、天邦股份。2)禽產業鏈:聖農發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立華股份。3)產業鏈相關標的:中牧股份、海大集團、生物股份、瑞普生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