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姚鼐如何在山水中照見自己?——《姚鼐·登泰山記》

這一講我們來說的是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姚鼐在清代古文家裡是壓陣的人物,《登泰山記》是千古文章裡的山水遊記名篇。

你可能聽過兩句話叫“寄情山水、歸隱田園”。你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自然往往不是作為人對立面的客觀世界,而是一個能夠用來作為情感寄託,甚至能和人溝通情感的靈性世界。

跟田園相關的歸隱,我們在前面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已經講過了,這一講,就通過《登泰山記》來討論寄情。

情感模型:寄情

泰山與儒家精神

山水是一個文化概念,寄情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情感。山水裡寄託的情感可以是很多樣的。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講得是自己對於生死問題的感悟;柳宗元有名的《永州八記》,既有政治和生活上的雙重抑鬱悲憤,也有一種通過自然界來審視內心的寧靜。

那麼姚鼐寫泰山,又是要寄託什麼情感呢?

我先來說一個讀古人遊記的訣竅,就是:很少有人是不帶情緒地寫風景和行程的。

讀中國人的這類文章,

先要一把抓住文章的情緒基調,再用知人論世的方式,瞭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你就能發現,古代散文家的遣詞造句到底講究在什麼地方。

比如,姚鼐這一回寫登泰山,粗粗看一遍,你就能感覺出來,這篇文章情緒高昂,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特別正能量。要說這種情緒能量的來源,得先從作者寫文章的前後說起。

姚鼐是安徽桐城人。你也許聽說過桐城派古文,這個文學流派歷時兩百多年,幾乎和清朝共始終。因為師徒傳授和聯姻,桐城在清代有許多家學淵源的文化家族,出了大量的古文家。現代人統計過,桐城派文人有1200多人。

桐城派的三大祖師是方苞、劉大櫆和姚鼐,以姚鼐文章最好。姚鼐33歲入翰林院,41歲辭官。文章提到“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說的就是這次辭官之後的行程。

有種說法是姚鼐此行是因病辭官,但他特意寫文章講述自己如何踩著齊膝深的大雪登泰山,這哪裡有生病的樣子?

他辭官是主動的選擇,官場不符合他的理想,他說過:君子如果志向不得施展,就不如從容進退,免於遭遇恥辱。

他這次也不是要去做隱士,姚鼐的計劃是用教學和著述來實現自己的責任。登山之後,他就開始講學和著作生活了。

所以,姚鼐這次登山,沒有什麼對生命的茫然和矛盾,而是滿懷擺脫羈絆的愉悅,摻雜了儒家君子的篤定和躍躍欲試的壯志。

我們要注意:他這此的目的地泰山。泰山代表的是儒家精神。對儒家信徒來說,登泰山本身就是一個追隨孔子的儀式。

日出時分 大儒氣魄

好,下面咱們來讀這篇文章,看姚鼐是怎麼把自己的儒家精神和內力,注入到泰山的自然山水裡的?

文章的第一句是: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這好像只是交代地理環境,但在閱讀經驗豐富的人看,這三兩句話就是大手筆。

為什麼呢?這是從空中俯瞰泰山的境界。

泰山的特點是大,強大,偉大;相應的氣質是實在雄渾,不是雲苫霧罩的空靈。要概述泰山就不能糾纏細節,只能從宏觀去寫。

可是,泰山是地理區域的最高峰,古代又沒有飛機。那就真得有兼善天下的大胸懷,才能用這種視角去寫泰山。

我們再讀一遍,感受一下這幾句話的節奏:

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真是手起刀落,像抽象畫一樣,只拿出形成輪廓的三個線條來:也就是汶水、濟水和長城。之後提到的泰山最高峰日觀峰,是後面登山的描寫重點,在這裡要先做照應。

姚鼐是一個方正的大儒,文要如其人,他寫大勢,寫全局,顯示的就是儒家君子的敦厚氣質和胸懷。

接下來,姚鼐敘述自己登山經過,陪他一起登山的是好友泰安知府朱孝純。

他們沿著七千多級臺階拾級而上,經過門檻一樣的天門石崖。一路上大霧瀰漫,冰滑的石階幾乎沒法攀登,傍晚前終於來到了山頂。

姚鼐不光選擇了寫泰山,還選了寫日出時刻,這都是他所寄託的儒家情懷的寫照。日出是什麼意象?一日之計,欣欣向榮,是積極入世的。

接下來有幾句寫山頂景觀的描寫,也是千古名句: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這也是桐城派描寫自然的一個特點——像下棋一樣謹慎用字:

蒼山負雪是實寫,負是揹負的負,用得很妥帖。

“明燭天南”就精彩了,燭是蠟燭的燭,在這裡當動詞用,是“照耀”的意思——山上有雪,和夕陽映襯,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還有,他對半山雲霧的形容是一個居住的居字。這種用法精彩與穩重兼顧,不顯得艱澀、奇異。

儒家講究氣質中正平和,文辭通達而不絢爛,不能隨意馳騁想象和才華。這種節制從審美上也很好,京劇名家唱戲,一齣戲裡只安排少數幾個精彩唱腔;內斂含蓄的文學家,也經常是隻把才華表現在幾個字上。

姚鼐和朋友坐在日觀峰的日觀亭上等待日出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而來。下面就進入了文章高潮段落,我稍作翻譯:

“亭東自足下皆雲漫”,觀日亭東邊到腳下都是雲,勉強可辨其中有幾十個木頭骰子一樣矗立的,那就是山。

天邊的雲呈現一線奇異顏色,繼而變成五彩。太陽上來,紅如硃砂,下面又有搖晃的紅光在託舉它。有人說:“這就是東海。”

此時回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被日光照到的,有沒有被照到的,紅白錯雜,都像在彎腰曲背。——文字賞析很難做,有時候,讀和聽就能體驗到微妙的情緒,一分析反而敗興。

我就說這最後一句:群山在日觀峰面前像一群學生拜老師一樣的彎腰弓背,這就是儒生才能產生的聯想。

姚鼐景物描畫真實誠懇,不作誇張的宣洩和離奇的想象。文章的最後,他描寫泰山的景象是: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這一段不只是文字古樸剛勁,而且節奏鏗鏘,是密集的短句,49個字就停頓了14次。

這需要一個字一個推敲意義和平仄,才能安排妥當。可能只有力求簡練的文言才能做到。

整篇文章沒有一句正面說教,卻通篇蘊含著儒家的剛毅勇猛。

在寫完這篇文章之後的四十年,姚鼐在揚州、南京等地的書院傳播桐城派文學理論。要成為一代宗師,有兩個基礎條件:一是要足夠長壽,二是要教出好學生來。

姚鼐享年84歲,教出了一大批名震文壇的弟子。在他和後學的推動下,桐城派在雍正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形成了江蘇無錫、浙江秀水等幾個基地,啟迪了曾國藩的“湘鄉派”,影響了整個清代的文化和教育,是中國古文最後一個重要流派。從後來的文學成就看,當年姚鼐登上泰山的躊躇滿志,還真不是少年的虛妄,而是大儒的格局。

姚鼐為桐城派所做的理論貢獻,就是強調要“義理、考據、辭章”並重。

一篇文章,義理就是思想內涵,辭章是外在形式,而“考據”是清代學術的主要成就,這有利於治學嚴謹。用今天的語言說,就是文章要兼具“思想性、學術性和文學性”。

比如文章裡提到“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這其實是姚鼐通過實地勘察,在糾正酈道元《水經注》裡的錯誤。只不過在這裡,他為了文章通暢,沒有具體寫繁瑣的考證經過。

被文化定義的山水

姚鼐《登泰山記》在古文裡的地位,類似杜甫的《望嶽》在詩歌裡的地位。

他們倆寫泰山,懷抱的都是純正的儒家現實主義情懷。泰山的氣質是渾厚、有元氣,正好適合表達儒家“胸懷天下”的高遠志向。

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話就把泰山的境界寫出來了。杜甫之後一千年,又有了姚鼐。清末文學名家王先謙說:讀了這篇的人,應該擱筆不寫泰山。

就像杜甫、姚鼐定義了泰山的剛健雄渾,李白則定義了廬山的仙風道骨。山水被古人登臨詠歎,也就成了中國文化情感的外化。

我們今天說的山水各有氣質,還不全是因為地形和地貌,也包含了由千古詩文寄託醞釀出來的文化意涵。

好,前面這12講,我們講的是千古文章所構建或者觸及的主流文化情感,它們可以通過遷移,讓我們體驗普遍性的情感和表達模式。

有普遍,當然就有例外,在接下來的兩講,我要跟你一起讀的,屬於中國文化情感中的少數派,當然,它們同樣也是精彩的千古文章。

賈行家推薦

在中學語文課本中,這些古文也符合寄情的文化情感:

【古文辭賦】

  • 岳陽樓記——范仲淹
  • 陋室銘——劉禹錫
  • 石鐘山記——蘇軾
  • 愛蓮說——周敦頤

【詩歌曲詞】

  • 蜀道難——李白
  • 登飛來峰——王安石
  • 潼關——譚嗣同

討論題

你最喜歡的山水遊記是哪一篇,可以試著分析作者在山水裡寄託的情感嗎?

下一講,我們讀的是袁宏道的《徐文長傳》。

姚鼐·登泰山記(節選)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穀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

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圓。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桐城姚鼐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