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道一精校版校訂說明及校訂內容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道德經》道一精校版說明

國學熱興起,成人研習、幼兒背誦《道德經》非常普遍,選擇版本是第一步,世界研究翻譯《道德經》亦需義理更為完整的版本。《道德經》版本分歧較大,即使王弼、河上公通用本也存在不少難通之處。宋晁說之再版時,感嘆“其文字則多誤謬,殆有不可讀者”(《王弼道德經注》57頁)。帛書《道德經》出土以來,雖補正了王弼本的幾處疑點,但分歧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大了。早於帛書近100年的楚簡《老子》殘篇出土,更增分歧。楚簡三本殘篇共只有2千字,斷斷續續,推崇者則奉為《老子》原本,甚至發揮出《老子道德經》文本發展史。如此,老子精深博大的思想將蕩然無存,其思想價值因考古而遭受危機。在古代經典中,《道德經》版本分歧之大世所罕見,也是今天研習的最大困惑。版本分歧已經嚴重影響老子思想的理解和學習。

《道德經》代表中國文化,思想價值不可低估。王弼版本基本完整,義理一貫,再參校河上公、範應元等古本,同時遵循老子的思想宗旨,可以基本恢復老子《道德經》真實原本。地下出土即使時代更早,不足損害老子《道德經》思想義理的完整性。近代疑古之風熾盛,使很多古代經典被錯斷為偽書,國學大家亦不能免,出土文獻讓證偽者無地自容。有證《尉繚子》是偽書,結果出土了戰國時代的《尉繚子》。嚴遵《老子指歸》極為尊貴,朱熹斥為偽書,致使國典不收,道經部分失傳,帛書出土證明嚴本是真本。錢穆、馮友蘭等宿儒證明《老子》晚出於秦末漢初,甚至懷疑王弼多篡改文句,所謂鐵證已不攻自破。出土帛書《道德經》並非精校善本,雖可作參考,但以此否定王弼文本恐遭後人復笑之。沒有王弼校訂古代《道德經》版本並作注闡發奧義,老子思想將不會被後世如此重視,帛書楚簡老子將無法卒讀。以考古的不完全資料否定王弼《道德經》傳世版本地位是新出現的疑古風,亦不可長。珍惜古代經典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輕易否定極不慎重,對文化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本次校訂《道德經》以王弼本為底本,參靠帛書、嚴遵、河上公、傅奕、範應元、吳澄等古本,同時參考唐玄宗、蘇轍、釋德清、姚鼐、奚侗、馬其昶、錢鍾書、張默生、任繼愈、吳誠真道長、楊樹達、陳鼓應、傅佩榮諸公註釋。義理是第一位的,離開義理則文本不可解,斷句、文法都會出現明顯的錯誤。為使義理通達,校訂者增加簡注20處,與前人註釋差別較大。“孰敢”本是反問句,孰不做“誰”解,而是“豈敢”之意,註釋家普遍理解為老子要殺“壞人”,真是冤枉了老子。“繟然”之“繟”顯老子用字精妙,不作“寬緩”解,是指一根無形的繩子。“道法自然”單獨成句,不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連,誤讀則生五大之疑。老子用字精研,或有省字省句,如“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實為“人之所畏者,不可不畏人”之省,義理清晰,不知省字,則生穿鑿附會。老子文句有為叶韻而倒裝,如“或噓或吹”,實為“或吹或噓”。老子是邏輯學的始祖,“名”之一字,是指對道的認知系統,具有嚴密邏輯性,故後世出現名家/邏輯學家,運用概念分離的高級思維,發現奧秘,建立認知系統。今人把名作為簡單的稱名,使第一章不知所云,老子建立道的認知系統的功績消失於無形,並割斷了與名家的聯繫。《道德經》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章與章之間,段與段之間,概念之間都是內心證悟的精微描述。聖人有常心而無凡心,“聖人無常心”不如“聖人常無心”符合邏輯,帛書本義勝,此是帛書貢獻之一。今世學者校訂《道德經》版本,刪減、移動文句過多,過分依賴帛書和考古成果,與王弼通行本差距較大,難免造成義理模糊,使老子《道德經》原本嚴密的邏輯性消失。

面對版本困惑,學人不揣冒昧,重新修訂此新版,以解當下之需。近代國學大師對《道德經》多有研究和校注,成績斐然。本次校定新版,以儘量少改動王弼文本為原則,句讀改變6處,移動位置2句,詞義有較大變化。所校訂108處,每處都有出處理由,10處有義理變化,餘均為虛字增減,與義理無礙,文氣更勝。其中“成其私”建議改為“成其真”,因語義對後學者有誤導。“其鬼不神”依莊子改為“其鬼不祟”,恢復原意,避免望文生義。新版嘗試分段解讀,有助於揭示內在思想脈絡,精心標點斷句亦更顯義理承轉。《道德經》有極強的邏輯體系,章節之間深度關聯(如22-23章、24-25章、39-40章、66-67-68-69章),範應元、釋德清都已關注。第一章是老子的宇宙模型和玄態認識論,其他80章均是第一章的闡發,玄同思想貫穿《道德經》始終。本人才疏學淺,錯漏在所難免,冀大家斧正,為盼。希或有補一字一句之解,亦深感欣慰。

老子無疑是一位心流大師。《道德經》為中國文化奠定了深邃的道的思想體系,成為中國文化統一性的基礎,讓文化精英和學人的思想深邃化精密化,對宇宙和心意識的存在性產生深刻的思考,帶來豐富的思想成果。道家思想-道思維催生了中華醫學。儒釋道都離不開道的敘說,否則中國文化將支離破碎,不可復興。老子線性態(徼)、玄態(妙)和超玄態(玄之又玄)的觀察法是量子力學疊加態的最早論述,揭示了確定態和隨機態的疊加是事物的本質(質真若渝),邊際(徼)在認識過程中被認識和超越是認識的必由之路。老子的術語與今天的術語差距很大,但把二者進行對比,卻發現內涵驚人的一致。玄同無處不在,玄同思想是老子基於觀察宇宙和大腦得出的最偉大的結論,對人類文明的和諧性有不可思議的貢獻。

道一

《道德經》新版校訂內容列表

一、章序調整1處

王弼本二十三章與二十四章調換位置,原章序誤。

二、新版斷句文義變化,共6處,章內移動文句2處:

序號

章節

王弼本原文

校訂後

依據

1

第1章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釋德清

2

第25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單獨一句。

道一

3

第26章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道一

4

第32章

道常無名

道常,無名

道一

5

第37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一

6

第39章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不欲琭,琭如玉,(不欲)珞,珞如石。

道一

7

第10章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放在“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後。

陳鼓應

8

第41章

王弼本“大白若辱”在“上德若谷”之後。現移之此處。

道一


較大文義變化,共10處:

序號

章節

王弼本原文

校訂後

依據

9

第7章

故能成其私

故能成其真(私)

道一

10

第16章

公乃王,王乃天

公乃全,全乃天

勞健、陳鼓應

11

第17章

下知有之

不知有之

吳澄本、明太祖本

12

第25章

王亦大

人亦大

傅奕本、範應元本、奚侗

13

第25章

而王居其一焉

而人居其一焉

傅奕本、範應元本、奚侗

14

第38章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馬其昶、姚鼐

15

第49章

聖人無常心

聖人常無心

帛書乙本、張純一、嚴靈峰

16

第15章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

志本

17

第60章

聖人亦不傷人

聖人亦不傷也

帛書乙本、河上公本

18

第39章

故致數輿無輿

故造輿於無輿

嚴遵本


一般文義變化,共9處:

序號

章節

王弼本原文

校訂後

依據

19

第2章

前後相隨

前後相隨,恆也。

帛書甲乙本、張舜徽

20

第10章

滌除玄覽

滌除玄鑑

帛書乙本

21

第10章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景龍碑本、林希逸本、吳澄本

22

第15章

蔽不新成

蔽而不成(不讀為丕)

帛書乙本

23

第19章

王弼本“絕學無憂”接第20章開頭,此處接19章結尾。

多數研究家

24

第20章

唯之與阿

唯之與呵

帛書乙本

25

第29章

或挫或隳

或培或隳

帛書甲乙本、傅奕本、範應元本

26

第46章

王弼本“禍莫大於不知足”前無“罪莫大於可欲”,此處增。

河上公本

27

第75章

以其求生之厚

以其上求生之厚

傅奕本


無或輕微文義變化,共40處:

序號

章節

王弼本原文

校訂後

依據

28

第3章

使心不亂

使民心不亂

帛書甲、乙本

29

第8章

正善治

政善治

景龍本、傅奕本、範應元本、吳澄本

30

第15章

儼兮其若容

儼兮其若客

河上公本、景龍本、傅奕本

31

第20章

我獨怕兮其未兆

我獨泊兮其未兆

多數研究家

32

第20章

我獨若昏

我獨昏昏

陳鼓應

33

第20章

獨頑似鄙

獨頑且鄙

傅奕本、宋徽宗本、邵若愚本

34

第22章

故長

故能長

帛書甲、乙本

35

第25章

天下母

天地母

帛書甲乙本、範應元本

36

第25章

字之曰道

強字之曰道

傅奕本、範應元本

37

第26章

輕則失本

輕則失根

永樂大典、俞樾、吳澄本、釋德清本

38

第29章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蘇轍本

39

第29章

王弼本“不可為也”後無“不可執也”,此處增。

劉師培、易順鼎

40

第31章

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陳鼓應

41

第34章

功成不名有

功成而不有

易順鼎

42

第35章

安平大

安平太

河上公本

43

第35章

用之不足既

用之不可既

帛書甲乙本、河上公本

44

第47章

不見而名

不見而明

張嗣本、蔣錫昌

45

第55章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帛書乙本、傅奕本

46

第60章

此章“神”用祟義,疑遭篡改,應為“祟”。

道一

47

第62章

以求得

求以得

帛書甲、乙本、景龍本、傅奕本、嚴遵本

48

第76章

兵強則不勝

兵強則滅

列子《黃帝篇》、淮南子《道應訓》

49

第54章

修之於國、以國觀國

修之於邦、以邦觀邦

避劉邦諱

第61章

大國、小國

大邦、小邦

避劉邦諱


第78章

受國

受邦

避劉邦諱

虛字變化:

50

第9章

天之道

天之道也

帛書甲、乙本

51

第14章

繩繩

繩繩兮

景龍本、傅奕本及多種古本

52

第25章

獨立不改

獨立而不改

河上公本

53

第34章

大道泛兮

大道氾兮

河上公本

54

第34章

而生而不辭

以生而不辭

傅奕本、範應元本

55

第37章

夫亦將無慾

夫亦將不欲

河上公本、陳鼓應

56

第44章

是故甚愛必大費

甚愛必大費

帛書甲本

57

第44章

知足不辱

故知足不辱

帛書甲本

58

第50章

動之死地

動之於死地

陳鼓應

59

第50章

十有三

亦十有三

陳鼓應

60

第58章

其無正

其無正也

傅佩榮

61

第68章

古之極

古之極也

傅佩榮

62

第71章

知不知,上

知不知,尚矣

帛書甲、乙本、傅奕本、淮南子《道應訓》

63

第71章

不知知,病

不知知,病也

淮南子《道應訓》

64

第78章

其無以易之

以其無以易之

帛書甲、乙本

65

第3章

智者,知者通,王弼道藏本作“知者”。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王弼二十二子本

66

第8章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

傅奕蘇轍範應元本

67

第9章

功成身退

功遂身退


68

第17章

親而譽之

親之譽之

河上公本

69

第20章

不可不畏

不可不畏人。


帛書乙本

70

第21章

自今及古

自古及今

帛書甲乙本、河上公本、

71

第21章

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也,以

此。

以閱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狀哉?以此

帛書甲乙本

72

第34章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河上公本

73

第39章

其致之

其致之也,謂

帛書甲乙本

74

第39章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

範應元本、趙至堅本、易順鼎

75

第39章

是以侯王自謂

是以侯王自稱

範應元本

76

第48章

王弼本未重複“為道日損”

為道日損


77

第51章

養之覆之。

養之、復之

帛書乙本

78

第52章

是為習常

是為襲常

帛書甲乙本

79

第55章

王弼本無“嗌”,

終日號而嗌不嗄

《莊子》

80

第61章

大國者下流

大邦者,天下之所流

嚴遵本

81

第66章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是以天下樂推而上之,而不知厭

嚴遵本

有爭議處

序號

章節

註釋家版本

校訂


82

第23章

帛書甲乙本:故從事而道者同於道,缺“道者”重複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


83

第23章

帛書甲乙本: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一失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84

第24章

帛書甲乙本:故有欲者不居。

故有道者不處


85

第28章

易鼎順:“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二十三字為後人躥入,當代部分註釋家從之,不確。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復歸於無極。


86

第30章

馬叔倫、勞健認為“大軍之後,必有凶年”二句並非來自原文,應刪。


87

第36章

帛書甲乙本:必固予之。

將欲奪之,必故與之


88

第38章

嚴遵、傅奕、範應元本:上德無為而無不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89

第39章

帛書甲乙本、嚴遵缺“萬物得一以生”一句。

萬物得一以生


90

第39章

侯王為聽法者,不與上五事並列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91

第39章

發,劉師培認為應該是“癈”之誤,錯會。

地無以寧將恐發

嚴靈峰

92

第41章

帛書乙本:大器免成。楚簡:大器曼成。

大器晚成


93

第50章

帛書甲乙本:而民生生。

人之生


94

第51章

帛書甲乙本:物形之而器成之。

物形之,勢成之


95

第51章

河上公本:成之、熟之。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


96

第53章

李約本:而人好徑。

而民好(hào)徑


97

第57章

帛書甲乙本:以畸用兵。

以奇用兵


98

第63章

馬叔倫、嚴靈峰認為“報怨以德”此處不妥,應已入七十九章

報怨以德


99

第64章

有人疑“復”應作“不復”,或“復”作“復補”解。

復眾人之所過


100

第65章

河上公本:亦楷式。

知此兩者亦稽(jī)式


101

第71章

帛書乙本:是以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文義皆不勝。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102

第72章

河上公等古本“狎”作“狹”。

無狎(xiá)其所居


103

第73章

此句又見六十三章,多家認為是重出,應刪。

是以聖人猶難之


104

第73章

帛書甲本作“彈”,乙本作“單”,嚴遵本作“坦”。

繟(chǎn)然而善謀


105

第74章

帛書甲乙本:而為畸者。

而為奇者


106

第74章

帛書甲本:吾將德而殺之;乙本:吾將得而殺之。

吾得執而殺之


107

第76章

嚴遵、傅奕本:草木之生也肉脆,缺“萬物”,涵蓋甚窄,義不勝。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108

第80章

帛書甲乙本、嚴遵、河上公本: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

使有什(shí)伯(bǎi)之器而不用


注:原文中“國”一律改為“邦”,為避劉邦諱而改。原文中常保持不變,避劉恆諱而改,形容詞為恆,名詞為常(覆命曰常)·

三、《道德經》中重複及類似句子,共九處:

第一處:【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第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第二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處:【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四處:【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培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五處:【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六處:【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七處:【是以聖人猶難之】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八處:【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九處:【取天下】


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培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四、雙關語

五十三章:道、盜諧音喻假修道士。

六十章:嗇,極愛而不用;穡夫順天時,不敢違。

七十二章: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厭,厭他;自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