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第一首

《古意》 沈佺期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徵戌憶遼陽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照流黃。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用韻及平仄

此詩押七陽韻,除第七句出現“三仄調”外,其他句完全符合七律平仄要求。律詩中一般要求迴避重字,詩中出現兩個“月”,但兩個月字的意思完全不一樣。沈佺期是唐初的詩人,唐初正是律詩由探索走向成熟的時期,而沈佺期就是這裡面其中一個對律詩格律發展貢獻較大的人。

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對仗

律詩一般要求聯頷聯和頸聯對仗,並且句法不一樣。此詩的頷聯和頸聯對仗是工整的,部分詞用了寬對。

評價

姚鼐說它“高振唐音,遠包古韻,此是神到之作,當取冠一朝矣。”

此詩在唐初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第一。高古、深遠,氣象渾闊而又不失婉麗。深得樂府詩之旨,又有齊梁詩的富麗和音韻之美。在唐初有這樣成熟而優秀的七律確屬難得。

第二首

《黃鶴樓》 崔顥

已乘黃鶴,此地空餘黃鶴樓。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黃鶴一

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用韻及平仄

此詩押十一尤韻,第三句出現“三仄調”,第四句出現“三平調”,並且第三句屬於“犯孤平”。

此詩多處出現重字現象。“人”、“去”、“空”都重字,除去疊韻的“悠悠”、“歷歷”、“萋萋”外,“黃鶴”共出現了三次,第一句和第三句的“黃鶴”是表達的需求而重複,第二句的“黃鶴”與樓相聯跟一、三句黃鶴整體上意指不同。

對仗

此詩的頷聯和頸聯對仗比沈佺期的《古意》還要工整些,詞性上更趨向於工對。

崔顥跟李白接近同時,都屬於盛唐詩人,李白還模仿他的這首詩。崔顥的這首詩從律詩格律的角度來講,還是有不少瑕疵的,但整體上音韻和諧流暢,有復沓迴環之美。

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評價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講:“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但沒有講為什麼第一,只是一筆帶過。

從體制上來說:結構完善,起、承、轉、合可謂完美。

從格力上來說:格調高古、力有風骨。

從氣象上來說:氣象恢宏、色彩明麗。

從興趣上來說:虛實變幻,來去自如,無跡可求。

從音韻上來說:和諧優美、自然流暢。

嚴羽所講的“詩之五法”全精全備。

“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此詩也稱得上是“入神”之作。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嚴羽會說此詩為第一的原因。

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第三首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用韻及平仄

此詩押十灰韻,平仄謹嚴,無可挑剔。

對仗

四聯全部對仗,並且每聯句法都不一樣。對仗也多用工對,尤其是首聯和頷聯。

“晚節漸於詩律細”,誠哉斯言。“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七言律詩到杜甫這裡,就格律上來講達到了頂峰,前人不及,後人也無人能及。

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評價

此詩首聯和含聯要好於崔顥的《黃鶴樓》,氣象更雄渾、更有質感和動態美,從形式到內容都形成碾壓之勢。但頸聯和尾聯比起來,要弱於崔顥的,崔顥的更精美闊大、意味雋永。

綜合來看,崔顥的《黃鶴樓》和杜甫的《登高》各有優勢,實難分出高下。但從律詩的格律要求上來看,杜甫略勝一籌。畢竟從形式到內容都達到高度統一、完美無缺,實在是一等一的難事。

所以杜甫的《登高》詩可稱作七律古今第一,崔顥的《黃鶴樓》姑且屈居第二。

第四首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一一柱思華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七律巔峰之作,沈佺期、崔顥、杜甫、李商隱誰堪第一?

用韻及平仄

此詩押一先韻,平仄都合律待要求。有重字“弦”、“一”、“生”。“弦”和“一”是順承表達需求,無可厚非。兩個“生”字意不相同。

對仗

此詩的頷聯和頸聯對仗是工整的,尤其是頸聯對仗精嚴。

評價

此詩除了格律形式上的完美外,用詞悽美,用典講究,用意隱晦、朦朧,造就了一種新的閱讀審美體驗。這很符合現代不少人的喜好,稱得上是晚唐七律第一。此詩運用大量象徵和隱喻,其要表達的意旨,千載爭論不休。有悼亡說、自傷說、愛國說等等,個人更傾向於悼亡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