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麻風病,說到這個疾病的名字估計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由麻風桿菌引起的,在我國流行了近2000年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在世界上流行了近3000年)。在古代民間有人將這種病稱之為“天刑病”為什麼取這麼個名字呢,這是因為這種疾病極易被傳染、極其難治,而且這種疾病會牽連至外周神經和皮膚,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容貌毀損、肢體殘疾,曾是世界醫學界的一項重要難題。而中國、埃及和印度是麻風病的三大主要疫源地。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麻風病為什麼那麼難防?

首先,麻風病傳染性極強,與梅毒、結核病並稱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性疾病。

其次,麻風病潛伏期長,其潛伏期達數年之久,最長者潛伏期高達10年以上,平均潛伏期是2——5年,潛伏期較短的也是數月之久。發病之前並沒有什麼特異性表現,所以很難被發現,這也是麻風病難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最後,在古代醫學技術差,各種醫療條件都不具備,控制麻風病的特效藥長時間研製不出來等原因導致麻風病難以被控制,流行了那麼多年。

古代針對麻風病採取的措施是什麼?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針對於麻風病的疫情,古代人也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措施——隔離。將患有麻風病的人迅速有效的隔離起來是古代控制麻風病最常用的一種措施,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大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措施。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續高僧傳》裡面有關於隔離戰的記載,據悉在公元568年,北天竺沙門那連提黎耶舍就曾在河南汲郡西山寺設立病坊,而該病坊則主要用於“收養癘疾”,而麻風病就是那個時期最主要的癘疾,而在該病坊中還設置有“四時供承,務令周給”、 “男女別坊”等。

在周易中也有關於“隔離避疫”的說法,節卦第一爻辭:不出戶庭,無咎。鄭光祖的《一斑錄》也有記載:“歷觀時疫之興,必甚於儔人廣眾往來之地,罕至人家深庭內院,故養靜者不及也。”減少患病者的外出、將其隔離起來,會大大減少傳染。同時還有相關資料指出,在患病者隔離期間,要禁止親人探視,除非是醫生,其他人不可與之接觸。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大家知道嗎,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就是一位麻風病患者,即使是才華橫溢如盧照鄰,在麻風病面前也是不堪一擊,首先盧照鄰因為患有麻風病他不得不早早地從仕途上退下來;後來盧照鄰病情越來越嚴重,漸漸地雙腳開始萎縮,再後來一雙手也殘廢了,雖然大詩人一直在與麻風病抗爭,但是終究還是在不堪病痛的折磨下投河自盡了。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醫學界的醫生們一直都在和麻風病做抗爭,直到20世紀40年代初才有了治療麻風病碸類藥物的出現,後來相繼出現了各種對治療麻風病有效的藥物,最後有人採用多種藥物聯合化療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