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多少錢算是中產階層?

懂社保


對於我國的中產階級,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判標準。

  • 有的人,覺得一個人家庭的財富積累到¥500,000元,那麼就算是中產階級;
  • 有的人,覺得在北上廣有一套房子,有自己的一部車子,每月的工資能夠提供相應的家庭經濟消費支出;
  • 有的人,還覺得中產階級就是存款在¥100萬元人民幣上。

當然,對我國的中產階級到底什麼才算中產階級,每個人有不同的標準,但是,我個人覺得一個家庭到底算不算中產階級應該從以下七個方面來考慮:

  • 一,居民收入
  • 二,家庭資產配置
  • 三,家人退休之後都是否有養老金
  • 四,家裡是否有固定的房產並且擁有一輛小汽車

  • 五,是否所工作的工作崗位能否被他人所“代替”,就是我們掙的錢是“睡後收入”
  • 六,家庭應配相應的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
  • 七,家庭成員收入是否達到了國家中產階級個人儲蓄的

當然,以上七個標準是我個人所要求的一個人評定自己的家庭或者說個人是否是中產階級的評審標準。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什麼叫做中產階級?

根據概念我們來看,中產階級是一個群體,一般都是從事腦力勞動或是技術基礎體力勞動,詵借工資生存,一般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並且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以及家庭消費能力。

如果我們從中產階級的概念來看,那麼,我個人覺得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中小企業裡面的白領,金領,藍領,都可以稱之為中產階級。

當然,這只是大體的建議,能否稱得上中產階級,我個人覺得主要看的是你家庭的具體收入水平。

我們也北京市為例:

假如你在北京市有一套房、有一套車,並且每月工資只有可憐的¥2000元。

你說:這一類人他算不算中產階級?

那麼,還有一另人,就是每月平均工資在北京都能夠達到¥20,000元以上,但是,在北京沒有房、沒有車,你能說:這樣的人不是中產階級?

所以,對於中產階級到底該怎麼樣來評定,我個人覺得應該通過家庭淨資產率來評定:

根據《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來看,一線城市新中產家庭資產中位數在¥4,800,000元,負債¥1,120,000元,淨資產達到¥3,710,000元。

除了中位數這方面的數據之外,平均資產達到了¥6,250,000元,其中一套房的平均售價就達到了¥5,320,000元之高。

而二線城市的資產中位數在3,450,000元左右,房價均價在¥1,630,000元,四線城市的資產中位數在¥2,730,000元,房價中在¥820,000元左右。

當然,這些數據只能做一個參考,對於大部分居民來說是難以達到的。

那麼,雖然說:我國近幾年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隨著各行各業工資的上升,我們每個月看在北京拿¥10,000元。

但是,其10,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在同比以前或是10幾年前10,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在下降。

這也這是我所認為的北京市房價之所以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人民幣的內在價值在貶值。

雖然說: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斷增加,人均GDP已經能夠突破10,000美元之高,但是,真正能夠達到中產階級水平的還是少部分。

畢竟,我們也北京市為例:

有的人95%的財富都用於買房這方面,真正能夠存下來的資金只是一小部分,就像我剛才講的:

  • 在北京有一個人,他有北京戶口,並且由北京附近的一套房產,即使他每個月掙¥2000元的工資,我個人覺得他也算是中產階級。

因為他每個月淨收入率高,錢能夠攢下來。

  • 另一個人,是在北京沒有房、沒有車,是外來戶口,外來人。

即使他每個月在北京掙¥20,000元,但是,他依然買不起房、買不起車,他每個月的淨收入率低,攢不下錢,不用我說,你要買房、買車的錢都沒有。

那麼,你說:每個月在北京月收入達到¥20,000元的人,他算中產階級嗎?

我們可能說算,但是,算的前提是你必須有北京戶口、有固定的房產、有固定的汽車,那麼,你在北京市有一套固定的房產、有一部汽車,你月收入達到¥20,000元以上,我敢肯定,你絕對是北京普通人中的中產階級。當然,除了一些達官顯貴以外,你絕對是北京普通人群中的中產階級。

但是,如果你在北京沒有房、沒有車,不要說你月入20,000元,就算你月入100,000元。你個人資產增長也是呈負指數增長。

  • 何況,你還要運貸款、買房?
  • 何來的存款了?
  • 何來的中產階級?

所以,我們口中所說的中產階級,其實是根據人們月收入水平來評判的。

如果把家庭資產綜合起來,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如果家裡面有四個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的人。

這四個人一生加起來的財富可能高達幾千萬,但是,通過買房、買車、生活費用的開銷以及家庭日常開銷,甚至覺得如果帳算得不夠精明或是計劃經濟計劃的不夠完善。

那麼,他們的日子仍然過得是很拮据、很緊張,所以,在中國,到底什麼是中產階級?

我個人覺得:如果要給中國不同城市、不同行業人群、不同人群行業收入的所有人以及所有的中產階級下一個定義的話,那麼,根據《2019年新中產家庭消費與理財報告》顯示,年收入超過200,000萬,就已經可以稱之為新中產家庭了,假如一個家庭有三口人,那麼,平均每年的年收入需要在¥60,000元以上,這樣來看似乎成為中產,並不是難以達到的事。

但是,按照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2 8萬元,這樣的數字的距離¥60,000元,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不少家庭是難以達到這一標準的,真正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大多集中在二一二線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這樣的城市,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想: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一樣,即使你在北京月薪達到¥60000元。

但是,你沒有買房,你用這些每個月所掙的錢買房,來買房、來還房貸?

那麼,你說:你能能,不能算作中產階級?

依我來看:是中產階級,但是,你覺得你真的是中產階級嗎?

那麼,我們有時候不禁自問一下自:為什麼自己每個月所掙的錢這麼多,就是存不下來或者說就是攢不下來的原因。

我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其一,生活水平在提高,居民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支付成本也在上升,而我們每個人所掙的工資,除了基本生活開支及房貸、車貸等各種雜七雜八的貸款之外,教育這方面也成為了很多家庭的負擔。
  • 比較優秀的孩子都在校外接受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

那麼,我們也北京市為例:

一年在孩子教育這方面,光輔導機構的費用可能花十幾萬還算少的。

當然,上不封頂。

所以。我們想一想:錢到底花在了什麼地方?

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教育經費這方面是非常捨得花錢的,並不在乎家庭能不能存下錢。

  • 現在的年輕人都推崇提前消費或是在超前消費一時的影響下,過多的申請多張信用卡並且透支,透支之後的錢,不還,行嗎?

不還是不行的。

但是,沒有辦法。

社會的發展、朋友之間的攀比已經成為了現在年輕大腦裡面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綜合以上三點原因,我們覺得如果按照我們每個人所掙的錢,我們每個人都是中產階級,就像一個企業一樣,一個企業,今年營收利潤為200,000,000元。但是,你看看它的財務報表,淨利潤為零,為什麼?

就像人一樣,生活中,掙的錢很多,但是,支出的費用也很多,錢攢不下來。

所以,在這個問答的最後,我個人覺得:什麼叫中國的中產階級?

  • 在自己所在的地方擁有一套固定的房產
  • 擁有一部小汽車
  • 自己所掙的費用,每個月能夠有三分之一的錢支出家庭經濟消費,三分之一的錢用於老人的贍養費、子女的教育費,三分之一的錢用於購買其他金融理財產品或者說能夠讓我們錢達到增值或者說保值效果的投資產品。
這就是我個人覺得中國的新中產階級。

國華說經濟


能存款多少錢,並不是中產階級的標準,而是財富的標準。按照胡潤研究院對中產階層的定義來看:

中產階級指的是一一一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後,仍具備更高消費能力及投資能力的社會群體,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

從最新2019年中國小康家庭的標準來看,中產家庭要達到年收入50~80萬的收入標準,也就是說中產家庭的年基本消費支出要在25~40萬左右,才是中產階層的標準,

當然了,作為“新中產”,除了要有不錯的家庭收入和財富條件外,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穩定的生活環境(有房、有收入可觀的工作)等條件。

硬性指標:常住地至少擁有1套房產,有私家車、家庭淨資產在300萬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職業為企業白領、金領或是專業性自由職業者等。

以下則是新中產人群畫像,大家參考下:

咋一看,處於中產的階層在國內的處境可謂是相當不錯,但相較而言,處於社會的中間夾心層,中產階級往往是“往上躍遷無路”,反而容易稍不留神就使得自己陷入“中產貧困化”的困局。

  • 諸如大城市生不起娃,子女教育、投資理財、職業發展、父母養老等等方面稍不留神,都有可能把你拖入貧困化的階段。

還有,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載得了過多數量的中產群體,以及中產所帶來的高額度的期望跟資源消耗,

所以必然會在途中消滅一部分的中產,而消滅中產有四個手段,一是財政加稅,二是通貨膨脹,三是金融危機,四是理財投資,信息差缺失下的高風險,將導致你直接掉坑裡。

最後,已經是中產的你或是即將步入中產的你,好好保重,繼續努力。看完點贊,腰纏萬貫,謝謝大家!!

股海獵人


據我所知,能否稱得上是中產階級跟家中有沒有銀行存款,並沒多大關係。因為,像美國中產階級佔比也很大,但是63%的人連1000元都拿不出來,34%沒有銀行存款,只有11%的人銀行存款在1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間。所以,存款多少並不能列入中產階級範疇。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我們發現國家對於收入群體是這樣劃分的。收入2000元以下的群體叫做低收入群體;收入在2000到5000元的群體屬於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在5000元到1萬元的群體屬於較高收入群體;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群體屬於高收入群體。

但是,以上數據也存在著二個問題:一是,月收入2000至5000元算得上是中產階級,那很多人會不同意這個看法,因為這個工資標準,基本僅夠溫飽,每個月很難有結餘,要說這樣的標準,就已達到中產階級,好像門檻設得有點過低。

二是,收入1萬元以上群體的確算是高收入群體,但是他們在還完房貸以後支付各種家庭生活費用,仍然生活過得並不寬裕,這樣的人還能算中產階級嗎?僅拿一項收入標準來評判中產階級也有瑕疵。

而我們認為,評定是否是中產階級,存款多少肯定是不能作為標準的,而收入多少、投資能力、家庭負債都是衡量國內中產階級的三個標準:首先,收入門檻不能太高,但絕對不能過低。按世界銀行測算,我國家庭年收入在10萬至96萬都可以列入中產階級,這個範圍比國家統計局的標準要略高一些。

再者,中產家庭並不是要看你存款有多少,而是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也就是說,中產家庭除了一般吃用開銷之後,還有一部分資金要用於投資理財。否則還是為溫飽奔波的低收入群體。最後,中產家庭必須沒有房貸、車貸等負債,至多隻允許有少量房貸要償還。

一直以來,存款多少並不是衡量中產階及的標準。而什麼才是中產階層,各方統計標準和拿出的答案也大相徑庭。而我們認為,中產階級的定義,應該是家庭收入、消費支出佔家庭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要在50%以下,還要家庭的負債率要低。試想即使收入再高,每月大部分收入用在了還貸款、基本生活開支,沒多少餘錢用於投資,那就很難稱之為中產階層了。


不執著財經


這個要分情況來看的。

如果在我老家湖南,有個3-500萬就算可以了,至少能到中產以上了。生活無憂了,就拿長沙放價1萬均價來算,120萬的房子加裝修30萬,300萬都還有150萬。至少不會為生活發愁。

如果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500萬又能做什麼?買套房子都嫌少。在一線至少要有上千萬才能說自己是中產吧。

如果說自己比較容易知足,有人愛,有愛人。你就是自己世界的富翁。



皮皮謙的皮


中產是以收入計算,不是看存款。

北上廣深很多人坐擁千萬房產,但是每天擠公交地鐵上下班,存款可能幾萬塊都沒有。而也有些人沒房沒車,存款幾十萬。哪一個應該算中產?

因為資產淨值和可支配財富是有著巨大差異的,所以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對於中產的判斷都是以收入為主,而不是看存款。哪怕收入完全靠利息,那也是通過利息收入判斷屬於哪個階層,而非存款額度。

中產收入分三檔,看看你在哪一檔。

中產收入階層是覆蓋範圍最大的一檔,也是最常見的收入群體。當然很多人對於中產收入的定義也有較大分歧。

以發達國家加拿大來說,2017年年收入達到$3.3萬-130萬都算中產收入家庭,跨度驚人。以當時的匯率計算,相當於22.5萬RMB,摺合每月1.87萬,疊加過去Canada過去兩年的收入增速,相當於目前每月2.02萬RMB。

那麼在我國月入能夠超過2萬的家庭,即使放在加拿大也能步入中產階層門檻。

經過比較之後,我們再看下國內對於中產收入的定義。

從數據來看,國內的中產收入範圍也是比較大的,並且將中產分為了三個檔區。

分別是:

1、新興中產:家庭月收入5200元-8300元,也就是說,夫妻雙方收入平均在2600元-4150元範圍內的都屬於入門級中產,這個也是普及度最高的一檔;

2、標準中產:家庭月收入8300-12500元,也就是夫妻二人平均月收入在4150元-6250元區間,這一檔在二線及以上城市最常見;

3、上層中產:家庭月收入12500元-24000元,也就是夫妻二人平均在6250-1.2萬元之間,這一檔在一線城市已經非常普遍。

中產在往上即為富裕階層,也就是平均夫妻人均1.2萬以上月收入。

單看數據對比,表格中的上層中產已經接近於北美髮達國家的中產門檻,入門中產則比較很貼合目前國內多數城市的實際收入情況。

畢竟中西部以及東三省地區的城市收入水平普遍不及東部沿海,月入三四千在這些區域就是最常見的收入,基本上也是人均收入。因此能夠達到人均值,也就步入了國內中檔收入的最低門檻,和中產收入是一個意思。

中間這一檔則基本上代表著東部地區的中等工薪收入水平,以4-6千為主。

相比於某些大V宣稱年入50萬才算中產的言論,這份表格顯然更加貼近於實際生活,而年入50萬才算中產家庭的計算方式更適合於發達國家。


城市發展報告


朋友們好!

存款50萬算是中產階級了。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實際上很多,但是一般意義上來說,中產階級跨度比較大,但是也有一個較為合理的標準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中產階級的標準

一般來說,處於社會中等收入水平的階級就叫做是中產階級,只是中等收入水平範圍是比較大的,一般來說,全國大部分人應該都是中產階級。

如果是按照《福布斯中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來說,其包括五項內容,第一是生活在城裡。第二是25到45歲間。第三是有大學以上學歷。第四是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第五是年入1萬—6萬美元。

福布斯中國的定義稍微具體一些,但是收入差別達到了6倍,最低是1萬美元,也就是年收入為6.85萬元人民幣,最高是6萬美元,也就是41.1萬元人民幣。按照福布斯中國對於中產階層的定義,全國大部分人也是中產階級。

一般心目中中產階級的標準

現在大家心目中一般都有中產階級的標準。一般來說,有車有房有孩子無房貸,然後有存款,收入較高,這樣就基本上符合中產的水準了。

先說房子,一般來說,最好是在城市中心有一套學區房,然後房貸較少或者是沒有房貸。有兩三套房子,那就更是中產靠上的水平了。

再說工資,最好兩口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家庭年收入不低於20萬元,這樣就可以過上比較有品質的中產生活了。如果家庭收入在30萬以上,那生活就會更美好了。

要有一輛車,車價值在15萬左右就可以了。

存款在50萬左右,就應該算是中產了,如果存款達到100萬以上,那麼就算是中產靠上的水準了。


綜上所述,一般來說,中產指的是家庭年收入不低於20萬元,最好有一套市中心學區房,有車無房貸,存款在50萬元左右,這樣就算是中產階層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前陣子胡潤研究院攜手金原投資集團,聯合發佈了《2018中國新中產圈層白皮書》。其中對於中國中產圈層的描述如下。

1.中產的定義:這裡是按照其消費能力和投資能力來劃分的,而不是存款多少。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萬,其他城市在20萬以上。可見,在這樣的年收入和低消費比例下,最後用於投資理財的錢是相對較多的。

2. 新中產:首先,在常住地至少擁有1套房產,最好有私家車;家庭淨資產在300萬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企業白領、金領或是專業性自由職業者;他們平均擁有108萬元的可投資金融資產,“如何理財”是他們生活的關注重點。

這裡,值得注意的問題是,

1. 對於中產家庭的描述,更主要的是家庭的消費比例,和家庭年收入。而不是絕對的存款數額。

2. 對於新中產的畫像,用的是可投資金融資產,而不是存款。因為,他們關心得更多的問題是如何多元化的投資,更傾向於請專業機構來幫他們理財。可以看看新中產目前的理財產品。


所以,現如今,我們是不能按照存款來圈定中產和新中產的,存款只是他們理財的一部分內容。

此外,該報告還指出,中產家庭有一半是在北京、廣東和上海,那麼,從家庭擁有一套房來說,有300萬的淨資產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按世界銀行的測算,我國家庭年收入10萬—96萬人民幣的都可以列入中產階級,這個範圍就比白皮書中要寬泛很多了。所以,不同的標準下,可能劃分出來的中產人群會有很大的不同。

最後,來看看白皮書中描述的新中產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個觀點跟您心目中的中產人群相吻合嗎?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財會小童


存款多少錢算是中產階層?

我始終認為,用有多少存款、多少收入來衡量是否跨入中產階層,是不合理的,至少,不夠全面,而應當用購買力。

要知道,不同的地區和人群,錢的含金量是不同的,購買力也是相差很大的。同樣是1萬元的月薪,如果單純從收入來看,可以認為已經進入中產階層。但是,1萬元的月薪,放在不同的城市,可能價值就完全不一樣,購買力也相差很大。一線城市的1萬元月薪,可能只夠勉強生活和撫養孩子,根本無力購房。放到二線城市,也只能生活比互城市好一點,購房就只能當房奴,而且是壓力十分巨大的房奴。放到三線城市,就是一般偏上的收入水平了,可以購房,也需要當房奴,只是房奴的“含金量”會比一、二線城市低一些。放到四線城市,1萬元月薪,就可能是比較高的收入水平了,生活、買房等都具備一定條件。放到四線以外城市,就可以認為是中產以上了。放到農村,則是高收入水平,現代化水平。

至於存款,就更不是衡量是否中產的主要標準了。因為,存款的形成很重要,有沒有後續來源更重要的。形成過程簡單,後續來源充足,存款的衡量價值高一點。反之,則很難說了。

相反,如果用購買力來衡量中產水平,就要準確得多。因為,無論是月薪一萬還是5000,只要購買力足夠的高,月薪高低就無所謂了。即便月薪只有3000,如果能夠購買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想要的服務、想要的生活,都是一樣的。這也意味著,只有用購買力來衡量和評判是否已經進入中產階層,就得穩定好物價,尤其是房價,就要確保收入增長能夠高於價格增長,就要不出現房價連續上漲這樣的現象。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其他方面的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解決。


譚浩俊


以北京上海這類的一線城市而言,個人認為如果是中產階層,最基本是:城區裡有一套全款買的房子最低二室一廳吧,年淨收入不低於80萬元,固定存款200萬以上,並且沒有負債風險或是抗負債風險很高,這種才能稱為中產階層吧?而且中產階層更多是以知識型、投資金融、互聯網這類的群體居多,類似於傳統生意或是持續收入能力不強的家庭而言,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會讓原本屬於中產階層的大量的降級。


其實現在中產和小康家庭的群體是生活質量最低的,都是奮鬥的群體,如果不努力就會降級,反而是大眾家庭的幸福指數高,因為慾望降到了最低,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的生活,很多人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高,這裡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就是:健康指數問題,除了幸福指數外,健康指數,其實中產階層的健康指數令人擔憂呀。失眠、亞健康、壓力大、焦慮這些都是問題。


沒有健康、沒有幸福指數,而實也是另一種的貧窮。這就是人生需要取捨,退一步,也許可能就是幸福的,所以很多人都退了一步,從大城市回到了三四線,每天特別幸福:有點錢,夠花就行;無慾無爭,健康為主。


我是孫洪鶴,以上內容只是交流,其實這個問題也是重要交流嘛,大家好就好。


孫洪鶴


衡量中產階級的標準要看的是個人的資產情況,而不是所謂的資金存款。

而且同樣的資產在不同的城市、地區,所參照衡量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假設在鄉鎮農村地區,有50萬存款就能算得上是中產階級的話,那麼即使在二三縣市級別的城市裡,50萬的存款也難以稱得上是中產階級。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50萬的存款在消費水平相對低的農村,十幾萬就能蓋房擁有固定的居所,而這一點在縣市裡可能只能買個10~20平米左右的小房間。

一個標準的中產階級,最主要看得是你家庭的基本消費支出是否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除了一般吃用開銷之後,還有一部分資金要用於投資理財。

否則不管你有多少存款,還是處於為溫飽奔波的低收入群體。而且中產家庭必須沒有房貸、車貸等負債,至多隻允許有少量房貸要償還。

單單有存款是絕對算不上中產階級的,只有各方面條件因素都滿足了,過得上中產階級的生活了,才算是步入了中產階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