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文言文翻譯我想拿滿分,平時積累每個詞的多個意思,現不現實?

yuzuki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可以這樣說,文言文翻譯要想拿到滿分很不容易,而且只積累詞義還不夠。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把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2)的文言文翻譯題抄錄在下面,看一看,就明白我講的話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2)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幹數。

高考文言文翻譯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不能孤立地去翻譯題中的句子,必須聯繫這個句子的上下文,讀懂它們,才能準確翻譯題中的句子。

第二,只能直譯,不能意譯。也就是說要做到字字落實。

第三,關鍵詞必須翻譯正確。

關鍵詞是決定這個句子能否翻譯正確的詞,包括實詞和虛詞,也包括活用和通假字。

關鍵詞是國家考試中心提供給閱卷老師的參考答案上規定的詞。

通常每個句子有2到3個關鍵詞,這幾個詞是要求必須要譯出的,一般一個關鍵詞的分值是1分。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閱卷老師先要看你的答案中對關鍵詞的翻譯對了幾個,然後再根據句意的流暢來評分。比如說,一個學生的翻譯中只對了一個關鍵詞,就能得一分,剩下的4分,要依據文從字順的原則賦分。因為這個學生有2個關鍵詞翻譯錯了,那麼5分的題,他大概能得2到3分。

想要拿到文言文翻譯的滿分,就要積累下面的知識:

第一,實詞的積累。

文言文中的實詞與現代漢語中的實詞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以單音節詞為主,後者以雙音節詞為主。

其次,文言文實詞中還存在詞義的擴大、縮小和消亡,以及活用和通假。

由於這樣一些原因,翻譯時把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詞對應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時,就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例如:2019年考題1中的“苟”字,現代漢語的常用義是“苟且”,那麼,用“苟且”去翻譯該句中的“苟”字,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這個句子中的“苟”字的意義是“如果”,但是現代漢語中的“苟”字是沒有“如果”的意義的。

所以,文言文實詞詞義的積累是很費時費力的,而且量很大。

第二,虛詞的積累。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虛詞,而且用法繁多。它不像現代文,一篇文章中很少使用虛詞,並且意義比較單一,容易理解。

文言文中,一個句子可能會出現幾個虛詞,一篇文章中,使用虛詞的頻率也很高,而且同一個虛詞的出現可能會有好幾個用法。

所以,虛詞的理解就成了文言文翻譯的一道難關,很多學生會望而生畏。

就拿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而”字來說,現代漢語中就是表示遞進關係的關聯詞,很單純。但是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義就很多。它可以翻譯成:又、而且、並且、或、就、但是、卻等,還可以與“爾”通假。

因此,文言虛詞的積累也是很費勁和麻煩的。

第三,文言文語法的積累。

文言文中的語法,主要指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

活用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詞的活用。主要意思是一個詞的詞性可以變來變去。簡單說,一個詞本來是名詞,但在某個句子中就變成了動詞,意義也跟著變化了。

比如:《黔之驢》中的“驢不勝怒,蹄之” 蹄,本來是名詞“蹄子”的意思,但這個句子中卻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用蹄子踢”。如果不懂詞類活用,翻譯出來就大相徑庭了。

好在詞類活用都是有條件和標誌的,只要記住活用的條件和標誌,就容易掌握和理解。

特殊句式,指的是與現代漢語不相同的句式。比如說,現代漢語中的賓語是不能前置到謂語前邊的,但文言文中就可以前置。

比如:《石鐘山記》中的“古之人不餘欺也”這個句子。代詞“餘”應該是動詞“欺”的賓語,現代漢語中是不允許把它放在“欺”字前邊的,但文言文就可以。把這個句子還原成現代漢語句式,就是“古之人不欺餘”。

這就是說,不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譯時就會出現錯誤。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指賓語前置、定語後置和主謂倒置,它們都有固定的格式和標誌詞,所以掌握起來並不難。

第四,學會推斷詞義。

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文言實詞的意義都記下來,那麼,平時練習和考試時遇到不明白的詞,該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學會推斷詞義。

推斷詞義有兩種方法:

第一,根據形聲字的形旁推斷字的本義。

漢字的造字法中,形聲字的佔比最高,結構是形旁十音旁。形旁表示意義,聲旁表示讀音。

比如“河”字,“氵”是形旁,本意與水有關。“可”是聲旁,只表示讀音,與意義無關。

由於形聲字具備這樣的特點,所以我們就可以根據它的形旁來推斷某個詞的本意大概是什麼,然後確定翻譯的意義不能脫離了該本意。

第二,根據上下文意義推斷它最合理的意義。

詞義是不能脫離語言環境的,所以,某個詞在某個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必須要與前後文的意義相符。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平時練習和考試時,遇到不明白的詞,就要學會根據前後文的意義推斷它的合理意義。

總之,文言文由於已經脫離了我們的書面語,所以學習起來就有難度,但是勤於積累,考試時一定會得到好分數。


張旭語文


語文考試文言文翻譯想拿滿分,光平時積累每個詞的多個意思,實話說,還不夠啊!還需要掌握一些文言文句子翻譯的方法呢?

下面就給你提供一些翻譯文言文的方法,僅供參考!

文言文句子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意譯,二是直譯。

第一種方法是在不能夠準確解釋文言句子的某些字詞時採用,把大概意思講對了即可。

那麼第二種方法就是在能夠準確解釋文言字詞含義的基上使用的方法。採用第二種方法,容易拿高分,甚至全分。

第二種方法裡面,你掌握幾個小方法就可以了,概括起來講就是記住六個字就行了,即“留、換、調、引、增、刪”。

【1】留 保留原文中的詞語。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字、詞及人名、地名、物名、國名、官名、年號、諡號、度量衡單位等等古代專用名詞,翻譯時不宜改動,都要保留原詞。

例如: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譯文: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慶曆”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譯時把它們保留下來,照搬到譯文中就行了。

【2】換 替換詞語 。文言文的不少詞語所表示的意思現在仍在用,但現代漢語不再用原文的詞語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詞。翻譯時就要用現代漢語中意思與之相當的詞語進行替換。

例如:

十年春,齊師伐我。(《曹劌論戰》)

譯文: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我們魯國。

此句中的“師”“伐”要用“軍隊”“攻打”來替換。

【3】 調 調整語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等句式,在翻譯時要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來調整語序。

例如:

(1)卷石底以出。(主謂倒裝)(《小石潭記》)

譯文: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2)何以戰?(賓語前置)(《曹劌論戰》)

(3)皆以美於徐公。(狀語後置)(《鄒忌諷齊王納諫》)

【4】引 引申詞義。文言文裡一詞多義的現象比較普遍,往往一個詞可以有兩三個或更多的意思,這些意思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由一個本義派生、擴展、引申出來的,可選用切合原文語境的表示引申義的詞語來翻譯。題主談到一個詞的多個意思就屬於這種情況,翻譯時一定要把握原文上下句的語境來確定是哪個意思。

例如: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

譯文: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了它原來的規模。

“增”本義是增加,引申為擴大;“制”本義是製作、製造,引申為規章、制度,再引申為規模。翻譯時選取它們的引申義。

【5】增 增補詞語或句子成分。翻譯文言文時,下列幾種情況需要增補詞語過句子成分。

(1)文言詞語單音節詞居多,翻譯時應將單音節詞補充為現代漢語中相應的雙音節詞。

例如: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譯文:大國的虛實是難以推測的,我懼怕他們有埋伏

“測”“懼”“伏”都是單音節詞,應譯為雙音節詞“推測”(或“估計”)“懼怕”“埋伏”。

(2)省略是文言文裡常見的現象,翻譯時應忠實於原文,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要求和表達需要,進行必要的補充,力求明白確切地表達原意。

例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桃花源記》)

譯文:(村裡的人)看見漁人,很是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

原文中省略了兩處主語、一處賓語,翻譯時要將其補充出來,意思才完整。

(3)有些句子不好確定它省略了什麼詞語或句子成分,只是為了上下文連貫,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要增補一些詞語,讀起來才覺得順口,表意也通順明白。

例如: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譯文:晉朝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把捕魚當作職業。(一天),他沿著小河(划船)行進,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6】刪 刪去可不譯的詞語 。文言文裡有好多虛詞,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只起到一些語氣(語法)的輔助作用,在現代漢語裡也沒有相應的詞語對應,就可以刪去不譯。

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原文中的“……者,……也”是文言文常見的判斷句標誌。“者”起停頓作用,“也”表判斷語氣。翻譯時,它們都可刪去不譯。

【結束語】

“留、換、調、引、增、刪”是考試中文言文直譯常見的基本方法,在具體運用中不是孤立的,而是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所以,要根據表達需要(意譯、直譯)靈活運用。


太行晨曦1


文言文翻譯在語文考試中是必考內容,但也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因為我們現在沒有說文言的大環境,但這位同學想平時積累每個詞的多個意思,到考試拿滿分還是可行的。

文言文的翻譯想拿滿分,除了平時積累每個詞的多個意思,還要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在考試中文言文的翻譯是兩種考法。一是對文言字詞的翻譯;一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

平時多積累每個詞的多個意思,在考試中做文言字詞的翻譯題非常有效,基本上不會跑分,因為它考查的是單個字詞的用法,只要記住多種解釋就可以了。

但對於翻譯文言句子來說,還要注意文言句子翻譯的原則,那就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所謂直譯,就是嚴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譯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譯,則是按原文表達的大意來翻譯,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可採用和原文不同的表達方法。

直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信”,指譯文能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意思。“達”,就是譯文明白通順,符合漢語的表 達習慣,沒有語病。“雅”,則是更 層的要求,就是要求譯文的措辭考究,文筆優美。對於同學們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 流暢),在考試中就會是滿分。

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要求較高,不能正確把握關鍵詞語,就很難準確翻譯出全句。因此,對關鍵詞語更要字字落實。我曾經給學生說過一個口訣,那就是“逐字逐句,拆字組詞”,這就是直譯的形象化的解釋。要做到這一點,平時就要積累字詞的各種意思,然後根據語言環境去選擇用哪種意思。比如“或”有三種常見用法,一是有的人,二是有時,三是或者,也許;這三種用法平時要積累到,再做題時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用哪一種用法了。

意譯,指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法。我們在前面講過,文言文翻譯的基本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儘可能地採用字字落實的直譯法;直譯有困難時,我們才採用意譯這種輔助手段。

具體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們可採用意譯法。

要想考試中文言文的翻譯得滿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練習。找題按照上面的方法多練習,練是最好的記憶。

文言文翻譯只要注意積累,明白翻譯句子的原則,再加上多應用,多練習,想得滿分是很簡單的事。這一項在考試中也不應該丟分。


杉杉心雨


同學你好!你有想拿滿分的想法,說明你是一個積極上進,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

但是語文這個東西,尤其是文言文,在封建時代兩千年的過程中,變化很多,很繁雜,要想拿滿分,很難。當然我們仍然要奔著滿分去,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多讀古文,尤其是課外文言文的閱讀量一定要大。

我們要在大量的閱讀中,培養語感,這種東西不是背過詞的意思就能有的。

第二,加強對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在培養語感的同時,探尋規律。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覆的閱讀,朗讀,背誦,你肯定會有新的收穫。

第三,多做題,琢磨命題規律,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昇華。

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提高考試得分率,只是明白意思還不行,更要把握出題者的意圖,尤其是對照標準答案,看看自己寫的還有那些不足。

總之,文言文的學習沒有捷徑,書山有路勤為徑,加油!


壹心微教


文言文的翻譯,

考察的是對重點虛詞、重點實詞的翻譯,

只要重點虛詞和重點實詞正確,一般都會給你滿分的。

否則,就會扣分,啥都沒答出來,0分。


天天學霸


我家孩子六年級,利用一個寒假閱讀學習了1700個基礎文字,暑假應該可以自己讀《說文解字》了。當然,針對小學生的書不會太深奧。

只要你肯下決心去做,應該不難,學一下總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