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此次突發疫情給全國房地產業帶來巨大沖擊,供需兩端割裂導致商品房成交量下滑,嚴重影響高資金週轉房企的現金流,一二月份商品房銷量下降已成定局。恆大采取網上售房並非一家,只是其他房企推出的VR看房、線上諮詢等服務在成交方面存在巨大障礙,且打折折扣不大,因此收效甚微。畢竟買房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而買房過程中的交定金、籤合同、辦貸款等流程又必須在線下進行,購房者不可能草率拿出上百萬的錢款去購買“視頻房”。

而此次恆大拓展的網上售房業務,之所以博得觀眾的眼球,其中的銷售“亮點”在於甩出了一套“組合拳”:先是提供網上VR看房、網上選房、網上購房等一站式服務,並給消費者提供最低購買、無理由退房、多重購房優惠等權益;2月13日還出臺了網上購房新政策,明確凡是在2月18日至29日購買恆大全國在售樓盤(含公寓及寫字樓),可享受75折特大優惠;同時在首付、按揭,以及樓宇去化率、一次性付款等環節給出不同程度的額外優惠。由於優惠的折扣率明顯高於其他同行,因此取得了3天用戶突破1000萬、客戶認購房屋47540套、鎖定資金580億的輝煌戰績。

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去年及年初至今,已有100餘家房企申請破產登記,足見現金流對高資本運作的房企是何等的重要。相信繼恆大之後,會有更多的房企跟進,否則在當前疫情未除,買賣雙方交易斷節的冰凍期,一旦出現資金鍊斷裂,企業將陷入破產困境。商場如戰場,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收割、擴盤、重新洗牌和分割市場蛋糕,或許成為行業間無法避免的選擇。

但是比拼光靠被動跟牌肯定不行,關鍵還是在拼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搶到了客戶,誰就搶到了現金流、搶到了生存喘息的機會、搶到了未來市場的發展空間。比拼的結果必然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最後優勝劣汰。

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毫無疑問,市場競爭會給購房者帶來更多的實惠,買房可以少花一部分錢,但是在此期間買房存在的隱憂不是沒有。

一是疫情時期購房者無法外出,只能通過視頻選房,連過去的樣板房甚至沙盤都見不到了,除非疫情之前實地察看過樓盤,否則會對房屋質量、內部結構佈局,外部樓間距、通風采光、綠化覆蓋、小區及周邊商業配套情況模糊不清,如果買了以後不滿意,交了錢其實就等於買了房,再想退房可能不是那麼簡單容易。

二是所謂買的沒有賣的精,畢竟給出的誘惑再大也沒有虧本的買賣。平時一些樓盤打折促銷的活動不是沒有,折扣大的往往是那些在房屋結構、交通出行、地理位置、商教配套上存在一些瑕疵的樓盤,真正的優質樓盤房企是不可能虧本出空的。即便在售樓盤不存在這些缺陷,把價格標高點,折扣打大點,也是商人常用的方法,羊毛終究還在羊身上。無非是人氣上來了,現金流轉了,市場份額增加了而已。買房還是要以線下選購為主,最好能選擇半現房或現房。

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但是,房企相互間降價促銷與未來房市是否走低是兩碼事。今年的突發疫情雖然強行按下了樓市的“暫停鍵”,並不足以導致下半年和明年市場低迷。

一是疫情不可能持續的時間太長,相信在政府和全民的全力抗疫下很快會結束戰役,預測最遲會在6月份樓市就會全面復甦,房企在度過前幾個月的艱難期以後,房地產所承擔的經濟發展引領作用並不會受到任何削弱。

二是很多地方已經開啟救市模式。截止目前全國至少包括上海、浙江等20多個省市出臺特殊時期樓市對應政策,主要包括減免租金、穩定復工、放寬預售、土地出讓金延期分期、稅費繳納延期等等一系列救助措施,力保房地產市場大環境穩定不破。

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三是宏觀層面也是救市措施不斷。數據顯示,全國各城市首套房利率出現連續兩個月的下調,無疑給剛需進場鼓舞了信心;2月3日和4日,央行累計開展了1.7萬億元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資金;為對沖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月10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9000億元逆回購操作,等等舉措無疑在緩解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壓力、防患和化解企業和居民的財務危機和債務風險,以及規避樓市、股市風險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

四是樓市調控政策始終是要求保持市場穩穩定,房價不允許大起大落,未來即便不以房地產刺激經濟,但並不代表會忽視其重要地位,只是在確保樓市對經濟穩增長方面作出貢獻的同時,積極去開拓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另外,棚改結束舊改啟動,也為房企打開了另一扇利潤窗口,今後此項工作也會進一步推進。

恆大房產全國75折銷售說明了什麼?今明兩年的房市會走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