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孩子們在青少年這個成長期,主要是被動地接受外界信息,學習和模仿的能力很強,然而伴隨著成長,在一定階段,孩子具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接受外界信息的時候,不再是一味地吸收,他們會經過分析思考,而後再選擇是否接受或者遵從。因此家長髮現,自己有時候說的話,孩子們不一定去認真地聽,家長認為,孩子變得不再聽話,就覺得孩子叛逆了,從而感到很煩惱。

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生長髮育比較快,荷爾蒙分泌較多,第二性徵也很明顯的表現了出來,這也說明了他們在迅速地進入成熟期,生理發生了變化,心理也相應發生變化,孩子們思維方式發生了轉變,不再是別人說啥就是啥,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有了自己的情感觀念,當然一個人的人格也就在這時候逐漸成型,於是有很多方面的事情上,孩子們會和家長髮生衝突。

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在這個時期,是孩子人格成型的關鍵時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聽話的孩子似乎一下子變得不聽話,不是因為他們叛逆了,而是他們有自己的人格了,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的人格塑造,放下自己家長的架子,多與孩子溝通,知道孩子的想法,才能去指導孩子的正確成長,這個青春期,包括孩子的價值取向、愛情觀、世界觀、人生觀等等都會迅速成型,因為 孩子們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環境已經從被動的認知發展到了自己思辨的認知。

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正因為如此,才凸顯出青春期是一個人的人格塑造的非常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跟著別人學壞,那是瞬間就發生的事情,因為他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開始思考自己將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思考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孩子周邊的環境就對他進行塑造和定型,於是家長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人格的塑造,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活潑大方的人,家長就必須認真地參與到孩子人格的塑造當中。

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人格是什麼,就是一個人的品格,而這個品格包括這個人的德智體美勞,個方面的培養與成型,有些人落落大方,有些人積極樂觀,有些人樂於奉獻,這些都是體現出人的品格,包含著人的三觀,所以對一個人以後生活的幸福與快樂關係很大,不得不重視人格的培養。

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記得我在十六七歲的時候,也是會叛逆,和母親吵架,離家出走。不過那時候我接觸過一本很重要的文學作品,那就是影響億萬年輕人的絕世經典,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真的很感謝路遙,給了我一個寬廣的世界,讓我在那一段時間,能夠不斷地反思,從而成為一個樂於對社會貢獻的人。所以自己總是覺得自己的內心有一個影子,那就是平凡世界裡面的孫家的後生的影子;當然在平凡的世界之前真正看的第一本小說是《霧都孤兒》,後來還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印象很深的還有一本《好兵帥克》,真心的說,這些文學名著在我那個青春年代對我的人格的塑造時很關鍵的。

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有叛逆,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孩子的人格


當然上了大學以後 ,看了很多文集,如《三毛文集》、《錢鍾書文集》、《楊絳文集》、《李敖文集》等等之類的很多文學作品,正是這些作品,讓我開拓了眼界,培養了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所以在孩子青春期父母一方面要溝通,一方面要推薦孩子閱讀一些能夠影響人一生的比較好的文學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記住孩子並不是叛逆,而是在成長,有了自己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