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商鞅規定士兵砍敵方一個人頭就升一爵,戰場那麼亂,人們可能記不清看不清對方的臉,要怎麼記功呢?

一溪綠水


戰後統計,每人都有腰牌,和現代的信息登記一樣完善,戰場上割下人頭綁在腰上,戰後會有專人統計;


吢淺笑


這個問題我在回答“古代打仗躺地上裝死管用嗎?”的時候就說過了。古代士兵報功,是拿著敵人的首級來報的。比方說我殺死了一個敵人,我就將他的腦袋砍下來。你是負責記軍功的,我就拿著敵人的腦袋向你報功。後來,隨著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殺死的敵人越來越多,提腦袋就不好提了,於是就變成割耳朵。殺死了一個敵人,就將他的耳朵割下來,然後就提著這些耳朵去報功。所以啊,你不用擔心戰場亂記不下敵人的模樣,你只要把他腦袋砍下來帶著就行了。古話“提頭來見”就是這意思。


血染戰旗紅


“首級”一詞就來源於秦國士兵砍下敵方的頭顱,首指的就是頭,級指的就是砍一個頭升一級,首級一詞就是這麼來的。聽起來血淋淋的,很恐怖。可是在戰場上秦兵看到敵軍不是敵軍,那都是軍功,是爵位。秦兵兩眼還不放光啊!剛開始是秦軍殺敵之後把敵人腦袋砍下來繫腰上的,後來殺敵越來越多,腰上系這麼多腦袋影響作戰,就改成割鼻子和左耳朵。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割下趙軍耳朵用運糧車裝了十幾車。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無情。


話歷史談道理


歷史記載商鞅改革軍功爵制度後,秦國戰力提升。想升爵位就在現場上殺敵,然後砍下敵方人頭,帶回去憑頭封爵。這也就造成了,戰場上多人搶一個頭的情況經常發生。更嚴重的是,戰時現場只剩兩個秦國士兵時,會殺掉對方帶回對方的人頭。秦軍被世人稱為虎狼之師。這種改革前期大幅度提高士氣,戰力,無往不利。但是在後期秦統一全國時也造成了幾大的阻礙。


NaX


不是看臉,是看士兵手裡的人頭的。別的國家士兵是看金子嗷嗷叫,秦國的士兵是看到敵人的頭就嗷嗷叫。

不然秦國不會一打仗就殺幾萬幾十萬人,要知道殺人也是個體力活。

史料記載別的諸侯國打仗都是打破敵軍或是拔什麼城,只有秦國是斬首幾萬或幾十萬級,尤其白起領軍的時候,不然白起的綽號不會是“殺神”!

至於記載,古時的軍隊和現在一樣也是有番號建制的,即使看不清臉,也是拿著人頭去部隊專門記載的地方報數的。要知道這可是拿命換的人頭,要記錯了那些大兵們會善罷甘休嗎?





自鑑歷史


導語

軍功爵制度,秦國商鞅變法建立的制度。在戰場上,每殺一個人就能獲取相應的獎勵和爵位。奴隸社會下的秦國百姓,為了能夠鹹魚翻身,奮不顧身地加入到軍隊之中,建功立業。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無身份,無背景,就是靠著自身的努力,從一名小兵一步步爬到秦軍總帥的位置。秦國的軍功爵制度不是在戰場上計算首級的數量,而是戰爭的餘波徹底過後再計算首級的數量,進行封賞。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相互侵略,戰爭不斷髮生,士兵的勇猛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戰國時期流傳著一句話,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秦國的軍隊在戰國時期可謂是最為強大的軍隊,被冠以“虎狼之師”的稱號。秦國的軍隊之所以聞名於各國,除了特別優秀的將領外,士兵的勇猛也至關重要。山東列國,對於秦國士兵的評價就是左手提著首級,右手夾著俘虜,

野蠻至極。但也襯托出秦軍的勇猛。

秦軍的勇猛跟商鞅開創的軍功爵制度脫離不了關係。軍功爵制度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首級。在戰場上,秦軍每打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之後,活著的秦軍褲腰帶上平均都會有敵軍的首級(所謂的敵軍首級,包括秦軍部分傷殘士兵的首級)。褲腰帶上有首級的秦卒,戰爭的餘波徹底過後就開始封賞。有多少首級,就能得到相應的爵位和獎勵。

總結

由於是等到戰爭的餘波徹底過後,再依據首級進行封賞,所以不會發生分辨不出秦卒臉的情況。而且封賞的時候有人專門會進行登記。


永樂解史


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中最主要的一個東西就是:“斬一首進爵一級”,在秦國獲取爵位最主要的途徑就是上戰場殺敵,因此秦軍一旦上了戰場那就成為了一個殺人機器,每砍下一個敵人的頭顱就是給自己的地位和財富就回獲得提升。由此出現了“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的可怕作戰場景。
在戰場上敵軍的人頭成為了秦軍士兵最希望得到的東西,因此為了獲得屬於自己的人頭,秦軍士兵在作戰的時候一般是會把砍下敵人的人頭帶在身上,一邊繼續與剩下的敵人作戰。這種做法雖然有點妨礙了士兵的個人戰鬥,但是卻同時可以令與之作戰的敵人為之膽寒,對面的秦軍是人嗎?完全是一個殺人的魔鬼啊!


即便是把敵人的人頭放在身上,秦軍為了搶奪人頭還是會出現矛盾的。為此秦國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來制止戰場上搶人頭的行為,根據出土的文物《奪首·愛書》篇的記載,秦軍士兵之間因斬首出現爭執,有完備的訴訟機制來判決人頭的歸屬問題。與之配套的,戰場上應該還有一批人的工作就是監督管理秦軍士兵在戰場上的殺敵情況。


浮沉的歷史


其實殺死對手很難,尤其對手同樣是訓練有素的士兵,那就更不容易了。因此一場戰爭下來秦兵斬殺敵軍的數量很有限,所以秦兵只要把斬殺的敵兵的人頭取下,系在腰間回去領功即可。所以秦軍不僅要斬殺對手,更重要的是要活著把敵兵的人頭帶回大本營。


閒談空談


戰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其縣四尉,訾由丞尉。

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

——商君書·境內

這商君可是位陰險的明白人,他準備給予賞賜的腦袋叫“爵首”。

“爵首”,看名字就知道,這顯然不是能“跟老鄉借來”的那種人頭;而若是仗著自身勇武在戰場上隨便砍個對面的人頭就回來,八成也是“沒賞用”的民夫腦袋,不過呢原文的剩餘部分也提到了,“非爵首”是可以拿來抵罪什麼的。畢竟苛刻的商君在給出方案賞的同時,也不忘擬定了許多苛刻條例,用來處罰沒能完成任務或者表現不佳的軍爺們。

賞來罰去,總得來說,秦軍的爵位是升起來費勁,擼起來倒很爽快……當一個秦人有了爵位,他才有了做軍吏的許可,但是各級軍吏們的考核比起大頭兵來更加苛刻,加上某些改革家又喜歡連坐,嘖嘖嘖……

比如某伍長沒留神,手底下的一個兵跑路了,得,伍長帶著剩下的人集體腦袋搬家……校尉們就更爽了,光領兵完成任務把仗打贏是不夠的,商君細緻地為他們規定了野戰與攻城不同的斬首最低限額,要是沒達到,那你可就有事幹了,商君想了好多種辦法來處罰你……而陷陣勇士一類功勳精銳人員的日子也不好過,比如萬一某場順風仗跑慢了沒先進城,又不幸搶不夠人頭,等待他們的依然是處罰……

有些幸運兒即使有著不錯的出身、較高的起點,高官厚爵那也不是那麼容易撈到手的,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王齕同志,他領軍進入長平地區時可以說是軍中首席將領了,那時候他的爵位是“左庶長”,聽著感覺還不錯吧?可惜了,在秦人的20級各種爵位中,左庶長是第10級……高麼?我是不覺得高滴,可是中不溜爵位都能帶著秦軍主力出境作戰了耶,所以高等爵位得有多稀少吖……

與其說秦軍是一支被商君的獎勵辦法激勵著瘋狂收割人頭的“虎狼之師”,倒不如說他們是在商君為各級人員貼身定製了巨多的處罰條例後,想盡辦法保住自己項上人頭、為免罪而戰的“贖罪軍”……

所以我的印象中,秦軍反而是一支“總是戰戰兢兢、不喜歡捏軟柿子、卻更適合打順風戰、面臨失敗時叛逃風險傾向較高”的奇怪軍隊……


夜遊000


有說砍人頭的,但戰場上打仗,割頭隨身帶著不現實,又大又重,一般都是割耳朵鼻子之類,士兵隨身帶有一個小袋子,專門裝這個的,打完仗後回營統一交於專管的軍官統計登記入冊。這個制度當然比較完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