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無聊之中,又回看了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第二季。今天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

如果古代有微信,下面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下面給了三個選項:

A.高適 B岑參 C宋之問

先來看看你做對了嗎?這個題的正確答案是C宋之問。

這個題目實則考察了和武則天同時期的詩人,當然期中還有很多細節年齡差距上的甄別點。這樣的題型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真的是很靈活又貼近現實了。選手根據自己對幾個人物的年代分析,最終選擇出了正確答案,之後評委蒙曼也用很接地氣的語言給介紹了宋之問和武則天之間的一個故事。

看罷,我很受啟發。我們常講學習古詩詞重要的一步就是“知作者”,那麼具體應該讓孩子從哪些方面去了解作者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學古詩,“知作者”,需把握住以下三點:

1.瞭解作者生平

作者的生平包含了很多信息,例如最基礎的生卒年月,出生地、生活地,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一生的境遇(做官曆程)等等,再詳細一點還包括他每個年齡段的作為及功績得失、各階段經歷的事情等等,就好比我們現代人說的履歷。

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為什麼要了解這些方面呢?我們常講,環境會影響人的思想,思想會影響人的行為,正是源於這個原因,如果瞭解了上述情況,就可以便於我們去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這對我們瞭解詩的意境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僅如此,還有助於我們去對某位詩人的詩做一個歸類,以後考試中如果再遇到這位詩人的詩,哪怕是陌生詩,沒有學過,也不至於完全空白,白白失分。

比如一提到邊塞詩的代表,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岑參、王昌齡等;提起山水田園詩,又會不自覺地想起王維、孟浩然等,在以後遇到他們的詩作,哪怕是陌生的,也可以從他們的詩慣有的特點去分析其感情色彩。

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2.瞭解作者典型故事

瞭解作者生平典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對於某位詩人他一生中做過哪幾件或者是一件轟轟烈烈、震撼當時社會、或者流傳千古的事情。這些典型事例有什麼好處呢?幫助我們體會人物性格,從而分析詩歌情感。

這裡用我們最熟悉的也是唐代三大著名詩人之一李白來舉例。他最有名的事例之一便是“讓高力士為其脫靴”了。後來也衍生出“力士脫靴”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不畏權貴、不受約束的任性文人。想想李白不就是這樣的代表嗎?自由、灑脫、浪漫、遊山玩水,我們從他的詩歌中也有所感悟,正是他的性格造就他的詩歌。

而另外在開篇我們提到的宋之問,他的“龍門奪錦袍”這件事相當聞名,除此之外還有他因著作權而謀害親外甥劉希夷的事件(後面文章會專門介紹,這篇不作贅述),我們便能很輕易的感覺到宋之問的性格特點,有才,好勝,甚至好勝的有點六親不認,有點極端,那麼再讀“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樣的詩句時,除了詩中本來的情感,也會更多了延伸的感懷。

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3.關注同期詩人

在瞭解作者的時候,除了以上兩點還不夠,還要了解與他同期的作者。我們先來看這樣一道題:

下面詩人中,誰的年齡最小?

A.賀知章 B.陳子昂 C.李白 D.元稹

這是假期給學生詩詞培訓中出的一道題,考查的正是同時期的詩人。如果我們把唐朝詩歌發展分為四個時期,並且知道每個時期的代表詩人,就很容易做出這道題的。

初唐:初唐四傑、陳子昂、賀知章

盛唐: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

中唐:白居易、元稹、李賀

晚唐:李商隱、杜牧

你看,這樣一來,顯而易見。同時,也能根據一個時代背景下某位詩人詩作特點,去判斷和分析同時代另外一位詩人是做特點。

如果古代有微信,誰會出現在武則天的朋友圈?教孩子這樣去學古詩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如何去“知作者”。從今天開始,就去留意每一個地方吧,長此以往,凌亂的詩作就會逐漸形成一個體系,不論是對於學生學習還是想通過學習詩詞提高自身文學修養的人,都是非常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