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故事裡的人是臥薪嚐膽的?

韓本熙


題目問的是有哪些歷史人物是臥薪嚐膽的?很明顯,這不是隻講越王勾踐的故事了。我個人想到的人物,是三國時期的劉備。



大家都知道,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可謂是屢戰屢敗,極其狼狽。縱觀劉備的前半生,窮困潦倒,四處漂泊,一天安穩日子都沒過上,每天都是在想著“逃跑”,想著活命。先是依附公孫瓚、後又跟隨曹操、再投袁紹,半生遊蕩,沒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連連敗戰,手下沒有一兵一卒,最後連桃園三結義的關羽、張飛和兩位夫人都打散了。這要換成別人,早就崩潰了。但是劉備百折不撓,內心堅定,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可以成功的。在袁紹處,韜光養晦,暗中觀察形勢的變化,看準機會,在古城與關羽、張飛再相聚。



在古城,劉備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重新制定人生規劃,選擇投靠同是皇室宗親的荊州劉表。在荊州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人生不再迷惘。劉表病亡後,蔡氏爭權,立劉綜為荊州之主,後投降曹操被殺害,劉備不忍手足相殘,乘人之危奪取荊州,選擇再次流浪。

劉備率領殘兵敗將,來到江夏找劉琦。諸葛亮前往東吳遊說孫權聯合抗曹,赤壁大戰後,劉備趁亂拿下荊州,才算站穩腳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荊州劉備按照諸葛亮制定的“立足荊州,奪取益州,一定天下”的策略,穩紮穩打,一路向西,所向披靡,最後攻下成都,先自立“漢中王”,後面南背北稱帝,史稱蜀漢昭烈皇帝。

劉備少時家境貧寒,父親早逝,母子兩人相依為命,靠編席賣草鞋維持生計。但他從小就熱愛學習,志向遠大,窮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外柔內剛,百折不撓,果敢堅毅的性格品質。28歲桃園結義,與關羽、張飛一起開始創業,幾十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挫折磨難後,他依然堅定理想不放棄,持之以恆,臥薪嚐膽,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在60歲的時候走上了人生巔峰,建立了蜀漢政權。



劉備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堅持拼搏奮鬥,砥礪奮進,有臥薪嚐膽的精神,草根同樣可以成就大事業。


子魚問孔1122


首先想起的便是明朝的徐階。

嚴嵩,這位忘恩負義的王牌奸臣,先是害死了徐階的恩人夏言,然後在夏言死後百般刁難徐階,一度想把徐階置於死地。


然後徐階呢?他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做小妾。

嚴嵩把死劾自己的楊繼盛(徐階學生)投入監獄,百般折磨。

然後徐階呢?自行把戶口遷到嚴嵩老家,和人家攀老鄉,拉關係。

嚴嵩,這位擅長翻雲覆雨的弄權高手在內閣裡把徐階都要踩到地底下去了,嚴首輔說東徐老弟不敢說西。朝廷裡的其他官員說,徐階是嚴嵩的一個小妾。

然後徐階呢?聽完微微一笑,說沒有嚴閣老的幫扶,就沒有我的今天。

然而歷史一次一次告訴我們:人之所以能忍,是因為心上端著一把刀。

後來徐階用接近人類智商極限的權謀計策搬倒了嚴嵩,幹掉了嚴嵩的獨眼龍兒子嚴世藩,整頓政務,恢復國力,奠定了明王朝中興的基礎。


籍不住230


回答;有哪些歷史故事是臥薪嚐膽的?

在中國歷史上長河中,有一位特殊的君王,他曾經滿懷家國仇甘為敵國俘虜,期間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俯首稱臣,最終反敗為勝,成功翻盤,他就是越王勾踐。

在那樣戰火紛飛的年代,吳王闔閭帶兵攻打越國卻大敗而歸,並且自己身負重傷,他銜恨在去世之前,把自己的兒子夫差叫到病床前,告訴兒子一定要為自己報仇。

兒子夫差是聞名等孝子,他堅定地答應老國王,發誓一定要為父親報仇雪恨。從此夫差勵精圖治,訓練軍隊,尋找為父親報仇的機會。

終於兩年後,夫差帶吳國大兵人馬攻打越國,把越王打敗。勾踐被吳國將士包圍,無處可逃,一看就是死路一條了。

正在這危機關口,夫差旁邊的一個得力大臣告訴他;說吳王夫差喜愛金銀珠寶還有各種美女,越王聽到後,就派人帶了大量金銀珠寶以及幾位勾人魂魄的美女獻給吳王,自己甘願對吳國俯首稱臣,並願意去吳國侍奉吳王夫差。

吳王一聽心裡樂開了花,但一些大臣卻極力反對,紛紛勸阻,可夫差是一個專橫跋扈唯我獨尊的人,他認為;越王夫差,能俯首稱臣那就代表越國不似以前,是徹底敗了,於是吳王就把軍隊撤離了。

越王勾踐與妻子一路來到吳國之後,吃著粗茶淡飯穿著粗布麻衣住著茅草房,給吳王夫差當養馬人。而且每日天不亮就要起來去幹活。很快三年時光過去的。

三年來越王勾踐日夜惦記著如何報仇,時刻記得自己與妻子所受的屈辱,他雖然低眉順眼,但小心謹慎,從來沒讓吳國的人知道他的心思,因為他知道若是被吳王夫差知道了,自己與越國的百姓都會沒命的,為了越國,他只能好好侍奉吳王夫差,等待時機回到自己的國家。

三年後,勾踐終於贏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也讓他回到了越國,可是夫差做夢也沒有想到勾踐這一回去,直接導致的是吳國的徹底覆滅。

勾踐與妻子回到越國後,勾踐立志發誓要報仇,他不敢睡舒適的房間,怕自己會忘記了曾經的屈辱。所以他每天都睡破屋,屋裡始終掛著一顆苦膽,每天都要嚐嚐,示意自己不忘屈辱。

每天他與妻子還去做農活,幫助農家百姓。贏得了越國老百姓好感。經歷十年奮鬥,越國由弱轉強。而吳國夫差,為了自己的霸業,並沒有考慮過百姓,成天花天酒地,美女入懷,甚至還聽信壞人的話,誤殺忠臣。吳國雖似強大,但國力早已衰弱了。

復仇機會終於等到了,勾踐獲知情報,夫差要起兵去北方爭奪諸侯盟主,於是就親自率領越國大軍去攻打吳國,一舉打敗他們,殺了太子,夫差聽到後,立馬帶人回國,向越國求和,勾踐算了一下,現在消滅不了吳國只好答應了。

幾年後,勾踐又一次帶兵攻打吳國,而吳國已風雨飄搖早已不如原來那樣強大。於是吳王夫差再次求和,勾踐沒有答應,夫差這才後悔是自己沒聽忠臣勸告,導致自己國破家亡,於是羞辱之下舉劍自殺。

這應該是歷史上最經典有名的臥薪嚐膽故事。


寒冰冰油畫


春秋時期,赿王勾踐與吳國爭雄。

兩軍交戰,越軍慘敗。赿王勾踐被俘。

勾踐被命於吳王牽馬、做雜役,受盡屈辱。

後被放回國,每天睡在房子的柴草堆上面,在房樑上朝下懸掛了一隻苦膽。 他每天都用舌頭去添苦膽,以此苦味勾起他在吳國受盡苦楚折磨及奇恥大辱的情景。

他暗下定決心要報仇雪恥,後重整旗鼓,最終打敗吳國。成春秋五霸之一。

故有“臥薪嚐膽”之典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當遭受失敗、面臨困境時應不忘初心,制訂切實可行的方案、措施,一定會取得勝利,大獲全勝的。






信天游259345793


沒錯這個故事的確講的是勾踐,但其實用臥薪嚐膽一詞形容勾踐的老對手吳王夫差也未嘗不可。

夫差之父闔閭是在和越王勾踐的戰爭中陣亡的,因此夫差上臺第一件事就是向越國復仇。事實上當時人們的復仇意識很強烈——齊襄公曾問自己的大臣:“九世之前的舊仇可復乎?”大臣回答:“百世猶可,況九世乎?”南方的楚、吳、越這些國家保留了更多遠古時代的精神傳統,如果夫差不能洗刷父親闔閭戰敗身死的恥辱,他將一輩子抬不起頭。

為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國仇家恨,每天他派人站在院子裡,每當從院子經過時這個人便對他大聲喝道:“夫差!你忘了越王殺害你父王了嗎?”注意這裡不是稱呼他“大王”,而是直呼其名。夫差每次都以恭敬嚴肅的態度回答說:“我不敢忘。”一日三餐前身邊也會安排一個人向他高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害你父王了嗎?”只有畢恭畢敬回答說:”不敢忘“之後才能開始用餐。

夫差時時不忘提醒自己,整整兩年的時間他養精蓄銳,目的就是一舉擊滅越國,以報父仇。夫差的表現令伍子胥等一大批老臣感到由衷的欣悅,大家都覺得吳國還是有希望,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準備一雪恥辱。經過兩年的準備,夫差認為伐越的時機成熟了。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率領精兵殺入越國。越王勾踐對吳軍的入侵早有準備,在此之前他就曾想先發制人,日夜勤練兵馬,所以要打敗勾踐也不是易事。

剛開始時夫差覺得很不順心,有點倒黴。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吳國的戰車被風颳倒了,繩子斷了,馬匹驚慌失措,四處亂跑。有些騎兵便躍上馬背,要制服這些瘋馬,卻被無情地掀翻在地,活活地摔死。整個吳軍亂得象一鍋粥。渡河的船隻也被狂風打個稀巴爛,小一點的船隻被巨浪吞沒,沉入江底,大的船隻被捲到岸上。

這些都令夫差心煩意亂,軍隊的士氣也很低落。抵達槜李時,這裡就是當年吳王闔閭打敗仗之處,吳軍上下更有一種恐慌感。這時越國兵團發起衝鋒,吳國人初戰不利。身心疲憊的夫差趴倒在營帳中,一會兒功夫便睡著了。突然間,只聽得他大叫一聲,聲音充滿了恐懼,左右大驚,夫差喊道:“快去叫伍子胥來。”

伍子胥進來後夫差抓住他的手,氣喘吁吁地說:“我剛才做了個夢,夢到井水滿了,好多水溢出來,越王跟我在搶一把掃帚,還要拿著掃帚打我。我看我們大概是要遭殃了吧,還是趕緊班師回國吧。”說到這裡時突然聽到對面越國兵營中發出陣陣的叫喊聲,夫差更嚇壞了,以為越國人要進攻了。

其實夫差這是心病——以吳王闔閭之強尚且敗在勾踐手下,夫差潛意識中有點怕打敗仗,越怕就越心虛,所以才做了這麼個夢。伍子胥心裡明白:大敵當前,統帥要是有這麼種消極的心態,那一定是打不了勝仗的,他得扭轉夫差的消極想法。伍子胥文武雙全,不僅打仗厲害,對經典也深有研究,他對夫差說:“您不必擔心,您這個夢啊,說明越國必敗。您夢到井水溢出來,這說明水多,吳國在北,從五行上說,屬水,越國在南,屬火,水可以克火,您還擔心什麼呢?再說說這個掃帚,就是彗星啊(掃帚星),以前周武王討伐商紂時彗星出現了,周便取代了商,進入一個興盛期。現在您得趕緊下令,出擊越軍,那麼越國必定遭殃,而吳國將興盛矣。”

這一番話其實也是伍子胥急中生智,編出來忽悠吳王夫差的。夫差有心病,得以心藥來治,給伍子胥這麼一說,夫差的慌張情緒漸漸消除了,原來這個夢不是惡夢,而是吉夢啊,那好吧,既然吉利,就跟越國決一死戰吧。在伍子胥的指揮下,吳軍開始反擊,並且很快便體現其強大的戰鬥力,越軍擋不住,敗走了。緊接著吳越兩軍在夫椒(浙江紹興北)展開大戰,這一仗越國軍隊大敗。夫椒失守後越國的都城危在旦夕。勾踐心裡盤算一下,越都肯定是保不住,與其死守,不如先保全實力,爭取與吳國談和。勾踐率五千名甲士,上會稽山打游擊,一邊繼續頑抗,一邊派人聯絡吳國實力派權臣伯嚭,試圖與吳國媾和。此時的夫差終於戰勝了自己的殺父仇人勾踐,迫使勾踐主動求和。按理說:勾踐是夫差的殺父仇人,不共戴天,這種血海深仇怎麼能化解呢?那麼面對勾踐的求和,夫差如何處置呢?

二:

霓虹國有很多,特別是領主被殺,家臣臥薪嚐膽尋仇,比如赤穗藩家臣47義士復仇記。

不過今天說的是:

老烏龜德川家康(竹千代,松平元康)

作為三河小國領主的兒子,出生於封閉落後的三河地區。三歲與生母離別,六歲作為人質流寓於駿府今川家,後繼田信秀派人將他劫走,他又稱為織田家人質。但他父親松平廣忠並未因兒子被劫而放棄今川家,在尾張的久松俊勝夫人的懇求下,竹千代才免於一死。

後來,8歲時,經太原雪齋謀劃,今川義元提出與織田信秀交換人質,8歲的竹千代又被送回駿府城繼續做人質。

辛酸和悽苦的人質生涯,錘鍊出他堅毅無比的韌性和機警沉穩的個性。

成年後繼任城主,但領內豪族林立,領外強敵環伺。為了在亂世中求生存,他甘願充當今川義元的炮灰,甚至娶了他不喜歡的今川義元的侄女阿鶴為妻。

桶狹間會戰後,今川義元被殺,他又追隨織田信長四處征戰。才贏得生存空間,卻為了取信於信長,不得不痛心殺妻滅子(松平信康)。

信長夢斷本能寺後,秀吉搶先控制了局勢。他屈累代尊貴武士之膝,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腳下,同時埋首於勢力的擴張。

最終,待時機來臨,他果斷出擊,將敵人徹底擊敗。




池中躍


越王勾踐被吳擒受辱,後為了不妄報仇,躺身稻草上睡覺,並在屋內置一苦膽,經堂用觜含之,最後戰敗吳國,一雪前恥。韓信胯下之辱,三顧茅廬的劉備,面壁修身的達摩等都是臥薪嚐膽的歷史古事。


王玉勤


歷史上有名的是周文王忍辱負重…

越王勾踐與范蠡臥薪嚐膽二十年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