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果十顧茅廬,臥龍先生會出山嗎?那時還有誰請得動諸葛亮?

遊書斌


我們都知道曹操這個人很愛才,比如他對劉備的五虎將十分傾慕,總想收為已用。

對落敗歸降自己的關羽上馬金,下馬銀的賞賜,目的就是收買人心。

他把張飛的名字繡在戰袍內襟處,無非是凸顯曹操愛才的表現,對趙雲也是如此。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當初諸葛亮隱居“躬耕南陽”時,南陽當時是曹操管轄的地方,曹操如此愛才,為何沒有“三顧茅廬”呢?

有人說諸葛亮此時默默無為,曹操不知道有此人。這有點說不過去,諸葛亮雖然很低調,但在圈內名氣很大,曹操相對劉備更愛才,劉備能找到諸葛亮,難道曹操找不到?

(曹操)

我認為曹操根本就沒把諸葛亮看在眼裡,因為此時曹操人才濟濟,另外諸葛亮肯定不會低三下四去投曹操,這就造成了二人失之交臂。

此時劉備卻撿了一個漏,“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然後幫他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國。

現在我們假設曹操十請諸葛亮,你覺得臥龍先生會出山嗎?

一、分析諸葛亮的性格,我認為即便曹操十請,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佐他。

我算了一下,原來二人八字不合,再就是二人都是裝×高手,誰也騙不了誰,達不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曹操不會重用諸葛亮,諸葛亮也不會鞠躬盡瘁。

再就是諸葛亮不是司馬懿那樣識時務之人,司馬懿可以屈身事人,可以藏鋒以待天機。

而諸葛亮恰好相反,從諸葛亮逆天行事六出祁山伐魏可窺一斑,也就是說諸葛亮從不認輸,甚至不服老天爺!

(諸葛亮)

不認輸的人往往是“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主,是強勢之人。

此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朝廷的名義招賢納士,許多能人義士紛紛投奔其麾下,曹操的幕僚如過江之鯽,比如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等人,這些謀士哪個也不比諸葛亮差多少。

諸葛亮到了曹操陣營猶如錦上添花,哪能輪到他獨立表現的機會?

相反到了劉備陣營,諸葛亮是唯一的謀士,相對比侍曹是可有可無的謀士。

總而言之,以諸葛亮不認輸的性格,即便曹操請十次,估計他也不會出山。

二、從當時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勢力來看,劉備是最弱的一個。

當時劉備如喪家犬沒有落腳之地。

假如諸葛亮能把一個垃圾股炒作成績優股,其能力和功績不言自明。

這就好比扶植一個要飯的當上皇帝,要比扶植一個諸侯當上皇帝更有成就感。

知道劉伯溫為何比肩諸葛亮嗎?

這是因為朱元璋出身低,劉伯溫把一個曾經的乞丐打造成了一位開國皇帝,劉伯溫和諸葛亮的經歷何其相似啊!

講真劉伯溫完全可以選擇強勢的陳友諒和張士誠,但他效仿諸葛亮輔佐了最弱的朱元璋,這才有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美談。

當時諸葛亮對於輔佐誰的問題肯定糾結萬分,最後他轉念一想:“假如我能把劉備打造成一位和曹操抗衡的人物最好不過了,假如失敗也沒人笑話我,畢竟劉備基礎太差了。”

相對曹操來說,其發展勢力到了天花板,諸葛亮能力和成績再大再好,對於曹操來說都是波瀾不驚的事。

這就好比你幫助富豪賺了100萬,富豪卻不以為然,但是你幫乞丐賺到一萬元,我估計乞丐會對你感激涕零。

諸葛亮更多考慮的是投奔誰更受器重,更有發言權的問題。

(諸葛亮)

在職場上,如果一個企業人才濟濟,一個企業急需人才,你會選擇哪個企業呢?

綜上所述,按照當時實際情況,曹操不會主動去請諸葛亮,即便去請,估計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佐他。

拋開曹操和劉備之外,我認為如果“三讓徐州”的陶謙堅持反曹,假如去請諸葛亮,興許諸葛亮會出山輔佐他,畢竟陶謙具有寬厚仁慈禮賢下士之風範。不知大家贊同我的看法嗎?


秉燭讀春秋


引言:

曹操即使十顧茅廬,臥龍先生也不會出山。那時能請動諸葛亮的也只有劉備了。

曹操請不到臥龍的原因

依照歷史而言,諸葛亮是位王佐之才。有這樣才能的人想要出山必然先為自己的將來預判一下、謀劃一下。何謂預判、何謂謀劃呢?預判,是在諸葛亮決定出山投身某一陣營時自己能達到什麼樣的權勢,在這樣的權勢下是否能夠完全發揮自身的才能。謀劃,在預判中出現拐點時,自己是否能夠應對。

以諸葛亮的才智,自然能夠想到加入曹操的陣營自己不可能達到一人之下的地位,那麼自己的畢生所學就可能會得不到發揮,那麼違反了自己的意願還不如隱於山林。那麼即使曹操十顧茅廬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助。

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較為出名的有三位蜀漢的諸葛亮、東吳的諸葛瑾、曹魏的諸葛誕。諸葛家族不把人才集中放在一個勢力內全力效忠,就已經說明諸葛家族有一定的私心,怕是統一後壓錯了陣營讓家族覆滅。

為什麼只有劉備能夠請得動諸葛亮

劉備在當時只是一股小勢力,連一方諸侯都算不上,手下雖然有關、張、趙這樣的當世虎將,但是謀士只有徐庶一人。那麼諸葛亮一旦加入劉備陣營,至少可以和徐庶平分秋色。而諸葛亮通曉軍事及內政屬於全能,徐庶只是專通軍事,慢慢發展必然會超越徐庶。

不要認為我是在刻意摸黑諸葛亮,諸葛亮出山時年齡在二十六歲,這樣的年齡段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如果這個年齡段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發光。等到一腔熱血冷卻的時候,諸葛亮就該安逸于山林之間了,任誰都不會請的動他。


總結:曹魏有荀彧、東吳有張昭這二人的位置諸葛亮是不可能撼動的,所以劉備才是諸葛亮的唯一選擇。


感謝大家閱讀,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國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句話簡簡單單地寫出來諸葛亮的一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悲壯的英雄選擇悲壯地離去,病逝五丈原的諸葛亮,真的不知道自己奮鬥一生的結局嗎?不是的,他知道,只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罷了!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會如何去選呢?就如問題所問,“如果曹操十顧茅廬,臥龍先生會出山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去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與社會輿論,瞭解諸葛亮的為人與志向。從而去分析劉備和曹操,對比兩者哪個更適合諸葛亮。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社會風氣與輿論。東漢末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亂到官位都可以相互買賣。但當時又是一個看重名節的時代,是一個炒作的時代,因為當時選拔官員的制度是舉孝廉。何為舉孝廉,舉就是舉薦,孝是孝順,廉是廉潔。舉孝廉的本意是各個州郡選舉出德行品質優異的年輕人進入官場,服務百姓。但隨著社會的動亂,這一制度不但未能選出品德優秀的人才,反而催生了不少沽名釣譽之徒。這使得當時的社會風氣十分浮誇,文人之間都會標榜自己的德行。社會輿論也會對名分氣節十分重視。諸葛亮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雖然我們認為諸葛亮有豐功偉績,但那也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取得的。故而,諸葛亮多多少少都會被打上重視名節的烙印。另外,當時仍是奉行儒家的時代。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相去不遠,諸葛亮所受的教育一定是引導大家注重名分與氣節的。

然後,我們來說說諸葛亮這個人。諸葛先生是名門之後,父親早亡,與從父一起生活。這樣的人生經歷會使得他內心有一份責任感,一份振興家族的使命感。另外,他的從父官至豫章太守,說明他們諸葛一族還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而在這樣有社會地位的人當中,大家看似不注重入仕為官,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渴望建功立業,一展雄心抱負的!所以,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好為梁父吟。這表明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才華,也從側面告訴我們,他急切地希望得遇明主,迫切的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那麼該選擇什麼樣的主公呢?在他的人生經歷及教育指導下,已經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第一,要有正當的名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明主一定要有名分,要有大義。第二,一個自比管仲樂毅之人,定是不可屈居人下,他是不能在其他謀士之下的,所以他的主公必須重視他,重用他。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定要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與人生抱負。

按照諸葛亮的要求,我們來分析一下曹丞相與劉皇叔。在當時,曹操身處中央,位列三公,錄尚書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下文臣武將,不勝枚舉。而對比劉備,就要差遠了,屯軍新野,未有寸土之地,文臣武將,屈指可數,僅餘皇叔之名號。然,孔明卻選之。這是因為:第一,劉備有名分,他有皇家血統,是中山靖王之後,而且當時的漢獻帝親口稱其為皇叔,這就是一塊金字招牌,能吸引一批才華洋溢,忠貞不二之謀臣;第二,劉備手下謀臣少的可憐,而且質量還不算高。這和曹操比可是天上地下,不足道哉。可是孔明就是看到這點——人手少,我就是核心——是核心,我就能順利的實施我的主張;第三,也是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孔明看到自己在劉備這裡能有更大的作為,更能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匡扶漢室!

所以綜上,我們可以知道曹操十顧茅廬也是請不動諸葛亮的,因為他不符合諸葛亮的擇主標準。另外,看了諸葛亮的擇主標準,縱觀當時的諸多英雄,還真沒有那個比劉備更合適的了,因此,除了劉備是不會有人能請得動臥龍出山的。





大話國學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諸葛亮是東漢末年的琅琊陽都人,早年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定居。自從諸葛玄死後,他便一直在隆中隱居,過著清閒自在的耕讀生活。就在諸葛亮隱居隆中期間,天下發生了許多大事,先是董卓亂政,接著中原地區爆發了群雄爭霸,最後曹操在滅掉袁紹以後,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其實諸葛亮在隆中隱居的時候,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並非一無所知。相反他對天下大勢的發展,不僅非常清楚,而且深有研究。這一點從後來劉備來隆中拜訪時,他說出了精闢的隆中對可看出。這就說明,諸葛亮對於天下的各路諸侯,都頗有了解,當然曹操也不例外,面對勢力強大的曹操,他並沒有選擇投奔。

可以大致肯定,即使曹操十顧茅廬,諸葛亮也多半不會出山。接下來稍微分析一下。

一:諸葛亮並不認同曹操的行為方式。

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事上,曹操的行為讓天下英雄所不恥,當時人稱: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無論是從讀書人的名士情懷,還是匡扶漢室的政治情懷,曹操都是應該打擊的對象,怎麼能去輔佐。另外曹操為人多疑的性格,也會讓諸葛亮畏而卻步。在諸葛亮眼裡,他需要一個任其自由施展才華的主公,而不用擔心會招致懷疑。可以說,曹操與諸葛亮互相不適合。

二:有劉備在,諸葛亮很難選擇曹操。

其實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時候,諸葛亮居住的隆中,離曹操的地盤不算太遠,若要投奔,早就去了。這的劉備奉劉表的指令,駐守在新野,他常常與諸葛亮的好友司馬徽交談,討論古今。司馬徽覺得劉備是一位明主,或許向諸葛亮大力推薦過劉備。為了促成劉備與諸葛亮相遇,司馬徽還在劉備面前大力稱讚諸葛亮。因此,極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在劉備與諸葛亮還沒見面之前,心裡面就已經看上對方了。既然諸葛亮已經“心儀”劉備了,那麼曹操很難請走。說得誇張一點,若是劉備沒來邀請諸葛亮,諸葛亮或許會親自前往拜訪劉備。

還有曹操手下人才眾多,可能沒有諸葛亮發揮的空間。總之,就算曹操十顧茅廬,諸葛亮也基本上不會跟隨曹操而去。


子正尋道


曹操是不會去十顧茅廬的。再說諸葛亮大概率是毛遂自薦的。諸葛亮屬於堅定的保劉派,只要是漢家正統都行。大概率諸葛亮或者諸葛家族向劉表自薦或者舉薦過,躬耕南陽只是作秀而已。再說諸葛亮在內政方面的能力遠遠大於軍事上的能力。劉備深知諸葛亮的能力,所有得到諸葛亮後,諸葛是一直處於大後方。直到劉備死後才開始他領軍打仗的生涯。


用戶53444448490


所謂如果?要須知曹操廣納天下英才,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20歲出頭的司馬懿,最後應召入仕,競畏曹操威權,無奈出仕也!

倘若諸葛亮果有盛名,曹操定然想盡辦法,極盡手段,網羅門下,效命麾下!!!

曹操寧可負天下人,決不讓天下人負我的哲學,用在諸葛亮身上,定然是不被曹操所用,必令其毀滅,決不能為其它人所用!!!

諸葛亮難入曹操法眼!不然的話,曹操寧可將其綁架!!!

司馬懿被逼入仕,即曹操使用的手段!

司馬懿逃不出曹操手掌心!諒諸葛亮不過如此,步司馬懿後塵,和司馬懿同朝為官,自然不在話下!


主天安


三國志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說諸葛亮到東吳出使,孫權想留下他,就派諸葛瑾去說,諸葛亮的回到是“孫將軍能用亮而不能盡亮”。就是說孫權他能用我,但是在東吳我沒有能夠施展全部才華的舞臺。東吳當時有周瑜,“內接骨肉之親,外接君臣之義”,還有託孤大臣張昭,諸葛就是留在東吳也不可能像他在蜀漢那樣位極人臣,一呼百諾。

同理在曹操這裡,“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機深智遠,雖蕭何、陳平不及也。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呂虔、滿寵為從事,于禁、徐晃為先鋒;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這是演義中曹操自己介紹手下的能人的原文。實事也證明曹操能夠統一北方,天下三分他為主,手下人才濟濟是毫無疑問的。諸葛亮如果去了,恐怕還不如在東吳的待遇好。

而在劉備這裡就不一樣了,劉備長期缺少一個一流的謀士,諸葛一出山那真是奉為上賓,如魚得水。諸葛的地位在蜀漢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所以說曹孫兩家是請不動諸葛的。除了劉備誰也請不動他


如煙入幻


諸葛亮是東漢末年的琅琊陽都人,早年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定居。自從諸葛玄死後,他便一直在隆中隱居,過著清閒自在的耕讀生活。就在諸葛亮隱居隆中期間,天下發生了許多大事,先是董卓亂政,接著中原地區爆發了群雄爭霸,最後曹操在滅掉袁紹以後,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其實諸葛亮在隆中隱居的時候,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並非一無所知。相反他對天下大勢的發展,不僅非常清楚,而且深有研究。這一點從後來劉備來隆中拜訪時,他說出了精闢的隆中對可看出。這就說明,諸葛亮對於天下的各路諸侯,都頗有了解,當然曹操也不例外,面對勢力強大的曹操,他並沒有選擇投奔。

可以大致肯定,即使曹操十顧茅廬,諸葛亮也多半不會出山。接下來稍微分析一下。

一:諸葛亮並不認同曹操的行為方式。

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事上,曹操的行為讓天下英雄所不恥,當時人稱: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無論是從讀書人的名士情懷,還是匡扶漢室的政治情懷,曹操都是應該打擊的對象,怎麼能去輔佐。另外曹操為人多疑的性格,也會讓諸葛亮畏而卻步。在諸葛亮眼裡,他需要一個任其自由施展才華的主公,而不用擔心會招致懷疑。可以說,曹操與諸葛亮互相不適合。

二:有劉備在,諸葛亮很難選擇曹操。

其實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時候,諸葛亮居住的隆中,離曹操的地盤不算太遠,若要投奔,早就去了。這的劉備奉劉表的指令,駐守在新野,他常常與諸葛亮的好友司馬徽交談,討論古今。司馬徽覺得劉備是一位明主,或許向諸葛亮大力推薦過劉備。為了促成劉備與諸葛亮相遇,司馬徽還在劉備面前大力稱讚諸葛亮。因此,極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在劉備與諸葛亮還沒見面之前,心裡面就已經看上對方了。既然諸葛亮已經“心儀”劉備了,那麼曹操很難請走。說得誇張一點,若是劉備沒來邀請諸葛亮,諸葛亮或許會親自前往拜訪劉備。

還有曹操手下人才眾多,可能沒有諸葛亮發揮的空間。總之,就算曹操十顧茅廬,諸葛亮也基本上不會跟隨曹操而去





回首看不盡


諸葛誕是諸葛亮的叔伯兄弟,他投靠曹操之後,曾向曹操推薦過諸葛亮。而且曹操也很希望諸葛亮為自己效力,但曹操沒想到花重金卻沒有請到諸葛亮。

在曹操的眼裡,也許人才都是喜愛錢財。於是他派親信帶了許多金銀財寶前去拜訪請諸葛亮。但信使在諸葛亮的家門前看到了“求知己者進,送珠寶者莫入”幾個大字,不以為然,但信使隨後被諸葛亮的門童逐出了家門。顯然,曹操第一次顧茅廬失敗了。隨後,諸葛誕建議曹操用書信的方式,並將自己的志向言明,請諸葛亮出山。曹操素來愛惜人才,對有才之人更是求之不得。曹操真的寫了一封信,並讓諸葛誕親自給諸葛亮帶去。而諸葛亮看到曹操的書信後,見其言辭懇切,非常心動。在諸葛誕的勸說之下,於是堅定了要輔佐曹操的決心。但是,事有不巧,諸葛亮的父親晚上突然病逝,而諸葛亮又是一個孝子,他要在家盡滿四十九天孝期後再去找曹操。這這就是曹操第二次顧茅廬。

一個月後,在大雪紛飛中,曹操受了風寒,臥床不起,於是讓人代他給諸葛亮寫信以表思念之情。就在諸葛誕準備送信時,曹操的大將典韋實在看不下去了。典韋只是一個武將,他根本看不起書生,他見諸葛亮架子太大,於是便來到了諸葛亮家,想來個霸王硬上弓。諸葛亮是謀士,便和典韋打起賭來。諸葛亮從自己腿上扯下一根汗毛,對典韋說:“你雖能力扛千斤,就是不能奈何這一個汗毛”。典韋不服,用手使勁揉捏,但汗毛仍然安然無恙。典韋願賭服輸,掃興而去。曹操知道後,非常憤怒,風寒好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請諸葛亮。但他還沒到,卻被劉備捷足先登了,把諸葛亮給請走了。至此,曹操請諸葛亮出山也就不了了之。

這段歷史雖然記載很少,但卻有其事。曹操非常愛惜人才,甚至為了人才不惜重金和麵子。徐庶母親被請去曹營就是一例,而故事中的三番五次的書信聯繫,也算是一個佐證。


公元前


老泰迪講歷史,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前言:

老泰迪認為除了劉備,恐怕沒有人能夠請得動諸葛亮,因為請不請得動諸葛亮全在於他自己。

分析時局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生逢亂世的聰明人自然是少不了對時局的推測,對各個領導人物的把握。

什麼意思?那便是對潛力最大的領導隊伍的心知肚明。諸葛亮知道此時的天下只有三人是最有潛力奪得天下,

第一個便是北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第二個則是東西南邊的孫權,最後一個是號稱劉家後代“以德服人”的劉備。

那麼諸葛亮自然是明白,自己想做一番大事業只能在這三人中挑選一位作為日後輔佐的對象。

分析利弊

範圍縮小後,諸葛亮肯定會分析在這三個人手底下當差的利弊。

首先是曹操,曹操這個人能力強,野心大,這是優點。但是他手底下的謀士多,疑心也是非常的大,這便是個致命的缺點。倘若諸葛亮做了曹操的謀士,諸葛亮只有兩個結果:

  • 第一,得不到重用,畢竟曹操手下有能耐的謀士多如牛毛,諸葛亮的才能得不到全面的發揮。
  • 第二,慘死於魏國,這個結局必然是在曹操對諸葛亮“莫名其妙”生疑後發生的,諸葛亮哪裡做的不對,哪裡得罪人,都有可能被人誣陷到曹操面前,曹操這個生性多疑的人必然會在殺了諸葛亮後後悔自己的多疑與衝動,亦或是殺掉便殺掉,扭個頭就忘了。

其次是孫權,孫權那邊時局其實已經穩定下來了,東西南都已經是吳國的了。對於諸葛亮而言,跑到吳國發揮自己的才能已經沒多大的必要性了,再者孫權也多半不會受重他,畢竟吳國謀士也是不少。

最後就只剩下了劉備,很多人都說劉備待人仁德是虛偽,但老泰迪認為虛偽一輩子也就不再是虛偽的仁德了,聰明的諸葛亮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接著諸葛亮會分析自己是否適合在劉備那裡當差:

  • 第一,劉備都沒有盤踞之地,這對諸葛亮而言是件好事,這恰好能夠發揮出諸葛亮的才能,幫助劉備一步步走向三足鼎立,一步步奪天下,而作為一大功臣劉備自然對諸葛亮會感恩代謝。
  • 第二,劉備手底下能用的謀士不多,跑到劉備手底下當差自然受重用。

結語

諸葛亮分析時局縮小範圍,分析各地主公的為人判斷利弊之行為是生逢亂世諸葛亮必然做的事情。所以曹操就算十顧茅廬,百顧茅廬,千顧茅廬,諸葛亮都不會出來。而之所以劉備需要三顧茅廬,可能是諸葛亮在試探劉備是否誠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