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造原子弹抢别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执信说服,美国曼哈顿核计划

1945年7月30号美国总统刚参加完波茨坦会议,在回国的军舰上,他向美国军方下达了一道命令,把那颗大炸弹投下去吧。七天后三架美军轰炸机离开了太平洋上关岛附近的空军基地,他们的目标是日本广岛。日本上空的蘑菇云让世人认识了原子弹,也记住了它的名字:小男孩。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希特勒签发了德国研制原子弹的命令。希特勒一方面加紧研制原子弹,另一方面却对很多犹太裔科学家进行迫害,爱因斯坦首当其冲。这位犹太籍科学家为了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逃亡到了美国,很多在欧洲工作的犹太裔科学家也陆续逃往美国。这些科学家给美国带去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德国正在研究一种威力巨大的秘密武器--原子弹。但是当科学家们将这个情况告诉美国军方的时候,却并未引起军方的重视,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人真正知道原子弹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然而这些科学家们却意识到,如果希特勒和原子弹结合起来,对这个世界来说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为造原子弹抢别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执信说服,美国曼哈顿核计划

为了避免世界性的灾难发生,科学家们认为一定要让美国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那么怎么才能引起美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呢,科学家们心急如焚。他们一致认为只有把他们的建议直接交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才能促进研制原子弹的工作尽快开展,为了增加说服力,他们一致推举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信中提到原子弹是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如果用船载一颗原子弹去轰炸一个港口,就可以完全摧毁整个港口连同它周围的地区。看来爱因斯坦他们这批科学家当时已经预见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

爱因斯坦请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转交这封信,但罗斯福看完信后仍然很轻松并没在意,私人顾问随即给罗斯福讲了一个故事。当年拿破仑因为没有使用新发明的蒸汽船,没有建立起先进的海军舰队,最终导致在滑铁卢打了败仗。他说如果当年拿破仑采纳了使用新发明的建议,欧洲历史就要重写了。罗斯福突然严肃起来,沉默了很久说,我不会成为第二个拿破仑。得到总统的认可之后,美国很快就建立了一个铀委员会开始进行原子弹的研究,由于罗斯福对原子弹这个东西半信半疑,所以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这个铀委员会实际上一直无所作为,直到1941年的一天,这一切突然发生了变化。

为造原子弹抢别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执信说服,美国曼哈顿核计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袭击一共持续了110分钟,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港内停泊的八艘战列舰中,四艘完全沉没一艘搁浅,其余三艘受到了重创。另外还有三艘驱逐舰被打得七零八落,250架飞机被摧毁,官兵伤亡3400多人。听完汇报后罗斯福表情凝重,迟疑了片刻马上拿起电话,给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打了个电话,他直接问道,美国的铀研究有什么新进展吗。

1942年6月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正式启动,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最先设在纽约市的曼哈顿区,所以计划被称作曼哈顿工程。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在这之前他是美国陆军工程兵工程局副局长,他干过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修建了美国著名的五角大楼。格罗夫斯是个军人,他为人比较生硬,有时候还有些粗暴,但是他有谋略。当他知道自己要管理的是一批知名的科学家的时候,他提出要先把自己晋升为准将,然后再宣布他作为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的任命。最开始格罗夫斯接下这份工作,还仅仅是出于军人的服从,很快他就从简单的服从变为全身心的投入,因为作为军人他很快就明白了制造一颗原子弹对美国意义重大。格罗夫斯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下属到纽约的一个港口买下了放在那很久的两千个钢罐,里面存放的是造原子弹必须的原料--铀。其实早在曼哈顿工程开启前两年,这批装着重要资源的钢罐就已经到了美国的港口。1940年初为了避免被德国人抢走,比利时联合矿业公司把大约1250吨含量特别丰富的沥青铀矿从刚果运到了美国。铀对于制造原子弹有多么重要格罗夫斯当然很清楚,所以他上任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下这批被美国人冷落了两年的铀原料,迅速抢占了资源。

为造原子弹抢别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执信说服,美国曼哈顿核计划

要搞曼哈顿工程除了资源更要有人,要造原子弹就必须建立一个中央实验室,格罗夫斯推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担任实验室主任。奥本海默190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天资聪颖,1925年以哈佛大学荣誉学生的身份毕业,随后又到英国剑桥大学研习理论物理学,后来他成为曼哈顿工程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但是最开始格罗夫斯的推荐却遭到联邦调查局的拒绝,原因是怀疑他是共产党,他是不被美国政府信任的人。早年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当物理教授的时候,奥本海默曾经参加过许多与共产党有联系的社团组织,通过这些渠道他曾经为西班牙内战捐款。尽管奥本海默自己并不是共产党员,但那个时候他已经被认为是一位激进的教授而引起美国当局的注意了。格罗夫斯在曼哈顿工程之前就听说过奥本海默的大名,直到进了曼哈顿工程,他才真正见到了奥本海默,两人一见如故,于是格罗夫斯认定奥本海默是担任中央实验室主任的最佳人选。

为造原子弹抢别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执信说服,美国曼哈顿核计划

1942年的一天,新墨西哥州一片人迹罕至的沙漠里突然热闹起来,这里就是洛斯阿拉莫斯,奥本海默选择的实验基地。他说他最大的两个爱好就是物理和不毛之地,这里恰好完美的合二为一,这里成了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心脏机构。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刚刚建立的时候,奥本海默遭遇的最大的难题是招不到人。奥本海默自己没有得过诺贝尔奖,所以在科学界没有什么号召力,而且由于曼哈顿工程的保密性,他又不能说明工作的具体性质,还要告诉前来应聘的科学家要与世隔绝。面对这样的似是而非的工作性质,很多科学家起初都犹豫不决,但是奥本海默巧妙的应对着这个局面。他先是集中精力招聘了一批有名的科学家,然后利用他们的号召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利用3年时间到了1945年,奥本海默的实验室已经有两千多名研究者和三千多名军事人员了,包括一千多名科学家,其中很多人都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因此这里也称为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集中营。当时在全美只有12个人知道工程的情况,高层领导中的知情者只有罗斯福本人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就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当他向史汀生打听具体情况时,竟然用一个外交辞令来应付:无可奉告。

为造原子弹抢别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执信说服,美国曼哈顿核计划

为了研究清楚德国人研制原子弹的进度,格罗夫斯向军方建议成立一个特别工作队来侦查德国的核计划,于是1943年底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特别谍报队成立了。阿尔索斯行动队保密级别非常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其他国家,一切与原子弹有关的情报。他们抢夺德国的原料,秘密破坏德国原子弹研制计划,其中包括抢夺各国科学家来加入曼哈顿工程,这些科学家大大加速了曼哈顿工程的进度。而此时德国人研制原子弹的进程非常的缓慢,离真正的成功其实还很远。得到这个消息,格罗夫斯终于松了一口气,现在他很有把握赶在希特勒之前把原子弹搞出来。

1944年3月,曼哈顿工程初见成效,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出来了,代号大男孩。为了验证它的实际效果,要对它进行一次试爆。试爆日期定为1945年7月16日,比波茨坦会议召开日期提前一天,目的是为了借助原子弹爆炸成功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力,特别是要震慑苏联。五、四、三、二、一,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它的威力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美国总统得知消息后,得意的告诉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超级武器,想不到斯大林只是淡淡的说了句,那很好啊,希望可以用来对付日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