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介文人,何以能坐鎮西北?

用戶7922333254142


大家好,我是漁公子,我來回答!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出自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宋太宗端拱二年,范仲淹出生於吳縣,兩歲時因父親逝去,跟隨母親改嫁到山東一戶姓朱的人家。直至長大後,知道自己並非朱家人而是范家的後代,覺得既已認清身世,於是選擇走出家門。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考中進士,先是接回母親,繼而奏明朝廷,恢復範姓。

自1040年,宋夏戰爭開始。在越州任知府的范仲淹就被朝廷點名派往宋夏戰爭前線任職。

眾所周知,范仲淹只是一介書生,一個政治家、文學家,從來就不是武將出身,那麼北宋政府為何要派他去守衛邊疆,抗擊西夏呢?

范仲淹被選去西北的原因分析: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

眾所周知,北宋一直實施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究其原因,是因為宋太祖總結歷史教訓和自身實踐經驗的結果。

五代時期,由於武將專權,擁兵自重,從而導致謀權篡位之事屢屢發生。宋太祖也是通過掌握兵權,發動“陳橋兵變”後,兵不血刃就奪取了後周政權。

因此宋太祖對手中握有兵權者十分忌憚,因而制定和實施“重文輕武”的國策。

自宋初確立這種基本國策後,經過近百年的貫徹落實,到了宋夏戰爭前夕,北宋軍隊已經出現嚴重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因為國家規定如此,說明北宋統治者最擔心的就是武將奪權兵變,在這種大環境下,誰舞刀弄槍,逞強好勝,就是不知好歹。

其所造成的結果自然就是極度缺乏有軍事能力的武將,面對無將可用情況,北宋政府也只好從文臣中選擇,范仲淹也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被選中。

一介書生范仲淹,何以能夠坐鎮西北

不得不說,北宋政府選擇范仲淹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一點被范仲淹西北抗夏的成績所證明。

那麼范仲淹區區一個文臣,怎麼能在西北抗夏取得好的成績呢!

其實范仲淹雖然只是一個文臣,此前也沒有過從軍經歷。但他卻對軍隊的弊病,對國防的空虛早已進行過深入的研究。

早在天聖三年,范仲淹擔任大理寺丞時,雖然只是一個掌管刑獄的低級官員。但他並沒有自輕自賤,而是不顧人微言輕,直接給攝政的皇太后及宋仁宗上《奏上時務書》。

在這封上書中,范仲淹對國家日益顯現出的文學浮華,武備廢弛,言路不暢等方面給予了重視。尤其是在軍事方面,他能夠引經據典,結合古今實例,提出要加強武備,鞏固邊防,強化軍事指揮人才的培養、選拔,加強軍事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防患於未然的主張。

天聖四年,范仲淹在母親病逝,家中守孝之時,又《上執政書》,大膽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政的思想。

其中的“備戎狄”,其關鍵在於“育將才,實邊郡,使夷不亂華”。顯示出了他傑出的軍事天才和深遠的政治預見性。

並且在范仲淹早年為官時,他曾作的一首詩《河朔吟》中,就提到了歷史上三位赫赫有名的軍事人物,他們分別是張良、李牧、嚴尤。

范仲淹立志一定要像張良那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要像李牧那樣屯田戍邊、保家衛國,像老將嚴尤那樣愛護百姓,建功立業。

而在西北抗擊西夏的軍事實踐中,他也確實受到了三位軍事前輩的影響。

因此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早年的范仲淹其實對軍事思想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他雖然只是文臣,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軍事家的戰略眼光,因此他雖作為一介書生,卻能夠坐鎮西北。


漁公子讀史


前言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宋朝的文官制度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傅,少保

從一品;樞密使,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正二品;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太尉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鎮國大將軍

從二品;籤樞密院事,殿前都指揮使,節度使等等…

從上可以簡單看到宋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文官比武將更高一級,整體方陣重文抑武

原因;

宋朝自開國以來,奉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文官掌管軍隊調動權,武將戰時也僅僅擁有指揮權,調兵在宋朝不可能出現。

范仲淹,慶曆三年(1043年)最高出任參知政事正二品。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因才能出眾,有桀驁不馴朝廷,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

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其實范仲淹執政西北最主要與宋朝的國家政治制度有關,其次也是因為才能出眾,並非僅僅一介書生,其採用的屯田久守方針對於西北邊疆西夏的軍事威脅非常有效。


外太空的首富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一般介紹他時都稱他是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卻很少稱他為軍事家,其實范仲淹在軍事上也是很有成就的。

一是范仲淹能正確判斷戰爭形勢。1038年,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即今天的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第二年,元昊為了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率兵進犯宋朝西北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史稱三川口之戰,並集兵延州城下,準備攻城。消息傳到京師,朝野震驚。1040年3月,因邊事吃緊,宋仁宗就詔范仲淹進京,擔任天章閣待制、出知永興軍。7月升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併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做安撫使夏竦的副手。8月范仲淹自請知延州,訓練康定軍。1041年2月,元昊進兵渭州,宋仁宗批覆夏竦反攻計劃,韓琦命尹洙謁見范仲淹,聯絡同時發兵。范仲淹認為反攻時機尚未成熟,堅持不從。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西夏軍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追至西夏六盤山麓,於好水川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損兵一萬多人,史稱好水川之戰。4月,朝廷降夏竦為豪州通判,范仲淹為戶部員外郎、知耀州,職責不變。二是范仲淹能因地制宜,正確禦敵。他到西北任職後,就根據當地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向朝廷提出積極防禦的防守策略,在邊境要害之地多修城寨,相繼在延州修築了青澗城、鄜城軍事基地,又奏請修築了承平、永平等要塞,把附近十二座舊要塞改建為城;在慶州修築大順城和細腰、葫蘆等要塞。這些城市要塞的修築,互為犄角,互相呼應,很好地阻擋了西夏的侵擾。1042年閏九月,元昊分兩路,再次大舉進攻北宋,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獲知夏軍來攻,命副使葛懷敏率軍出擊,進抵定川寨,兩軍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16人戰死,損兵9400餘人,史稱定川之戰。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十月,范仲淹率六千軍隊,從邠州、涇州出發援救,西夏軍隊無依無靠,要塞堅固難攻,只好撤出宋朝邊境。三是懷柔安撫邊民,不為西夏利用。在北宋西北邊境,還居住著大量流民和羌民,元昊進攻北宋,總是聯絡利用羌民為嚮導,極不利宋軍防禦。范仲淹到西北的第二年,就上疏宋仁宗,建議加強邊防守備,固守酈延,以軍威恩信招納西羌歸附,徐圖西夏,為仁宗採納。好水川之戰後,范仲淹到慶州做知州兼環慶路都部署司事,他就以朝廷名義犒賞羌族各部,與之簽訂條約,嚴明賞罰,誠信團結,慷慨施惠,修城固塞,排其憂患,使西羌遂脫離西夏,為宋朝效力。四是改革軍制,選賢任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范仲淹在軍隊制度上,取締按官職帶兵舊制,改為根據敵情選擇戰將的應變戰術。他注意精選提拔優秀將領,湧現了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又注重訓練士兵。還建立營田制,解決軍需問題,使軍隊應變能力和戰鬥力大大提高。據傳范仲淹特別善於識人,當狄青還是個下級軍官時,范仲淹就對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從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後以武官任樞密使,終成一代名將。正是在范仲淹的整治下,大宋西軍成了北宋最具強悍戰鬥力的部隊。宋仁宗非常欣賞范仲淹的軍事才能,加封他為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等官職。

范仲淹為將西北,以積極防禦思想為主導,修堅城,連要塞,號令清楚,愛護士兵,選賢任能,對前來歸附的邊境民族,誠懇接納,信任不疑,使邊防要塞固若金湯,西夏人不敢輕以進犯。當時西北邊陲有歌謠說:“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羌人稱范仲淹為“龍圖閣老子”,西夏人稱其為“小范老子”,認為“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萬甲兵”。正因為如此,1044年,西夏與北宋達成和議,史稱慶曆和議,元昊對宋稱臣。在整個北宋,文人守邊功績卓著者寥寥無幾,范仲淹一生的文治武功,足以說明他是北宋文武全才的一代名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是胸懷天下的人,又怎能提出如此震古爍今的豪壯之言呢?


sunjin72976689


想知道的歷史,不得不說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驛站x,感謝關注與點評。

在范仲淹的名篇《岳陽樓記》裡有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不但是范仲淹的政治理想,也是他一生的做人標準。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但我們往往忽視了他還有一個軍事家的身份。

范仲淹年幼喪父,為了生存,母親帶他改嫁,因繼父姓朱,因此范仲淹小時候的名字叫‘’朱說‘’。由於家庭條件等原因,范仲淹從小勤奮刻苦,立志做一個棟樑之材。在20來歲時中舉,進入仕途。先後任廣德軍司理參軍、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

范仲淹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因此付出了不小代價,經常被貶。公元1040年,范仲淹與韓琦一起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他們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了西北邊防,並重用和提拔了狄青。大家都知道範仲淹是一介文人,在重文輕武的北宋,為什麼要去到前線,鎮守西北邊關呢?

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政權,公開同北宋反目,為了讓北宋認可西夏的合法性,李元昊與北宋大戰三川口,北宋不堪一擊,大敗。西夏派兵集結於延州城下,形勢非常危機,北宋朝廷得知這一消息,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

公元1040年,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宋仁宗在眾大臣的提議下,把范仲淹調到京都,出任天章閣待制、知永興軍,不久升任龍圖閣直學士。同韓琦一起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當時的安撫使是夏竦。不久范仲淹出任延州知府,他上任後,廢止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修築軍事防禦基地,節省軍費開支,把錢用在刀刃上。

1041年,宋仁宗下令攻伐西夏,范仲淹覺得時機尚未成熟,向宋仁宗建議,穩固邊防,加強防範,並用恩寵的方法,招降了李元昊的嚮導西羌,這一計策讓西夏損失很大。同時范仲淹令軍士們修築承平和永平等要塞,並擴建城池,收留流離失所的百姓和歸附的羌民,舉措深得人心,隨後不少部落歸順北宋。1042年,李元昊率兵伐宋,范仲淹率軍聯合各部,把西夏軍趕出了邊塞。

范仲淹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宋仁宗的讚賞,范仲淹被授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在范仲淹的建議下,北宋恢復設置了陝西路安撫、經略、招討使。李元昊在如此形勢下,不得不議和(慶曆和議),西夏向宋稱臣,北宋邊境從此安寧。

1043年,范仲淹回京任職,被授樞密副使,後拜為參知政事。後作《答手詔條陳十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實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稱‘’慶曆新政‘’。新政歷時僅一年有餘,就在一片反對聲中宣告失敗。但范仲淹的改革行動,給後來的王安石變法起到了借鑑作用。


史道驛站x


如果用輕描淡寫的“一介文人”定義范仲淹的話,那隻能說明他只知有一篇散文《岳陽樓記》。不錯,《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的看圖作文,他借樓寫湖,憑湖抒懷,抒發了自己“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種愛國愛民之情懷。表現了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鼓勵和安慰了一樣遭貶的戰友。這是一篇堪稱完美的偉大作品。

應該這樣總結:范仲淹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臨朝聽政的劉太后去世,竟然留下遺詔,要自己的“好姐妹”楊妃繼續垂簾聽政,保護自己的兒子趙禎。第一天群臣面見皇上,卻被禮儀官告之先去朝見太后(楊妃),正在群臣不知所措時,御史中丞一聲驚天大吼:“誰命汝來”,四個字置對方於名不正言不順之境地。於是所有矛頭指向己故劉太后。

這時的范仲淹成了這場風波中穩定朝局的中流砥柱。趙禎終於獨斷乾綱。

在今天的寧、青、陝一帶,西夏這個以党項族為主的政權,在李繼遷、李德明的苦心經營下,1032年由於李德明去世,太子元昊繼承職位為定難軍節度使,承爵西平王。

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建立大夏,改年號為“天授禮法延祚”。宋朝聞知此消息後大為震驚,立即命知永興軍夏棘兼徑原、秦風路安撫使,知州範雍兼郴延、環慶路安撫使,意欲進攻夏州。

公元1039年,宋朝拒絕了元昊“明臣暗君”的妥協辦法,命令狄青討伐元昊。狄青初勝後敗,元昊伏兵三川口,俘獲宋軍劉、石二將。

宋朝兵敗後立即眨了範雍,重用韓琦、范仲淹經略陝西。范仲淹採取措施,把延州府的18000名士兵分由六位將領訓練,把當地流浪人口聚集一處,在生活上作出安頓,減輕當地人民負擔,使社會矛盾得到緩和,對防禦党項貴族的侵犯,起到很大作用。

但是,韓琦急功好利,主張“速戰速決”,於慶曆四年派8000壯士先鋒出徵,結果元昊以10萬精兵對抗,在六盤山一帶被西夏兵伏擊,宋軍慘敗。韓琦和范仲淹被貶官去職。

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朝庭重新把西北防線分為四路,范仲淹依舊負責四路的軍務。范仲淹兼任的慶州府事務,他上任後立即團結周邊諸羌部落,巡視他們的領地,檢閱他們的隊伍,給予必要的犒賞,訂立攻守同盟,這部份土著隊伍的加入,削弱了西夏力量,在此期間,他作詩一首:“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見花。將軍了邊亊,春老未還家。”

也在這一年,西夏十萬大軍分兵兩路南侵北宋,西夏軍優秀的統帥李元昊從力量薄弱的宋軍防線中部進攻,負責鎮守的王沿大敗,損失萬人,幸好范仲淹提兵救援,西夏兵只好撤退。

此後李元昊雖然再次發動戰爭,宋軍卻節節勝利,西夏軍始終困於西北一隅。這樣的局面依靠的是韓琦、范仲淹等良臣武將的鎮守有方。

關注我,為你解開歷史暮後的問號❓


良人執戟2


這主要是因為范仲淹是一個胸懷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他雖為一介文人,心裡卻時時刻刻地裝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的《江上漁者》就寫道: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岀沒風波里。

深切感受到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生活。他更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有強國佑民的熱切願望,他在《岳陽樓記》裡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這樣一介充滿愛國情懷的文人,他忠心耿耿為國為民,有擔當有責任,所以就連外強也說范仲淹胸中自有百萬雄兵而忌憚,不敢輕易來犯。倘若委派一位胸無社禝、翫忽職守、貪生怕死、結黨營私的大員來鎮守邊陲,恐怕早已不攻自破了,所以說用人也很重要,不論是用人還是做事,心中無私心雜念是最重要的。


北方乞丐457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誰說書生誤國,誰說書生不能上馬帶兵打仗,偏見。明代寫“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力挽狂瀾,扶大明於將傾。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神機妙算,用兵如神。清朝曾國藩,硬生生把如日中天的天平天國給滅了。不過他們只是個引子,下面出場的才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范仲淹。

我們探討的問題就是范仲淹為什麼這麼能打仗。

范仲淹這麼能打的第一個原因,北宋太軟了,是個國家就能欺負他。北宋立國,太祖陳橋兵變,皇袍加身,擔心啊,後杯酒釋兵權,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也沒有了能打的將領。多年來的強幹弱枝(強大的軍隊都在中央,地方都是老弱殘兵)、守內虛外(怕有人造反)和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造成了北宋軍事力量的薄弱和邊塞防衛的鬆弛。而且軍隊的訓練荒廢已久,三冗嚴重,人多不幹活“。有的將士,甚至不能披戴盔甲、上馬奔馳。好一點的能夠騎上戰馬、拉開挽弓、做出射箭動作,也只能望空發箭、射出一二十步的距離。而且,邊塞“城池不修,資糧無備”這種情況下,西夏來了。

仁宗康定元年(1040)三月,52歲的范仲淹復天章閣待制之職,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未到任即改任陝西都轉運使,他終於來到了戰場。范仲淹特別反對當時急於求成的觀點,部分大臣極力主張立即發五路大軍,討伐西夏。范仲淹說:如此輕舉妄動,“無功而有患”。范仲淹戰略整局觀點核心是積極防禦,伺機反攻。大方向有了,剩下的就是具體怎麼做了。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范仲淹對宋、夏雙方的形勢,進行了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宋軍戰鬥力太差這一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不敢說的事實。沒能耐還說大話的宋軍,需要就行一番整頓了。針對沿邊軍隊編制和作戰方式不合理、缺乏起碼的軍事訓練等現狀,范仲淹著手大規模的整頓和變革。宋朝軍隊官制有總管、鈐轄、都監等級別,總管領兵一萬人,鈐轄領兵五千人,都監領兵三千人。一旦發生戰爭,逼迫官小的先領弱兵出戰,級別高的將領率精兵在後面逗留不前。范仲淹說:“將不擇人,以官為先後,取敗之道也。”不選人,選官。這廢物制度怎麼能夠打勝仗呢?軍隊操練起來,一面防禦,一面練兵。

時機成熟了,軍隊強大了,真正的戰爭開始了。范仲淹派遣經過整頓訓練的軍隊,在延州周邊主動出戰。大獲全勝,北宋戰爭史上少有的巨大勝利,經過接下來的繼續整頓,西夏人徹底明白了范仲淹是位什麼樣的人。凡是知道範仲淹坐鎮邊境,立馬灰溜溜的回家去,北宋少有的高光時刻。

文人到底還是文人,任何地方都是能碼字的。看看范仲淹的思鄉之情吧!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誰說書生誤國,誰說書生百無一用。看看,碼字碼死你,打仗打死你。





文史之路ing


也不能這麼說吧?戰爭,並非只是武將的衝鋒陷陣那麼簡單。因為除了衝鋒陷陣以外,運籌帷幄更是在戰爭中佔據很大的一席之地的。說到運籌帷幄,自然是指謀略,戰略方針的制定。就像打仗。打不打,是上面領導的決定。一個帶軍將領是無法決定的。因為這是國策。是國家的對外方針。是政治的延續。接下來,如果上面決定了要通過戰爭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這時候,就不存在打不打的問題了。因為領導決策層已經決定了要開戰了。打。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執行力的問題了。打。該怎麼打?先從哪方面入手?通過戰爭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用多少人,消耗多少資源?通過這次戰爭能獲取多少資源?等等等等。總之是報告越詳細越好。這叫戰爭評估。報告通過後,就是軍隊的調度問題和糧草輜重的運行問題了。從那個區域調兵?什麼兵種?相互之間怎麼配合?等等等等。這就是執行力的一部分了。具體分到下面就更詳細了。這就是怎麼打?然後是,先打哪兒?用多少兵力?使用什麼戰術?等等等等。這些工作從決策層到執行層面,大部分都不是離開武將就不行了的事。這些步驟大部分恰恰都是文人擔當的。范仲淹應該就屬於這些部門的。所以,領兵作戰的可以是武功高強,以一當十甚至是以一當百的將軍,當然了,萬人敵更好。但坐鎮軍營的,不一定都是將軍。恰恰相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坐鎮大帳的比比皆是。說俗了就是,范仲淹是個下棋者,他只需告訴手下的將領,你的部隊只需要在某個時間點,到達指定的位置。然後如此如此就行了。至於如何到達指定的位置。以及具體操作。那就不是他該操心的了。要知道。諸葛亮輔佐劉備,憑的就是謀略和智慧。難道諸葛亮不是文人嗎?呵呵,諸葛亮不僅是文人,而且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但面對諸葛亮,有誰敢說諸葛亮不會用兵呢?我想,范仲淹雖然不像諸葛亮那麼變態吧?但只要是讓他坐鎮。那麼他應該是沒問題的。除了范仲淹,歷史上的文人坐鎮,力挽狂瀾的文人也不少。比如於謙,比如王陽明。比如曾國藩。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范仲淹雖是文人出身,中進士後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案件事宜,官居九品,被分配到軍中任職。後又地方任職政績顯著深得民心,調入中央幾經起伏。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三川口之戰),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

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邊事吃緊,仁宗以范仲淹眾望所歸,召回京師,擔任天章閣待制、出知永興軍。七月,升為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併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擔任安撫使夏竦的副手。八月,范仲淹請知延州,到任後,更改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同時修築青澗城和鄜城,作為軍事基地,節省邊境開支。仁宗詔命這支軍隊為康定軍。

康定二年(1041年)正月,仁宗詔命陝西各路討伐西夏,范仲淹上疏,建議加強邊防守備,固守酈延,以軍威恩信招納西羌歸附(時羌族為元昊嚮導,為其所用),徐圖西夏,仁宗採納。范仲淹又奏請修築承平、永平等要塞,把十二座舊要塞改建為城,以使流亡百姓和羌族迴歸。

二月,元昊進兵渭州(今甘肅平涼),仁宗批准夏竦反攻計劃,韓琦命尹洙謁見范仲淹,聯絡同時發兵。范仲淹認為反攻時機尚未成熟,堅持不從。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西夏軍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追至西夏境六盤山麓,於好水川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折兵萬餘(好水川之戰)。四月,仁宗降夏竦為豪州通判,范仲淹為戶部員外郎、知耀州,職責不變。

范仲淹版畫像

五月,范仲淹改知慶州,兼環慶路都部署司事。元昊起兵時,曾聯絡羌族,約定環慶路酋長六百餘人為其嚮導。范仲淹到任後,即以朝廷名義犒賞羌族各部,與之簽訂條約,嚴明賞罰,羌族遂脫離西夏,為宋效力。為進一步穩固邊防,范仲淹又修築大順城,遏止白豹城、全湯城一帶的敵軍進犯;同時,修葺細腰、胡蘆等軍塞,切斷敵軍通路,使明珠、滅臧兩部族安心歸附大宋。

慶曆二年(1042年)閏九月,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獲知夏軍來攻,命副使葛懷敏率軍阻擊,進抵定川寨,宋夏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16人戰死,喪師9400餘人(定川寨之戰)。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十月,范仲淹率領六千軍隊,從邠州、涇州出發來進行援救,西夏軍隊撤出邊塞。仁宗非常欣賞范仲淹軍事才能,加封為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

十一月,仁宗採納范仲淹建議,恢復設置陝西路安撫、經略、招討使,讓范仲淹、韓琦、龐籍分領職事。范仲淹與韓琦在涇州設置官第,將文彥博調到秦州做統帥,滕宗諒調到慶州做統帥,張亢擔任渭州的統帥。范仲淹作將領,號令清楚,愛護士兵,對於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誠懇接納,信任不疑,因而,至元昊向北宋稱臣(慶曆和議),西夏軍隊不敢輕易侵犯他所統轄的地區。






我想我是壞人


胸懷社稷憂天下,

不懼邊陲萬里沙。

落日長煙聽號角,

岳陽樓記千載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