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有怎樣的勵志故事呢?

姬夢塵

范仲淹小的時候,就以知道苦讀為著稱。

孔子曾這樣表揚過他的弟子顏回——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它的意思是:顏回的品質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內,普通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的生活,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多麼高尚啊!

范仲淹和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回很相似。

范仲淹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他生活的朱家,是長山的富貴人家,范仲淹為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他忙於吟誦的身影,給僧人留下深刻印象。

范仲淹生活很艱苦,他每天只煮一碗稠粥,粥涼了他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就著幾棵山間野菜,調拌鹽醋,吃完繼續苦讀。他很安於這種清苦生活,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關於這個情節,後世有了劃粥斷齏的美譽。

在寺中學習兩年多,長山的書籍已不能滿足范仲淹的需求。後來因為偶然的事件,范仲淹發現家世的秘密,他知道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這些年來,一直靠朱姓繼父關照度日。這使得門族觀念深厚的范仲淹感到刺激和震驚,他決心脫離朱家,自立門戶,好好學習,將來成就一番事業光宗耀祖。於是他收拾了簡單的衣物,不顧朱家和母親阻攔,毅然離開長山求學去了。

真宗年間(1011年),二十三歲的范仲淹來到睢陽應天府書院,這裡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間,藏書數千卷(後更名為南京國子監)。更主要的是,這裡雲集許多才志俱佳的師生。有名師可以請教,有同學互相切磋,有大量書籍可供閱覽,學院還免費就學,這是經濟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

范仲淹十分珍惜學習環境,他晝夜不停刻苦攻讀。他的一位同學是南京留守的兒子,看到范仲淹常年吃粥太過清苦,就好心送他美食。不料范仲淹竟然一口也不品嚐,任由佳餚變質發黴,直到同學問其究竟,他才長揖致謝說:

“我已安於劃粥割齏的生活,如果偶然享受美餐,恐怕日後就咽不下粥和鹹菜了。”

正是因為范仲淹如此苦讀詩書,並且以讀書為樂,他後來才有了斐然的文采。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觀,也激勵著歷代文人熱愛祖國、心繫蒼生。(完)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請關注蘭闍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