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总在临死时才指出皇子继承皇位?

从容的微笑1


首先明确一点,在古代临死前指定继承人的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用的继承制度,汉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不会存在皇帝临死前才确认继承人的情况,除非皇帝无子嗣或者子嗣太幼小的特殊情况!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有两个,一个是蒙古建立的元朝,一个是满族建立的清朝!

元朝初期采用忽里台大会选举的方式推选继承人

蒙古族有幼子守灶的习俗,也就是说小儿子会继承父亲一切财富和地位!

  • 成吉思汗死后指定三子窝阔台继承自己的位置,但窝阔台等了两年,等到忽里台大会通过后,才继承了汗位,而成吉思汗的大部分军队却被小儿子拖累继承,这也为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 蒙哥是窝阔台的养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死后,通过忽里台大会推选为蒙古大汗。
  • 忽必烈是拖雷的四子,蒙哥死后,忽必烈武力夺取汗位!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听从了汗臣的建议实行汉制,立自己的儿子真金为太子,结束了蒙古人通过忽里台大会选举继承人的制度!

蒙古前期的继承人制度是通过忽里台大会推选产生,子嗣都有继承人的资格,但只有忽里台大会认可和推选的人才有资格继承汗位!此时的蒙古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国家,这样推举产生的大汗大家都信服,愿意服从其统治和领导!

满清前期没有指定继承人的制度,而是共同推举

满清入关前有两位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建立者也是满清的缔造者,他死的时候没有指定继承人!

  • 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后,通过其政治手段和智慧,平衡各方利益,继承了汗位!努尔哈赤采用“八王议政”制度,他死后,由八大贝勒和八旗旗主商议推举新的汗位继承者,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最后皇太极夺得汗位!
  • 顺治继位也是通过八旗会议讨论推举而继承帝位的!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但他死的时候也没有指定继承人!在多尔衮、豪格、代善几方势力的相互妥协下立了年仅六岁的福临(皇太极第九子)继承帝位!顺治死前指定三子玄烨继位!
  • 康熙改了清朝初期的继承制度,确立了二子为太子,后因太子不肖废了太子,但儿子们为了继承人的相互争斗,甚至牵动了朝臣参与,康熙无卖又重立二子为太子,后又废掉,临死前密立遗诏指定继承人!
  • 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整个过程,也知道夺嫡之战对朝廷的危害,便早早立下密诏确定继承人!此时的继承人制度与清初已经完全不同!
  • 乾隆后期立嘉庆为太子,而此时清朝的继承人制度已经可以说依照汉制了,只不过和汉族不同的是不是嫡长子继承而是择优继承!

少数民族的继承制度与民族习性有关

汉族的继承制度很早就确立了嫡长子的继承制,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一直沿用这种继承制度!当然有利也有弊端!

  • 有利的一方面是,早早的确认继承人,可以使国家稳定,不会出现因夺嫡而出现的内部斗争和矛盾!继承人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名分早早定下,其他人也不会有非分之想!
  • 不利的一面是,过早的立下继承人,如果继承人不肖或者没有能力,那就会造成国家的动乱和大权旁落的危险!而继承人一旦定下,就算皇帝也不是轻易就能改动的!汉高祖刘邦想另立太子,结果所有人都反对,最后刘邦也没能如愿另立太子!

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之前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以及制度决定其继承制度

  • 严酷的生存环境,必须要求要有一位强有力的继承人才能服众,也才能带领自己的部落或国家更好的生存下去!而继承人只能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来决定,强者才有资格!
  • 没有完善的体制,大家心里也没有谁是合法继承人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努力和能力去获取!
  • 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后,既吸收了汉文化中优秀的地方,又保持了一定的本民族的传统!

所以少数民族政权的继承制度和汉民族完全不同,即使是吸收汉文化被汉文化同化后,也有着自己的特点,而汉民族的继承制度在封建社会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小任浅谈史


这个问题说的,太绝对了。

汉武帝的长子名叫刘据,生于公元前128年,在公元前122年被立为皇太子,按中国传统的年龄算法,他是个七岁的孩子。

康熙在自己22岁的时候,立皇次子胤礽为储君。这个胤礽出生于1674年,被立为太子时是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

不仅立太子有早的,传位也有早的。

像宋钦宗,赵桓,出生在公元1100年,于1111年被立为太子(12岁),于1125年受宋徽宗禅让登基(26岁),改元靖康。而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死于1135年,是禅位十年以后——这还是历经折磨。如果正常死亡,他会活得更长久一些。

除了宋徽宗、唐玄宗这些国家危难之际,不得己的禅位,还有唐睿宗李旦禅位给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孝宗赵昚、宋孝宗赵昚禅位给光宗赵淳、清高宗乾隆禅位给仁宗嘉庆等,都是自愿的禅位,并没有外力胁迫。

权力,是很多人向往的,但总有例外。皇位,是很多人羡慕的,但也有例外。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要把权力把玩到最后一刻,才肯撒手。


栖鸿看红楼


明智的皇帝一般早就确定了太子人选,之所以等到临终时才宣旨昭告天下,有三条主要原因。

第一,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过早的册立太子,太子等久了沉不住气杀父夺位的事情屡见不鲜。

第二,为了保障众多皇子皇孙的安全,过早确定太子人选,太子及其他皇子就会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提前进入明争暗斗,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第三,为了朝廷局势和国家安全着想,皇帝健在,立太子不是当务之急,如果早了,各地藩王会蠢蠢欲动,易发谋反之事,文武百官也不可能全部支持太子。国无宁日,也会引发边境战乱。

例如唐初,李渊过早册封太子,从而导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杀了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第二天又把李建成李元吉的二十个孩子杀光,逼迫李渊改诏书退位,李渊不仅失去了两个儿子二十个皇孙,还失去了皇位,朝廷内部大换血,边境别国趁机攻打大唐。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寻常百姓家的亲情友情在皇族是不存在的,他们无时不刻都在上演血淋淋的权利争夺,稍一不慎就会万劫不复。立储君又是重中之重,所以说宜迟不宜早。





非想


  • 在封建社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位的继承制度是‘‘世袭制’’,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意思是:要先立嫡子(皇后的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大儿子),并不考虑所立的这个太子的能力。
  • 皇帝是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财富,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窥视皇位的人不在少数。皇子做为皇帝的儿子,是距离皇位最近的人,也更知道皇位的诱惑力有多大,更容易引起对皇位的争夺。
  •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当好皇帝的。做为皇位的继承者,未来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要想很好的管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皇帝在对继承者的确立肯定是要对多方面的考察的。比如:人品品行、治理的能力、等。
  • 像康熙帝在二皇子胤礽两岁时就昭告天下立他为太子,但康熙很长寿,二皇子胤礽却迫不及待地想当皇上竟然想谋权篡位,最后康熙废了太子之位,之后又闹出了九子夺嫡的事情来,惹得康熙大为不满意。为了防止诸多皇子篡权夺位,手足相残,康熙直到临终前才正式宣布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也就是雍正皇帝。

一介书生119


舍不得权利

其实能坐上皇帝原本就是一种本事,所以皇帝都会格外珍惜自己的权利,如果在生前就明确哪个皇子继承皇位的话,也就相当于退位,满朝文武为了能下任皇帝的时候继续生存,这样朝廷重心就从皇上开始向太子转移,这肯定是皇上不愿意看到的,而舍不得权利最典型的就是乾隆皇帝。

优胜劣汰

每个皇帝都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的董事,所以谁都想让这个公司继续存活下去,那么下任董事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如果随便选择自然是不利于国家发展,所以与其说皇帝在临死前让皇子即位,不如说是皇帝在临死前才决定出最佳的治国能才。

无法掌控

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可以说是皇帝无法掌控皇子的典型,因为康熙皇帝为了制衡满清八旗子弟,所以特把权利分到自己孩子名下,于是最终就导致九个皇子间实力皆强大,这时候的康熙已经无力掌控他们的行动,如果此时定太子,那么势必可能引起其他皇子不满,所以最后任由他们行事。

结语

从这中可以看出皇帝在选择继承者的时候也是一件难事,不仅要考虑皇子们之间的争斗,还要考虑国家的群体,不仅如此,有些皇帝还不想退位但是却又不得不退位,可见身为皇帝也有难事。

感谢阅读,我是文青,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这些随手之举就是对文青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谢谢。


文青聊史


在我国封建专制社会,皇位的继承根据以儒家思想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有效避免皇位争夺。尽管在历史上有的例外。如李世民的发动“玄武门之变”,朱棣的“靖难之变”。都是以武力夺取皇位,他们只是特殊情况,大部分情况我国古代的皇位继承都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兄终第及”。

皇帝在位期间会选定太子做为接班人来培养,在正常情况下皇帝驾崩一般都是太子继位,皇帝“驾崩”,这个是关键为什么在去世的时候才继承,我们不得不提到“权力”,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了他不惜“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情最是帝王,无数英雄竟折腰。作为皇帝更是如此,还有就是在古代医学落后人们的寿命不长皇帝也是。作为皇帝掌握着帝国最高权力,受万人跪拜,风光无限,生杀予夺,君临天下,那种感觉是我们体会不到的。尤其后宫佳丽三千,是多少男人的梦想,多少人梦想“芙蓉帐里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所以一旦手握权力,不会轻易放弃,更不会交出。如果皇帝在生前指出皇位继承,就要交出权力。这样作为皇帝是接受不了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走茶凉,所以只有当他们去世时才会选定继承人。

有的活的比较长的皇帝比如乾隆在生前,就指定了皇位继承,但权力却牢牢的掌握在乾隆手中,直到去世。在位期间无论他们指定谁继承,权力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权力是诱惑的,让人爱不释手,让人迷恋,让人痴迷欲罢不能。

在许多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当一个帝王去世,权力的交接会在葬礼中举行。让人不禁感叹,同时也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独孤求败谷


中国封建社会为世袭君主制,其皇位继承方式有三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叔终长侄继

注意皇位交接的先决条件是现任皇帝的死、终。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现任皇帝先死,其太子或指定继承人才能继位,约定俗成。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共17位太上皇,一般来说,按照本人意愿主动传位的,权力还在手上,如

乾隆。被迫传位的往往权力已失,如唐高祖李渊

为什么会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叔终长侄继三种继承方式,而不是规定皇帝的任职年限和工作最高年龄提前交接皇位,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中国古代“家天下”的宗族体制,决定了皇位不会提前交接

宗法家庭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皇室则是处于社会顶层的大家庭, 皇帝便是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的家长, 他们遵守

“三纲五常”,即“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而古代,每一个社会小家庭同样如此,家里主事的一般为家族长辈,如红楼梦里的贾母。

因此,按照“长尊少卑”的观念,权力不会提前交接。

即使交出皇位当太上皇,如乾隆,仍要手握大权,嘉庆则成为傀儡,思想观念使然。

什么时候交接皇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什么时候交接。

另一方面,临终传位,是最大程度保证权力交接的稳定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相当可怕的,封建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不按常理,兄弟反噬、自相残杀的现象层出不迭,如李世民的“宣武门”之变、朱棣的“靖难之役”等

清朝康熙的子嗣们为继承皇位,自成派系,出现“九子夺嫡”的血腥斗争场面,太子被“两立两废”,最终雍正继位,还被传为篡改康熙遗诏,可见皇位斗争延续之激烈。

而清朝中后期采取不立太子,皇帝临终密诏传位的方式,最大可能避免皇族内部斗争,保证权力交接的稳定。


点亮万家灯火


首先,题主的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

自从以血缘亲属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确立以后,嫡长子继承制度也为之确立。

在大一统封建王朝以前(秦以前),最高统治者在生前就会册立储君,也就是未来的继位者,只不过称谓不同,有的称之为世子、有的称之为储君、有的称为太子(秦始皇之前不能叫皇太子)。

秦朝比较特殊,没有设立太子,继任者是秦始皇死之前写得遗诏昭告天下的。其实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与东周各国的传统有关。在立储方面,一般是等继任国君将亡之际宣布。

汉朝开始,皇太子便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子就是刘邦与吕雉的儿子刘盈。

皇太子的册封原则上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根本、以帝王喜好为直接影响因素、母系家族背景为羁绊,形成了这样一套复杂的立储制度。在这种原则之上,储君在皇帝在位时便册立完成。

这种现象有两个时期除外,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

不错,就是这两个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并不遵循。

原因很简单:“没有嫡长子继承的习惯!”

虽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元朝却有他们传统的继承体系,也就是幼子继承制度,即所有的财富权利归于幼子。

但是这种草原游牧传统的制度入主中原之后明显“水土不服”,所以在汉文明与蒙文明的交织下形成了元朝特殊的继承制度。

虽然元朝也设立皇太子,但是众所周知,元朝的皇帝是最难当的,一个字——乱!

今天皇帝当得好好的,明天就沦为阶下囚。

清朝也是一个由游牧民族过渡而来的封建王朝。

比元朝稍微较好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固定的传统,他们只遵循一条:立贤!

不论是早期的四大贝勒推举代善,还是顺治帝临终指定康熙,都是源自一条:立贤!

不得不说,满清这一个规矩还是比较由有优越性的,治理一个国家,你不能单纯的靠“子凭母贵”,把一个不成器的皇子硬生生扶成太子,那将会是亡国之祸。

<strong>


清朝只立过一位太子,即康熙嫡长子爱新觉罗·胤礽(实际上按照序齿为嫡次子,康熙嫡长子早夭)。因为康熙皇后赫舍里氏难产而死,其子胤礽很早就被册封成太子。

阴差阳错之间,胤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二次废立的太子、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做的最久的太子(共计36年)。

没有皇太子就等于没有储君,夺嫡之乱便会油然而生,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便是发生在清朝。

雍正即位之后,为了彻底解决夺嫡之痛,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就是皇帝在皇子之中选择后继之君,然后写成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防止有人篡改诏书,避免沙丘政变那样的事情发生;二是平息夺嫡,毕竟谁是太子大家只能猜,感觉不是自己,再怎么表现而是闲的,因为传位诏书已经在匾额之后了,不可能再作改动。

结束语:中国古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不假,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当上皇帝的可不一定就是嫡长子。也就是说,嫡长子继承制度只是根本依据,太子的废立还是皇上说了算。当然,太子的册封与废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政治势力暗流涌动,复杂的很呢!在这里能肯定的一点就是,题主的这个问题绝对是假命题!

【文 / 楚南青史君】

<strong>

<strong>


楚南青史君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帝位传承是个敏感的话题,充满了一个个血腥的故事。

一般来说,早早立太子,也未必就能保证太子能够顺利继位。比如说隋文帝立太子杨勇,但是杨勇被废,改立杨广。唐高祖李渊也是先立太子李建成,结果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李渊不得不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清朝康熙帝更是在胤礽两岁的时候就立为太子,结果两立两废,最后是没有当做太子的胤禛做了皇帝。

在夏商时期,天子之位应该怎么传承,还没有个章法。《史记,殷本纪》记载说: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就是在商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帝位或是由弟弟继承,或是由儿子继承,完全没有章法制度可循,子弟们互相争夺,天下大乱。但是到了商朝末年帝乙的时候,情况出现了变化。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少子叫辛。但是他们的母亲不一样,启的母亲地位低贱,而辛的母亲是正宫王后,这样辛就做了太子,帝辛做了天子,就是纣王。也就是说,启的母亲身份低微,非正妻,是庶子。而帝辛的母亲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也就是说,在殷商末期,嫡长继承制已经确立,并且深入人心。

西周建立后,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王位、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地。这套理论形成之后,深入人心。直到今天,如果老人去世,儿孙很多的情况下,还有“长子长孙”“长子孙”的说道儿。但是正如人们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套制度的可操作性基本上为零。

大帝秦始皇,一生不曾立皇后。这样,虽然子女很多,但是却没有嫡子。按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那么继承皇帝位的就应该是他的长子扶苏。可是他的小儿子胡亥勾结赵高、李斯发动政变,处死了扶苏,自己做了皇帝。

曹操到了晚年,有三个嫡子曹丕、曹植、曹彰。曹操在私底下找自己的心腹大臣摸底的时候,大部分都支持嫡长子曹丕,最后曹丕得以接了曹操的班儿。

情况到了五代末期和北宋时期,皇位传承出现一个隐形建储的现象。即现任皇帝会把自己的继承人任命为“开封尹”这个官职。包括后周世宗柴荣、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宋钦宗都担任过这个职务。

到了清朝康熙初年,康熙帝结发皇后赫舍里氏生下胤礽后半天就因为难产去世。在这之前,赫舍里氏生下的长子承祜已经早夭,胤礽就成了康熙帝唯一的嫡子。三藩之乱爆发后,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康熙,为了显示自己后继有人,给只有2岁的胤礽举行册封大典,正式册封胤礽为皇太子。可是令康熙伤心的是,成年的胤礽变故迭出,导致两立两废太子,国家政局随之动荡不安。

雍正继位后,鉴于康熙过早册立太子,导致政局动荡。建立了秘密建储的制度。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虽然他们继位也有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是采用秘密建储的方式继位的。而咸丰只有一个儿子没得选。同治、光绪都没有儿子,他们俩的继承人问题完全操控在慈禧太后手里。

感觉五代北宋时期的隐形建储和雍正帝的秘密建储是比较好的办法。


七世猫哥


并不是你说的都是这种情况。在清朝这种情况普遍起来。王位(皇位)传给谁我国历史上不管什么朝代一般都是遵循周礼的。按照周礼规制传位于嫡长子。不可争辩,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能够办到这一点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数起来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为什么?皇位太诱人了。为了它可以六亲不认,血流成河。终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到了清代过了几代后,干脆规定不立太子了,谁接班皇帝死后到匾额后面去找遗属。当然,其他朝代也有遗属传位的现象,但大多都还是皇帝死前先立了太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