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这几天,我们刷刷微信群,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父母们的哀嚎和咆哮。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孩子入学时间延迟,在家变身“小怪兽”,破坏力惊人,作天作地到让父母怀疑人生。大多数父母内心波涛汹涌:「病毒君,赶快走吧!我们搞不定家里的小祖宗,还是让老师收拾他们去吧!」

同事陈小弟还有一个月要当爸爸,原本充满期待。吴姐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深得孩子父母们的认同:

孩子一出生,一开始你会觉得很开心。因为孩子特别神奇,你会忍不住得意觉得自己很牛掰。可是很久以后,你至少会有一次去想:为什么我要生孩子?是因为钱多得用不掉,还是日子太好过要自我折腾一番?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2月14日是情人节,都说孩子是父母上辈子的情人。正巧看了《爱的五种语言》,虽然这本书是针对情侣或者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的书,可对亲子关系也很有用。

恋爱式育儿,其实也是不错的育儿方式呢。

01 听说了那么多育儿方式,为什么还要提“恋爱式育儿”?

现如今,育儿方式已经是一个不再新鲜的名词。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我们听说过“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了解了“直升机父母”等多个名词。

我们看了不少电视剧或电影,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那个《都很好》的苏明玉,遭遇强势的母亲和不作为的父亲,深受家庭所累;那个《魔童转世》的哪吒,被有爱的父亲李靖悉心呵护,逆天改命;那个《零零后》纪录片的内向女孩儿一一,在母亲的引导和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前行的力量。

我们还知道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方式的不同。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美国父母更像是“拉拉队长”,在孩子后面加油鼓劲,却往往对孩子的指导失之宽松。中国父母则像是“老板”,在孩子面前正襟危坐,却多以“虎妈狼爸”的形象而广受诟病。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再追加个名词,建议父母们“恋爱式育儿”?

因为中国的家庭的错综复杂,大多源于家庭权力之争。

父母和子女的权力之争首当其冲。封建社会的“家长制”影响深远,父母对孩子占有绝对优势。亲子关系的矛盾爆发,最后通常不是是非问题,却往往变成了“我是你爹,你必须听我的”权力之争。

夫妻之间的权力角力也不容忽视。不少父母为了刷自己的“存在感”,给孩子不同的指令,让孩子们在父母大相径庭的决策中左右为难。

偶尔还会有婆媳之间的权力之争影响。

有的家庭里,婆婆好不容易盼到了儿子结婚生子,却发现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再加上两代人教育观念不一致,为了在家里“发声音”,婆婆和媳妇争吵不休,对育儿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让父母们把孩子当做“情人”,找到恋爱时那种“如珠似宝”的珍视感,对孩子平等以待,往往会给亲子关系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02 做到“恋爱式育儿”,这五种语言你学会了吗?

想和孩子好好“谈场恋爱”,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妨读读《爱的五种语言》,了解一些情人之间相处的法门。

第一种语言:肯定的语言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在纪录片《零零后》中,一个男孩写作业被父亲咆哮,接受采访时说“(爸爸)一发脾气,这个世界瞬间就灰暗了”

情人之间,“甜言蜜语”必不可少。可我们有时候会忽视,父母和孩子之间也需要“甜言蜜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自己从小很努力,可父母们总是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得不到父母肯定,反而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就是如此。她一直想获得父亲的认同,偶尔一次做了怪相获得了父亲一笑,从此养成了一拍照就不自觉做怪相的习惯。后来她一生都追求爱和温暖,却始终没有得到。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那么,如何对孩子说出“肯定的语言”呢?参照《爱的五种语言》,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 在镜子上贴张小卡片,提醒自己“言词是重要的!”。
  • 定一个小目标,一个月每天给孩子不同的赞美。
  • 在报纸、杂志上收集适合赞美自己孩子的语言。
  • 在孩子在意的人面前称赞孩子。
  • 不论孩子在或者不在跟前,当面和背后都要赞美孩子。

第二种语言:精心的时刻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朋友秋姐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很有个性。他对妈妈说:“你不要认为你送我上辅导班、陪我写作业叫陪我。你那只是和我在一起,根本就不是陪我。

很多恋人享受两个人一起散步、旅行、看电影,做对方喜欢的事情。可是,在育儿过程中,很多爸爸妈妈是“手机控”,整天埋头刷手机,忽视孩子的感受。又或者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忽视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在组织家庭活动中,只在意自己想做什么,从来没有在意孩子喜欢什么,更没有不分散注意力的陪伴孩子。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曾经说过:

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的水杯蓄满,别忘了“精心的时刻”:

  • 请孩子列张单子,写出他最喜欢的活动。订一个日子,一起完成这些活动。
  • 每天找一些时间分享孩子和你当天的事情。
  • 每天全身心的陪伴孩子至少一到两个小时。

第三种语言:接受礼物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以前要不到的糖,长大不要了」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这个话题引发很多人思考,有人直言“懂事的孩子不幸福”,有的人感叹“小时候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可这个话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应该得到满足。

我自己也有同样的体会。儿子三岁,很喜欢《海底小纵队》,一直念叨着想买个潜水艇玩具,可我觉得这种玩具没什么营养,不肯给孩子买。老公却劝我:“他觉得喜欢才重要”。果然,买好潜水艇玩具送给孩子那天,孩子激动的不得了,让我想起当年收到恋人送礼物的那一刻。

所以,如果孩子最需要的语言是“接受礼物”,你不妨:

  • 尝试一次“礼物大游行”。某次给孩子一个大惊喜,送他好几样礼物,告诉他不是因为生日或节日,只是因为你爱他。
  • 保存一本“礼物点子笔记本”。留意孩子到底想要什么礼物,或者问问孩子的好友他想要什么。
  • 开发“手工原作”的价值。亲手给孩子做一份专属于孩子的礼物,他会感受到你的爱。
  • 送一份“有生命的礼物”。比如,如果家里有园子,给孩子种一棵树等。

第四种语言:服务的语言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我的朋友晓冬从小过敏,一碰肥皂水就双手起疹子。她告诉我,她从小就希望爸爸妈妈能帮她洗衣服。

可爸爸妈妈是军人,奉行“军事化管理”,一直要求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又比较大条,从来没发现女儿有这个需求,晓冬也敏感内向从未把需求说出口。

恋人之间可能会在结婚之前有各种约定。比如,有的人会说自己不喜欢脏兮兮的盘子,结婚后不愿意洗碗。另一半往往满口许诺,但婚后抛之脑后。而孩子则更可怜,他们的要求有时候甚至不会被忙碌的父母“看见”。

虽然“服务的语言”在如今的育儿过程很少有孩子有需求。但父母们也不妨留意,也许你的孩子就需要这种语言呢:

  • 把孩子对你的请求列张清单,每星期做一件。准备心形卡片,写好“今天我会借着……表达我的爱”。
  • 定时地问你的孩子:「如果这个星期,我能做一个特别的服务行动,你想要的是什么?」

第五种语言:身体的接触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你可能会心一笑:恋人自然需要身体的接触,孩子也需要吗?

日本图画书大师松居直在他的《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提到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很喜欢妈妈讲故事,妈妈发现电视里正好有一档类似的节目,就给孩子看电视。结果孩子关掉了电视,对妈妈说:电视可不会抱着我讲故事。

也许《爱的五种语言》关于“身体的接触”建议用在并不合适,可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 了解孩子希望的亲密方式。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更希望我们拥抱他,抱着他看书或者是“举高高”、“挠痒痒”,长大了可能更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
  • 不要吝啬用身体接触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

03 正确使用爱的五种语言,这些关键你可能需要注意

可是,孩子毕竟不是恋人,好像使用这五种语言也不那么合适?你可能心有疑问。

第一,“恋爱式育儿”的重点不是完全把孩子当情人,而是看到和发现孩子。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育儿专家在提到养育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我看到了孩子,我发现了孩子。”

孩子并不是“微缩版的成人”,他们的认知、情感和需求与我们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圆桌派》节目中蒋方舟就曾经提到:“孩子世界的比例和成人的比例大不相同”

“恋爱式育儿”绝对不是规则的放任和无节制的满足,而是更多的看到孩子内心世界,走近孩子,从而和孩子建立更深的联结。

第二,每个孩子需要的主要语言不一样,发现孩子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都说孩子是前世的情人?五种爱语帮助父母和孩子进入蜜月期

每个孩子需求不一样。比如,秋姐的孩子在意的是“精心的时刻”,希望妈妈集中全部注意力陪伴他。而松居直提到的小女孩可能更需要“身体的接触”,希望妈妈抱抱她、亲亲她。

发现孩子的主要语言,需要从孩子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要求中猜测一二,也可以从孩子反应强烈的事情中“反向推导”,甚至可以从孩子热衷于对我们做的事情中寻找答案。

比如,萌萌经常在新年会给妈妈、爸爸准备礼物,那么你就可以思考:萌萌的主要语言是不是“接受礼物”,是不是父母在这个方面做的有些欠缺?


情人节,你和你的小情人怎么度过的呢?你有没有运用爱的五种语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