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反彈後現首陰,補票上車的機會來了

行情震盪走低,尾盤甚至有點恐慌性下殺的味道,但跌幅還算剋制。

如果之前黃金坑錯過,這次小水坑可不要錯過,分批低吸是較為理性的策略。

關於後市,看法不變,這裡非頂,短期會有所反覆,但大方向上我認為還有空間。


1、MSCI首次納入科創板標的,非滬深股通標的納入依舊遵循個例考察,不能視為常規性操作;

上述分別具體對應科創板的金山辦公和主板的京滬高鐵,都是非滬深股通標的。

此外,新增納入的A股還有:中國人保、上海萊士、深科技、通富微電、聞泰科技、天風證券、中天金融;剔除了美的集團。

解讀:需要關注兩個變化:

一是此次納入的主要是金融+科技外加1家血液製品頭部公司,可以間接看出外資做多中國的方向,穩健靠金融、彈性靠科技;

二是納入非滬深股通標的的兩隻,顯然是各自對應行業中的龍頭公司(高鐵、辦公軟件),都是稀缺可投標的,甚至有行業的壟斷性。

綜上可以看出,外資的操作思路其實很簡單,高低彈性持倉結合的前提下,買入各種行業龍頭,即便當下的估值可能有點貴,但只要經營的可持續性未被打破,這種估值遲早是可以被消化的。

至於美的集團被剔除,官方未說明原因,但可以想得出來,多半是受到28%的限購線的影響,影響了可投資性,這是MSCI考量的一大方面。

但反過來想,少了外資的瘋狂買入、定價影響,或許給了內地投資者價值發現的機會,舒服的上車機會可不常有,要好好珍惜。

滬指反彈後現首陰,補票上車的機會來了

2、恆大集團宣佈,自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之日起至5月10日,購房者享有最低價購房權益,如購買樓盤價格下調,可獲補差價

解讀:可以感受一下房企去庫存的力度,雖然我並不看好地產行業,但我並不否認未來地產龍頭公司可能存在著估值迴歸的修復性行情。換句話說,如果非要投,記得買龍頭。

3、6天4板上海滬工: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舒宏瑞及其一致人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董事曹陳擬減持不超過0.075%

解讀:當下的明星股只要短時間內累計較高漲幅,大股東的減持慾望就會格外的強烈,高價減持完再去抄底其他股票,它不香麼?作為二級市場的參與者,應該明白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謹慎參與接力。


今日覆盤:指數弱勢震盪,滬指錄得八連陽後的首陰,兩市成交額8710億,較昨日略為放大,高位出現劇烈換手,賺錢效應回落。

板塊上,醫療廢物處理午後拉昇,半導體再度走高,口罩、醫藥等再度出現劇烈分化,在線教育等雲題材回落明顯。

兩市A股漲跌幅中位數-1.48%,個股普跌,虧錢效應明顯,尾盤恐慌情緒加劇。

明日策略:持股觀望中,目前沒有減倉的計劃,這裡被甩下車再要上車就不容易了,長期看此處或許是階段的頂部,但絕不是長期的頂部,我選擇忽視短期波動。

關於後市,我認為調整幅度不會太大,至少不會給底部割肉的人太舒服的二次上車的機會,所以短期還是以持股為主,籌碼不會輕易交出去。

如果之前沒有參與抄底的,這次調整或許是個不錯的上車機會,應該多挖掘技術形態上底部盤整且放量突破平臺後回踩的個股。

未來這裡面三種股票值得關注:一是有補庫存預期的,二是年報季預增幅度大的,三是業績落地明確的科技股。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