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隨著1920年底內戰的結束,1921年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採取措施恢復和加強海軍建設,因此內戰期間暫緩的ГАСН魚雷機計劃又再次提到議事日程。 1924年,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計劃大力發展紅色空軍,而海軍航空兵發展也在計劃之中,計劃研製短程與遠程海上偵察機、艦載魚雷機與艦載殲擊機。然而由於當時蘇聯國民經濟困難以及航空工業的薄弱,這個計劃最終取消,海軍航空兵的主要裝備飛機都來源於國外。

實際上早在1923年,紅軍已經向意大利訂購了50架S-16"Savoya薩沃亞"型水上飛機,這些飛機一直使用到1935年。此外,紅軍還引進了許多德國飛機。1926年1月,17架容克Ju-20開始在波羅的海艦隊與黑海艦隊服役。這批飛機主要作為偵察機使用,一直使用到1930年年底。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黑海海岸飛行的S-16 Savoya


容克JuG-1(K30),這型飛機則稍稍有些故事。1925年,由於德國是戰敗國,容克公司被禁止生產軍用飛機。而容克公司也是換了一個名義,繼續生產容克G-24,這是一型以運輸機名義研製的轟炸機。該機裝備3臺容克L-5型發動機,單臺功率310馬力。飛機翼展29.9米,機長15.5米,機高4.3米,機翼面積94.6平方米。正常起飛重量6.5噸。最大時速195公里/小時,巡航速度175公里/小時,航程1000公里;機組成員4人,裝備3挺7.62毫米機槍,載彈量1噸。1925年,容克公司向蘇聯軍方推出了G24的軍用版,這也成為了日後的JuG-1(K30)。此時,蘇軍的第一代重型轟炸機TБ-1仍在測試階段,這批飛機的到來就顯得意義非凡。實際上,容克公司接到這個23架的大訂單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因為這對於當時的容克公司來說可不是小訂單! 當時整個容克公司一共只生產了54架容克G24運輸機和35架K30轟炸機!因為來不及生產,經過協商,再加上約瑟夫大叔的通情達理,根據實際條件,採取了新的辦法。組裝的飛機零部件通過海路從瑞典到摩爾曼斯克,然後再通過鐵路運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的Филях費裡工廠完成最後的總裝。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JuG-1飛機


而G.24飛機的軍用型JuG-1於1925年11月開始在紅軍空軍使用。之後的1926年12月份,在加裝了浮筒之後,這型飛機做為岸基魚雷機開始在波羅的海艦隊航空兵第55和62大隊以及黑海艦隊航空兵第60大隊服役。

之後,1個重型轟炸航空兵大隊也裝備了該型飛機;不過在1929年,這個大隊裝備的該型飛機都轉交給了海軍航空兵。1930年之後,所有的飛機都退役並轉交給了民航。應該說,從這個時候開始,紅海軍航空兵才終於有了魚雷轟炸機。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JuG-1(K30)飛機


1928年5月,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要發展海軍,應使水面艦艇與潛艇相結合,海岸防禦、水雷陣地防禦和海軍航空兵相結合,以適應在可能發生的戰爭中的海區內作戰特點。

做為海軍航空兵主要攻擊力量的魚雷機部隊迎來了蘇聯自己生產的第一款重型轟炸機TБ-1П。TБ-1П浮筒式重型轟炸機是TБ-1型轟炸機的海軍型,共裝備66架。攜帶TAH-12型航空魚雷或者MAB-1型航空水雷。與之前的容克G-1型飛機相比,還能攜帶遠射程的TAH-15型航空魚雷。


特勃-1型飛機在20世紀20年代屬於最大的飛機之一,大量採用了高強度的波紋鋁蒙皮和後三點起落架構造。機頭是多塊平面玻璃構成的投彈手座艙,稍後是位於機背的"敞篷式"駕駛艙。它那面積巨大的機翼(這是日後圖波列夫安特系列重型轟炸機共有的一個設計特徵)上裝有兩臺M-17水冷式活塞發動機。機翼為張臂式厚翼型機翼,機翼中間有5根翼梁,機翼表面敷以波紋型硬鋁蒙皮,全機只有尾翼採用張線加強。

飛機翼展28.7米,機長18米,機高6米,機翼面積115.8平方米,起飛重量6.722噸;最大飛行速度202公里/小時,實用升限4700米,最大航程1350公里(載彈情況下);裝備3挺7.62毫米機槍,載彈量730公斤,機組成員5-6人。

1930年開始,該型飛機陸續在波羅的海艦隊重型轟炸航空兵第121大隊、黑海艦隊重型轟炸航空兵第124大隊等服役。1934年6月,12架該型飛機進行了機群攻擊敵方戰列艦的訓練。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TБ-1П魚雷轟炸機

1932年,隨著TБ-3型重型轟炸機裝備空軍,紅海軍也計劃成立一個專門的水魚雷航空兵旅裝備該型飛機,攜帶TAB-12與TAB-27型航空魚雷。計劃改裝50架,不過這個計劃最終沒有實現。之後,該型飛機又計劃改為魚雷搭載機ПСН的母機。1架特勃-3搭載兩架各載有1枚魚雷的無線電控制的滑翔機。1936年進行了相關實驗,最終項目被放棄。

雖然改裝成魚雷轟炸機沒有成功,不過特勃-3還是與海軍緣分不淺,它成為了子母機的載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日後在蘇德戰爭頻頻出鏡的Звено-СПБ。它的設計建議是在1934年8月14日提出來的,作為攜帶小型殲擊轟炸機的遠程轟炸機。速度較慢的轟炸機,攜帶小型殲擊轟炸機飛行,當距離目標的航程在小型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便放出小飛機。小飛機的速度較高,可以更好的躲過敵機的攔截,順利地摧毀目標。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子母機Звено -СПБ方案


最後成型的方案是這樣的:兩架伊-16СПБ殲擊轟炸機裝在一架特勃-3的機翼下。伊-16СПБ殲擊轟炸機的翼梁得到了加固,並加了額外的油槽。它的機翼下掛架可以攜帶一對ФАБ-250炸彈,它被聯縛在特勃-3外翼下的三角形管狀結構上。整個系統起飛重量高達22噸,最高時速達到268公里/小時,殲擊機將一直使用母機的燃料,直到脫離的瞬間。該機首飛於1937年7月。最終,6架特勃-3與黑海艦隊殲擊航空兵第32團特種任務航空兵第2大隊的12架伊-16СПБ組成了連環機群。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子母機群出擊

當然,特勃-3的改裝計劃失敗,還是不可避免對於魚雷轟炸機部隊實力有所影響,畢竟特勃-1飛機過於老舊,況且裝備數量也有限。

為了進一步加強紅海軍的攻擊力量,1933年對原先的輕型轟炸偵察機Р-5進行了改進, 新型號命名為Р-5Т魚雷轟炸機,可以攜帶1枚TAH-12型魚雷。這型飛機在1934年順利通過測試,並在1935年裝備部隊,共服役50架,1938年退役。

該型飛機發動機功率500馬力,翼展15.5米,機長10.6米,最大起飛重量3.43噸,最大平飛速度203公里/小時,升限4300米,航程430公里,機組成員2人,裝備1挺7.62毫米機槍,最大載彈量0.82噸。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P-5T魚雷轟炸機


在此之後,紅海軍又在原先的KР-6型巡邏機基礎上(筆者注:共裝備約100架)進行了改型,新型號為KP-6T魚雷轟炸機。這型飛機1935年進行試飛,可以攜帶ТАВ-12型與ТАВ-15型航空魚雷,1936-1938年在紅海軍的波羅的海艦隊水魚雷航空兵第27大隊、黑海艦隊水魚雷航空兵第35大隊和太平洋艦隊水魚雷航空兵第125旅服役。

該型飛機發動機功率500馬力,翼展23.2米,機長16米,最大起飛重量7.3噸,最大平飛速度215公里/小時,升限3000米,航程830公里。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1934年攜帶TAB-15魚雷的КР-6T魚雷機


改裝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而1934年8月,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受命研製蘇聯的第一款魚雷轟炸機,型號T-1(AHT-41)。該機可以攜帶2枚ТАВ-12型魚雷或者外部掛架攜帶1枚533毫米魚雷。1936年6月2日,該機首次試飛順利進行,之後在7月3日的試驗飛行中飛機發生解體因而項目終止。

該型飛機裝備兩臺M-34發動機,發動機功率900馬力,翼展25.73米,機長15.54米,起飛重量8.92噸,飛機最大速度435公里/小時,升限9500米,航程4200公里,攜帶1枚魚雷或載彈1噸。

作為魚雷轟炸機部隊的殺手鐧,蘇聯以1910-1915年間的45-12型艦射魚雷為基礎,在1931-1932年裝備了ТАН-12型低空魚雷。該型魚雷口徑450毫米,飛機以高度10-15米,速度120-150公里/小時水平狀態飛行,投放魚雷入水並攻擊目標。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1934年攜帶TAH-12魚雷的P-5T魚雷機


同時,又以45-12Л艦射魚雷為基礎,研製了ТАH-15型航空魚雷,該型魚雷可在高空2000-3000米,速度120-180公里/小時發射。魚雷裝有3個降落傘和一起組成的系統,保證魚雷運動航向或螺旋轉動運動,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種高空魚雷,裝備在МТБ-1、МТБ-3和МР-6型飛機上。不過由於使用困難,TAH-15型魚雷沒有批量生產。

與此同時,航空水雷ВОМИЗА的研製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以1912型水雷為基礎,1932年3月正式裝備MAB-1型航空水雷。該雷重600公斤,裝藥105公斤,放置水深小於150米。此外,又以1926型水雷為基礎,研製了MAB-2型航空水雷,雷重960公斤,裝藥242-254公斤,放置最大水深150米。MAB-1型航空水雷批量生產到1936年,而MAB-2型航空水雷由於對當時的飛機來說分量過重而沒有列裝。

從無到有,30年代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魚雷轟炸機

MAB-1型航空水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