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3種類型,減肥策略各不同,你屬哪一種?


肥胖的3種類型,減肥策略各不同,你屬哪一種?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的體重是正常的,但形體依然不好,就誤認為是體重的原因。當瘋狂的減重之後,發現形體乾癟的沒有了流線感,其實這種情況,屬於只肥不重,和體重沒有什麼關係。

不重就不胖嗎?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弄懂,肥與重的關係。很多朋友,把這二者混一談,其實它們不一樣,二者是質量與體積的物理關係。體重大,不一定都是會肥;而體積肥,也不一定就重。

只肥不重的形體,是身體成分比例造成的,脂肪與肌肉的比例出了問題,脂肪含量高,而肌肉含量偏低。二者的密度是不同的,肌肉密度要遠大於脂肪,1公斤肌肉與脂肪,一定是脂肪的體積大於肌肉,而相同體積的脂肪與肌肉,一定是肌肉更重。

質量、體積、密度這三者影響了形體,當我們把體重與脂肪含量,達到理想的範圍內,這三者的關係就和諧了,形體也就變美了。那什麼才是理想的體重量與脂肪呢?

理想的體重

體重指數(BMI),是衡量體重最科學的依據,亞洲人標準體重指數,為18.5~23.9之間,男女都一樣,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就不算是超重,但是形體不一定就是好的。如果想讓形體更好一些,女性的體重指數在18.5~21之間,男性在21.5~23.9之間。

這是兩種衡量標準,18.5~23.9關於健康方面的,男女都一樣;而女性的18.5~21與男性的21.5~23.9,是關於形體方面的。如果你是健康為目的,就是用前邊的數據;如果以形體為目標,就去追求後邊的數據,現在你可以用下邊的公式計算一下。

體重÷(身高×身高)=體重指數
體重單位用公斤,身高的單位用米

這個公式,計算出你當前的體重指數,你還也可以利用它進行反推,計算出你應該追求的體重。

健康標準:身高×身高×18.5=最低體重 ;身高×身高×23.9=最高體重
形體標準(男):身高×身高×21=體重下限 ;身高×身高×23.9=體重上限
形體標準(女):身高×身高×18.5=體重下限 ;身高×身高×21=體重上限
備註:體重單位用公斤,身高單位用米

這種形體的設計思路,是在健康的範圍內,去追求形體,安全前提下的好身材,當然只是體重的理想,也不一定形體就好了,還要看脂肪的表現。

理想的脂肪

脂肪的比例,用體脂成分來衡量,最佳的脂肪含量,男性12%~18%,女性18%~25%,這是普通大眾人群,最理想的健康範圍,如果你想讓形體更好一些,就努力讓脂肪含量接近下限,肌肉的線條感就會好。如果比這個更低,接近運動員等級脂肪含量,形體還會更好,但很難保持,而且對健康來講,也不是最理想的,特別是對女性而言,很有可能影響到生理方面,所以並不適合大眾去追求。

關於脂肪的測量,現在很容量就做到了,脂肪含量測量,也不是什麼高科技,市面上很多體重秤就有這個功能。

小結

通過以上這種方式的計算,不同的人,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1. 只肥不重:脂肪含量微超高,也可能伴隨著肌肉成分微偏低。
  2. 只重不肥:肌肉含量過高,脂肪含量正常。
  3. 又重又肥;脂肪含量超標很多

以上這3種類型,都是關於肥胖的,下邊還有2種類型是關於弱小的。

  1. 輕而不肥:肌肉含過少
  2. 又輕又瘦:肌肉與脂肪都偏低

關於不同的情況的健身思路,在之後的文章當中會逐步的展開。


肥胖的3種類型,減肥策略各不同,你屬哪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