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3种类型,减肥策略各不同,你属哪一种?


肥胖的3种类型,减肥策略各不同,你属哪一种?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的体重是正常的,但形体依然不好,就误认为是体重的原因。当疯狂的减重之后,发现形体干瘪的没有了流线感,其实这种情况,属于只肥不重,和体重没有什么关系。

不重就不胖吗?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弄懂,肥与重的关系。很多朋友,把这二者混一谈,其实它们不一样,二者是质量与体积的物理关系。体重大,不一定都是会肥;而体积肥,也不一定就重。

只肥不重的形体,是身体成分比例造成的,脂肪与肌肉的比例出了问题,脂肪含量高,而肌肉含量偏低。二者的密度是不同的,肌肉密度要远大于脂肪,1公斤肌肉与脂肪,一定是脂肪的体积大于肌肉,而相同体积的脂肪与肌肉,一定是肌肉更重。

质量、体积、密度这三者影响了形体,当我们把体重与脂肪含量,达到理想的范围内,这三者的关系就和谐了,形体也就变美了。那什么才是理想的体重量与脂肪呢?

理想的体重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最科学的依据,亚洲人标准体重指数,为18.5~23.9之间,男女都一样,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不算是超重,但是形体不一定就是好的。如果想让形体更好一些,女性的体重指数在18.5~21之间,男性在21.5~23.9之间。

这是两种衡量标准,18.5~23.9关于健康方面的,男女都一样;而女性的18.5~21与男性的21.5~23.9,是关于形体方面的。如果你是健康为目的,就是用前边的数据;如果以形体为目标,就去追求后边的数据,现在你可以用下边的公式计算一下。

体重÷(身高×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单位用公斤,身高的单位用米

这个公式,计算出你当前的体重指数,你还也可以利用它进行反推,计算出你应该追求的体重。

健康标准:身高×身高×18.5=最低体重 ;身高×身高×23.9=最高体重
形体标准(男):身高×身高×21=体重下限 ;身高×身高×23.9=体重上限
形体标准(女):身高×身高×18.5=体重下限 ;身高×身高×21=体重上限
备注:体重单位用公斤,身高单位用米

这种形体的设计思路,是在健康的范围内,去追求形体,安全前提下的好身材,当然只是体重的理想,也不一定形体就好了,还要看脂肪的表现。

理想的脂肪

脂肪的比例,用体脂成分来衡量,最佳的脂肪含量,男性12%~18%,女性18%~25%,这是普通大众人群,最理想的健康范围,如果你想让形体更好一些,就努力让脂肪含量接近下限,肌肉的线条感就会好。如果比这个更低,接近运动员等级脂肪含量,形体还会更好,但很难保持,而且对健康来讲,也不是最理想的,特别是对女性而言,很有可能影响到生理方面,所以并不适合大众去追求。

关于脂肪的测量,现在很容量就做到了,脂肪含量测量,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市面上很多体重秤就有这个功能。

小结

通过以上这种方式的计算,不同的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1. 只肥不重:脂肪含量微超高,也可能伴随着肌肉成分微偏低。
  2. 只重不肥:肌肉含量过高,脂肪含量正常。
  3. 又重又肥;脂肪含量超标很多

以上这3种类型,都是关于肥胖的,下边还有2种类型是关于弱小的。

  1. 轻而不肥:肌肉含过少
  2. 又轻又瘦:肌肉与脂肪都偏低

关于不同的情况的健身思路,在之后的文章当中会逐步的展开。


肥胖的3种类型,减肥策略各不同,你属哪一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