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有啥用,為何妃嬪們接過後會欣喜異常?

茶與布朗


金瓜子並不是普通的瓜子,而是古代皇家御用的賞賜物品,稀罕玩意。

金瓜子是古代碎金的一種稱謂,最開始在民間流傳,一枚金瓜子的重量大概是20克到30克左右。如果按照古時金銀兌換定的標準大概為一兩左右,兌換到現在的標準一粒金瓜子當在20萬人民幣上下。正是因為這樣具有金瓜子具有如此的高價值,才會讓受到賞賜的人欣喜。

而且金瓜子並不是有錢就可以使用它,擁有和使用它的人必須是王公貴族,名流人士。也就是說金瓜子並不是財富的象徵,還是權力的象徵,這才是金瓜子最為誘人的地方。

古代對金銀這類貴金屬最為看重,因為它是朝廷斂財的重要手段,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金瓜子在市面上流通越來越少。直到清朝的時候,金瓜子已經成為皇帝的御用之物,皇帝常常用它專門賞賜後宮和大臣們,金瓜子成為了“榮耀”和“恩寵”的象徵。

我是頭條號作者圍知歷史,大家有什麼不同意見和看法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也希望大家為這篇文章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你的舉手之勞,我的莫大榮幸,謝謝各位


是阿維啊


古代皇帝打賞用的金瓜子,其實就是長得像瓜子的碎金子,但是它可不是普通的碎金子。

咱們看看那些嬪妃,凡是得到金瓜子打賞的,個個都欣喜若狂。按理說,嬪妃們在皇宮裡,什麼寶貝沒見過,為了這些碎金子至於激動成這樣嗎?

其實,金瓜子的價值不在其本身,而在於它體現的“皇恩”,也就是皇帝的寵幸,這可是錢買不來的。


(金瓜子)

最開始的金瓜子指的就是碎金子,是可以在民間流通的,單枚重量在20克到30克之間,小巧可愛,價值更是不菲。

按照現在300多元一克的價值算,一枚金瓜子就值六千多元錢,何況在古代,黃金的購買力比現在高很多。因此,只有那些王公貴族才能擁有金瓜子,平民百姓是拿不出來的。

可以說,有一枚金瓜子,就是古代的富人了。 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特別是明朝禁止民間流通金銀後,金瓜子逐漸變成皇帝御用的賞賜之物,被賦予了更高一層的價值。


與一般的賞賜物不同,金瓜子是皇恩浩蕩的象徵,體現的是皇帝的看重之情。

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嬪妃們會為了區區幾個金瓜子而欣喜若狂了。她們在意的不是值多少錢,而是皇帝對她們的喜愛。

試想,後宮佳麗三千,競爭何其激烈。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大家都是想破了腦袋。

而此時皇帝打賞了某人金瓜子,那這個妃子在後宮中的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在宮鬥中就佔據了有利地位,宮女、太監們也會對她另眼相待。得到了這麼大的好處,能不欣喜若狂嗎?


(後宮佳麗)

當然,也不排除另一種情況,就是這個妃子確實很窮。要知道,古代嬪妃也不都是光鮮亮麗的,錦衣玉食的。

在後宮中,用錢的地方很多,而嬪妃們經濟來源只有內務府的份例和皇帝的賞賜。

這些錢要置辦宮中各項用品,還要給自己買華麗的衣服首飾,有些家境一般或是不太受寵的嬪妃,確實是入不敷出。


而這時候皇帝賞她們幾粒金瓜子,不僅地位上去了,還得到了一筆數量不小的錢,自然是高興至極了。

看來,古代後宮裡的妃子日子也不好過。皇帝就是她們唯一的天,今天他看中某個妃子,那她一下子就平步青雲,飛上枝頭變鳳凰。

明天他看膩了,那這個妃子就慘了,一下子跌落深淵,備受冷遇。這種朝不保夕的富貴,為何要去追求呢?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古代皇帝打賞用的金瓜子,真的就是純金子做成的。它雖然名字叫金瓜子,但它並不是把瓜子鍍了金,也不是用金子做成瓜子的樣子,而是指細小的碎金,它們並沒有固定的形狀。一枚金瓜子的質量一般是20g左右,也許是因為個頭像瓜子一樣小,所以才取名叫“金瓜子”吧。其實金瓜子在宋朝時就已經有了,那個時候金瓜子主要為一些富貴人家,達官貴人,皇親貴胄所用。到了清朝,金瓜子才成為了皇帝的專用,只在皇帝賞賜別人的時候才能使用。清朝皇帝的口袋裡經常揣著滿滿的金瓜子,方便攜帶不說,高興了還能馬上抓一把賞人。

《甄嬛傳》中,沈眉莊就曾隨手抓起一把金瓜子想賞賜給御前太監蘇培盛,蘇培盛連退三步直呼“不敢當”。仔細想想,作為皇帝跟前的紅人,蘇培盛什麼沒見過?連他都驚呼,可見這金瓜子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賞賜啊。

在當時,金瓜子只有皇宮貴族們才有權力使用,別的人,若是沒個拿得出手的功勞,根本不可能得到。雖然金瓜子本身和市面上流通的金餜子比起來並不算特別值錢,但因為是皇家御用的,其中的含義就大不一樣了。

所以千萬別小看皇帝賞你的一把金瓜子,那在當時可是莫大的榮耀。很多大臣都以得到金瓜子為榮,得到越多的金瓜子,就證明越得到皇帝的寵信。據說康雍兩朝老臣張廷玉,是整個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他得到的金瓜子足足有一罐多,可見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古代妃嬪們吃住都在宮中,看多了所謂的金銀首飾,金瓜子雖然值錢一些,但也不會那麼看重金瓜子的價值。更重要的原因是皇帝的 “賞賜”慢慢會變成“寵幸”,妃嬪們從此就飛黃騰達,地位上升。

對於宮中的貴妃們來說,他們就是希望皇帝有朝一日,可以給他們一個驚喜,讓皇帝可以有時間寵幸她們,這樣她們的生活就不會像冷宮一樣,永無出頭之日。所以當妃嬪們接到皇帝所賞賜的金瓜子後會欣喜異常,因為這也是她們在深宮裡的希望。

<strong>


無憂趣史


古代皇帝打賞的“金瓜子”雖然只是一種小金塊,但這些妃嬪接過後都會欣喜異常。



這種“金瓜子”的樣子並不像瓜子,之所以稱其為“金瓜子”,也是與它的冶煉技術有關。

“金瓜子”在冶煉 完成後,不用模具定型,只是隨意凝鍊成小塊的金子。而且也可能是與金子十分貴重有關,古人才將其稱為“金瓜子”。

一枚“金瓜子”大概在三十克以內,按照現在的黃金價格,以一克黃金三百元來計算,一枚“金瓜子”至少有十萬元。

而且皇帝肯定不會太小氣,至少也會賞賜幾枚金瓜子,那些接過金瓜子的妃嬪,得到了這樣一筆鉅款,肯定會欣喜異常。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這些“金瓜子”是皇帝賞賜的,代表著無上的尊榮。

要知道皇帝不會隨便賞賜一個人,如果能得到皇帝的賞賜,在古人眼中,是一件十分有臉面的事情。

那些生活在後宮中的妃嬪,要想在後宮生存下去,就必須得到皇帝的寵愛。

能夠得到皇帝賞賜的“金瓜子”,這就代表著皇帝很寵愛這名妃嬪。

如此一來,這名妃嬪才能在後宮中站穩腳跟,才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榮華富貴。

“金瓜子”雖然貴重,但那些妃嬪更看重皇帝的寵愛。


東方大史


古代的金瓜子,說到用處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因為這並不是古代流通的貨幣,如果說非要給他安上一個什麼用處的話,就是皇帝專門用來打賞皇宮大臣以及後宮嬪妃的。

這個金瓜子,並不是真的是現在的瓜子的樣子,古代哪有這麼大的閒心,把每一枚小金子都打磨成瓜子的樣子。之所以叫做金瓜子,是因為這都是一些碎金子,長得大小像瓜子一樣,所以金瓜子是碎金子的一種稱呼罷了,這樣聽起來更高大上。

在明朝時期,朝廷就開始管控金瓜子的流通,規定只能在皇宮內部使用,並且只能是皇帝一個人是實際擁有者,其他人有的話都得是皇帝賞賜的才行。

所以說,用處來說,最大的就是皇帝賞賜用的了,因為皇上也不會拿著金瓜子出去買東西,雖然說民間肯定有金瓜子流通,但卻不是尋常貨幣,因為老百姓買東西,更多的時候是用銅板,有錢的就用銀兩或者再厲害一些的就是銀票,你給他一個金瓜子,他都不知道怎麼找你錢。

為什麼嬪妃接到賞賜的金瓜子會這麼高興

價值

一粒金瓜子的重量差不多在20克到30克之間,沒有固定的形狀,雖然小,二三十克的小東西,但是這不到一兩的小東西可是價值連城,在當時,有一兩金子可以說不僅僅是家財萬貫,更是身份的象徵,因為你有錢也不好淘換來這金瓜子啊,宮裡的東西。

身份的象徵

向之前說了,這是宮裡皇上賞賜的。很多人會說,後宮的嬪妃,雖然不是個個都母儀天下,但是基本上也都是吃穿不愁,要什麼有什麼了吧,一小塊金子有什麼了不起的?在後宮裡,其實比拼的就不是金瓜子的價值了。

是因為這是皇上賞賜的,想一想,後宮佳麗雖然不至於到三千,但是十幾個、二十幾個總有了吧,這麼多人裡面你要是想證明皇上更喜歡你,除了完事翻你的牌子,懷上龍種,另一個辦法是什麼呢》就是炫耀皇帝賞賜的東西了。

綾羅綢緞如果是皇帝賞賜的都要炫耀一下,恨不得後宮都知道,更何況這金瓜子了,這可不是一般的東西,皇帝賞賜代表皇帝對自己的喜歡啊。得到了皇帝的賞賜,走路都變輕了,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

金瓜子到底是怎麼賞賜的,賞賜一次給多少

電視上我們總是能看見,皇上動不動就賞賜一些金瓜子給妃子們,在《甄嬛傳》中,有這麼一幕,就是沈眉莊賞賜蘇培盛的時候,在桌子上抓起一把金瓜子,而盒子裡還有好多。

這其實是不合理的,金瓜子既然只能是皇帝使用的,數量自然不會太多,皇帝也不會每天都賞賜一些,物以稀為貴嗎,正常情況下,皇帝賞賜金瓜子也就三個五個,不會太多,因為這都是隨身攜帶的,也不會說皇上每天出門抱個盆,裡面裝滿了金瓜子,賞賜的時候一下就一把。

要知道,清朝重臣張廷玉,歷經康熙雍正兩朝,而他接受康熙雍正這爺倆賞賜的金瓜子一共也就一小罐,向沈眉莊那樣,自己賞給別人都一抓一把是不可能的啦。

結語

在古代,金瓜子是皇權的代表物件,是皇帝專門賞賜用的,能夠得到是身份的象徵,也代表了一種榮耀,所以妃嬪們得到這金瓜子才會欣喜異常。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古代皇帝打賞金瓜子主要用來體現賞賜的等級,這就是皇恩浩蕩的見證。通常被賞賜的人大多都是嬪妃和大臣,對於受賞人來說這是極大的榮譽。金子有價,但由賞賜金瓜子這一舉動帶來的巨大聲譽,也許是受賞人更看重的,金瓜子從皇帝手中接過來,是不能花出去的。

這就不得不從從金瓜子的“出生”說起,金瓜子之前的一種叫法也叫做碎金子,因為它的外形像瓜子之後才被改成了金瓜子,這一枚金瓜子別看它小,也是足足的一兩金呢,古時候,有這一兩金那可相當於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小富翁了,而且金瓜子也是身份的象徵,很多王公貴族和豪紳名流都會有金瓜子。

但是這還不是金瓜子最為出名和重要的時候,當歷史的潮流發展到明朝的時候,政府就開始管控了,金瓜子只能在皇宮出現,到了清朝就更為嚴格了,金瓜子只只能供皇帝一人擁有,並且也只能由皇帝賞賜給你金瓜子之後,你才能擁有,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逐漸的,金瓜子就變成了一種榮耀,有些人得到這枚金瓜子後會選擇珍藏起來。

所以金瓜子之所以這麼出名,就是因為隨著朝代的更迭,金瓜子並不能輕鬆的就會得到,皇帝也不傻,也不能大把大把的賞賜金瓜子,這樣的話金瓜子不就又成了尋常之物了嘛,這就是物以稀為貴了。





道聞四海


經常看清朝宮廷劇的朋友都會發現,有的時候皇帝心情不錯,隨手抓出一把金瓜子賞賜給妃嬪,被賞賜的妃嬪們都激動加感動的下跪謝恩。

古代皇帝經常打賞給嬪妃“金瓜子”這個瓜子當然不是我們平時吃的瓜子,其實這裡的“金瓜子”是一些碎金子做的,金瓜子是古代對碎金的一種稱呼,但是對於養尊處優的後宮妃嬪們,平時金銀珠寶要多少有多少,為何接過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會欣喜異常呢?

之所以“金瓜子”對於妃嬪們來說如此金貴,不是因為這個“金瓜子”本身的價值有多大,對於妃嬪們來說,之所以如此金貴,是因為“金瓜子”到了清朝時期,是皇帝獨有的御用賞賜之物。

雖然說只有皇帝一人有“金瓜子”,然而皇帝自然不會拿著金瓜子去買東西,更多的是他開心的時候賞賜給大臣和後宮妃嬪,因此“金瓜子”慢慢在後宮就成為了一種得寵的標誌,是一種皇恩的顯示,妃嬪們“金瓜子”得的越多,代表皇帝越親近這個妃子。

一枚金瓜子的重量大概在20到30克左右,一般皇帝賞賜“金瓜子”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心情,每次最多也就幾枚或者十幾枚,因此像《甄嬛傳》裡面沈眉莊賞賜蘇培盛金瓜子,而且桌子上有很多皇帝賞賜的金瓜子,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

畢竟金瓜子在民間是不流通的,而且當皇帝的不可能每天帶著個盆裝著金瓜子,也不能身上兜裡每天裝著滿滿當當的金瓜子當賞賜,因此每次被賞賜的人也就得到幾個罷了。

“金瓜子”很金貴,因此“金瓜子”一般人得不到,在眾人看來更是稀罕物了,妃嬪們得到賞賜自然欣喜異常,那絕對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了,畢竟是皇帝給的,而且這“金瓜子”只有皇帝才有。

因此金瓜子的價值遠遠不僅僅是金子本身,更多的代表的是皇帝的榮寵,因此對於深宮中想得到皇帝寵幸的妃嬪們,得到皇帝賞賜的“金瓜子”會欣喜異常也就不奇怪了。


小聰歷史客棧


金瓜子就是用金子做成的外觀像瓜子一樣的碎金子。

當然了有的碎金子,他們也不是瓜子的外形,就是小塊的不成規則的金子,一般這種體積不大,容易攜帶的小塊金子,都是可以稱之為金瓜子的。

我們都知道黃金無論在哪個歷史時期都是最為貴重的,一克就是幾百元人民幣。古代的時候,金子的購買力更大。

一般一個金瓜子大概都有20-30克不等,不過不管是誰能夠得到一個金瓜子,也都是足以讓他們欣喜若狂的。

這就是最為典型的貨真價實的財富呀,一般的人是很難見到這種碎金字的。也只有皇家裡才有這樣的東西,賞賜給下人。

更何況這個東西貴就貴在它是皇帝御賜的身上,當然了這種金瓜子也只能在皇家裡才可以用。

不過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后。他們不管賜給誰金瓜子,都是代表的是對這個人的認可和喜愛。

我們只有把最好的東西,給到最喜歡的人手裡。

為什麼妃嬪在得到皇帝賞賜的金瓜子之後,會欣喜若狂?

就是因為這是皇帝給的,它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這說明皇帝認可了你,喜歡上了你,這樣你就有可能受到皇帝的寵幸了。被皇帝寵幸,在生一個娃娃,若是被選為太子了,你說是不是有一種上天的感覺。試想一下,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皇宮當中,若是得到了皇帝的寵愛,是不是如同中了彩票一般。

說實話無論是誰得到了皇帝御賜的金瓜子,都是足以炫耀一輩子的。用祖墳冒青煙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皇宮裡之所以會流行這個金瓜子,就是因為它的價值比較高,體積比較小容易攜帶,人人都喜歡。

這樣若是誰能給皇帝解決問題,帶來快樂,皇帝就會御賜給他幾個,讓他繼續更好的為皇帝服務。

因此,不管是誰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得到皇帝賞賜給自己的金瓜子。


漢史趣聞


最近朱亞文和湯唯主演的《大明風華》熱播,拉開了又一輪歷史劇風潮,縱橫閒來也追了幾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設定都比較尊重還原歷史,沒搞大雜燴,朱棣與子孫的關係描繪得入木三分,人物形象深刻,畫風又不失和諧風趣。

為了凸顯太子朱高熾與韓王朱高煦這對兄弟的性格迥異,還特意設計了金瓜子的知識點,朱高煦藩地在雲南,有收入還有當地官員給的孝敬,腰纏萬貫闊得很,為了和哥哥搶皇位,經常拿金瓜子送禮,收買人心;而身為東宮太子的朱高熾,幫著父親管著國家財權,卻是個過路財神,不貪不挪的日子清貧,太子妃不得不精打細算著過日子,還時常要念叨著二弟見人就送金瓜子。後來朱高熾好不容易從弟弟那要了些金瓜子,真是樂得屁顛屁顛地。

雖說古往今來鮮少有太子如朱高熾般清貧了,得些金子就喜不自勝,不過金瓜子確實是古代實打實的硬通貨,很貴重,無論是皇子嬪妃還是王公重臣得到皇帝金瓜子的賞賜都是會很開心的。

不過“金瓜子”這個名字就是一種比喻,古代的金瓜子並不是如電視劇中那樣真的被精緻地做成瓜子的形狀,其實就是瓜子那般大小的碎金子。

古代冶煉金子的技術還是不太成熟的,製作冶煉金瓜子的模具也是困難的,本來金瓜子就是碎金子,不是對技術要求較高的工藝品,所以也就不去苛求形狀的一致,重量的相同,做到形似就可以了,畢竟價值在於其質地是貴重的金子。

古代的金瓜子,一枚的重量大約在二十克到三十克之間,兩顆金瓜子就能換一個時下在女同胞中風靡的傳承手鐲了,現在的小兩萬元都是不小的數目,在黃金匱乏的古代,這就是一筆鉅款,是普通百姓一輩子都用不上的鉅款。

要知道古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連用碎銀子的時候都少,基本都是銅錢,很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黃金的,因為古代黃金稀有、價值高的、冶煉技術難度大,註定了只能在上層社會流通,供達官顯貴、商賈富庶之家流通使用;明朝初期,朝廷禁止民間使用金銀,雖然後來政策有所放寬,但是金子在民間的流通依舊受阻;到了清朝,金瓜子更是成了御用之物,專供皇帝發放賞賜,禁止民間私自打造。

得到金瓜子的唯一途徑就是皇帝的賞賜,因此得到金瓜子就成了蒙受皇恩的一種象徵,無論是王公重臣還是嬪妃侍衛,都是靠皇帝欣賞眷顧過日子的,尤其是後宮的嬪妃,有了聖寵,才能得到眾人的高看,為母族爭光,日子才能過得順意,所以自然都很在意皇帝金瓜子的賞賜了。

當然除了這種代表榮寵的象徵,金瓜子還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作為硬通貨,黃金本身強大的經濟價值,皇帝坐擁天下,吃穿都不用私房錢,他的金瓜子都是用來賞賜,彰顯皇恩浩蕩的,可是其他人不行啊。

外臣領俸祿支撐家用,得到幾顆金瓜子的賞賜,家底頓時都厚了;後宮嬪妃雖吃住都在宮裡,但也是根據品級,領月錢過日子,而且在宮中需要用錢的地方並不少,除了吃穿用度,還要打賞下人,求人辦事的賞錢。

母家勢力強大的妃嬪,當然不用擔心這些費用,但是那些母家勢力不強、品階不高、又不太受寵的妃嬪就很慘了,沒有外援,地位低衣食也就供給得差,僅靠那點例銀維持生活都很艱難了,逢年過節連打賞下人的錢都拿不出,成了自己身邊的下人都不待見的主子,更別提想往皇上身邊人送禮爭寵的錢財了,沒有錢都沒辦法為自己鋪路了,可見錢財對宮中嬪妃也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情況下,皇帝賞了一顆金瓜子,相當於低級嬪妃多了一個月的俸祿,哪個嬪妃不得樂得合不攏嘴啊?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在清朝金瓜子是皇帝的御用之物,民間禁止鑄造,即使是皇帝賞給了大臣和嬪妃,也是不能在市面上流通的,買賣皇家賞賜簡直就是藐視皇權,是大不敬,這麼說來這金瓜子不是隻能看不能用,有什麼用啊?

其實能得到金瓜子賞賜的人,哪個又是缺錢到沒米下鍋的主呢?他們都不需要金瓜子發揮一般等價物的職能,宮中嬪妃自然是可以用金瓜子送禮賞賜,作為打通自己生活門路的敲門磚,而對於外臣而言,金瓜子的象徵意義更重大,皇恩浩蕩,金瓜子完全就像尚方寶劍、黃馬褂一樣,是光耀門楣、鎮宅的寶物了。


史論縱橫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的“金瓜子”是帝王的御用賞賜之物。古代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有啥用?用處大了去了,但是它的用處絕對不是買東西。

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皇上一高興,就抓出一把金瓜子賜給某個妃子或者是大臣。被賞賜的人,接過金瓜子是滿臉燦爛,彷彿撿到了寶貝一樣。



那麼,她為什麼這麼高興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這是一種恩典,一種榮譽,是皇上對自己青睞有加的表現。

金瓜子因其形狀和冶煉技術而著稱,沒有固定模具,沒有具體的重量要求,甚至沒有形狀完全相同的兩枚金瓜子,使得這些碎金子的冶煉隨其天性,古樸可愛,渾然天成。



金瓜子就是碎金子做成的,我們知道金子的價值是非常高的。現在一克金子價值在300多元。而一個金瓜子重量在二三十克,相當於現在一個黃金鐲子的重量,價值大約在7000~10000元。

按照這個價格的話,一個金瓜子價值不菲,如果一個人有很多金瓜子的話,那就是大富豪了。

特別是對妃子們來說,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到底皇上對自己如何?如果皇上給自己一把金瓜子,那麼就偷著樂吧,這是皇上把自己心裡認為的最好的東西分享給她了,那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很高很高的。



而且很多時候皇上在賞賜妃子金瓜子的時候,是當著眾人的面,那麼更是一種榮譽,一種炫耀,一種被肯定的感覺,滿滿的爆棚的幸福感,真是油然而生。別人一看皇上都把最好的東西給他了,自然對他就多一份敬畏,多一份欣賞。

那麼皇上用來打賞的金瓜子會不會在市面上流通呢?當然不會了,因為在清朝的時候,金瓜子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價值非常高,只是私人收藏品罷了。就像是女人們買的手鐲,怎麼會拿到市場上去流通呢?還有我們過年過節的時候買的銀行發行的各種紀念幣,雖然也是真真切切的錢,但是不會在市面上流通的。

有時候很多東西不能用到底有用沒用來衡量,有些看似沒用的東西,其實價值非常的高,就像是這皇上打賞的金瓜子。

現實情況是,在古時候,皇上打賞妃子金瓜子也不是一把一把的打賞,可能是一個兩個或者是很長時間才會打賞一次,所以物以稀為貴,金瓜子就顯得更金貴了。

雖然這金瓜子不當吃不當喝,只是收藏品。但是對普通的人來說,可能只有聽說的份,可能是一輩子也無緣得到的東西。

到了清朝,金瓜子成了皇上一個人的御用之物,它只是用來做打賞用的。被雍正稱為“大臣第一宣力者”的張廷玉,歷事三朝,官拜爵相,對他最高的一次賞賜是白銀兩萬兩,如果換成金瓜子的話,數量就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