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孩子小“當犯錯藉口,這是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家長需知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位年輕女大學生的爆料,在她返程回鄉途中,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坐在她對面。

孩子看起來四五歲的模樣,從上火車就一直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小孩子愛說愛笑,雖然吵一點,倒也無所謂。可是正當女大學生閉目休息時,這個孩子竟然一直用腳踢她的腿,她口頭警告幾次,可是孩子仍舊用腳踢她

最終,她忍無可忍,和孩子的母親吵了起來。誰知道,孩子的母親一點都沒有道歉的意思,反而翻著白眼說:你一個大學生,幹嘛和小孩子一般見識?

不要拿”孩子小“當犯錯藉口,這是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家長需知

女大學生被噎得啞口無言,只能在周邊人的勸說下換了座位。事後,她在網上爆料,引得無數人對熊孩子的行為氣憤不已,更因為熊孩子母親的無禮而感到惱怒。

這件事讓小編若有所思,近年來在網上看見熊孩子的新聞不算少,為什麼這股風氣始終不能得以改正?其實,孩子的天性都是純良的,之所以變成熊孩子,歸根結底,還是家長教育的問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話不假,關鍵是父母選擇當一位怎樣的老師。

不要拿”孩子小“當犯錯藉口,這是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家長需知

有的父母常常會把"孩子還小"這句話掛在嘴邊,其實這話和很多老師說"這孩子腦袋太笨"是一個道理。把自己的無知與不作為,當成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藉口。

反而把問題全都責究於孩子自身。這樣的父母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一味的選擇逃避,又怎會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來?看到這裡,相信很多父母都想知道。

到底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變成熊孩子呢?

不要拿”孩子小“當犯錯藉口,這是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家長需知

  • 1.要想避免孩子變成"熊",提升自己是關鍵

很多父母看起來對孩子嚴加管教,可是卻張口閉口髒話連篇,負能量滿滿。久而久之,孩子也變成了如同父母一樣的人。在父母面前便裝裝樣子,一旦沒有父母的管控,就會原形畢露。有句成語叫做"如沐春風",本意是對老師的誇讚,聽了老師的教導,彷彿如沐春風。

對於父母,這句成語同樣適用。如果父母不能做到讓孩子在聽你教導時感到如沐春風,只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只會讓孩子表面順從,實際上骨子裡並不服氣。要想做到"如沐春風",提升自己的素養才是關鍵。放下手機,對垃圾新聞說不,多多學習育兒知識才是王道。

不要拿”孩子小“當犯錯藉口,這是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家長需知

  • 2.要想避免孩子變成"熊",平等最重要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變成"熊孩子",與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建立在彼此平等,互幫互助的基礎上的。而很多家庭恰恰走向兩個不同的極端,要麼以父母為中心,不論什麼事,都得聽大人的,讓孩子有苦說不出,只能以做"壞事",欺負別人去發洩。

要麼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當成家裡的小太陽,全家人都要圍著他轉。想讓孩子避免變成熊,一定要建立彼此平等的關係。

這裡說的平等,是需要家長掌握好度的。不是孩子想要幹嘛就幹嘛,而是判斷孩子的做法是否合適,再以平等的身份去加以評價。既不有失偏駁,又能贏得孩子的信任,何樂而不為?

不要拿”孩子小“當犯錯藉口,這是缺少正確的家庭教育,家長需知

  • 3.要想避免孩子變成"熊",心慈手軟不可取

如果孩子已經變成了熊孩子,或者有變成熊孩子的趨勢,父母千萬不能心慈手軟,一定要將其扼殺在搖籃裡。用對方法,辨證論治是關鍵。首先找出自己孩子變熊的原因出現在哪:是因為對孩子寵愛太過,還是家庭氛圍不平等,抑或是平時對孩子的陪伴太少?找準原因,對症下藥。

如果對孩子寵愛太過,要學會放手,該教育時絕不手軟。如果家庭氛圍不夠濃厚,從現在起,提升自己別偷懶。孩子如果缺少父母陪伴,一定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成長,做孩子身邊的學習榜樣。

孩子變成熊孩子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父母對孩子的任性妄為視若不見。孩子出現問題而不解決,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敗筆。切記不要把孩子的過錯統統責之於孩子自身,一定要承擔起父母應盡的責任來。

不論是哪一位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彬彬有禮都會羨慕不已,請記住,這都是人家父母教育的結果。孩子還小,本性純良,如同一張白紙。至於能否繪出一幅圖畫,關鍵還得靠各位父母的努力!


我是麗寶的媽咪,也是一位2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優質的育兒母嬰知識和經驗,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喜歡我發佈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