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員、外賣哥、司機、搬運工……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的這位“藍天使”很全能

安全員、外賣哥、司機、搬運工……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的這位“藍天使”很全能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1日訊 “我就是‘火神山’裡的‘賴子’,哪裡需要我就頂上去!”11日下午,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聯繫上25歲的尚曉風時,這位被同事們譽為“全能工具人”的小夥子已經從火神山醫院轉戰雷神山醫院現場。

安全員、外賣哥、司機、搬運工……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的這位“藍天使”很全能

(圖為尚曉風統計工人工時)

尚曉風是中建三局二公司華中公司珞瑜路95號項目的一名預算員,也是湖北省建築業首支城市救援隊——“中建·藍天使”救援隊的一員。1月26日晚,尚曉風主動向公司請戰,要加入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大軍。他從襄陽老家趕回武漢,“因為走得急,我沒有辦通行證,只有一路上出示各種證明,包括手機上的工作群,證明自己的身份和前往武漢的意圖。”最終,他還是趕到了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安全員、外賣哥、司機、搬運工……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的這位“藍天使”很全能

(圖為尚曉風為建設者查體溫 通訊員 馬銘 馬有為供圖)

除了承擔正常的施工任務,尚曉風還與其他“中建·藍天使”救援隊隊員共同為一線建設者們保駕護航。“請您在門口處洗手!”“麻煩過來量個體溫!”在項目入口,像這樣的提示語尚曉風每天要說數百遍。“醫院建設關鍵期,一線同事們的安全防護尤為重要,我們要服務好大家,不能遺漏一個人。”尚曉風說。他和隊員們每天要對火神山醫院作業人員的生活區進行兩次消毒,為現場管理人員和工友進行早晚2次體溫檢測,並叮囑大家每4小時更換一次口罩。

在一次紅外測溫中,一位工友體溫異常,“37.4℃?”工友緊張得不知所措。“先別擔心!您在室外靜站10分鐘,我們再複測一次看看。”受過專業訓練的尚曉風冷靜地說,“劇烈運動、進食、情緒以及環境因素等都可能引起體溫短暫性升高,我們再觀察一下。”在他的勸導下,工友放鬆了心情。10分鐘後,尚曉風按規範要求提高了自己的防護級別,並改用水銀體溫計為該工友複測體溫,複測結果顯示36.7℃,屬於正常範圍。一場“小風波”就這樣化解了。尚曉風交談得知,這位工友連續拼裝了5個多小時的集裝箱,勞動量極大,測溫前,他剛剛放下手上的活兒,一路小跑領取了一份盒飯,快速吃完,又火速跑向作業地點,這才導致他的體溫生理性升高。

除了“藍天使”以外,尚曉風還當過項目現場的“外賣小哥”,為工友們送過2000餘份盒飯和藥品;當過“搬運工”,協助運送了10萬餘個口罩和幾十車的捐獻物資;還當過“司機”,接送了急赴現場的十餘位工作人員。同事們評價說,“他是出了名的熱心腸,誰有困難找到他,他總是出手相助。從商務預算到修燈管、換輪胎,似乎沒有他不會做的事情,大家因此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全能工具人’。”而他則笑稱,“我就是‘火神山’裡的‘賴子’,哪裡需要我就頂上去!”

2月5日,剛下“火神山”的尚曉風又轉戰雷神山醫院,負責統計他所在的華中公司幾百名工人的工時。尚曉風說:“工人們都太辛苦了,他們的工資是一日一結,很多是由各個勞務班組直接發放,我得一個個核查,是否都打到位了,這個工作很重要,必須做細。”

十多天來,尚曉風每天步行20000多步,接打上百個電話,平均睡眠不足5小時。“每天夜裡脫下鞋子,感覺腳已經不是我的了。”尚曉風笑道。

據悉,“中建·藍天使”城市救援隊成立於2017年,是湖北省建築業首支城市救援隊,目前已發展隊員160餘名。隊伍成立以來一直專注防災減災教育、院前救護培訓、安全演練指導、社會公益救助等四大領域公益事業。

(記者韓瑋 通訊員 馬銘 馬有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