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直接捐款和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到底有什麼區別?

企業兩種抗疫

在1月份抗疫早期,很多企業都選擇了直接捐款,比較著名的包括騰訊捐款15億、阿里巴巴捐款10億、百度捐款3億等等。

企業直接捐款和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到底有什麼區別?

春節過後,到了2月份,也是抗疫的關鍵時期,口罩緊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籌劃直接在企業內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

2月4日,上海通用宣佈口罩生產計劃;2月6日中國石化也發微博尋找口罩生產機器;富士康甚至在2月5日,就宣佈口罩試產成功了,還預計在2月底,可以實現日產200萬口罩。

企業直接捐款和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到底有什麼區別?

投入口罩生產線大概需要幾百萬,如果一個企業抗疫計劃有口罩生產線的資金,那企業來說,應該直接捐款給相關機構,還是應該自己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呢?為什麼節後企業又似乎更加傾向於建口罩生產線呢?

直接捐款的本質

直接捐款,其實就是直接從企業的現金流中拿出款項捐款,需要消耗企業的再投入資金,或者企業員工的福利、或者企業股東的盈利,投入到抗疫機構或組織(簡稱抗疫機構)中,由抗疫機構對資金進行統籌規劃。

抗疫機構相對一般企業,對抗疫會更加專業,他們會隨時評估疫情需要的物資和人力,捐款可能需要被用到物資購買、人員工資、人力調配等等抗疫最需要的部分。

企業直接捐款和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到底有什麼區別?

直接捐款的本質,更加傾向於把一個公司自身,通過優勢業務產生的資金和資源,給到更專業的抗疫機構,以協助抗疫機構開展抗疫活動。

直接捐款非常靈活方便,企業只要付款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給專業機構處理,即便是零星的捐款,也可以得到整合利用。

自建生產線的意義

但是隨著抗疫深入,急需的口罩成了抗疫的緊缺資源。

實際上,捐款一直在進行,直接捐款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是加大了原有口罩產能的人心動力,原有工人日夜加班,已經使口罩產能達到最大。

企業直接捐款和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到底有什麼區別?

想要進一步加大口罩產能,有條件的企業自行建設口罩生產廠房,是最好的方法。

而且節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開始正常企業業務,口罩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既可以滿足企業自身的需要,也可以滿足當下社會的需要。

而且口罩生產線在短期疫情下,甚至可能產生盈利,這本身也符合建設企業的基本價值。

口罩生產線危機?

很多人會擔心自建口罩生產線需要持續經營維護,需要不少成本和時間,特別是到了抗疫後期,隨著需求減少,可能自建的生產線會面臨產能過剩。

企業直接捐款和投入一條口罩生產線到底有什麼區別?

但對於企業來說,更加應該看整體的盈利平衡,總的來說:

企業短期正常運營需要更多的口罩,企業會更傾向於自建生產線;

疫情持續越長時間,產生影響越大,企業也會更傾向於自建生產線;

企業員工越多,購買口罩的成本會成倍增加,企業也更傾向於自建生產線。

從這些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節後,會越來越多企業願意自建口罩生產線了。

上海通用、中國石化、富士康,都是員工非常多,口罩緊缺短期就可能對企業正常運營產生嚴重影響,而且疫情持續時間越長,對企業影響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