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本文由“宝妈李琳”原创发布今日头条,图片来源于网络以及自配,感谢大家阅读!

导语:很多人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操心的人。尤其是中国妈妈,孩子还未出生,就开始担心他们出生后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出生以后,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恨不得包办孩子的一切。

邻居点点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四十好几的高龄,才生下女儿点点,全家人那叫一个宠。即使是天上的月亮,妈妈也恨不得摘下来送给她。孩子平常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非常差。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有一次妈妈出差了,远程叫孩子吃饭,孩子居然说:“你不给我把鱼刺挑出来,我就不吃。”点点妈听完可愁坏了:她能保证以后一辈子不吃鱼吗?再长大点要住校了,该怎么办呀!

黄磊老师曾说过:“要支持孩子们,让她们有自己的空间,对她们最好的爱,就是放手。”很多事实证明,喜欢大包大揽的妈妈,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日后会表现出不自信,甚至有社交障碍。而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会适当放手的“懒”妈妈!

1.妈妈越懒,孩子越强大

前段时间,一位华人科学家刘翀火了。这位牛人,先后拒绝了清华和哈佛的OFFER, 30岁被美国权威期刊,评为10大杰出青年科学家,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最年轻的助理教授。本以为,学霸的父母在教育方面一定非常有想法,才能养出这么聪明有底气的孩子。谁知,一看他的各种新闻,才发现他的父母在教育上,表现得相当“佛系“。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在上小学之前,他没上过任何兴趣班,这导致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对加减乘除和拼音毫无概念,老师对此非常抓狂。当刘翀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沮丧地回到家,问妈妈的时候,妈妈总是摆出一副高冷的姿态,说:“别问我,你自己去翻书。”

有好几次,刘翀想让妈妈帮自己检查作业,妈妈应付式地看了几眼,什么也没改。经历了妈妈各种偷懒后,小刘翀才明白,学习上的事情,得完全靠自己。此后他变得异常独立,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想着自己独立解决。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妈妈的勇于放手,为刘翀后来勇攀科学高峰,遇事独立解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妈妈可以代劳喂饭,代劳穿衣服,但独立和责任,是代劳不了的。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放手让孩子去做,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2.懒妈妈,其实身懒心不懒

前段时间,在综艺节目《非常6+1》里,看到一个段让人泪流满面的片段。这期节目,是妈妈带着三个“小棉袄”来的,大姐8岁,二姐6岁,最小的妹妹,只有4岁。三个孩子,一看到主持人,就开始吐槽了:我们在家的主要任务,是妈妈的小帮手,因为妈妈太懒了!

原来,孩子们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妈妈为了维持生计,打着两份工,实在无力再抽出时间照顾三个孩子。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于是,妈妈想出了这样一个好办法。她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妈妈之前帮你们做了那么多,你们也帮帮妈妈好吗? ”孩子们都很愿意帮助妈妈。妈妈最终分配好了任务,大女儿负责做家务,二女儿负责监督大家写作业,小女儿因为年纪小,只负责可爱,逗大家开心。

大家都对妈妈的“懒教育”赞叹不已!这样的妈妈,是幸福的,也是有智慧的。她会示弱,让孩子懂得基本技能,学会日后怎么样去关心他人;她会操心孩子学习生活各种事宜,也会在心累的时候,想办法忙里偷闲,想办法告诉孩子:我有软肋,我特别需要你们的照顾和保护。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我的孩子有一个不会做饭的妈妈,但是他们有一个见多识广的妈妈,一个享受着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妈妈,总比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妈妈要强。”用一颗平和的心去偷懒,是幸福的。只有妈妈学会偷懒,孩子才能冲向远方。

3.幸福的懒妈妈,大多是这样的

妈妈会“偷懒”,并不代表其不作为,她们在“偷懒”的同时,是这样做的:

01. 懒,得狠下心

曾经我对孩子,也是大包大揽,以至于孩子上了幼儿园,自理能力和其它小朋友相比,差了一大截。为了让孩子独立,我采取了一系列“决绝”政策。孩子不会剥虾,急得直哭,没人理他;孩子口渴了想喝水,得学会自己从饮水机倒,否则就一直渴下去。孩子去上学,得自己穿鞋,自己背书包,不做就等迟到挨批。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事实证明,这招非常有效,哭闹了几次以后,孩子就明白了,遇事先自己动手解决的道理。《家有儿女》里爸爸夏冬海就这样说过:“小孩子现在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长大后早晚得有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找你,能行吗?”的确,现在的狠心,是为了以后的少操心。聪明的妈妈们,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02. 懒,得把握“度”

前几日看到一则新闻,让人哭笑不得。在河南郑州一公交车上,一名9岁的女孩在车上狂哭不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车长一问,才知道是女孩的妈妈想锻炼孩子,让其独自坐车回家。谁知,孩子却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看到默默擦眼泪的孩子,网友们不禁感叹妈妈的心大,也教育妈妈在“偷懒”的同时,应该想清楚怎样把握正确的“度”,才锻炼孩子。正确做法,应当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孩子具体的处理方法。然后妈妈们可以躲在隐蔽的地方,偷偷观察孩子怎么做;等确定孩子懂得全流程了,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了。

03.懒,得尊重孩子

今年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就是一位被“懒”妈妈培养出来的典范。她尊重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从不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杨妈妈说:平时只需要负责孩子的后勤工作,保证他的饮食。至于课业,就交给老师,我们不去打扰他。这位妈妈,给了孩子尊重,就是给了最好的爱。不打扰,不逼迫,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的最好阳光和养分。

4.

很多时候,妈妈们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其实说到底,是妈妈离不开孩子。高晓松曾在《奇葩说》里这样说过:父母也要学习独立,享受自己的生活。那些过于勤快的父母,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也给自己埋下了巨大的坑。

在教育孩子中,只有妈妈适当“偷懒”,才会知道孩子有多强大

结语:所以,为了孩子更好地体验世界,也为了自己,请从现在开始,聪明一点,懒一点。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与其心烦气燥地做一个全能妈妈,不如心安理理得地做一个懒妈妈。愿天下每一位妈妈,都能学会偷偷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