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父母懂“偷懒”、会表扬,孩子更勤快?

为什么说父母懂“偷懒”、会表扬,孩子更勤快?

让孩子做家务是培养他们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且当孩子形成了做家务的习惯时,孩子学习也会变积极,处理其他事情也变得有条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呢?不妨学习奥运冠军骆晓娟妈妈的方法。

为什么说父母懂“偷懒”、会表扬,孩子更勤快?

一次,骆晓娟要邀请几个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她见地上很脏,怕被小朋友们消化,就催着让妈妈仇美云打扫。仇美云装作很不耐烦的样子说:“我正忙着呢,你自己扫。”

没办法,骆晓娟只好自己动手。刚扫了一半,她不想再动了,就冲妈妈撒娇让妈妈来帮忙扫,可是,妈妈却坚持让她自己完成。看到妈妈态度坚决,骆晓娟只好撅着嘴,重新拿起扫把,自己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遍

当女儿打扫完后,这时妈妈才过来,并表扬她:想不到你能扫得这么干净,一点儿也不比妈妈差!

为什么说父母懂“偷懒”、会表扬,孩子更勤快?

骆晓娟听了很高兴,开始对做家务有了积极性。而每当女儿再帮忙做家务的时候,仇美云都会立刻夸奖她做得好。这样几次以后,骆晓娟变勤快了,扫地、淘米、洗菜、洗衣服......这些家务都主动去做。不仅如此,连班主任也反映说骆晓娟进步很大,以前大扫除,她都是能偷懒就偷懒,现在却抢着做,学习也比以前更刻苦了。

为什么说父母懂“偷懒”、会表扬,孩子更勤快?

骆晓娟的妈妈仇美云抓住女儿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要营造清洁家庭环境的机会,适当“偷懒”,对女儿让她帮忙打扫卫生的请求不予支持,迫使她必须自己来打扫。当女儿打扫玩后,立刻夸奖她做得好,让骆晓娟在妈妈的肯定中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让骆晓娟对做家务产生了积极性,并促使她持续主动地做家务,最后使做家务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为什么说父母懂“偷懒”、会表扬,孩子更勤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