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被“糟糕的父母”爱着吗?

在聆云心理做儿童咨询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个个无助的孩子。

而每一个无助的孩子背后通常都有一对无助的父母。

他们或许迫于社会压力、或许迫于一直传承的文化很难直接去表达无助,他们往往通过愤怒、指责、自责等方式去表达他们的无助。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很容易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平台,比如各类公众号里看到整个文化对父母的指责,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那一定是父母造成的,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群体共识。

作为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我有时也会对一些父母感到愤怒,忍不住教育一番,然后呢?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我常常反思整个咨询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似乎我们很容易去共情孩子的感受,进而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使他们离得越来越远,并不能帮助到整个家庭。

所有人都是渴望得到支持的,不仅仅孩子,也包括父母。

你是被“糟糕的父母”爱着吗?

我们看到孩子的无助却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父母的挫败,而父母其实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资源,无论是谁,都很难取代父母的作用。而我相信每一个人其实都需要被看到价值,都需要被支持,只有充分的理解才有助于靠近。

当我们把父母放在一个“被审判者”位置上,他又要如何滋生出帮助孩子的力量?

我想那时的他首先感觉到的是对孩子愤怒,失望,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

作为父母,我想每一个人身上背负的压力都不小,有太多的角色要去担任、要挣钱、要学习自我提升、要抚养孩子……而且也没有人系统地培训我们要如何做父母(况且做父母的能力也不是被教条地培训出来的)。

作为父母,也真的是满满当当的委屈,我们甚至都还来不及好好爱自己,就有人等着被我们爱。在日常工作中,不止一次听各种各样的父母疲惫地呢喃着:“真的好累呀,好难呀”,每一次听到我都特别难过,内心就像被撕开了一样。

你是被“糟糕的父母”爱着吗?

我常常会想为何如今的舆论环境都在指责父母,是不是曾经那个对父母充满失望的小孩长大了?是不是这帮“大小孩”对于自己生活现状不满意,并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对不完美父母的指责呢?我想就像父母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小孩一样,我们也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父母,而这样的文化真的有助于我们的内在成长吗?还是使我们生活在愤怒、失望、挫败中?

其实我们忘记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力。无论处于怎样的逆境中,总能看到很多人绝处逢生。我们最终的人生其实还是自己来负责,无论我们遇到谁,无论我们曾经获得谁的帮助,最终都是需要自己担起责任。

每一个人都希望被爱,没有什么比“我的父母不爱我”还让人感觉到绝望了。其实很多人都是被“不怎么会做父母的父母爱着”。一旦能看到这点,便可以在自己那个黑暗的世界里投进一束光,似乎也可以循着这一点点光慢慢地长大,去触摸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有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失落。

我真的呼吁!!

请每个人对父母能温柔一点吧,看到他们的无助,而不是借此开始教育他们要如何做,其实一句:“我有时也会觉得没有办法”远比“你这样不行,应该怎样怎样……”更能够让他们有力量去真实面对自己,这力量最终也会传递给整个家庭。


-end-

这里是聆云心理

我们不仅分享贴近生活与工作的心理学知识

还提供专业的在线心理咨询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