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平原這位醫生告別親人,走上戰疫前線

疫情當前,他們選擇逆行,奮戰防控一線。面對危險,他們義無反顧,全力堅守崗位。面對患者,他們用愛守護,傳遞溫暖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而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荊永建就是他們的一員。

除夕夜,平原这位医生告别亲人,走上战疫前线

抗擊疫情:

除夕夜仍然奮戰在防控第一線

春節假期,原本是醫務人員最為寶貴的假期。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黨員,荊永建沒有觀望,沒有彷徨。一開始聽說武漢有疫情出現,他早早安置好家裡的老小,準備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本職工作是我的職責,守護好百姓的健康是我的本分。”荊永建說,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就必須隨時待命、準備戰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來臨,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迅速進入備戰狀態,1月23日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疫情處置領導小組。1月24日,醫院接到應急任務,需要對武漢返平發熱人員進行醫療救治。

除夕夜,平原这位医生告别亲人,走上战疫前线

防控疫情,刻不容緩。縣第一人民醫院迅速組織成立了應急梯隊。荊永建主動“請纓”,與感染科護士長閆吉慧、手術室副護士長宗芳、感染科主管護師劉平、神經內二科護士左菲菲組成醫療、護理救治小組。從1月24日開始,他們持續為兩名疑似新冠患者提供醫療救治。

在萬家團圓的除夕夜,荊永建依然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除夕那天,兒子還是很希望能和我一起過年。但當時情況緊急,我只能告訴他,爸爸現在是一名‘戰士’,必須要回到醫院。等我回家,咱們一起吃水餃。就這樣,兒子才讓我走。”荊永建說,其他家裡人囑咐我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

節省物資:

他們12個小時不吃不喝

1月29日晚上,好消息傳來。經過荊永建和同事們的積極救治,兩名疑似新冠患者均順利出院。

醫護小組一同陪伴患者走出隔離病房,並把患者送到了家人身邊。“看到患者能夠安全健康,是我最大的心願。”荊永建說,經過幾天的相處,他們和患者成為朋友。患者一直想知道“朋友們”的模樣,所以在他出院的那天,醫護小組也滿足了他這個小小的願望,一起把他們送出了醫院。

除夕夜,平原这位医生告别亲人,走上战疫前线

隔絕的是疫情,傳遞的是溫暖。診療期間,這群可敬的“白衣天使”不僅要採集患者標本,做好他們的生活護理,還要消除患者恐懼心理,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困難。

當時有位患者,表現得非常焦慮和緊張。經過荊永建的多次溝通,最終贏得了他的信任。患者說出了他的擔憂,害怕自己的病情影響到家人。“相信我,你沒問題的。”荊永建的一句話,讓這位患者放下了懸著的心,積極接受診療。

除夕夜,平原这位医生告别亲人,走上战疫前线

除了安慰患者,節省防護物資,也是荊永建和同事們要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在隔離區,醫護小組也想盡了辦法。一般情況下防護服都是4小時一換,為了減少穿著防護服的次數,荊永建和同事們一般都會堅持12個小時不吃不喝。

另外,醫護人員總是把所有治療工作完成後,才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每次工作結束,他們往往已汗流浹背。“防護服和護目鏡一點都不透氣,每次脫下來就像剛剛洗了澡一樣,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次洗禮。”荊永建告訴記者。

分享經驗:

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醫護小組不僅要在隔離區順利完成對患者的救治,更要分享診療經驗,共同梳理防護流程,制定出一套在進入汙染區穿脫防護用品流程和注意事項,以便供第二梯隊的“戰友們”學習參考。

除夕夜,平原这位医生告别亲人,走上战疫前线

在荊永建走出隔離區的第二天,正好趕上醫院舉辦培訓講座。由於剛剛下了“火線”,原本荊永建應該在家休息,但他覺得醫護小組的經驗,一定能為自己的同事提供幫助,便主動要求參與培訓講座,迫不及待地把總結出來的經驗傳遞給即將邁入“戰場”的同事們。

“能為老百姓服務,我感到很榮幸,也很有意義,作為黨員,發揮帶頭作用衝鋒在前是應該的,哪裡需要我,我就應該出現在哪裡。”荊永建說,我相信,通過大家的一同努力,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嵇磊 張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