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買房的時候,中介不會告訴你的那些房源祕密

相比國內買房,海外置業時投資者更依賴中介獲取必要的信息,和了解市場與法律法規。那麼,在與中介打交道時要注意哪些貓膩呢?

哪些是中介所不會主動說的秘密?

郊區的“地鐵房”

中介最喜歡提的一個賣點是;“xxx距離車站步行10分鐘。”但他可能不會告訴你,這個站到底在東京的哪個方位。

東京2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佈了20條軌道交通,密度比北京、上海還大,是世界上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五環外的“地鐵房”能和三環內的比嗎?普通小站臺的能和4線換乘的交通樞紐比嗎?

小瑞建議,手機搜索“東京地鐵”,有不少app,可迅速直觀瞭解東京的軌道交通。

海外買房的時候,中介不會告訴你的那些房源秘密

另外,這裡附上小編整理的租房價最便宜的10個車站,以及周邊租金,千萬不要買!

海外買房的時候,中介不會告訴你的那些房源秘密


02、表面收益 vs 真實收益

有些“盤紙”(房源信息)只標明“利回り”(回報率),但不說明究竟是“表面利回り”(表面回報率)還是“実質利回り”(實際回報率)。

兩者有很大的不同。表面回報率就是,租金比上房價。不剔除其他支出。

但實際上,在日本買房與中國最大的不同是,在房屋持有期間會有持續不斷的支出。靠譜的中介會在購房前為你說明各項支出。不靠譜的,等你開始收租了,發現怎麼每月少了一筆呢?然後他告訴你這月繳了什麼什麼費用。

買房後,投資者每年要繳納固定資產稅都市計畫稅。兩項稅收具體怎麼計算,小瑞就不在此展開細說了。

你只要知道,每年要繳納的稅收是房價的0.4%-0.6%。因為稅收按估值來,估值與實際房價之間具有延後性,所以會有上下浮動。

如果買的是公寓,除了稅收,可能還有公寓管理費修繕基金等。這些是月繳的,一般會寫在盤紙上,如果沒有記得要在買房前。問下。


03、買房不等於移民

日本不是移民國家,買房和移民沒有半毛錢關係!

如果你想享受日本的福利待遇,讓孩子在日本上公立學校,或者將來準備全家移民日本的,可先申請日本的工作簽證或投資經營簽證,獲得長久在日本居住和工作的權利。依法納稅和連續居住滿5年,具備獨立維持生計的能力和資產,沒有違法犯罪的記錄,才能申請正式申請移民。

市場有不少無良中介號稱買房能幫助辦移民,都是忽悠人的!這話的可信度能和“我爸是安倍”有一拼。中介能辦到的只是給你提供簽證諮詢,幫助你通過房產投資獲得長期滯日資格。

順便提醒一句,大多數中介會推薦投資者申請“投資經營管理簽證”,但該簽證是一年一審。有些小中介第一年幫你順利辦理好,第二年就不管不問了。等到年審的時候,你才發現要嗝屁。簽證通不過,被“遣送回國”可能還不算最糟的,孩子上學怎麼辦想過嗎?而且

如果想移民,這簽證至少5年內是不能斷的。


04、日本沒有學區房

常有中介忽悠為了孩子上學來日置業的朋友,“某某某房源旁臨近某重點小學。”

事實上日本沒有學區房的概念。日本的學校分兩類: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後者確實有幾所名校,但能不能入學和你買房買在哪沒關係。只要孩子聰慧,錢到位,都有入學資格。

在公立學校,統一採用“就近入學”的原則。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日本從法律層面確保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硬件設施都相差無幾。

教學質量方面,日本的教師享受全國統一的公務員待遇標準。政府制定了流動制度。通常情況下,一位老師不會在同一所學校裡連續工作超過6年。每一位老師都有可能會被派往偏遠地區,以保證相對落後地區的教育質量。根據相關政策,越是去得偏遠,將來晉升的機會越多。所以不少教師也並不牴觸。

硬件方面,日本法律對學校的基礎設施也有非常明確的規範。無論學校規模,教學樓必須能抵禦最高震級所帶來的傷害,由當地政府統一管理和驗收,必須配備體育館、游泳池和音樂、美術、勞動技術課等實踐活動室,並且各類器材齊全。


05、便宜的事故房

有些房很便宜,遠低於市場價。但可能是事故房。

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同屬東亞文化圈,時常會迷信一把。如果這房裡曾發生過兇殺、自殺等,該房就很難賣出,房價與周圍相比會低一大截。

這些中介當然不會告訴你!有時會出現,買好房了,準備出租。結果發現一直租不出去。原來大家都知道這是事故房,就你一個人被矇在鼓裡。你去找中介,去找原房東鬧?法律上當然不會支持你,只好自己把虧吃進。

那問題來了,大家怎麼知道這是事故房呢?

日本法律制度完善,事故房都會有登記,也有專業的的網站可以查詢。這裡小瑞推薦一個:

http://www.oshimaland.co.jp

建議收藏,可查看全日本範圍內的事故房。買房前留個心眼動動手指,就能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海外買房的時候,中介不會告訴你的那些房源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